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从职业运动员到餐馆老板 退役后他把足球文化搬进了面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摄影报道在成都金牛南二巷二号院落的拐角处开着一家面馆,因其独特的装修风格,路过的行人总会忍不住瞟上几眼

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摄影报道

在成都金牛南二巷二号院落的拐角处开着一家面馆,因其独特的装修风格,路过的行人总会忍不住瞟上几眼。

面馆是退役职业足球运动员罗竞今年3月新开的门店,10平米不到的店里摆放着8张小桌,周围的两面墙上挂着好多奖杯奖牌,还有几件用木框裱好的球衣,这些都是罗竞的宝贝,也是他曾经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最好回忆。

罗竞在踢球

6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在面馆见到了罗竞,这并非罗竞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在去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就找到他拍摄了一部关于足球的纪录片。

下午3点,雨过天晴的院子人不多,面馆的生意还未开张。罗竞领着记者坐下后开始娓娓道来。从足球职业运动员到面店老板,对于罗竞而言,做餐饮和踢足球一样,要有真材实料才能干好事情。

谈到足球,罗竞说,“成都的足球文化氛围在变得越来越好,开面馆是想让曾经的队友和喜欢足球的球迷们来到这里时能找到亲切感和归属感。”

13岁加入五牛俱乐部成为职业球员

去过保加利亚留学接受专业足球训练

罗竞今年39岁,7岁那年入读石笋街小学后便开启足球生涯。“我天生就好动又喜欢有对抗性的运动,所以放弃了乒乓球开始踢足球。”

小学时期的罗竞在队伍里的位置是前锋,因出色的表现他成功入选成都青年男子足球队。1998年罗竞加入成都五牛俱乐部,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转折点是在2000年俱乐部决定赞助每位队员80%的学费,送他们去保加利亚接受更专业的足球训练。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记得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全队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罗竞说当时全队30多名队员在保加利亚待了2年,白天进行训练,晚上则学习当地语言。“训练期间都有专业的翻译人员,但为了得到更好的训练,教练要求我们要学习语言。”

留学期间,让罗竞最难忘的是训练的第一年参加保加利亚举办的全国青年足球比赛,这支来自中国的足球队崭露头角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那时候外国人都认为中国穷,不看好我们这群娃娃,但那次比赛成绩是最好的证明,从此他们改变了态度!”因为足球,青少年时期的罗竞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去过新加坡、罗马尼亚参与足球比赛。

回忆起少年时期的自己,罗竞眼中闪烁着纯粹的光芒,“当时心无杂念,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踢进国家队。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拉体能,训练时间基本不会少于7小时。”

2006年,21岁的罗竞参加了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彼时成都五牛俱乐部更名为成都谢菲联足球俱乐部。“对阵江苏舜天的那场比赛,全场2万球迷观众呼唤声至今回响耳畔,主场告捷的喜悦更是难以言喻!”

罗竞在比赛中

开面馆和踢足球都一样

真材实料才走得长远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2011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和伤病,罗竞选择挂靴退役,结束职业球员生涯。

早年投身职业比赛,罗竞最大的遗憾是错失了在课堂学习的机会,未能拿到文凭。退役后,他卖过化妆品、跑过建材市场,也开过火锅店。生活不易,但罗竞不想妥协。

今年初春,罗竞在小区门口租下了一间门店,开了一家面馆。面馆一共三个人,合伙人是曾经的球队队友老陈,还有小区请来打杂的服务员王阿姨。在这间10平米不到的门店里,记者留意到了很多与足球相关的细节。

菜品的排列刚好是一支足球队的阵容和队形

邻近灶台的一面墙上就是菜单,这个菜单非常特别,一共11道菜品,菜品的排列刚好是一支足球队的阵容和队形。左上角写着四个大字“首发阵容”,此外菜名也很有意思:“草根塑胶面”“真炒豇豆面”……罗竞笑着解释道,一个是素面一个是肉末豇豆面。

罗竞的面馆

除了菜单,墙面上的橱窗里还挂着很多奖牌奖杯和足球元素的海报。用黑色木框裱好的球衣是罗竞最珍贵的物品,那是他在成都五牛俱乐部踢球时穿过的球衣。

罗竞说,开面馆和踢足球都有一样的道理,要有真材实料才能走得长远。每天早上6点不到,罗竞就会去市场买当天需要的食材。“所有的食材都是当天买当天用绝不过夜,这是我做餐饮的标准。”

