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私域是我在创业过程中做过最正确的事。”一个90后的小姑娘,背井离乡,08年开始她的餐饮之路,从餐饮一线工作者到创业当老板,长达14年的餐饮之路里,私域就是她的成功秘诀。
< class="pgc-img">>一、服务员,店长,老板,成功从不是偶然
2008年,李霞开始了她的餐饮之路,从服务员到店长,只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又由于当年正值餐厅的“开疆扩土”期,能力出众的她顺势被老板安排到了“前线”,为餐厅开发新的门店,而这一做就是八年,长达八年的餐饮一线服务经验也给她之后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些年私域其实还没有很专业的名词,对于当时还很传统的餐饮行业,要保持餐厅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只有一个,就是充值。但由于充值门槛比较高,顾客对于充值的信任度也不高,但是在不高的信任度下,要怎么才能和顾客保持一个持续性的联系状态呢?”在很早之前李霞就已经有了私域的意识,虽然可能不够成熟,对于私域也没有系统的认识,但这一想法已在她心中留下了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为什么做私域?其实我做私域的灵感来源于微商。”早在14年的时候,她的一个朋友赶上了微商的热潮,单单依靠朋友圈卖货,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也让她认识到了微信的魅力。她开始去观察微商的朋友圈,研究他到底是怎么卖货的?为什么单靠朋友圈就能卖出那么多的货?终于,在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观察得出了结论:“朋友圈不仅能起到消息触达的作用,还能最大程度的实现人脉的有效化,以人脉为基点,创造出更高更大的价值。”但由于当时环境不允许,老板也不支持,所以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16年,她才正式开始她私域之路,那颗埋藏在她内心深处的种子也终于开始抽芽成长。
所以说,成功从来不是偶然,无论是长达8年的餐饮一线服务经验,还是高瞻远瞩的眼界思维,以及乐于思考酷爱学习的进取精神,都是她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私域,成功之关键所在
“我是2016年来到福州,当时是我的一个朋友,他也是做餐饮的,但门店遇到了危机,让我来做他门店的拯救者的。”李霞略带腼腆的笑着说道。收到朋友发来的求助邀请,她义无反顾,一人背井离乡来到了福州,虽然人生地不熟的环境给她带来了些许不适,但同样也给了她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朋友的极度信任,把整个店铺都交给了她打理,而她所念已久的私域之路也悄然开始。
到餐厅的第一天她就建好了门店的微信号,但由于餐厅生意不景气,直到她接手一周后才迎接了第一个顾客,以“加微信减十元”的由头添加了她私域的第一个顾客,其实当时的她对这位顾客并未抱有太大的期待,甚至以为没过多久就会被删除,但现实总是充满着“意外”。她很诧异,这位顾客一直没有把她删除,于是,她开始不断的更新朋友圈,尽管她的朋友圈只有一人,她依然在坚持。令人惊喜的是,在几天之后,这位顾客下了一个外卖订单,并且还主动私信找她,和她说可以帮她一起发朋友圈宣传,这对当时的李霞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同时,这也让她越来越坚定的走私域这条路,而事实也证明她多年来的坚持并没有白费。
2016下半年,李霞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一家70平的小龙虾海鲜大排档,由于资金不足,店铺地段也很一般,开始还很担心,毕竟餐厅地段不好,也没有顾客,但没想到的是在餐厅开业第一天就做到了100%的上座率,后来才发现,这些顾客都是之前微信里累计起来的人脉,他们在看到她在朋友圈发的开业消息之后,主动前来给她捧场了!
