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11月撤回IPO申请后,老娘舅挂牌新三板,继续向“中式快餐第一股”靠近。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方圆。
“中式快餐第一股”争夺战有了新进展。
2月21日,据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老娘舅”)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月22日起挂牌。
去年年底,距离其主板IPO终止仅1个月余,老娘舅就申请挂牌新三板,彼时,老娘舅公开向媒体表示,系基于公司发展现状、整体发展战略及市场环境综合审慎考虑的结果。
如今,成功挂牌之后,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老娘舅或借道新三板,最终实现在北交所上市,而这或给当下谋求上市的一批餐食企业提供一条可复制的道路。
< class="pgc-img">>01.
老娘舅2023年上半年营收近8亿,
报告期内持续盈利
公告显示,老娘舅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1月至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52487.19万元、142370.51万元、79964.7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384.70万元、3640.32万元、4546.56万元。
老娘舅的经营总体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老娘舅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度和2022年度,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受上海、浙江及江苏地区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毛利率均受到一定影响。而对相关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时,老娘舅表示在2021年到2022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受影响程度相较行业整体情况更低,保持了连续盈利。
到2023年1至6月,老娘舅的经营情况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有显著增长,同时,规模效应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亦有所提升,从2021年到2023年1-6月毛利率分别为16.40%、15.02%和18.94%。
同时,老娘舅的现金流状况也比较健康。报告期内,老娘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8亿、3.21亿、1.76亿。
<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老娘舅公布了其从2019年至2023年1-6月占中国餐饮市场以及中式快餐市场的比例情况,老娘舅的市场占有率呈现上升态势。
2019年至 2023年1-6月,老娘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2.22亿元、12.07亿元、15.25亿元、14.24亿元以及8.00亿元,分别占中国餐饮行业总市场规模的 0.0262%、 0.0305%、0.0325%、0.0324%以及0.0399%,以及分别占2019年至2021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的 0.1618%、0.1831%以及 0.1969%。
此外,老娘舅近几年的门店扩张步伐比较谨慎。报告期内,新开直营门店合计102 家,同期直营门店的闭店数量为40家。对此,老娘舅表示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合理控制门店增速,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优先保证稳定经营,放缓了新店拓展速度,各期闭店数量较少且相对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老娘舅拥有402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379家、加盟门店23家,主要分布于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及安徽省。
不过,从门店规模和营收规模来看,老娘舅与同赛道的乡村基、老乡鸡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根据招股书,乡村基和老乡鸡的总门店数均已破千家。截至2021年9月30日,乡村基共经营直营餐厅1145家;截至2021年底,老乡鸡共拥有门店1073家,其中直营门店991家,加盟门店82家。
而乡村基和老乡鸡的年营收近两年来均在40亿元上下,比老娘舅高出20-30亿元。2019年至2022年,乡村基(含大米先生)共实现营收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和47.06亿元;2020年至2023年1-6月,老乡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54亿元、43.93亿元、45亿元及26亿元。
02.