谈起为什么喜欢做餐饮,罗竞说是受到奶奶的影响。“奶奶曾是大酒店的厨师长,做的饭菜很好吃,我从小就喜欢看她研究菜品。有时候为了研究一道菜,我会把自己关在家很久都不出门,直到做出满意的味道。”在面馆的小天地里,罗竞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

让热爱足球的顾客

不仅能吃到味道巴适的面 还能找到归属感

今年是罗竞退役的第13年,这个身高一米八,皮肤黝黑的中青年身材开始发福,也很少踢球了。

每每提到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罗竞总是会感慨道,“最好的球员没有生在最好的时代。”他说,“那个年代成都的足球氛围没有现在好,你看现在的球员们多幸福呀,有那么好的足球场和训练设备,真的很羡慕!”

比如现在的成都蓉城队,前不久球队刚退役的一名球员就是曾和罗竞同时期的球员。2018年,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2021年更名为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这支坚持“为球迷而战”的足球队曾跨赛季连续27轮不败,超越了2015年广州恒大创下的中超连续不败纪录,跃居历史第一,也成为中国足坛的一支“现象级球队”。

罗竞说成都蓉城队带给了球迷希望,也带动了成都的足球文化氛围,希望能延续下去。

采访的最后,谈到对未来的打算,罗竞说接下来想把这家面馆做好。“我想通过网络平台把面馆做成一个IP,希望同一时代的队友和热爱足球的球迷在我这儿不仅能吃到味道巴适的面,还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年零售门市及餐饮业面对前线人手不足的问题,就算将薪金提高,依然都要面对难请人的问题。

近日,有港男在小红书分享一日香港餐厅侍应的体验,时薪做足10小时,由清洁到传菜一手包办,并列出4大辛苦位,不过仍有内地网民表示:“好想做!”

< class="pgc-img">


港男实试1日餐厅楼面列4大辛苦点

这位小红书用户是土生土长香港人,不时会拍片分享内地与香港两地的美食攻略及旅游景点介绍。

最近他以“真实体验香港时薪80服务员为何没人肯做?” 为题上载短片,实试做一日香港餐厅楼面,时薪,他称这个程度的薪金放在内地是“想都不敢想”,但在香港却是“很难请到人的岗位”。

< class="pgc-img">

今次他工作的地方是位于旺角的放题餐厅,供应鸡煲、刺身、蒸锅及烤肉放题。餐厅刚开始营业没有太多客人,于是一开始老板要求他先做些清洁工作。清洁工作包括将餐桌、椅子等擦干净,刚开始进行的清洁工作不算困难,所以他认为“香港的服务员工作很轻松”。

正当以为可以休息时,老板再叫他摆放全店餐具及补充调味料等。这项工作需要事前要将调料台的酱油等调味料补充好,方便客人随时取用。

等到完成工作,他以为可以休息的时候,此时老板又再过来,让他补充雪柜内的饮料,并表示“要见到雪柜汽水要满”。只见港男先到仓库取出汽水,他解释因香港餐厅空间少,所以需要租仓库存放物品。

补充完饮品,下一个工作是拖地。原来是负责清洁的员工当日上晚班,因此即使是楼面服务员,也要帮忙做清洁工作,只见港男一边工作,一边苦笑“好像上了贼船一样”。

忙到直至傍晚,才正式开始餐厅的楼面工作,包括点餐、收拾及清洁桌面、随时留意客人的需要和应付客人的要求等。

< class="pgc-img">

经过10小时工作终于下班,他直言“真的很累”!不过当面对老板时,当然是另一个版本:“好轻松,我还想长做呢”。而在完成工作后,港男也成功收到800港元薪金。

他表示“这份工作确实很累”,经过一日体验,他称“白天还能混下日子,不过一到晚上就开始做个不停”,一直走来走去传菜,又要收盘子、擦桌子,还有不同客人的指令。另一方面,长期站立也很累,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包吃包喝”。总结上述4大辛苦位,大家又会不会选择做这份工?

据悉这位博主,此前也曾体验过餐厅洗碗工,虽然当时日薪高达00,但他形容“真的不是人做的”。


做足10小时日赚0,内地网友:请我!

