中餐厅4》即将迎来收官夜,但刘宇宁因有事提前离开,让合伙人十分不舍。保留节目“吐槽大会”即将开始,合伙人纷纷开启吐槽模式,现场火药味十足,但合伙人齐心协力为抗洪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制作800份爱心盒饭,感谢他们的付出,仍是节目最暖心的部分。
节目中,杨超越继续发挥自己活跃气氛的天赋,在备菜时和刘宇宁开启了一场说唱比拼。一番对决下来虽然两人难分输赢,但却给枯燥的备菜过程增添了一份趣味。网友们也表示:“刘宇宁和杨超越battle太有趣了,超越妹妹是押韵鬼才。”除了说唱,杨超越还和王俊凯、杜海涛互相交流方言,杨超越的方言也被评为“中餐厅最难懂方言”。
在上一季《中餐厅》王俊凯就和林大厨有过合作,此次作为飞行合伙人回归两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切。本期,由于运输餐车的货车突然损坏,导致餐车不能按时送达餐厅,林大厨因此着急得吃不下饭。细心地小凯看在眼里,在晚饭时特意给林大厨备好饭菜送到房间,还安慰林大厨不要着急,不少观众直呼:“王俊凯好暖心~”
合伙人全力准备爱心盒饭,“中餐厅最强采购团”在张亮的带领下完成了本季最大量的采购工作,但备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清洗800个饭盒也让大家十分疲惫。暖心的黄晓明安慰合伙人“我们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凡是用心的事情总是有挑战的。”最终合伙人分工协作,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备菜。
不仅如此,合伙人还变身外卖小哥,兵分两路前往国药物流中心、青山江滩防汛堤、武汉地铁车务段、武汉市公交集团为工作者们派送爱心盒饭。店长黄晓明代表全体合伙人向大家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并送上来自中餐厅的祝福:“希望您按时吃饭!”《中餐厅4》关心平民英雄的节目内容让不少观众深受感动。
节目即将收官,总结而言,再次担任店长的黄晓明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变成了“积极听取意见、大家商量着来”的和气老板,再配合着同时期《乘风破浪的姐姐》“端水大师”的形象,黄晓明为整个节目贡献的戏剧性、综艺感的减少,重担一度落在产后复出的赵丽颖身上。但赵丽颖的“焦虑感”消解之后,成员之间度过磨合期,日子过得平缓无波。
从重庆到武汉,《中餐厅4》将餐厅开回国内,开起了水上移动餐厅,并将长江沿岸风景、文化的呈现和讲述作为节目的内容之一。这样的设定和改变,注定着《中餐厅4》与以往三季的不同。
如果说前三季的《中餐厅》是在向外国输出中国文化,那么第四季则是向中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的湖北各地,以及最后落在武汉,也充满了疫情过后的感动和感激。由此产生的观感则是,《中餐厅》一贯的经营元素弱化,邀请以当地家庭为单位就餐,也令接地气的表达减少。
而后期武汉的几期内容之所以会受到观众好评,也是因为在这个立意之下,节目展现了所有人为了目标共同努力的过程,击中了受众的内心。
依旧出现在湖南卫视2021年招商会上的《中餐厅》系列在这一季之后,也令人期待这个“吸金大户”一季该如何挑选嘉宾和如何讲好故事,又将提供怎样的下饭菜。
来源:扬子晚报网
<>先恭喜#中餐厅3#,凭借除了尴尬只有尴尬的换东西环节将本年度“尬尬尬风尚大奖”收入囊中。而在获得此“奖项”后,中餐厅3终于迎来了开业。
< class="pgc-img">>不过显然,中餐厅3并不满足于一个奖项,现在又向“乱乱乱七星餐厅”发起了冲刺。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了获得此殊荣,他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首先看前期的准备。
< class="pgc-img">>开业前33分钟发现菜单居然打错了?也是真的醉了,之前就没有人核实一下吗?
< class="pgc-img">还在修改菜单,客人就来了
>然后放在门口的这个菜单,粽子写成zongzi是什么鬼?还有为了让外国人理解这是什么,还特意挂了一个粽子?这让我想起来了-被门口烧烤摊为了证明用的是羊肉-而挂的活羊支配的恐惧。。。
< class="pgc-img">注意看红圈里的粽子
>另一方面,对一个餐厅来说,开业前最重要的就是备菜了。
但在开业15分钟前备菜还没准备好?还没有辣椒?这可是中餐的灵魂啊~
< class="pgc-img">>还有搞笑的是,客人都点单了,才发现甜辣虾居然缺货。原因帮大家回想一下,在之前的尴尬环节,因为海鲜店不能用东西换海鲜,所以把虾抛弃了。
除了备菜问题,人工分配的不合理也导致了眼中的效率问题。
< class="pgc-img">好几个灶台但是只有一个人
>三个人点餐,做饭只有一个人。人家是大厨但不证明人家必须什么都干呀,简直不把厨师当人。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掌勺的只有林大厨一个人,偶尔秦海璐和王俊凯会来打打下手。
< class="pgc-img">>又比如林大厨在找甜辣虾的时候,灶台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效率低下可谓如此。
< class="pgc-img">大厨不在空无一人的厨房
>这是第一桌客人,别人还的水煮肉片都上来了,他们桌上还空空的(有个粽子?),或者已经吃完了?
