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21日)下午,广州市各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重新划级,晚间,陶陶居再一次宣布全线开放堂食,但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及电话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陶陶居所言是全线餐厅都复工,仅有部分餐厅今晚在开放堂食营业。相比其他餐饮企业,陶陶居堂食“复出”之心昭然若揭,为何陶陶居这么急着复出呢?
今日下午,陶陶居餐饮店授权经营方食尚国味公司董事长尹江波称今日晚间,广州所有门店正常营业,所有门店都可以堂食。今天上午原本开放堂食的陶陶居餐厅因为政策传达问题被紧急叫停。据南都记者了解,据21日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最新发布的广州市各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表,20日划分为2级的越秀区、海珠区、白云区、番禺区划为3级,增城区划为4级,南沙区、从化区保持不变仍为4级,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花都区仍为3级。
多家分店未开放堂食
对于陶陶居提出的全线可堂食情况,南都记者21日晚间19:00前往海珠区丽影广场分店走访发现,该门店目前仅能外带不能堂食,在现场,南都记者也留意到,有几名市民正在等候取餐。
对于何时恢复堂食,南都记者亦在现场向该门店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称目前仍在等相关监管部门通知,何时能恢复堂食无法准确提供给南都记者。另外针对堂食一围最多可多少人聚餐,该名人士亦未回复。不过对于未开放情况,陶陶居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海珠分店二楼包间系开放的。
丽影广场店暂停堂食
20:40分在陶陶居太古汇店,南都记者看到该门店已撤去上午的“不能堂食”指示。不过南都记者透过店外玻璃了解,该店目前暂无人就餐,仅有数名佩戴口罩的服务员。门外的服务点上,南都记者看到有实名登记册与测温枪。
而针对今日上午,金牌陶陶居太古汇店短暂开放堂食又被关闭情况。太古汇方面相关负责人亦向南都记者表示,广州太古汇商场方接租户金牌陶陶居通知,有关部门于2月21日上午到店检查,并给出相应的防疫经营指导建议,(当时)金牌陶陶居堂食服务暂不开放。“商场方亦将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门要求,继续加强对餐饮租户在疫情期间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配合政府和餐饮企业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经营。”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电话调查获悉,陶陶居西塔国金店、北京路店等门店均表示今晚没有堂食营业,此外,8点左右,南都记者致电陶陶居解放北路店时,接线服务员声称门店已打烊了,但表示明天(22日)上午10点半可以有包间堂食,但要求食客是4个人以下,且用餐时间限于一个小时,食客也需要带上身份证。
对于有些门店为何没有如约开放,陶陶居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国金店没开堂食是街道不允许。此外,尹江波解释称,万国广场商场方面晚上只营业到七点。
正佳店恢复堂食接客
21日晚间,南都记者再度来到陶陶居正佳广场店,在正佳广场店中,南都记者现场见到该门店已有客人在内堂食,门外暂无排队情况。南都记者今天白天报道,今日上午,陶陶居正佳店原本准备开,但被相关政府部门临时叫停。
那么要堂食应经过哪些步骤?南都记者在现场发现,门店外服务员会对食客体温测试和登记,随后会要求食客用免洗酒精消毒,并要求非就餐时间佩戴口罩。
另外,陶陶居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收到天河区可开放堂食文件后,目前正佳广场店堂食上座率亦限制在不超过5成,并且优先安排包间其次大厅,“另外员工上菜时除佩戴口罩外,还要求戴手套和用透明盖子盖住菜品”,不过该负责人称,目前因材料等原因,仅保留部分招牌菜品。在21日早间正佳广场未开放堂食时,南都记者现场曾发现有市民过来排队,对此上述负责人解释“当时是市民来了不愿离开”,目前若出现等位情况,他们称“市民手机取号后,劝离他们暂时去其他地方”、“不要聚集”。
正佳店堂食现场
业内分析:急着开放堂食或因经营压力大
南都记者此前报道,相比多数餐饮企业的谨慎观望态度,陶陶居对复出显得尤为急迫。“我也觉得纳闷”,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业内专家分析称,“因为有个空间限制,即使每家有30-40%的上桌率,餐标是100来块,今天开业一间店也就几万块钱,这种营收是大不如以前,甚至是不赚钱的。”他认为,这或许能反应出餐饮企业“冲线”心态明显,“希望陶陶居是好事多磨”。
另外,有分析称或是因为经营压力,餐饮业分析师、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分析称,堂食终究还是餐饮企业的命脉,外卖都只能是小打小闹,陶陶居也是基于政策稍微放宽的角度,迅速响应去复工,但还是要关注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是否能满足。
对于急着开放堂食一事,尹江波回应称,因为省里有文件指引,企业响应复工复业,而且企业要生存!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贝贝
图:贝贝
