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佐敦道能不能挣钱?
这个牌子没有,是广东的一个,他们大概开了有15年左右。有粉丝问开一家佐敦道到底能不能挣钱?
盘一盘,听来一杯招牌柠檬茶。帅哥你们这个店开了多久了?4年。你们这个是加盟店还是直营店,生意还不错。你们一天大概能卖多少杯?堂食加外卖有800杯左右,最忙的时候一天用到多少人?你们这边还招人吗?一个月开多少钱?4000-5000。方便问一下能做多少的营业额,不方便透露,理解理解。不好意思,这个日均出杯数和我们在这里蹲点观察2个小时,根据外卖和到店消费情况推算出来的数据大致吻合。这一杯的客单价大概是在13¥。
< class="pgc-img">>奶茶店的毛利率统一按60%去算,这家店他的月均营业额能达到30万,然后月流水能有个30万,扣掉它的食材成本以及刚刚这家店一个月的房租加上人工,还有水电、管理费固定开支,总共是我们把所有的扣掉,能有纯利润一个月的。
< class="pgc-img">>这是我们刚刚打电话盘问到的。这家店的开店成本大概是在400万。如果说店员提供的数据去计算,这家店的回本周期可能只需要3个月左右。他这家店的产品肯定是过关的。
< class="pgc-img">>这家店的选址比较聪明,你看他旁边有一个古茗,还有一个益禾堂,茶百道甚至还开了一个大店。广东的茶饮市场是非常卷的。作为本土品牌的好处,教育了很长时间也是消费者进店的理由之一。
< class="pgc-img">>品牌方只要管好两件事会讲故事是一方面,你的后端供应链让加盟商多享福。总的来说就是好的位置,加勤劳的品牌方,这三点缺一不可。
| 戴昊彤
编辑 | 彭孝秋
2008年前后,国内茶饮品牌店铺日益增多,尤其是各种台湾奶茶品牌风靡大陆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国内消费者对茶饮的消费需求在逐渐增加,也推动了茶饮行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式茶饮仅有7410家,截至到2019年我国新式茶饮已有8.7万家,同比增长21%。
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机遇,成立于2008年的「佐敦道」先后向市场推出特调鸡尾酒(水果、鸡尾酒与茶拼配而成)、丝袜奶茶、港式柠檬茶等系列饮品。经过几年的尝试和积累,2015年,「佐敦道」开始把主营业务转向果茶茶饮,并以此切入鲜萃茶饮赛道。
目前,在产品方面,公司已推出了40款茶饮,价位定位在9元至23元之间,瞄准包括学生、白领在内的95后年轻消费群体。在经营模式上,佐敦道以线下直营门店为主。至今,公司已在二、三线城市布局了310家线下门店。
自品牌成立以来,公司已推出了多款销量较高的茶饮。「佐敦道」创始人邓辉斌告诉36氪,按照时间线顺序来看,第一款是在2015年推出的港式柠檬茶。当时整个茶饮市场里,最受欢迎的港式柠檬茶,其销售占比在10%左右。由于这款茶饮是以斯里兰卡红茶作为基底茶,口感偏浓。
随后,为了丰富产品种类,佐敦道打造了一款招牌柠檬茶。该款茶饮的特色在于,采用高山青茶作为基底茶,搭配一整颗香水柠檬调制而成。邓辉斌透露,之所以选择这两款新材料,是因为其香气更清香,高山青茶的口感偏清香型。推出市场后,这款产品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销售占比达30%,因此成为招牌饮品之一。
新品
除此,在奶茶系列方面,佐敦道也推出了一款“波霸奶茶”。在材料选用上,佐敦道采用用泰国进口的木薯粉作为“珍珠”原料。工艺方面,公司采用打磨40分钟以上的工艺来制作珍珠。成本高、时间长带来的优势是口感好,质感Q糯。“市场上的波霸珍珠,很多都是一咬即碎,相比之下,佐敦道的口感更有嚼劲”,邓辉斌说道。
波霸奶茶与招聘柠檬茶的面世,为佐敦道带来了营收的提升。2015年年底,这两款销售占比同样为30%的茶饮,助力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50%。