< class="pgc-img">望眼欲穿的第一桌客人
>还有这个时候,菜还缺好多的情况下,不帮着做饭,反而在洗碗?
< class="pgc-img">>其实大家都理解,第一次开业准备不足是很正常的事情,手忙脚乱也都是意料之中。
但私以为,完全可以把前两期尴尬的换东西环节换成厨师培训班,这样就不用靠尴尬来提升节目热度,还能更好的弘扬中餐文化,毕竟这确实是一个让外国人了解真正中餐的好机会。
另外求求黄老板别再送外国人东西了,别再教外国人用筷子或者怎么吃菜了,real尴尬。。。
< class="pgc-img">i have gifts for you
>>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6日电据《欧洲时报》报道,随着全球多地逐渐复工复产,海外中餐馆也人气渐多。疫情让餐饮业备受冲击,不过最近郑素芳店里的生意已经慢慢开始恢复。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时不时要关照一下餐厅里往来的食客。
辗转奋斗 接手父亲的中餐馆
李素芳2006年跟随家人来到西班牙阿利坎特,最初在一家生活超市打工。“当时我的西班牙语不是很好,打工也很不容易,有时候会被老板嫌弃。”后来经姐姐介绍,李素芳换了一份酒吧的新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也是中国人,来自福建,我来自温州,因为这份工作我们遇见了彼此。2013年我们专程回中国举办了婚礼。”
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2008年李素芳的父亲决定在阿里坎特开一家中餐馆。李素芳目睹了父母创业的艰辛。“创业初期我父母真的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而且他们并没有太多经营餐饮业的经验,一切从零开始。”即使艰难,李素芳的父母仍然选择坚持,一做就是7年。
2015年,李素芳夫妇从父母手中接手经营中餐馆。“毕竟他们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做餐饮也实在太辛苦,该是我们分担的时候了。”她表示。接手中餐馆前两年,正赶上西班牙经济不景气,李素芳基本没有赚到钱。她和爱人努力经营,生意才慢慢好转,生活也逐渐改善,“2018年我们买了别墅搬了新家,算是实现了小心愿”。
疫情来袭 顶住压力坚持营业
“阿里坎特是旅游城市,有很多外国人喜欢来这里旅游,疫情之前,不少游客会光顾我们餐馆。”李素芳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行业受到重创,餐饮业更是受波及严重,是她开餐馆以来最不容易的一年。
“所有餐馆今年经营都很艰难,我们这种自助餐形式的中餐馆更是难上加难。”李素芳介绍,由于自助餐需要顾客自己拿取食物,所以很多顾客觉得这样人员交叉机会增多,感染风险增加。疫情开始后,店里的顾客变得越来越少。
今年3月和4月,应西班牙政府要求,餐馆需关门停业,停业期间从业者每个月可以从政府领取600欧元的补贴金,但这仍抵不上李素芳店内房租和工人的工资开销。5月,政府允许餐馆开门营业,李素芳的餐馆也于5月28日重新开始营业,但起初没有多少客人光顾。“最多也就10几个客人,而且必须在室外就餐,人员需要保持2米的安全距离。”
李素芳介绍,往年7-8月份是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旅游旺季每天到店顾客至少有240多人,店里员工都忙不过来。”现在同样是7-8月,每天顾客只有七、八十人,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比前几个月还是有所增加。”由于今年生意不景气,李素芳不得不在餐厅经营方面做调整。她在自助餐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单点餐,同时也精简了员工人数。“以前加上我们夫妻俩,店里有7、8个人,今年只需要雇3个人就够了,这样也可以节省开支,毕竟每个月的房租压力不小。”
最近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感染人数仍在上涨,但阿利坎特还算稳定,虽然今年很艰难,李素芳也算慢慢坚持了过来。
特色中餐 在西班牙很受欢迎
李素芳告诉记者,中餐在西班牙很受欢迎,不仅西班牙人喜欢,其它国家的顾客也很喜欢。“西班牙的中国食物是最正宗的,在店里经常听到来自英国的顾客这样评价。”“中国的北京烤鸭、串串香、排骨、辣子鸡、春卷、小笼包等都是我们店的特色,这些菜品都很受欢迎。”李素芳表示,除了中国特色菜品,她们还创新自制很多新汤汁,用熬制的汤汁加工不同口味的食物:泰国咖喱口味、韩国口味、日本口味等。
李素芳对餐厅经营很花心思,每天及时更新菜品,保证食物质量和口感是必备操作;还会在不同时段,根据顾客的需求和习惯调整菜品。“因为我们这个城市有很多游客,所以在游客多的时候要尽量熟悉他们的需求。平时本地人多的时候,我们就尽可能搭配他们喜欢的口味。针对小朋友,我们也会推出一些小孩子喜欢的菜品。”李素芳表示。(赵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