< class="pgc-img">>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餐饮环节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进一步提升餐饮企业服务质量,积极倡导公众改变餐饮习惯,广泛参与“文明餐桌”实践行动,按照《陕西省“文明餐桌”实践行动方案》要求,5月20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陕西省商务厅特发布《陕西省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对分餐制的分餐形式及服务要求,公勺公筷的配置、使用、服务、卫生消毒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目前,我市的餐饮单位执行得如何?消费者感觉如何?记者专门进行走访。
近日,记者分别探访了城区内多家中高端餐饮店和街边小吃店。其中,大部分中高端餐饮店店内环境较好,已实现“明厨亮灶”,并且都备有公勺公筷,然而街边小吃店内却难觅公勺公筷。“自从餐厅复工后,公筷就成了每桌的必备品,服务员上菜时还会给每道菜再另配一个公勺,所有餐具都是食客就坐后统一摆盘,服务员还会提醒食客使用公勺公筷就餐。”一家连锁川菜馆的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方便食客使用,店内还特意对公勺公筷与食客用的筷子勺子进行了明显的区分,公筷是彩色的,食客使用的筷子是黑色的,并且每张桌子上还摆着使用公勺公筷的温馨提示标识。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大型餐饮单位为了保障食客舌尖上的安全,除了对餐具进行了增加和调整外,对于服务员上菜的流程也进行了调整。“为了避免传菜过程中菜品受到污染,餐厅特意添置了几个透明的大塑料盖子,菜品制作完成后,从后厨到餐桌服务员都会用一个塑料盖子将菜品罩起来。另外,服务人员还会根据食客进餐速度调整上菜的速度,尽可能地避免交叉传播疾病。”在城东一家火锅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探访几家街边小吃店,有卖凉皮肉夹馍的、有卖泡馍的、也有各种面馆,记者发现这些小吃店店面不大,虽然都设有专门的消毒柜但是均未配备公勺和公筷。在西影路一家面馆的老板坦言,自己店里没有推行公勺公筷,但是如果顾客提出这个要求,肯定会给的。他还说:“来店里吃饭的人就是图个简单快捷,堂食的时间不会久,也有一些人选择打包带走,因此没遇到提出使用公勺公勺的顾客,所以店里也不会在每个桌子上特意摆放。”
对此,有市民表示,习惯的改变要从观念的转变开始,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勺公筷、分餐制的重要性,才能慢慢将这种形式变成一种引领餐桌文化的新风尚。只有人人心中都有使用公勺公筷的“筷”乐理念,我们的餐桌才会更文明,更健康,更卫生。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龚伟芳)
<>< class="pgc-img">>说:前期试点使用团标餐盒大多靠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来免费提供 新民晚报记者 裘颖琼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团标餐盒”就是淋膜纸碗,是一种可降解环保餐盒,经过多次模拟试验,适用于高温、高油的中式菜品。不过,目前团标餐盒的盖子仍然是塑料的,所以一个餐盒约可减少75%以上的塑料,今年6月开始在上海试点推行。今天下午,市食药安办、市食药监局召开“推进使用环保餐盒座谈会”,前期已经试点使用的商家纷纷表示,团标餐盒美观、环保,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盒盖偏软、不易叠放,不太适合套餐类的盛放在一起,不适合用在淋油类、水煮类、石锅类菜肴等情况。
团标餐盒的设计规格,在300、500、800、1000毫升,允许正负进行10%的调整,比如800毫升的团标餐盒,可以将规格调整在720-880毫升。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出于美观及批量降低成本的考虑,大部分商家和平台都采用了760毫升这一规格。统一的规格也给商家带来了困扰,有些菜需要用到两个餐盒,有些一个也盛不满。前期试点使用的小南国、丰收日也表示,团标餐盒美观、环保,高温食物放入后,没有变形、没有渗油。但在实际使用和客人的反馈来看,餐盒还存在不能微波加热。此外,餐盒盖子呈半透明状,许多订团餐的公司反映,不能直观看到是什么菜,只能打开餐盒后再进行分餐。
在饿了么、美团外卖平台先期免费投放后,外卖平台希望商户可以在感受到团标餐盒的环保性和实用性后,自行承担餐盒费用。那么,“免费的午餐”结束后,这些商家还会续订团标餐盒吗?
丰收日一位工作人员为记者算了笔账,塑料外卖餐盒根据规格不同,价格在0.2元至0.4元不等。使用团标餐盒后,每个餐盒要贵上0.15元,如果按照每单3个餐盒、每天200多单外卖来算。每家店的成本每日要多支出100元左右,全市80多家一个月成本就要多支出2万多。该工作人员坦言,成本过高,对于企业来说,不利于推行团标餐盒。
对于下一阶段扩大试点、加快推进,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准民表示,希望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从餐饮外卖和外带两方面,在餐饮行业广泛推广使用,并在协会“绿色餐厅”评定标准中增加“应当使用符合团体标准的环保餐盒和送餐袋”要求。各网络订餐平台要进一步加快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扩大使用覆盖面,增加投放规格,便于餐饮企业选择使用。餐饮企业和供应热餐的便利店应当主动购买使用符合团标要求的环保餐盒,减少塑料餐盒带来的环境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