对于这位小红书博主的香港一日餐厅侍应体验,有内地网民认为日薪达0相当吸引,纷纷留言表示“请我!”、“800蚊一日,去”、“好想去”、“想去做这样的工作,都去不了”。

也有同样从事餐饮业的网民称博主今次体验的工作其实算简单,“简单,轻松,我工作15-19小时表示不服,大家都是餐饮人”;有香港网民则分享自己的打工经历,“你这除了工时长外已经不错了,我做的时薪80的不能吃喝公司的东西,也没有固定餐食”、“我一天8小时,先500一天”。


茶记老板亲解2大原因招不到人

香港饮食业近年面对低潮,坊间出现不少结业潮,同时员工流失率高,不时见到餐厅贴出招聘告示。

< class="pgc-img">

一位小红书博主“郭家大少”最近分享访问香港茶记老板龙哥的影片,龙哥提到饮食业艰难,就连请人也不容易,单是月薪达万的楼面工作仍无人问津,令他不禁慨叹“工搵人,不是人搵工”。

龙哥认为2大原因导致饮食业难请人:一是香港人工高,现时聘请员工的情况是调转,是“工搵人,不是人搵工”,不喜欢这份工作可找其他工作。

老板表示已很难请到员工了,现在聘请一个楼面每月薪金最少万元,而且月薪万也未能请到员工,“给你面子或许会长做,不给你面子会随时辞职”。

第二点原因是员工“唔捱得”。老板表示有时说话语气重一点时候,员工觉得你不尊重他便会要求辞职。老板更是笑指,“我发觉员工才是老板”。

当博主问起港人爱北上消费,老板表示港人“数学好”,加上内地恢复通关后,整个部署做得很好,所以吸引港人北上。

龙哥拥有2间店,其中一间聘请了9位员工。但他表示经常有员工不上班,老板有些时候更要亲自工作,原因是部分员工放假便由他顶上。而且因为有劳工法例保障员工有劳工假,一定要让工人于该日放假,不放假都要补回当日工资。

< class="pgc-img">


有网民认为从事饮食行业工作辛苦且工时长,未必个个愿意入行,“一般都要做到凌晨,9-10个钟好多人都不愿意去”、“工作强度太大”、“少一点骂人,工作八小时,OT最多2小时,包你工人排队应征”。

< class="pgc-img">

有网民质疑在港生活成本高,即使是2万人工已不算多,难怪无人应征,“香港2万真心做不了什么,通勤费+租房都3分2了”、“你说的2万在香港好像很多”、“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也没有2万”。

听人说同行相妒,同行是冤家,总不相信。 不信归不信,生活中却也不时发生同行相妒的事,让你不信也得信。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不信,毕竟时代在前进,同行虽然免不了相妒,相妒的结果却未必是冤家,更多的时候是因相妒而比试,由比试而心悦诚服、而相敬、而相重。眼前就有一个例子。朱志斌师傅,就是上海滩饮食烹饪界的特级厨师,上海饮食界一致公认朱志斌,是堂堂上海滩海派川菜的一代宗师,是“国宴派”川菜的领袖,对朱志斌的手艺由衷地表示佩服,毫无相轻相妒之意。

< class="pgc-img">

20世纪80年代时期的朱志斌先生,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朱志斌,1914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上海市特级厨师。14岁时在武汉学艺川菜烹饪,1938年到上海事厨,虽然有一定名气,仍拜锦江饭店前辈川菜名厨杨秉章为师,更获川菜烹饪制作技艺真传,很快成为该饭店名厨之一,1949年后,仍在锦江饭店掌勺。

< class="pgc-img">

20世纪80年代时期的朱志斌先生,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上海人没有不知道锦江饭店的,老“锦江”的人没有不知道朱志斌的。在锦江饭店,朱志斌资格最老,从1938年进锦江饭店当厨师,干到1985年退休,手艺最精。凡是在锦江饭店举行的重大宴请活动,包括国宴,厨师长人选非他莫属。他是锦江饭店的一张“王牌”,从解放前锦江饭店的女老板董竹君,到解放后的任百尊及锦江饭店的历届领导,对朱志斌无不十分倚重。

