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新经纬
今年春天,竹筒奶茶火了,在景区手捧竹筒奶茶的打卡照,已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刷屏。10日,中新经纬注意到,“竹筒”在淘宝上的搜索热度达534.4万,本周上升13%,中新经纬在一家月销5000+的淘宝店铺看到,店内售卖多种“竹筒奶茶”元素商品,从不同规格的竹筒杯、手提袋,到免费设计、可定制的贴纸,再到创意水果签、网红路牌,可以说除了奶茶,应有尽有。该店客服人员透露,一般奶茶店大多定的是外径8-10厘米、高12厘米的竹筒杯,容量在400-500毫升左右。仅这一种规格的竹筒杯,店铺每天都能卖几千个。
啦啦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度甜啦啦共计上新产品23款,在产品质量上进行升级优化,其中爆款单品“清风茉白鲜奶茶”在历经售罄之后,于2023年12月29日到货上线,3天销量超120万杯。
纵观2023年,新茶饮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从“卷价格”“卷新品”到“卷市场”“卷跨界”,在内卷的尽头,最终都要落脚到万变不离其宗的“产品品质”。茶饮品牌甜啦啦社交平台显示,其2023年度人气产品票选出炉,“清风茉白鲜奶茶”在消费者投票中稳居“人气王”。“甜啦啦出来挨夸,8元一杯这么好喝你怎么敢的!”“心头好清风茉白!炫不腻!”“清风茉白太好喝了,许愿永远不下架!”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清风茉白好评不断。
甜啦啦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4月“黑武士桑葚”单杯仅售12元,以5天爆卖2000000杯的成绩,成为甜啦啦2023年第一匹黑马产品。紧随其后的“水果摇摇杯系列”单杯售价9元,7天售卖1500000杯。据悉,继两款“高品质、亲民价”的产品一炮而红后,甜啦啦被全网喊话“把牛油果的价格打下来”。9月甜啦啦提出“质价比”战略,相继推出“超牛牛油果”“超红车厘子”分别以10天爆卖5000000杯、3天售出1000000杯的成绩,登顶产品月度“销冠”。后在达人喊话与网友催更中,甜啦啦进军鲜奶茶界,推出“古树云毫鲜奶茶”5天卖出1000000杯,而新晋顶流“清风茉白鲜奶茶”3天就爆卖1200000杯,上新一个月不到就宣告售罄。甜啦啦方面表示:“消费市场的反馈,是对我们最好的评价。我们坚持原料新鲜、配比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好喝健康、高质平价的饮品。”
小红书用户清风茉白鲜奶茶实拍
保证饮品的质量是甜啦啦研发团队的核心要求,在高质量前提下,甜啦啦饮品售价最高不超过13元,清风茉白鲜奶茶更是以8元的价格迅速攻占消费市场。
“消费者需要什么,甜啦啦就生产什么。这是一个企业应有的、为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甜啦啦研发方面负责人说道,“甜啦啦研发运营中心一直在探索更新鲜、更好喝的高质饮品,在产品研发上也不断创新、持续更新。哪怕我们‘自砍一刀’,也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甜啦啦方面进一步透露,甜啦啦几乎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新品研发。有数据统计,甜啦啦每年的研发费用,包括原物料费用支出、调研费用支出全年累计超过千万元,只为确保产品的优质口感和持续创新。
高质平价的底气,源自甜啦啦供应链体系。据悉,依托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甜啦啦品牌深入原料产地进行管控,在核心产区采购,针对原材料的香气、外形、口感进行严格筛选,和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年度锁量稳定采购,进行控价。此外,甜啦啦方面表示:“我们持续升级供应链,搭建了新一代源头化、数字化、专业化、可持续化的供应链体系。”根据此前报道,甜啦啦在数字化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全力打造智能化供应链体系。同时,组建专业供应链人才团队,包括寻源开发、采购计划、品控、仓储物流以及跨行业的专家等,保证整个链条健康运作。