2018年,也就是现在的约吧YUEBA诞生的那一年,一个面积600平,以新派福建菜为主打的中高端餐厅。
< class="pgc-img">>满怀热爱,敢于追梦的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太坏。在很久之前,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一个充满仪式感的餐厅一直是李霞的梦想,一店还算顺利的经营也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庆幸的是二店在历经众多坎坷后最终也顺利开业了!她说在她寻找二店店面的时候,顺便在朋友圈也发了几条求助,但她没想到的是,一个“顺便”的无心之举却给她提供了如此之大的帮助!她发现在她陆续发了几条朋友圈之后,很多顾客开始主动联系她,问她是不是要开新店了?需不需要投资?当时她是真的激动坏了,其实在打算开二店的时候,她的资金并不算充足,若是能有人投资当然最好!二店就这样,在多个顾客朋友们的投资下,顺利开业了。
直到如今回想起,李霞依然被顾客朋友们的行为所感动,也更加确幸当时选择了发展私域的这一条路。
三、定位精准,服务细致,实现超高复购率
“我的餐厅,可以说80%的顾客都来自与我的私域。”
其实一开始李霞并没意识到私域的重要性,都是被动的去添加顾客的微信,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变被动为主动。虽说从一开始,李霞就对发展私域有着很坚定的想法,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私域”那么专业性的说法,更别提系统化的运营模式了,难免多饶了几个弯,但也正是因为她“被动性”的添加顾客法,误打误撞的“笼络”了一大批精准的核心顾客,私域中的顾客全是到店消费过的,且复购率极高,累计至今已有近3万的顾客。做餐饮的老板应该都知道,近3万的精准顾客,这该有多“可怕”!
除了顾客的精准度极高外,亲和细致的服务也给顾客带来了极高的安全感,顾客对餐厅的安全感以及信任度拔高了,那复购率自然也就高了!
每一个前来咨询的顾客,他们都会尽心尽力的为他们解答,全是一对一的人工服务!对此,她们针对服务话术做了一个系统性的优化,以便能第一时间精准又迅速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所以即使是一对一的人工服务,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他们会在顾客没到店之前问他们“餐厅位置能找到吗?”,告诉他们停车场在哪,在顾客用餐完毕之后,还会做一个用顾客回访,甚至还会在朋友圈和顾客进行互动。
这些细致又贴心的服务,不仅提高了顾客的用餐体验感,同时也拉近了顾客与餐厅之间的距离,而这也顺势提高了顾客的复购率。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对于私域,李霞秉持着任何时间做都不算晚,但一定要去做的观点。她说,比起之前,现在的私域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并不缺少可供学习的经典案例。做一件事很简单,但是长久性的坚持去做一件事很难,不要着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坚持却能让你更接近成功!
直至今日,约吧餐厅作为一个新潮前端的新派福建菜餐厅,已经为顾客主持了500多次求婚仪式,举行了6500多场庆生party,见证了近100000位顾客的人生幸福时刻!
2022年的12月8日,李霞以“私域李大侠”的身份,怀揣着喜悦的心情正式加入达人引擎!还记得在签约仪式中她自信的站在主持台上,面带微笑的说“一个人独自打拼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了组织,特别开心,非常感谢叶子姐姐和我的老师这些年来给我的帮助,希望今后能用我的微薄之力给公司带来些许帮助,共同进步!”
有幸合作,望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规模纳税人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我们讨论一般纳税人情况。假设梁小餐饮公司免费提供员工餐,员工餐进项税额如何处理?我们分不同情况讨论:
1.单独购进、验收、盘点,单独供应商,与正常原材料供应商不是同一个,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供应链设置含税价格即可。
根据每个月入库单据结转凭证如下: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贷:应付账款
2.若员工餐的原材料和正常原材料一个供应商,虽然原材料可以区分,但供应商无普票,只能开增值税专票,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实务操作,同一个供应商既给档口送货又给员工餐送货,都开具增值税专票,系统里设置好每个品项的含税以及不含税单价,尤其税率有13%和9%的。一般都是次月对账,开发票后再付款。
月末结转凭证,可设置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热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冷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100
贷:应付账款
同时做,根据员工餐部门系统入库单上的税额(取数规则)作如下,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5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5
保证员工餐入库单上的含税金额与账务系统一致
次月来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1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