< class="pgc-img">

上海锦江大饭店贵宾楼,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朱志斌成名已久,14岁开始在武汉醉东风川菜馆学艺,满师后又不断向川菜各派名厨讨教,博采众长,24岁就成了声名极盛的川菜名厨,那还是1936年的事。当时,张学良因“九一八事变”的关系,由关外到关内,担任了国民党政府武昌行营主任兼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为了抗日大业,张学良分别宴请一些省政府的主席和军事将领,抚慰他们,鼓励他们在日寇面前要挺起腰杆,坚持民族气节。张学良宴请“四川王”刘湘时,考虑到四川人喜欢吃川菜,就特地派人用车子将朱志斌接出来做菜。这一次宴请,吃得刘湘十分高兴,连连称赞张少帅待客有诚意。

< class="pgc-img">

20世纪80年代时期的锦江饭店总经理——贾智勇先生,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1938年,朱志斌由武汉来到上海进了锦江饭店。十分凑巧,正在这时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因病去世,蒋介石闻讯匆匆赶回宁波奉化吊唁其兄。各路大员听到消息,争先恐后往溪口去拜谒“天子”,宁波到溪口的公路一下子热闹起来。因蒋介石是青红帮的弟兄,上海滩的大亨黄金荣、杜月笙、虞洽卿等青红帮巨头得知此事,也连夜乘船前往宁波吊唁。在赴宁波的船上,同行的就有朱志斌。朱志斌自己说不上究竟是算被邀还是算被劫,来到溪口蒋府。在蒋府,做了几天菜,才随同黄金荣他们回到上海。不论外人如何猜测,反正从此之后,朱志斌的名声益发大了。

< class="pgc-img">

绿树环抱中的上海锦江饭店北楼(左)、中楼(右)、炮台公寓(近)、新锦江大酒店(中),照片出处《儒商任百尊》。

朱志斌的手艺,经得起最挑剔的美食家的挑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外事工作的需要,授权外交部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几个大城市考核饭店和厨师,从中确定一批名单,为日后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服务。外交部对此事异常重视,由礼宾司牵头,还请了原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做食客。用私访的方法,去一家一家饭店品尝。这批食客是货真价实的美食家,挑剔异常,他们在上海吃了锦江、国际、华侨、和平、上海大厦、静安等几十家名闻遐迩的宾馆,最后只“吃”中三位厨师,其中一位就是朱志斌,他们对朱志斌的川菜评价是:色香味皆佳,无可挑剔。

< class="pgc-img">

朱志斌先生作品——贯耳鲜干贝,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荣毅仁,早年作为实业家,中年后作为社会活动家、国务活动家,是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常客,经常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宴请活动。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特殊的经历,使荣毅仁成为最严格意义上的美食家,任何烹饪高手,在荣毅仁的“口”下,都难过关。

钓鱼台国宾馆几十年来,受过许多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却从未受到过荣毅仁的好评。为此事,负责国宾馆宴请活动的钓鱼台管理局长,几乎可以说“耿耿于怀”,但是在荣毅仁挑剔的“口”前,又不得不服——人家毕竟见多识广,“口”中掺不得沙子。终于有这么一天,钓鱼台国宾馆争回了这口气。1981年11月的一天,荣毅仁参加完宴请活动,主动地招呼管理局翟局长,真心诚意地告诉他:“今天的菜做得不错,是我在钓鱼台几十年中吃得最满意的一次,咸淡适中,色彩搭配和谐,特别是那道“干烧鲍鱼”,烧得恰到好处,以前你们不是烧得太老,就是太生,或者太咸,今天大有进步……”

< class="pgc-img">

朱志斌先生作品——蝴蝶冷盘,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翟局长简直有点受宠若惊。荣毅仁当然没想到,这天在钓鱼台国宾馆掌厨的是朱志斌。他实际仍在批评钓鱼台国宾馆的菜肴。翟局长送走荣毅仁,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跑步来找朱志斌,感谢朱志斌让钓鱼台露了脸,让最挑剔的美食家也无可挑剔。末了,翟局长要求朱志斌,在钓鱼台国宾馆留下当厨师长带徒弟。

