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理由
海底捞开火锅超市啦
底料、涮品、小料、锅具
一站式买齐
还有速食菜品和自热火锅
快来看看吧
海底捞开超市了
< class="pgc-img">>不是吧不是吧,海底捞竟然开了超市?立刻就冲去替大家打卡了!
这下可好了,可以在家吃海底捞咯~
分区明确
1
< class="pgc-img">>2
< class="pgc-img">>3
< class="pgc-img">>4
< class="pgc-img">>5
< class="pgc-img">>6
< class="pgc-img">>海底捞火锅超市虽然店铺面积不大,但分区十分明确,总共有6大区域:保鲜食品、酸粉酱料、火锅底料、饮品、锅具炉具和自嗨火锅。这东西也太全了吧!连锅具都准备好了。
菜品齐全
< class="pgc-img">>基本上在海底捞店内能吃到的热门涮品,这里都能买到~虾滑、毛肚、巴沙鱼片、牛肉丸等等都有。
每次去海底捞必点的【小酥肉】也有。满满一大包的酥肉,买回家既能涮也能炸,想吃多少吃多少~
超市里除了涮品,自热火锅和速食菜品也可以买到。一个人吃一份,刚刚好!
自助购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海底捞超市的购物流程跟普通超市无异。进入超市后,推上门口的双层小推车,就可以自行选择喜爱的食物啦~选购好后,在结账台自助扫码付款,十分便捷。
付款完后,店员会送超多包小零食,量大到两只手都捧不过来。。
跟店里的味道一样
< class="pgc-img">>东西买好后,火速开涮!
· 番茄底料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一个经受本仔的考验的是【酸香番茄火锅底料】。番茄汤包倒出后是颜色鲜红的番茄泥,加水烧开,整个房间都飘着香浓的番茄味~不错,吃起来就是店里的味道~
· 小料 ·
接下来出场的是两位小料选手——【芝麻酱】和【芝麻调味油】。这两位选手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可圈可点。一罐的量正好是一人份。
小葱、香菜和蒜泥都是随小料一起赠送的哦,不用额外付费~
· 肉类 ·
【捞派澳洲原切牛后胸肉卷】相比之下就逊色一些,感觉还是店里的更好吃些。
海底捞超人气的【捞派虾滑】和【捞派毛肚】新仔也试了试。虾滑和毛肚都是真空塑封好了的,需要自行解冻化开才可以涮。
毛肚解冻后超大一片,七上八下着涮完后蘸着麻酱一起吃,香skr人!
虾滑吃着也和店里一样,特别Q弹。单个儿吃不过瘾的盆友们可以和新仔一样,串成串儿吃~
· 鱼籽福袋 ·
【鱼籽福袋】里可以吃到一粒一粒的鱼籽本人,味道也与店里基本一致~
快约上好友,来家里吃海底捞吧
< class="pgc-img">>底捞居然悄悄开了家面馆
一碗面最低9.9元
全自助式取餐结账
还有海底捞版珍珠奶茶
推荐单品
招牌炸酱面、川味鸡丁拌面、金瓜啵啵奶茶
店名:十八汆(cuān) 坐标:酒仙桥
预估人均:19元左右
海底捞开面馆了
海底捞不仅开始卖方便菜,甚至又开了一家面馆,虽然LOGO和店面完全没有海底捞的标识,但早被眼尖的网友扒出背后控股公司就是海底捞的全资子公司,这下想低调也不行了,开业没几个月就排大队。
早餐
< class="pgc-img">>面条
< class="pgc-img">>茶饮
海底捞这家面馆目前提供面条、早餐、茶饮,门口两侧有独立的早餐外卖档口和茶饮档口。
◆全自助式服务◆