回顾爆款不断的2023年,甜啦啦紧扣“质价比”品牌战略,以产品创新能力,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亲民价的新茶饮体验。在新的一年里,期待甜啦啦以高品质为出发点,继续打造更多高质价比产品,推动茶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频点这里↓↓↓
这个五一,空前热闹。淄博张店八大局便民市场、重庆洪崖洞、杭州西湖、嘉兴乌镇……到处人流如潮。
作为杭州的夜市顶流,武林夜市这几天也迎来了大批游客。
傍晚5点左右,夜市259个摊位陆续摆出,摊主们各施才艺,用棕榈树叶编织恐龙模型、在扇面上写字作画、用竹筒制成香薰蜡烛……每个有特色、有创意的摊位前,几乎都围了好几层的人,谈价格还得靠吼。
一家卖泰式咖啡奶茶的摊位,人气尤其火爆。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排队等候,还有不少游客对着摊主一阵猛拍。
“好漂亮”“好瘦"”……在一阵惊叹声中,潮新闻记者拨开人群探了探,聊天中得知摊主曾是昆明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名叫可儿,去年10月来到杭州摆摊卖奶茶。
离开稳定的工作,从空中“落地”,是什么原因?半年的摆摊经历,又给她带来怎样的感受?潮新闻记者在拥挤的人潮中,插空和忙碌的可儿聊了聊。
特色咖啡和傣味小吃,摊位前挤爆了
“哪个卖得最好?”“不要太甜可以吗?”在可儿的摊位前,来的大多是尝鲜的顾客,也有部分回头客。和其他专卖咖啡奶茶的摊位不同,在她的隔壁,还搭配着卖特色傣味小吃,摊主是她的两个妹妹。在摊位一侧,还挂着可儿和千万级粉丝博主的合影照片。
可儿的摊位颇有东南亚风情。在价位表上,潮新闻记者看到,有老挝椰奶咖啡、原味咖啡、手标奶绿和红茶等不同口味,价格在20-25元不等。小食有舂鸡脚、舂木瓜丝、蚝油拌芒果、舂凉皮、舂猪皮,价格28元到40元不等。
有顾客要了两杯老挝冰咖啡,只见两勺老挝咖啡粉下去,用即时烧好的开水冲泡,加入奶粉,把捣鼓好的咖啡倒入磨具杯,加入淡奶炼乳,搅拌好再一并倒入装有冰块的袋子中,用皮筋快速绕几圈,装入纸袋子,打包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只要两三分钟。
“喝的时候摇一下,再插吸管。”把咖啡递给顾客时,可儿还特意嘱咐一番。
“味道很浓郁,甜度也合适。”顾客尝了一口后告诉潮新闻记者,随后她又拉着朋友跑到隔壁摊位排队买了两盒舂鸡脚,“我是东北人,我朋友是从新疆过来游玩的,没吃过这些,我们都想尝试一下。”
可儿告诉潮新闻记者,咖啡奶茶是她去西双版纳旅游时,跟着当地一个老奶奶学的,当时花了4000元,几个小时就学会了。而鸡爪是老家特色,是跟着家里长辈学的,包括需要的原材料,打个电话,妈妈会帮忙从家里寄过来。
本想来杭州当主播带货,发现太累吃不消
出生于1995年的可儿原名张登刻,是一名来自云南边境小城的少数民族同胞。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她从工作了4年的航空公司辞职。
“我们是小航司,那时候一个月飞不了几次,最低的时候甚至月收入3000元都没到。”收到工资的可儿很焦虑,深知依靠这个看似稳定的工作,无法实现财富自由,也不知未来的出路在哪里,“都考虑过回家嫁人算了。”
不过,天性好强独立的她并不甘心,开始努力寻找出路。
去年上半月,基于短视频的火爆趋势,了解到杭州有不少网红和MCN机构,外形条件都较好的可儿也想前来尝试一番。
她进了一家机构做直播带货,然而做了五六个月,因为工作连轴转,身高1米68、体重仅45公斤的她身体吃不消,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辞职。
“太辛苦,法定节假日都不给我休息,还要让我去选品,拿一份工资干好几个人的活。”回忆起这段经历,可儿有抱怨,但也充满了感恩,“那段经历开启了我的直播之路。”
几乎半年无休的可儿,想要出去放松一下,她前往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也是这段旅游经历,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道路。
“我第一次到那里,喝到的第一杯奶茶就是一个老奶奶卖的原味咖啡。”将咖啡装进塑料袋,再用纸袋子包装,这种喝法在可儿看来很新颖、很有创意,符合年轻人的调调。在老奶奶的推荐下,她咬咬牙斥“巨资”学习,“出师”之后便回到杭州,开始摆摊试水。
试水遭遇“滑铁卢”,一天只卖一两百元