沪市IPO碰壁后,
老娘舅火速改道北交所
事实上,老娘舅一直在谋求上市,过程中经历了一波三折。
2022年7月5日,老娘舅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拟募集资金8.32亿元,拟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5%。
< class="pgc-img">>彼时,中式快餐赛道的乡村基和老乡鸡,也已经开启上市之路。2022年1月及7月,乡村基二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年5月,老乡鸡向上交所递表。
然而,进入2023年后,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以及A股阶段性收紧IPO等,餐饮企业A股上市之路越来越难,老乡鸡、德州扒鸡、蜜雪冰城等公司纷纷叫停A股IPO。
与此同时,闯关港股的乡村基也于2023年4月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至今未果。
11月13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老娘舅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终止审核的原因是保荐人中信证券撤销保荐材料。彼时老娘舅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公司将对资本市场路径重新研判,规划其他路径的上市可行方案。”
在主板IPO终止仅1个月余,老娘舅就向股转公司递交了新三板挂牌申请。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2023年12月14日,老娘舅申请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
有业内人士认为,老娘舅挂牌新三板,最终可能是为了改道北交所上市。
从本次发布的公告中也能看出端倪。老娘舅实控人杨国民已与深圳市领汇基石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北交所上市成功与否”签订了对赌协议,若老娘舅的北交所IPO以失败而告终,则回购权等特殊权利条款将恢复效力,届时杨国民、杨峻珲或将面临一定的回购压力。
< class="pgc-img">>不过老娘舅想要成功冲刺北交所,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目前北交所还未开放直接挂牌申请的机制,因此老娘舅需要按照原有规则,先进入新三板挂牌一年且满足相应条件后,才能申请进入北交所。
而从北交所近期的动态来看,一方面,随着920代码新号段仿真测试的开启,不少业内人士预计,股票从新三板升入创业板、科创板或主板的转板指引,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即便按照原有规则挂牌一年,那些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进入上市审核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据贝壳财经报道,虽然北交所直接IPO制度安排尚未落地,新三板、北交所既有的“挂牌满12个月”上市路径中,符合直联审核机制的申报企业,已陆续进入上会发行密集期。仅2月19日至3月1日12天内,就有5家企业进入上市审核程序。
去年老娘舅终止IPO后,沪深两市IPO排队的企业中已没有了餐饮企业的身影。如今老娘舅在新三板挂牌成功,且有望冲刺北交所,或给谋求上市的餐食企业提供一条可复制的道路。
图片来源:老娘舅官方微博
网时刻新闻9月27日讯(通讯员 刘锋)2023年夏,“岳麓山-爱晚亭”和“橘子洲”两款文创冰淇淋闪亮上新,将长沙文创再一次推上新高潮。近年来,长沙依托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诞生了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三顿半等多个文创国货品牌,在全国掀起热潮,成为国货文创品牌发展的新高地。
9月24日,长沙又一文创国货品牌龙合凤北京酥皮烤鸭,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旗舰店开业即爆店,不少市民朋友自己吃不过瘾,还专程打包几份和家人朋友一同分享,并赞叹道:故宫烤鸭,确实值得一试!
龙合凤烤鸭由长沙爆红餐饮品牌制造机协尔餐创,十年磨一剑、潜心孵化的国货文创餐饮品牌。龙合凤能在内卷白热化的长沙餐饮赛道快速出圈,离不开长沙文创品牌创新的地域基因,更离不开协尔餐创的“创新——爆红——迭代”系统打法。
湖湘创新基因,成就龙合凤出圈人气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餐饮人,就是敢啃硬骨头。烤鸭是有千年历史的老品类,竞争局面不亚于湖南米粉之于长沙。
协尔餐创认为:所有品类都值得重做一次,品牌不患老,而患旧。