在公司核心优势上,主要体现在佐敦道搭建起了完整的供应链。为了实现稳定良好的品控,2017年,佐敦道开始从茶饮研发、茶叶生产、柠檬种植等方面建立起自身的供应链。首先,为了从原材料种植源头把控产品品质,佐敦道建立了两个香水柠檬果园,目前每年产能多达80万斤,总共可生产320-350万杯柠檬茶。其次,在茶叶生产上,佐敦道通过自家旗下杉本茶厂来保证茶叶品质,并围绕茶树鲜叶初制加工、茶叶精制加工---提香工艺等方面进行研发,公司在英德已建有500亩面积的茶园。
邓辉斌表示,据团队观察,近几年来,在100万订单数据中,其中点标准糖的用户比例低于1%,大多数以半塘、少糖的比例为主。这意味着消费者更希望减轻自身对糖分的依赖,更追求轻糖、零负担的茶饮产品。
由于看见了这一趋势,在保障口感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佐敦道联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共同研发一款轻糖,以代替原来的冰糖原材料。整个研发过程历时大半年时间, 由30多位食品工程师主导研发,目前已结束研发工作,面向市场销售。
与以往采用的冰糖不同的是,佐敦道研发的轻糖糖浆采用阿拉伯糖、抗性糊精以及低聚异麦芽糖制作而成的高纤糖浆,不添加糖醇。该款轻糖糖浆不仅达到与冰糖糖浆口感一致的效果,还含有高达15%的膳食纤维,其包含的L-阿拉伯糖可通过抑制人体肠道内蔗糖酶的活性,来抑制蔗糖的吸收。从膳食纤维含量来看,一杯奶茶约等于1个苹果,1杯柠檬茶约等于3个苹果。
每一款产品在推出之前,都需要经过数轮内部评测。公司组成由21位员工组成的评测小组,围绕着酸甜度、整体颜值、售价等评测维度进行评分。同时,为了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共鸣,佐敦道推出了IP“佐佐熊”,并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雨伞、茶杯等。
团队规模方面,包括直营门店员工在内的公司员工多达500人,其中,从事产品研发岗的员工共12人,高于行业2-3人的平均水平,团队中人员占比最高的是运营岗。在员工培训方面,公司每个月平均开展培训50+人次,2021年全年孵化了600位专业调茶师。
谈及下一步规划,邓辉斌表示,公司今年将加大研发力度,增强对直营店及加盟店的支持,将会分配20个员工服务加盟商,以提高门店的活跃度。同时,公司将继续优化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对员工的培训要求,培训时长将会增至21天。
< class="pgc-img">>月11号,21:42分,晴。
路过一家奶茶店,一家知名的奶茶品牌加盟连锁店。
询问在门前抽烟的店员是否还营业,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们走到收银台点单。
虽然忙碌,忙碌到工服上都是奶茶和果浆的斑点,但店员还算热情,即使是用疲倦的声音询问我们想要喝什么。
得知我们想要热饮时,推荐了几款类似牛乳茶的产品。点单后,我们到等待区等候。刚落座,同行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是我见过最脏的XX!”
脏?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向我们脚下的地板。
一家奶茶连锁店 打烊前的地板
浅色的地板上密布着深色的脚印,吸管包装袋和小票纸散落其上。
脏,确实有点。
朋友问我感想如何?我脱口而出,奶茶店地板选浅色,有点吃亏。
朋友继续追问,可以接受吗?
由于临近别人打烊时间,我觉得还好。
朋友笑笑,带着我去了对面的另一个奶茶加盟店,这家店的地板上还算整洁。
另一家奶茶连锁店的地板
朋友再次问我的感受,我说地板颜色选得好,耐脏。但从地板色泽来看,应该是刚做过清洁。
同一个时间段,同样临近打烊,但却是两种景象,这说明什么?