这里没有熟悉的扯面小哥,没有呼之即来的服务员,而是快速的全自助式服务。点餐模式是时下快餐店流行的自取步骤: 自取餐盘—自选小菜饮品—选择面条、等面—自助结账。
◆5分钟出餐◆
值得一提的是,结账采用是AI识别智能收银台,放上餐盘就可自动识别价格,旁边也会有服务员指导。加上标准化的机器煮面,我们试了连着点4碗面,不超过5分钟即出,很节约上班族的时间。
◆人均20吃海底捞◆
相比之前海底捞火锅的涨价风波,这家面馆的关键词却是【便宜大碗】。最低花9.9就能吃一碗炸酱面,最高一碗面也不超过15元,奶茶价格在5-13元区间,我们去的时候还碰上茶饮买一送一。
很多网友都评价说性价比超高,确实人均20就能解决一顿,有点羡慕附近的上班族了。
目前主卖8种面
◆招牌炸酱面◆
虽然店名叫十八汆(汆指浇头,也是指过水的烹饪手法),但目前主卖8种浇头,不定期更新调整。【招牌炸酱面:9.9元】菜码和炸酱都需要自己放,面条是粗的白麦面。
虽然每个北京朋友都觉得自己家里的那碗炸酱面最好,这碗炸酱面菜码算新鲜水灵,炸酱的味道还是对的,9.9吃了不亏。不过缺点是面条偏硬,不够筋道的感觉,或许是煮面火候还没调整好。
◆主打干拌和汤面◆
目前店里面条分干拌和汤面两大类,辣和不辣的都有。面条虽然说可以选菠菜面和白面,但当天去的时候就出现缺货情况。
茄子打卤面
< class="pgc-img">>鸡丁拌面
【京城茄子打卤面:15元】茄子大块,但不够香,可能因为茄子卤不是现做的原因。【川椒鸡丁拌面:12元】香辣味居然很足也比较正,居然有种越吃越上瘾的感觉,能吃辣的推荐点。
【金汤酸菜肥牛:14.9元】是最近的新品,这个汤酸度较高,喜欢酸的人会感觉很爽,而且酸辣开胃,本来应该是配细面,但当天缺货,都是粗白面了,感觉金汤跟粗面还是不太搭。
◆还有海底捞版奶茶◆
除了主食,门口还有一个专门的奶茶外卖档口,基本涵盖了市面流行的水果茶、奶盖茶、珍珠奶茶,感受下这个价格~PS: 如果你想喝的茶饮在进店选餐的区域没有摆出来,可以告诉服务员,会帮你下单并送过来。(这很海底捞)
【金瓜啵啵奶茶 12元/大杯】和【燕麦啵啵奶茶 10元/小杯】是招牌特色,里面加了珍珠、脆波波,味道喝起来倒是眼前一亮,不糊嘴不甜腻,没有廉价感,不错喝。
◆一些小细节◆
虽然是全自助式,但各方面细节也都照顾到了。自助小料台(腊八蒜还没腌熟很辣,慎取)、热面汤、茶水、免洗洗手液都备齐了。虽然巡店接待的服务员只有1-2个,但有需求都还是海底捞式热情回应哒。
环境简约快餐风
环境整体走的是时下流行的木质简约风,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有双人和四人桌,但单人座比较多,特殊时期座位间都用隔板隔起来了。
温馨提示: 最后吃完,餐具也是需要大家主动放到回收口的。
店名:十八汆面馆
地址:酒仙桥路13号151号楼一层
人均:19元左右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1:00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海底捞门店“异常”的新闻突然多了起来。
有媒体报道,海底捞北京有近10家店铺歇业或延期开业,去年签约600多家,实际只开了300多家,海底捞开店已“失速”……
一时间,原先“行业标杆”、“人人学习”的海底捞似乎一夜之间麻烦缠身。
真相到底如何?
总第 2735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八刀 | 文
报道
海底捞“歇业潮”来袭?