同时做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
实际中可能有暂估尾差,需要调整
借:原材料-部门 ±0.01
贷: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0.01
财会〔2016 〕22号文件规定,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通俗说:不暂估进项税额,但个人从实务操作来看,可以暂估进项税额,核对往来方便。
< class="pgc-img">>3.若员工餐的原材料和正常原材料一个供应商,员工餐原材料可以开普票,设置品项时按普票设置,含税和不含税一致(默认前提是直拨原材料员工餐和档口不一样),档口的原材料按专票设置即可,但如果员工餐和档口共同使用是一个品项时不可以,还需要回到第2点方法。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热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冷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4.统一购进在库房时,各个档口和员工餐共同使用,我们要准确核算,例如员工餐领用的库房调味料,领用时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库房购进时
借:原材料-库房(部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员工餐领用时,根据出库单上的税额(取数规则)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贷:原材料-库房(部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期末员工餐盘点时,取数规则为含税金额。
1)上月员工餐出库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3
贷:原材料-盘点-员工餐 3
2)本月购进员工餐出库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10
贷:原材料-员工餐 10
3)期末员工餐假退库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4
借:原材料-盘点-员工餐 4
4)结转员工餐费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过渡
员工餐费用=3+10-4=9,按职能部门与餐厅人数比例划分员工餐,假设8:1划分。
借:销售费用-福利费-员工餐 8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员工餐 1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9
-END-
年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是悲欣交集的一年,因为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餐饮业提前进入寒冬,堂食顾客曾经一度降到冰点,不少商家挣扎在生死边缘。为了生存,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但餐饮业线上数字化运营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团外卖调研显示,近九成商户认为餐饮线上运营要有专业技术和能力,而现阶段餐饮商户数字化率普遍不足10%。在此背景下,美团外卖推出“餐饮新掌柜”计划,未来三年,将发现并培养100万既懂线下经营又懂线上运营的“新掌柜”。
苏州本土餐饮品牌“老阿爸”就涌现出这么一位“新掌柜”,他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带领团队“攻城拔寨”,探索出了一条线上转型之路。
线上转型,并不是说把线下菜品搬到线上
今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老阿爸”的堂食顾客直接降为0,瞬间陷入经营危机之中,管理团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8位主管每周都聚在一起想办法,这其中就有“老阿爸”品牌营运经理韩露。
韩露回忆起去年在日本参加过的一个餐饮课程,日本因为经历过90年代的金融风暴,所以餐饮业比中国更早进入过寒冬,有很多经验方法,“当时老师就鼓励大家多尝试线上,从菜单设计、顾客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做出改变,以便及时适应消费者和大环境。”
韩露敏锐地意识到,因为疫情的原因,餐饮的寒冬显然已经提前到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此前,“老阿爸”的经营是以堂食为主,因为主打江浙本土菜,讲究现吃现做,担心外卖会影响到菜品口味,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太注重线上运营。为了做好外卖,韩露迅速组建了线上运营团队,从菜品设计研发、包装配送、售后、用户口碑管理等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我们在梳理菜品时发现,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的菜适合外卖。”韩露说,他们立刻在现有菜品的基础上做出改良,设计出了特色菜品、家庭套餐。考虑到疫情期间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有所减少,又特别推出暖心专区折扣菜,打出4-8折特价,毛利润控制在10%左右。“有一款客家竹林鸡在疫情期间一直是26元的特价,每个门店每月都能销出1000-1500份,成为了我们的引流菜。”