本次龙合凤烤鸭旗舰店开业即爆,正是协尔餐创创新的“双流”玩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IP+文创内容,通过蓄势—预热—引爆—发酵四大周期,实现引流—转化—留存—转介四大目标。
龙合凤烤鸭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餐饮之根本产品层面,在传承故宫烤鸭正宗御膳技艺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让传统烤鸭变得“新”起来。经过数百次寻找与实验,五星大厨多次研发,龙合凤推出鱼子酱黄金酥烤鸭,东方传统美食遇上西方珍稀美味,碰撞出一场空前的味觉盛宴。
龙合凤鱼子酱黄金酥烤鸭,则是甄选俄罗斯深海鱼子酱,优质原声鲑鱼鱼籽,深海鲜味为北京烤鸭增添特殊风味,鱼子酱颗粒的爆裂感与烤鸭的脆皮嫩肉相得益彰,吃上一口回味无穷。龙合凤凭借鱼子酱烤鸭,迅速以爆品出圈,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目光。
湖湘造星基因,成就龙合凤爆红
长沙是著名的娱乐之都、造星工厂,协尔餐创扎根长沙十四年,前后参与孵化百余个餐饮项目,曾赋能了螺蛳粉潮牌螺小仙半年开出百家连锁门店,大萝家泡菜便利店代表湘西泡菜登上湖南卫视,“造星”也有自己一套。
协尔餐创为龙合凤烤鸭也制定了一套巨星爆红计划。协尔认为,品牌要想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颜值和内在,缺一不可。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再高的颜值,必须基于深厚的文化,龙合凤烤鸭以超级文化母体故宫为原型,以雍正甄嬛为IP原型,打造以合文化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创作高颜值形象,门店更是实现了同款故宫风,瞬间成为整条街最靓的仔。
这在开业活动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龙合凤烤鸭把故宫传统文化创新还原,身穿旗装的“娘娘们”喊你吃烤鸭,赚足话题感,引得市民朋友拍照转发,热度迅速拉升。
同时,现场遍布爱心气球,传递出品牌象征美满和谐、融合共生的合文化,用文化驱动体验营销,让品牌深入人心,打造巨星级国货文创品牌。
湖湘霸蛮基因,成就龙合凤长红底气
湘军统帅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说的是天下间看似最笨最拙的东西能够胜过天下最聪明最巧妙的东西。
苦练基本功,十年磨一剑,以前的餐饮创业,都是粗放的甚至业余的,现在消费升级、人群变化,再加上许多跨界的、专业的人士进场,龙合凤要崭露头角,必然要发挥霸蛮精神,下十倍的苦功夫,持续迭代创新。
迭代门店模型。协尔餐创为龙合凤构建A+B门店盈利模型,实现堂食+外卖+私域电商,一店三开,餐饮+文创产品,打破地域边界、门店边界,再创烤鸭品类品牌的营收新高。
迭代运营管理。以“互联网+”、数字化为重点方向,通过互联网与餐饮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连接消费者,优化用户体验,配合超值会员政策体系,消费者自然就留下来了。
未来,龙合凤北京酥皮烤鸭将通过“互联网+”,以产品及文创周边作为载体、小程序或APP作为交易平台,依托超级食材节等多个线上和线下流量场景和营销场景的互换,打造超人气新零售营销平台,由网红,成长红。
作为长沙国货文创品牌,龙合凤北京酥皮烤鸭将始终根植于湖湘文化的沃土,不断汲取创新实践的滋养,野蛮生长,北京烤鸭长沙味。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龙合凤北京酥皮烤鸭启动限量样板店打造计划,诚邀志趣相同的餐创人加入,同心协力,让国货文创餐饮品牌繁荣壮大。
菜园
在过去的数年里,多数餐饮企业奉行的发展策略都是低调。于是,“练内功”三个字经常被企业挂在嘴边。但是有一家中餐连锁餐饮企业却是反其道行之,在过去数年加快了发展速度。从企业规模来看,这家企业在我国大陆的118座城市,已拥有500多家直营门店。从行业已知的数据看,500多家门店的规模已经位列2023年中餐连锁的全国第一。但是对于很多常年生活在北上广的人来说,可能这家企业的名字还有点陌生——小菜园。
中餐连锁历来不好做,仅仅看门店规模有时候也不能绝对说明问题。毕竟餐饮业潮涨潮落般的“扩张—收缩”故事太多了,但是小菜园值得注意的是,它是靠直营门店做到了现在的规模。那么未来呢?小菜园董事长、创始人汪书高表示:“小菜园永远不做加盟”。
和近年来的很多新消费代表企业一样,小菜园并非来自一线城市,2013年成立于安徽铜陵,企业刚刚走过十年时间。相较于一些知名餐饮品牌,过去小菜园比较低调。根据窄门餐眼统计数据显示,在小菜园的现有门店中,一线城市门店数占比仅为15.38%。门店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等地。
