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补拙!从西餐厨帮到月入三万,他的创业逆袭之路
小夏曾是一名普通的西餐厅后厨帮厨,每个月只能获得三、四千元的工资。然而,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职创业。如今,他已经实现了月入三万的逆袭,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的成功经验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勤能补拙。
小夏,一个平凡的年轻人,原本在一家西餐厅做厨帮厨,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千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对于他来说,远远不够满足生活的需求。但是,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毅然决然地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小夏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起初,他的创业项目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甚至亏损了不少钱。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他加倍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他学习了更多关于餐饮管理和创业的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他还积极参加各种行业展览和交流活动,结交了许多有经验的人士,并从他们那里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夏的创业项目逐渐取得了成功。他的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客户数量也不断增加。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他赢得了更多的口碑和信任。如今,他的创业事业已经发展壮大,月入高达三万。
小夏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一直坚持着“勤能补拙”的原则。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和改进,就能够弥补自己在创业路上的不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创业者来说,小夏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如何,只要你肯努力,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勤奋地提升自己,就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无论是在创业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牢记这四个字:“勤能补拙”。
小夏从西餐厅后厨帮厨的工资三、四千元的日子,勇敢地选择了辞职创业,并通过勤能补拙取得了月入三万的逆袭。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来自何处,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勤能补拙,不断学习和进步,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走向成功。
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9日电 (马晓东)“这些拖鞋都是在喀什生产的,质量保证过关。”近日,在乌鲁木齐市的一家酒店大堂,李殷澈努力推销着自己的产品。
李殷澈来自韩国仁川,出生于1990年,来中国创业至今已近5年。“我与中国的缘分,可不止5年。”
2014年,李殷澈在仁川一所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从事保镖工作,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中国游客,以及中国朝鲜族的同事。“他们给我讲述了中国的现状。”
2016年,李殷澈来到青岛、上海旅游,让他产生了来中国学习生活的想法。
回国后,李殷澈系统地自学了中文,申请并顺利通过苏州大学的入学考核。一年的求学生活,他提升了中文水平,了解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
毕业后,他联系了中国朋友,决定合伙到成都创业。
“中国消费者对韩式餐饮的接受程度较高,开韩式烤肉店是我创业路上的第一次挑战。”李殷澈介绍,后来又和小伙伴们一起合开了西餐厅、咖啡厅等8家店。
谈起那段创业经历,李殷澈说,虽然每天都会忙到很晚,但庆幸的是,来中国创业,他做对了选择。
李殷澈在喀什推介其工厂生产的一次性拖鞋。受访者供图
2023年,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凭借在中国多年的创业经历,李殷澈嗅到了商机。
在友人的推荐下,李殷澈来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棉纺织公司,主营礼仪手套。
来新疆创业,李殷澈称其为人生的第二次挑战。他说,喀什同他去过的中国其他城市一样生机勃勃,营商环境好。来这里创业,是对的选择。
其公司成立虽不足一年,但已聘用当地300多名员工,目前已向韩国出口礼仪手套5000多万双。
“制作一次性拖鞋是我近期才经营的业务。”李殷澈表示,新疆是中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拖鞋项目很有前景。
除对接经销商外,李殷澈选择长期待在厂房内,同工人一起制作打包产品、直播销货。
李殷澈还担任着喀什“宣传大使”。他说,对当地人文地理已基本了解,乐于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新疆。
今年年初,李殷澈与合伙人又成立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在他看来,将物美价廉的新疆干果和水果,出口至市场需求极大的韩国,利润空间够大。
“我在新疆想干的事情有很多,未来计划定居在这里。”李殷澈坦言,新疆的创业机会很多,他已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也迷恋上抓饭等新疆美食。(完)
新网乌鲁木齐7月19日电 (马晓东)“这些拖鞋都是在喀什生产的,质量保证过关。”近日,在乌鲁木齐市的一家酒店大堂,李殷澈努力推销着自己的产品。
李殷澈来自韩国仁川,出生于1990年,来中国创业至今已近5年。“我与中国的缘分,可不止5年。”
2014年,李殷澈在仁川一所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从事保镖工作,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中国游客,以及中国朝鲜族的同事。“他们给我讲述了中国的现状。”
2016年,李殷澈来到青岛、上海旅游,让他产生了来中国学习生活的想法。
回国后,李殷澈系统地自学了中文,申请并顺利通过苏州大学的入学考核。一年的求学生活,他提升了中文水平,了解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
毕业后,他联系了中国朋友,决定合伙到成都创业。
“中国消费者对韩式餐饮的接受程度较高,开韩式烤肉店是我创业路上的第一次挑战。”李殷澈介绍,后来又和小伙伴们一起合开了西餐厅、咖啡厅等8家店。
谈起那段创业经历,李殷澈说,虽然每天都会忙到很晚,但庆幸的是,来中国创业,他做对了选择。
2023年,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凭借在中国多年的创业经历,李殷澈嗅到了商机。
在友人的推荐下,李殷澈来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棉纺织公司,主营礼仪手套。
来新疆创业,李殷澈称其为人生的第二次挑战。他说,喀什同他去过的中国其他城市一样生机勃勃,营商环境好。来这里创业,是对的选择。
其公司成立虽不足一年,但已聘用当地300多名员工,目前已向韩国出口礼仪手套5000多万双。
“制作一次性拖鞋是我近期才经营的业务。”李殷澈表示,新疆是中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拖鞋项目很有前景。
除对接经销商外,李殷澈选择长期待在厂房内,同工人一起制作打包产品、直播销货。
李殷澈还担任着喀什“宣传大使”。他说,对当地人文地理已基本了解,乐于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新疆。
今年年初,李殷澈与合伙人又成立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在他看来,将物美价廉的新疆干果和水果,出口至市场需求极大的韩国,利润空间够大。
“我在新疆想干的事情有很多,未来计划定居在这里。”李殷澈坦言,新疆的创业机会很多,他已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也迷恋上抓饭等新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