为了引流,韩露团队想出了各种办法。针对外卖用户,店里推出了价格更加便宜实惠的菜品,比如土豆丝、白菜、豆芽粉丝等素菜类。根据时节推出地方特色小吃,并辅以一些线上宣推手段。比如4月份推出的特色小吃青团子,佐以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做了曝光,3月15日到4月6日,一共卖出了10万颗青团子,直接增加了品牌曝光和可信度。8月份,店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小份菜,既减少了浪费,又降低了价格。现在,小份菜已经成为了店铺里的主打明星产品。
土豆丝、花菜只炒8分熟 配送超40分钟无条件退款
流量有了,品质才是留住用户的关键。为解决外卖菜品的口感问题,韩露团队可谓是煞费苦心。“菜品上线前,我们都会反复做测试,将做好的菜自然放置半小时后进行品尝,看看口感是否受影响,以此倒推到制作环节,判断是否需要在炒制中做出改变。”经过反复测试,韩露团队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比如土豆丝、花菜等菜品,在炒制时需要控制在8分熟,这样才不会在配送的时间段内变蔫变老。
外卖菜品包装的选择,往往直接决定了菜品的口感、保温效果和卫生安全。“为了保温效果好,也为了让顾客感知到菜从出餐后到送上门,全程没有被人动过,菜在放入餐盒后,我们会做封存处理。” 韩露展示了“老阿爸”的打包餐盒,只见餐盒盖子内侧被细心地贴上了锡箔纸,用来保温,外部贴上了保鲜膜和宣传贴纸,写上了厨师和打包人名字、体温度数等信息,甚至还有店长的联系方式,“这是为了方便顾客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申诉,比如少菜之类的。”
在配送环节,韩露团队也将各种细节做到了极致。店里会留出休息区,提供员工餐和水,为外卖小哥做好服务,以便小哥能第一时间将餐送到顾客那里。同时,在配送时间上严格控制,配送超过40分钟,会无条件给顾客退款、补送菜品,并检讨复盘,看看问题是出在门店还是配送环节。如果出菜较快,外卖小哥还没取餐,则会将菜放进保温箱。
售后和用户口碑管理,也是决定外卖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传统餐饮店往往最容易忽视这一环。店铺在每份外卖餐品内都放上了店长的微信二维码,以便顾客第一时间能反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我们还做到了当餐结束2小时之内,一一回复所有的点评,如果有问题,即刻进行检查整改。”韩露说。
外卖业务占比迅速攀升 线上反哺线下
据韩露介绍,“老阿爸”餐饮系列品牌创立于2007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做农村无公害菜品,“山里菜城里卖”,坚持做好食材,提倡健康饮食。经历此次疫情,消费者对健康菜品的需求更加强烈,于是在外卖的品牌宣传上,韩露顺势放大了健康食材的优势,加上一系列线上运营,推出的菜品都深得顾客喜爱。
疫情之前,外卖业务仅占“老阿爸”业务比重的5-8%,但是疫情期间,外卖占比达到了70%。随着餐饮业整体回暖,现在已经稳定在25%以上。在韩露眼里,外卖不仅可以增加店铺收入,也是反哺堂食的重要手段。经过数据分析,韩露发现外卖用户和堂食顾客有所重叠,于是通过给外卖用户发放优惠券,并将使用期限延长的方式,鼓励用户到店用餐。这一招显然起到了作用,今年五六月份疫情缓解,用户可以外出用餐后,堂食顾客较之去年同期增长了好几倍。
“老板以前对线上售卖不推崇,只是作为附属业务,但进入第二季度,大家都意识到外卖对餐饮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韩露说,外卖未来将成为“老阿爸”的重头业务,虽然今年为了回馈消费者推出了大量折扣菜,第二季度的外卖利润仅3%,但第三季度利润就提升了2到5个点,未来增量空间可期。“今年外卖的主线还是以回馈顾客为主,舍弃了大部分利润。在后续的经营策略上,我们会针对外卖持续做出改变,专注于菜品研发、顾客管理。希望在外卖业务上有更大突破。”
因疫情走上线上化转型的不止“老阿爸”一家,韩露提到,他在和上海南京等地区的餐饮龙头企业交流时发现,今年大家普遍开始重视线上,外卖业务比重较之往年都有成倍的增长。
“餐饮新掌柜”:帮助商家拥抱数字化
韩露是一位地道的老餐饮人,一直在餐饮业中摸爬滚打。“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觉得它很锻炼人,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对自己为人处事的技巧、人脉的积累上会有很大帮助。”韩露很庆幸当初选择了餐饮行业,“2010年之后,全国性餐饮品牌逐渐发展起来了,大家对餐饮业有了很大的观念改变,这个行业不再是青春饭。”经过十来年的积累,他得以成家立业,收入不断提升,实现了人生的改变。在他看来,今年对餐饮人来说也是转型之年,线上化是必然趋势。
而今年,美团外卖敏锐地觉察到了大多数餐饮店缺乏线上化人才的痛点,推出“餐饮新掌柜”计划,与传统餐饮掌柜相比,“新掌柜”对数字化经营有强烈意愿,掌握运用数字化工具的新技术,具备线上线下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线上经营获得新客群和新收入,帮助商家拥抱数字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团与人社部教培中心联合培训“外卖运营师”。10月中旬,首批62名外卖运营师获得认证,作为支持商家数字化转型的专业人才,这一新职业将更好地助力“餐饮新掌柜”线上化运营。此外,美团外卖还同步推出了商家服务体系和商家成长体系。为商家提供自助入驻通道和一站式问题解决入口。据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团外卖平台有数百万商家,了解线上经营方法和规律,帮助有数字化意识和行动的商家,实现数字化升级,助力餐饮业与数字时代同行。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