< class="pgc-img">

任百尊先生(1920年——1997年),1987年被美国华尔街誉为——中国大陆的百万富翁,照片出处《儒商任百尊》。

钓鱼台国宾馆太需要朱志斌这样的人了,翟局长的要求是绝对诚恳的。在中国的各个大城市,如果要物色几个特级厨师,应该说并不十分困难,川、京、粤、扬、湘、鲁等各派菜系,在各地都找得出好手。但是,要想找一个能充任国宴厨师长的人选,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般饭店,无论是三星级还是五星级,总有大致固定的菜单,宾客喜欢吃什么,可以任意在菜单上点,然后由厨房做好送来。换句话说,这些饭店事先都是根据自己的库存做好准备,预先划好了一个大框框,然后听凭你在大框框中跳,你跳来跳去总跳不出这个框框,宾客不能事先向宾馆讲明自己的口味、嗜好、习惯,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做。国宴则不同,国宴举行前,外交部礼宾司会事先告诉厨师长宴会的规格、出席宴会的人数、主要宾客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口味爱好,厨师长按照礼宾司的要求,必须书面写出宴会的菜谱送礼宾司审查,获得同意后才能着手准备。准备菜谱不易,等到具体做的时候,同样不易。众口原本难调,能在国宴上亮相的人,众口益发难调,国宴要想使每个客人都满意,难哪!

< class="pgc-img">

朱志斌先生作品——麻辣全鸡,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这位翟局长在此工作几十年,不知有多少个省市派出代表团,来钓鱼台国宾馆支援接待工作,见得多了,可是几乎很少有能让他真正满意的。他承认各地来的同志,一个个都满腔热诚,好多人都有一手绝活,但是由于缺乏国宴安排的经验,难免要他操心。国宴安排好坏,事关国家形象,非同小可,马虎不得啊!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丰富的阅历,养成他铁面无私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所以他一批又一批地迎来各地支援工作的同志,又一批又一批地送走这些同志,从来也没额外挽留谁。这次,他主动挽留朱志斌,可说是大姑娘上轿——破天荒头一遭。

1981年8月——12月,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最轻松的一段时间,他永远也忘不了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轮到上海锦江饭店组队来钓鱼台国宾馆支援工作。锦江饭店有多年接待外国元首的经验,早就培养了一套严密完整规范的服务工作程序,丁是丁、卯是卯,标标准准、漂漂亮亮,还要你操什么心呢?由朱志斌这位公认的“国宴派”领袖执掌厨房,从报菜谱到按菜谱做菜、上菜,经过多少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验,从未听到过一个“不”字,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 class="pgc-img">

朱志斌先生作品——干烧鲍鱼,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朱志斌原先想按时回上海,可对方如此盛情,断然拒绝太说不过去,他说锦江饭店是集体组团来支援工作的,他不便擅自留下,还是随集体一起回去。最后,任百尊同志闻知此事,作出决定:锦江饭店其他同志仍按原计划回上海,朱志斌等人再留下来,给钓鱼台国宾馆厨房授艺半个月,这才解决了问题。

< class="pgc-img">

上海锦江大酒店,照片出处《昵图网: www.nipic.com》。

在朱志斌的厨师生涯中,类似这样的给名人,做菜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如在建国初期上海市、华东局的曹荻秋、魏文伯、许建国,中央首长如罗瑞卿、姬鹏飞、贺龙、陈毅,直到周总理、毛主席,他自己已无法算清究竟做过多少回。

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朱志斌数几十年的厨师生涯,不仅继承了前辈留下来的名菜烹饪方法,而且自己创新了不少名菜。皮酥肉嫩、香味扑鼻的“叉烧酥方”和“烤烧奶猪”;香鲜嫩美、具有烟熏味的“樟茶鸭子”;鲜辣脆嫩的“官爆龙肚”;鲜酥滑爽的“干烧鲍鱼”;色艳嫩滑的“绣球燕菜”;鲜香巴糯的“蒜油裙边”;清浓鲜滑的“鸡茸白菜羹”;脆酥嫩鲜的“叉烧鱼”……都是朱志斌的成名菜,而且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 class="pgc-img">

朱志斌先生作品——两吃明虾,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在20世纪90年代,朱志斌已经退下炉灶。他以锦江饭店高级顾问的身份,仍在为提高锦江饭店的烹饪水平操心,不时仍要给青年厨师讲解、示范。许多大饭店,许多外地单位愿以高薪聘请他,他一概谢绝,他说:“我这么大年纪,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人活着要有志气,要活得有意思。我在“锦江”这辈子,“锦江”看得起我,对得起我,我也要对得起“锦江”。”

声明:本文文献资料参考《厨溢馨香》、《海派粤菜》,文章中影像照片都标明有出处。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