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放眼中国各行业,很难找到一个行业,是由一个年龄段的人硬生生做起来,并垄断的。
奶茶可能是最典型的一个。
在中国的奶茶行业的老板中,80后可以说是绝对的主力军,其中零星夹杂几个70后和90后。而且很多人想不到,看似一杯小小的奶茶,造就了五六位富豪。
来看看奶茶行业,都有哪些牛人。
1、蜜雪冰城:河南张红超、张红甫兄弟
出生年月:张红超出生于1978年,张红甫出生于1985。一个是准80后,一个是纯正的80后。
毕业院校:张红超初中毕业就四处闯荡,后考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张红甫据说毕业于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
< class="pgc-img">>创始时间:张红超1997年创立了蜜雪冰城的前身“寒流刨冰”店,后弟弟张红甫加入,1999年正式创立蜜雪冰城品牌。
规模:根据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再次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到当年9月底,全球门店数量超过3.6万家,其中包括海外4000多家;2022年营业收入为135.7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已达153.93亿元;前三季度卖了约58亿杯。
财富:在2023年胡润榜上,张红超、张红甫兄弟的财富均为280亿元,合计达560亿元,为奶茶首富。
2、奈雪的茶:赵林、彭心夫妇
出生年月:赵林出生于1979年,彭心出生于1987年,湖北荆州人。
毕业院校:赵林毕业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彭心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
创始时间:2015年。他们有一个传奇而浪漫的故事,彭心毕业后曾在IT企业深圳金蝶工作,想开一家小店,以相亲的名义找到在餐饮行业工作多年的赵林咨询,赵林一句“想开店,除非做我女朋友”,成就了两人的姻缘,也成就了奈雪的茶。
< class="pgc-img">>规模:2021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中国奶茶第一股,截至2023年9月底,共有1360家直营店,外加4家加盟店,上半年营收为25.94亿元。奈雪的茶以高端为主。
财富:在2022年胡润百富榜上,赵林、彭心夫妇的财富为55亿元。
3、茶百道:四川王霄锟、刘洧宏夫妇
出生年月:分别出生于1983年和1981年。
毕业院校:刘洧宏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王霄锟毕业院校不详。
创始时间:2008年,两人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开了一家只有20平方米的奶茶店,主要卖冲粉茶。
< class="pgc-img">>规模:茶百道于2023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截至上半年,店面数量为7111家,主要为加盟店,直营店仅6家;2022年共销售了7.94亿杯奶茶,营业收入为42.32亿元。
财富:2023年两人首次登上富豪榜,在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145亿元。
4、书亦烧仙草:湖南人王斌
出生年月:1986年,湖南长沙人。
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 class="pgc-img">>创始时间: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斌在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门口开了一家小奶茶店,最初叫85℃tea,后更名为书亦烧仙草。
规模:据极海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初,店面数量为8325家。
财富:2023年首次登上富豪榜,在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70亿元。
5、古茗奶茶:浙江台州温岭人王云安
出生年月:1986年出生在云南省安宁市,父母均为温岭人,在云南做生意。
毕业院校:浙江理工大学。
< class="pgc-img">>创始时间:2010年,在老家台州温岭大溪镇开了第一家店。
规模:今年初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门店总数达9001家,卖出了12亿杯,商品销售额超过192亿元。其曾喊出2023年冲万店的目标。
财富:古茗估值为119亿元左右,王云安持股43%,没有登上富豪榜。
6、喜茶:江西人聂云宸
出生年月:1990年出生在江西宜春市丰城,中学时就随父母到了广东江门。
毕业院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创始时间:之前曾开过手机店,2012年5月在江门市九中街开了第一家奶茶店,最初叫皇喜,开设数十家连锁店后,更名为喜茶。
< class="pgc-img">>规模:喜茶曾风靡全国,但店面数量不算很多,截至2023年底,门店数超过了3200家,2300家为加盟店,其主打高端。
财富:聂云宸已经连续多年登上富豪榜,并蝉联白手起家90后首富,在2023年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85亿元。
7、还有哪些奶茶?
此外,还有众多奶茶品牌,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如沪上阿姨,创始人为单卫钧、周蓉蓉夫妇,他们都是烟台人,单卫钧大学毕业后曾在国企工作,1990年代辞职,2013年在上海人民广场开设第一家店,如今沪上阿姨的店面总数为7000家左右。
甜啦啦由安徽人王伟于2014年创办,到2023年店面数量超过了6500家。
益和堂由胡继红于2012年创办,后来被称为“武汉奶茶小王子”,据说他是湖南常德人。他早在2006年就开设了自己的奶茶店。到2022年,门店总数已经达到了4600多家,如今数量也达7000家左右。
< class="pgc-img">>起源于山东济南的冰雪时光和阿水大杯茶,如今分别超过了3000家和1200家,创始人分别是江华北和洪健勇。
没有一份准确的统计数据,中国共有多少家奶茶店,一年卖出多少杯奶茶,但可以想见是一个天文数字,估计店面数量以数十万家计,卖出的奶茶则达约百亿杯级别。奶茶曾是创业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如今可能也是最卷的行业之一。
如今可以说,无论是走在大都市的大街小巷上,还是漫步在小镇里,随处可见奶茶店,也不时能看到年轻人捧着奶茶的情景。
怎么看,短短几年,出现如此多奶茶店,有如此多的年轻人喝奶茶?