近日,多家媒体陆续报道海底捞在国内部分门店出现了“异常”。
据财经网报道,海底捞北京有近10家店铺歇业或延期开业。在新店开业的进程中,多家店铺装修半年以上仍未开业。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海底捞去年的店铺签约了600多家,实际只开了300多家,海底捞放低了开店标准,但现在已经发现了‘失速’,最近对部分不乐观的店面叫停。”
而根据《红周刊》报道,朝阳门悠唐购物中心店,从2020年11月底确定装修以来,迄今仍未完成。门店施工现场的告示显示,原定的装修时间为3月初~3月底,但目前已延期至6月底。
最近的部分媒体上,海底捞似乎成为众矢之的:部分门店装修工期变长、迟迟不开业,疑似故意在拖延,业绩股价双杀,人均消费与翻台率矛盾难解……
一时间,原先“行业标杆”、“人人学习”的海底捞似乎一夜之间麻烦缠身。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内参君展开调查。
探访
疑点重重的“暂停营业”
内参君登陆大众点评App,发现北京共有7家海底捞门店暂停营业,分别是顺义华联、华贸商业街、马家堡新荟城、黄村星城商厦、郎福广场、天通苑华联、大钟寺等门店。
致电多个商家后,内参君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正在装修中”。而其中的大钟寺店,在大众点评App上已经没有联系方式,留言也止于2020年底。
内参君实地走访了北京多家“暂时停业”的海底捞门店。
在顺义华联海底捞店,密不透风的围挡上张贴着“即将开业”的大字,透过缝隙,清晰可见设备、杂物散落一地,无施工迹象,也无施工人员。
周边商户反馈,这家店大概有半年时间没有开业了。具体什么时候“装修完毕”,不得而知。
随后,内参君又来到华贸商业街店,这家位于商业中心的海底捞大门紧闭,门口的告示显示:“由于扩大经营面积,正在重装”。
奇怪的是 ,内参君在大众点评App发现,这家店去年年底就曾对外号称在装修,而今年断断续续不少消费者到店就餐并发布点评。一年之内,两次“装修”,这种现象对于餐饮店来说并非常态。
种种现象,让海底捞此次遭遇的“歇业潮”传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业内人士认为:餐厅装修工期一般是2-3个月,超过半年仍在装修,肯定不正常。要么是商场没有找到下家,要么是租约内餐厅盈利情况不如预期,因此采用装修升级方式闭店止损。
“不用排队”和“停业装修”
巧合还是有意?
此外,参君分别通过大众点评App查询、实地探访、致电门店的方式,与不同城市正在“装修”或“暂停营业”的海底捞门店取得联系,发现了一些蹊跷的共同点:
1、大众点评上显示暂停营业的门店,几乎都有一个“不用排队”的标签。
2、部分门店虽说“装修中”,但并无明确开业时间,且很多店歇业时间已超过半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装修的店,都是“不用排队”的店?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内参君分析:这可能是海底捞的一种“止损策略”。
内参君曾经分析过为什么海底捞要追求门口排队(为啥餐饮老板都追求顾客“排队”?)海底捞在业内和顾客心中的爆红史,“排队”这个标签似乎一直伴随左右。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如果吃海底捞不必排队,那种感觉好像“缺了点儿啥”,甚至有种“吃了假的海底捞”的感觉。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提高利润。
业内人士曾向内参君解释:在房租、人工、食材等各项成本很高的情况下,火锅如果不翻3次以上台,基本是不赚钱的。
如果门口不排队,那么餐厅的翻台率就上不去,门店就没有利润。要提高翻台率,那就必须门口随时有客人等着,一旦上一桌结账走人,下一桌马上能开启。要让人等着桌,不能桌等着人。海底捞去年的纯利润率在9%左右,如果门口没排队了,翻台率下来了,那个9%的利润,还会有吗?
正所谓“成”也排队,“败”也排队。一旦某个店不必排队,也就意味着海底捞需要“花心思折腾”了。
为什么都在意海底捞“开店”?
如果说海底捞在意的是“排队”,那么,资本市场在意的则是“开店”这件事。
支撑起海底捞估值的,很大程度上是门店的增幅。
疫情之前的五年,海底捞的净利润由2.73亿元飙升至23.45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71%。盈利数据不断提升的背后,便是持续增加的门店数量。自2017年开始,海底捞门店增速更为迅猛,以60%-70%左右的增速扩张。
去年疫情期间,餐饮行业一片惨淡,但海底捞仍被资本市场持续看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在持续扩张:一年净开店量达到530家。
然而,今年4月份财报发布后,海底捞股价持续下跌。对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点——4547亿港元市值,海底捞在5月份市值已经腰斩,暴跌2000亿港元。
这也离不开“开店”这件事。比如说有媒体就说海底捞去年的店铺签约了600多家,实际只开了300多家。
海底捞2020下半年的净利润为11.99亿元。虽然弥补了上半年疫情带来的亏损,但与2019下半年14.35亿元的净利润相比,依然降低了16.45%。
也就是说,去年门店开得更多了,投入更大,但由于前半年疫情严重,给到新店的回本时间缩短,最后的数据容易显得不好看。
如果更多的门店不排队,那么这些门店都会“装修升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