在经营中,门店运营会提到3个维度:
1 门店管理
2 团队管理
3 顾客管理
门店管理主要是指经营期间的制度、标准。
团队管理是指人员的状态、团队氛围。
顾客管理则是指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体验。
虽是3种维度,但关系却紧密相连。
仍以打烊前地板脏为例。
打烊前,员工已疲惫一天,还要继续做清洁工作,吧台或等候区、客座区凌乱一点,对于店员而言,甚至一些老板也会认为,等下就会做清洁,关系不大。
但,在营业时间段内,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是最好,或者应有的体验。顾客有时是不会去换位思考的,也不会因为临近关门就认为奶茶店乱一点、脏一点,就情有可原。
对于管理者而言,在他们眼中,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在店内。很少有品牌会在制度上明确写出:打烊前,允许门店可以脏一点、乱一点。当然,也没有制度明确写出:不允许。
于是,因为制度、标准的不明确性,店员或经营者造成意识的缺乏,最终导致了消费者不佳的体验。
卫生做好,不一定能快速带来营业额的增长。但一定会带来消费者的吐槽,或不良印象。放置于网络,再被传播,印证着那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肯德基、麦当劳,我们会发现,营业期间,有店员不定时的进行地板的清洁。所以,才会呈现干净整洁的画面。
如果有一天,他们将这个岗位或工作取消,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应该都能想到。
在不少奶茶连锁加盟体系的培训中,会强调工作区需要做到随手清洁,在晋升考试或门店检查时,管理者会去注意每次员工做完产品后,器具是否归位,吧台上是否有水渍,后备区的器具是否随时清洁。
但,当忙起来时,这些设计好的制度、标准,往往成为摆设。店长、老板或者督导进行指导、管理时,可能会遇到这样一句话:“太忙了,没时间!”
不管,看不过去。管,又不尽人情。
M Stand的吧台
这是咖啡品牌M Stand的吧台,很简洁。店员在制作过程中也做到了随手清洁。
你可能会说,咖啡店与奶茶店的产品结构并不一样,至少他们无需准备那么多的小料、茶汤、水果。萃咖啡、奶沫均是机器化操作,有足够时间去做到更高标准的制作。
再来看一个细节。
在M Stand的外摆区,我们不小心将咖啡洒落在桌子上。正在我们要找纸巾清理时,店员已经来到桌前,让我们稍等一下,立刻拿来抹布清理起来。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让我们感到这杯咖啡还算值。
再回到运营的3个维度。
因为门店有制度与整体的产品结构、制作流程,让员工形成了意识,最终才能在消费者端呈现良好的服务。
奶茶店,这样的案例其实也有。
在广东,有一个品牌叫佐敦道。在店中,我们发现一个细节,店员的围裙上挂着一条毛巾,这条毛巾不仅用于擦拭外围的桌子,在员工进入吧台时,还会习惯性的擦一下那扇不锈钢做的门。
这个动作,是为了避免指纹留在不锈钢上。
由于市场环境,店内会有人抽烟,于是该品牌安装了玻璃房并加装了抽风设备,专门辟出吸烟区。同时也给非吸烟顾客创造环境。
这几年,茶饮行业很卷。卷到产品同质化、店面装修同质化、服务也趋于同质化,就像走进了整形医院的女生,出来后个个魅力无限,但缺点辨识度。
但这些细节上的设计,让佐敦道有了辨识度。
如果,我们真正的站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感知角度去重新看待奶茶行业,试着去回答一些问题,内卷之下,我们有可能会找到一些突围思路。
1、消费者真的只是需要700ml、500ml的标准杯量吗?360ml但却包装精致的饮品,是否有市场?
2、当大家都在提倡健康,3分糖、5分糖的选择也难满足其需求时,都做成不额外添加糖的奶茶,提供糖浆包,顾客自己加,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卖点?
3、行业的欢迎语、欢送语都是“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时,换成“终于等到你”、“希望下次还能见到你”,会是什么效果?
4、门店地板脏,除了换深色、易清洁的地板外,将地板清洁标准放入培训内容与检查标准中,并规定清洁的时间段,是否可以有效避免问题?
5、扫码进群领福利,这是许多奶茶店收银机旁的立牌。但进群后,还可以传递哪些内容,让消费者对品牌进行更立体的了解,并产生关联?
6、奶茶店,开店成本是30万,但假设前期每天营业额只有1000多元,同时又要保证运营标准不下降,以及考虑需做促销时。需要准备多少开店金?
7、生意忙时,运营力下降,如何招到人,并规划其培训内容?生意闲时,员工碎片化时间如何利用,避免其无事可做?
8、研发时很棒的产品,但在门店却是另一种风味。这仅仅是标准执行不到位所引发的吗?原材料的稳定、门店水质的改变、工序是否繁琐?这一系列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
在过去,做好产品、服务、卫生可能就将迎来好的开店结果。
但,现在,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结果修正。预想结果,寻找解决方案,或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到方法破解,将是奶茶店生存的基本功。
茶饮,即将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开店即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