一开始并不是在武林夜市。
当时只有可儿一个人,她内心其实是害怕的,同时要搬运材料、工具等,她觉得很吃力,于是游说在武汉工作的妹妹一起过来创业。
“我们一边拍视频一边摆摊,最初一天只能卖一两百元。”可儿说,坚持了一个星期后,妹妹想要放弃,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恰恰在这个时候,她们拍的第一个视频“爆”了。
视频被武林夜市管理方看到,可儿被邀请入驻武林夜市,营业额迎来了质的飞跃,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的网友赶来付费学艺。
附近一家做手工艺品的摊主告诉潮新闻记者,晚上6点出摊,最火的时候队伍沿着夜市中间排到望不到头,“7点钟我们很多摊主刚开始,她们家就已经卖光收摊了。”
可儿笑着解释道,第一天材料准备不够,晚上7点左右就卖光了。后来她们吸取教训,多备了些货,“现在一天能卖100多份,每天营收基本在四五千元,少的时候也有两三千。”被问及火爆的原因,可儿表示,“咖啡奶茶搭配鸡爪,比较新颖有创意。”
“其实可儿一开始找过我们,她只说是做吃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她也做直播,我就问她愿不愿意到武林夜市来。”武林夜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连忠告诉潮新闻新闻。
当短视频和直播成了新趋势,武林夜市通过数字赋能,成立了MCN机构,打破信息孤岛,出政策、开培训,孵化和培育主播,鼓励摊主们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目前已有超过30%的摊主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转型。
“杭州的文化旅游气息很浓,武林夜市希望通过定向招商,用文化属性打造不一样的烟火气。”叶连忠表示,武林夜市已经不对外招商了,目前还有三四十个商贩在排队等待进驻。“五一”期间,武林夜市还举办了夜色旅游市集,主要售卖旅游类的工艺产品。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去年10月底,入驻武林夜市后,可儿一边摆摊一边直播,但一开始,她就遭遇了不少黑粉和不尊重她的自媒体博主。
“有些粉丝会说你长这么漂亮来摆摊,是不是来演戏的?那么多人来排队,是不是你请的托?”面对这些言论,可儿也会受影响,还会偷偷地哭。
她还记得有一次,有个自媒体博主来拍摄,怼着摄像头问她:“你长得那么漂亮,为什么不找一个有钱人嫁了?”可儿觉得对方不尊重女性,“当时旁边的摊主都生气了,说他太过分了,为了流量毫无底线。”
租住在杭州临平,可儿每天早上8点起床,开车20分钟到菜市场,中午11点左右,买完食材回家,和妹妹们开始准备。下午3点开始化妆,4点左右开车半个小时到武林夜市出摊。
忙碌六七个小时后,晚上11点收摊,到家之后,她们还要对咖啡杯、量器、锅碗、桌布进行清洗消毒,“睡下去都要凌晨一两点了,连刷手机的功夫都没有。”
当被问及摆摊累不累的时候,可儿表示,这些食品其实随便叫一个人来做,都会做,“还有很多人比我们还累,我觉得能在这里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不过,一开始,可儿并不想让身边的朋友知道自己摆摊的事,“我会害羞,也怕被看不起,但后面当我看营业额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都想来找我了。”
可儿相信“你若盛开,花香自来”,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除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之外,还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山东淄博有烧烤,云南西双版纳有泼水节,浙江杭州有美丽的武林夜市。”采访最后,可儿热情地邀请大家到杭州游玩,“这里充斥着烟火气,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各式各样的小摊,清丽柔和的吴侬软语……”
这个“五一”,温度和热闹的游客一样渐升,可儿每天下午就开始了忙碌,摊位前的人流量几乎没有断过。
“天气越热,生意越好。”可儿说,她已经开始期待夏天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