#奶茶#
< class="pgc-img">>021年,新式茶饮市场依旧火爆,不仅诞生了第一家上市公司“奈雪的茶”,还出现第一个2万家门店的品牌“蜜雪冰城”。喜茶也不甘示弱,最新估值达到600亿元,再次刷新中国新茶饮的融资记录。
而在“三巨头”背后,品牌卡位战亦十分激烈。主打连锁加盟模式、定位中低端的书亦烧仙草,门店数量突破7000家。在目前全国主要连锁奶茶品牌中,仅次于蜜雪冰城,已将1点点、CoCo都可等老品牌远远甩在身后。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书亦烧仙草诞生已有14年,是四川书亦餐饮公司旗下品牌,采用直营、加盟两大经营模式,主打烧仙草茶饮,先后开发出酸奶烧仙草、杨枝甘露烧仙草、小芋圆烧仙草等创新饮品。
烧仙草原本是福建闽南和台湾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饮品,源于客家人,迄今已有几百年的食用历史。而从一个地方性产品到席卷茶饮界的爆品,背后推手正是书亦烧仙草,它可以说是从细分品类做大做强的典型代表。
07年,茶饮赛道尚处发展初期。创始人王斌拿着仅有的一万块钱,从湖南来到成都创业,在川师大附近开设了第一家门店“85℃tea”(书亦烧仙草的前身)。店面门头上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符号,就叫“烧仙草专卖”。他还拉来亲戚、朋友加盟,并开始向全国市场迈出第一步。
随着规模扩大,王斌意识到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从个体户到公司化”。于是成立了四川书亦餐饮管理公司,让品牌步入商业化发展的正轨。然而在创业十年之际,公司却迎来至暗时刻。
< class="pgc-img">>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改名,对于品牌来说亦是如此,突然换个名字,可能导致用户的不认可。王斌之所以改品牌名,多有“被迫”意味,因为85℃tea与面包品牌85°C起了冲突。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品牌发展至今最重要的因素?
在他的脑海里,突然想起到顾客常说的一句话“我在前面的烧仙草等你”。烧仙草是创店至今经久不衰的招牌,王斌将此与公司名“书亦”相结合,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书亦烧仙草,并且提出“半杯都是料”的slogan,突出多料,打造性价比。
接下来整整一年,全公司上下都忙着给各个加盟店换招牌。改名之后,生意反而更加红火,门店日营业额陡增,一天达到五六千,甚至上万。书亦烧仙草的门店几乎都是最近三年开出的,2018年正式突破1000家,去年新增3000+,今年至今已开店1500+家。
< class="pgc-img">>除了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品牌从开始就与火锅强力捆绑,也是一条非常成功的策略。成都约有24800家火锅门店,吃完火锅后需要清热降火、养生养胃,烧仙草正好符合这种需求。书亦烧仙草打出了“在成都吃火锅,喝书亦烧仙草”广告语,正好戳中年轻一代的内心。
如今,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量超过成都另一家本土奶茶品牌茶百道。品牌完成了全国布局,在湖南、湖北、广东、河南、广西设立了分公司,并将版图延伸到海外,进入加拿大、菲律宾等国。
考虑到创立时间比蜜雪冰城晚了十年左右,这样的扩张速度不可谓不惊人。当然,这也带来管理压力的上升,多家门店被爆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正如广告语所言“每天巡一家,要花19年”,这对其品控能力、供应链稳定性是不小的挑战。
结语
书亦烧仙草聚焦细分品类的成功案例,给茶饮行业带来新启示。于是我们能够看到,7分甜聚焦杨枝甘露,古茗、茶百道主打鲜果茶,沪上阿姨提出五谷茶概念……在细分市场做到极致,或许是品牌从激烈竞争中突围的秘诀。
京报讯(记者 王子扬)7月17日,奶茶品牌书亦烧仙草宣布,旗下门店突破5000家。
据了解,2007年,第一家书亦烧仙草诞生,2013年,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2015年,书亦烧仙草在四川省外开店。值得注意的是,书亦烧仙草品牌早期名字叫书亦85°tea,但在2016年底被面包品牌85°C起诉侵权。2017年,书亦85°tea改名为书亦烧仙草,并进入快速发展期。2017年,拥有500+家门店,组建华中长沙分公司,重庆、武汉和西安运营中心。2018年,拥有1300+家门店,多伦多门店开业,开始进入国际化扩张。2019年,拥有3000+家门店。
在书亦烧仙草门店突破5000家之前,冰淇淋与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宣布门店突破1万家。在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持续巩固高端产品的同时,中端品牌开始崛起。然而,平价奶茶日渐火爆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产品质量问题,CoCo都可、甘茶度、蜜雪冰城等品牌都曾被曝光卫生问题。一位奶茶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目前平价奶茶的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上进入了不少品牌,出现了消费聚集的现象,有的商圈奶茶店生意特别好,有的半天没有一位客人。一些前期没有很好客户积累的奶茶店,备下的原料当天肯定用不完,扔掉又可惜,只能第二天或者更晚继续销售。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