如果不是最近的一则融资新闻,很多餐饮圈外的人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家企业。最近,小菜园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加华资本。这是继2023年3月份完成首轮融资后,加华资本对小菜园的再次投资。作为小菜园的独家投资人,加华资本累计投资金额5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市场最大一笔融资。
正因此,有人戏称小菜园是餐饮界的“扫地僧”。小菜园主打新徽菜,作为近年来餐饮市场最大的黑马企业,不做加盟、不做预制菜的小菜园,很多发展思路值得行业思考。
好吃但不能贵
在今天的餐饮市场,性价比是个绝对热词。大众餐饮市场对于价格因素正在变得愈发敏感。性价比同样也是小菜园的发展关键词。但是在小菜园这里,有一个词位列“性价比”之前,那就是好吃。
汪书高本人是厨师出身,放在餐饮行业,相当于是一个产品经理最终做出了一家企业。因此他始终非常看重“好吃”这个点。“我认为(开餐厅),好吃、不贵是最重要的,”汪书高在最近表示。
这确实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餐饮经营研报2022》显示,一批区域餐饮品牌在后疫情时期迈出了更快速走向全国的步伐,它们很大程度上瞄准的“小吃小喝小聚”社交场景,满足了当下25-35岁主流客群的隐性刚需。据美团发布的《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对2021年大众点评用户餐饮相关评价内容分析发现,“好吃”仍然是消费者提及率最高的关键词,“性价比”紧随其后。
好吃这个点首先体现在小菜园对于徽菜SKU的不断精进和改良,因此定位于新徽菜。此外好吃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持。小菜园非常注重供应链的打造。因此今天的小菜园实际上有两家公司,一家是餐饮连锁公司,另一家则是支撑小菜园发展的供应链公司。通过这家供应链公司,小菜园实现了食材的“闭环”。在小菜园安徽供应链公司(工厂),小菜园总经理李道庆介绍,小菜园的供应链是根据周边门店数量建设,这样能充分保障自家门店的供给,“目前全国有12个分仓,走产业链标准化路线,菜品现炒的原则不会变。
此外,还有一个点容易被外界忽略的是,今天餐饮不仅吃的是菜品,也吃环境和氛围。小菜园能开出500多家门店,一个原因是,小菜园已经成为万达广场、吾悦广场、万象城、苏宁广场、金鹰国际、八佰伴、永旺广场等知名商业综合体的优秀战略合作伙伴。这使得小菜园在发展扩张时,牢牢抓住了购物中心这个当下年轻消费者最热衷的消费场景。
从菜单来看,小菜园客单价不过百元。但是大量存在于购物中心的门店,又能够让小菜园和大部分流行餐饮品牌一同出现。这就使得今天的小菜园在性价比和体验感方面找到了平衡点。
对于好吃和性价比的平衡,汪书高表示,这也是小菜园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我最近一周跑了5个省份去看门店,觉得2024年还能有更多举措去追求更高的、极致的性价比。”
不做加盟,不是预制菜
对于小菜园的发展速度,很多餐饮同行是看在眼里的,也有不少人动了加盟的念头。但是汪书高的态度很坚决,小菜园不做加盟。虽然做加盟最直接的一个好处,是降低企业总部的资金成本,加快发展速度。他说:“我个人对钱没什么追求,如果只想赚钱,我在铜陵开开店,一年赚个2000万不难,但我认为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做长久,以后如果一线员工想当领导的多,我们就会多开店。”
和很多中餐企业为了标准化而“去厨师化”不同,厨师出身的汪书高并不认为在餐饮业,厨师会随着标准化而逐渐“多余”。相反,他的理念是:“他曾一再强调:“我不是民营企业家,我只是个‘店小二’,开好小饭馆,让追随小菜园的厨师都变成老板。”在小菜园,厨师成为店老板这条通道,也让很多员工看到了打破职业生涯天花板的可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外界对于小菜园的关注,很重要的一点来自发展速度。不做加盟,同时门店扩张的也比较快。还有什么原因吗?
一个比较容易产生联想的地方是预制菜。但是小菜园表示,自己做的不是预制菜。在小菜园的供应链工厂,车间会把调料这一环节预制标准化,来保持口感的统一,但是菜品仍旧是门店现场烹饪。
做为直营模式的中餐,小菜园要继续发展,确实需要资金的支持。对于加华资本累计5亿元的融资。小菜园总经理李道庆表示,部分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其余资金用于供应链、加工厂等后端建设。从消费者端来说,很多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会在不久也能见到小菜园的门店了。
小菜园这匹黑马究竟能否带领新徽菜走遍全国,时间最终会给出答案。(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房煜,编辑| 马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