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张熹珑
为了开拓新增量,佛山家具在下沉市场中寻找新商机。
4月1日,满帮旗下运满满与运联智库联合发布《佛山家具产业带供应链物流洞察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其中提到,以各级经销商为核心载体的传统分销体系正在被电商大潮渗透和优化,佛山家具正在下沉到国内区县级市场。
《白皮书》显示,从运输距离上看,随着华南区域的不断下沉,佛山家具的短途运输量明显提升。根据运满满数据,2023年,短途(300公里以下)占比38%,中途(300-500公里)占比10%,长途(500公里以上)占比52%。
相比2021年,短途运输业务有50%以上的增长。短途的提升,拉低了平均运距,2021年、2022年、2023年平均运距分别为1098公里、1072公里、800公里,逐年降低。
佛山市锦裕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主营酒店家具,其财务、物流负责人柯楠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逐渐发展韶关、汕头、潮州、湛江、惠州惠东等区域,“这些地区新开了很多酒店,在旅游区、机场或车站附近。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相对饱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以前家具的翻新上,二线城市稍微好一点。”
柯楠提到,广西是另一个重点下沉的市场,包括在玉林、贵港、灵山等市县有业务投入。不过,上述地区的酒店规模通常不会很大,也有不少订单来自公寓或民宿。
“有家就有佛山造”。截至2024年初,佛山家具产值超过万亿,本地从业企业超过3万家,佛山的家具品牌在全国103个城市开出了11670家线下门店。
不过,当下佛山家具正面临几方面的挑战。对于住宅家具而言,房地产下行带来根本性的需求减弱。佛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佛山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86.52亿元,同比下降38.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3.6%。
这导致主导行业支撑乏力。1-2月,佛山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前三位的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合计仅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全球贸易形势走弱。2023年,佛山外贸下滑10.4%,受到国际环境影响,照明行业部分产能外移态势明显,佛山出口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总值同比下降37.3%。
一位不愿具名的顺德电器公司老板告诉界面新闻,公司海外业务主要面向欧美地区,但是2023年以来,欧美去库存的压力很大,“疫情期间,欧美客户每次的下单量都高于以往平均值,所以现在还在消化库存,砍单的情况很常见。”
在较大外贸压力下,佛山家具试图下沉到国内区县级市场寻找新增量。
2021年的中国常住人口分布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约有3.9亿常住人口,三线以下的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员则有10亿之多。后者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从头部品牌来看,一个典型例子是林氏家居。这个从电商起步的家居企业,在佛山龙江镇开出第一家实体店后,逐步完善销售网络。例如其在山西的布局,最早在太原开店,这几年下沉到大同、朔州、吕梁、临汾、运城等地,基本覆盖了该省的三四线城市。
2023年上半年,林氏家居新零售成品门店数量超过1100家,并吸引了500位意向加盟客户,门店正持续从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渗透,新加盟门店下沉市场占比49%。
另一家龙头箭牌家居今年2月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将持续推动经销商进一步布局销售空白区域,推进下沉渠道建设,使得产品能更快触达消费者。在下沉渠道经销商选择上,优先选择有下沉渠道网点资源、有分销团队的现有优质经销商,对规模小、实力弱、团队不健全的经销商,针对下沉渠道单独开发下沉渠道经销商,并开展下沉渠道分销商订货会等方式支持活动落地。
截至2023年6月末,箭牌的终端门店合计14603家,增加的网点类型主要为家装店、社区店及乡镇店。
2023年7月,商务部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家电家具家装下乡,因地制宜支持农村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家庭装修,从优化市场供给、加强政策支持、畅通物流配送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农村家居消费。同年上半年,主要电商平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销售额同比增长12.7%。
佛山市供应链协会会长、佛狮供应链董事长段玉向界面新闻分析指,从销售端角度,佛山家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90年代到二零零几年期间,以B端为主,销售地以一二三线城市居多;到了2008年前后,有了最早的电商平台,C端开始发展,四五线城市的采购商开始涌现;这几年服务电商、兴趣电商发展,加上很多50后、60后回归农村,到村到镇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从传统to B到to C,再到现在的兴趣电商、全域电商、直播电商,即‘播商’时代,这样的转化主要是消费者群体发生了变化,以及消费降维所催生的。”段玉说。
《白皮书》指出,佛山家具产业带的分销供应链模型正在经历从传统的长链供应链向短链供应链,叠加C2M供应链转型的过程中,其间电商的兴起和全屋定制的流行是助推其供应链模型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特别是80、90后群体,对于家具的个性化要求明显增加。软装、新中式、极简等新风格层出不穷;其次,是对定制化的需求被不断激发。这也培养了沐驰家具、维尚家具、维美斯家具等佛山家具定制品牌,提供了从豪宅家具到整体橱柜、衣柜的全屋定制服务。
随着家具的分销和零售模型发生了重大变化,物流服务模式随之发生改变。1980-2010年阶段属于白牌时代,以整车交付经销商为主;2010-2020年为电商时代,发展出“专线+落地配+宅配安装”;2020年以来为“全场景+全渠道”阶段,呈现为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段玉认为,这反映了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从B端到C端,再到现在的安装、配送、维修养护,可见未来这个行业肯定以末端为主,以客户的满意度和交付更便捷为主。除了以前的保养,家具翻新、收旧家具等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要下沉到每一个市、县、村。”
在狭窄的工作室专注视频带货,投资开展线上教育培训,租借农村院落兼职进行短视频摄制。在创业这个广阔舞台上,来自平凡生活普通人的创业经历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朔州市朔城区,采访了这些活力四射、为了梦想和爱好坚持创业的年轻人。
视频带货:复制成功秘诀
芳芳是一位视频带货博主,看到她及她的小伙伴们的坚持,着实令人们感叹。其实,目前大部分年轻人都可以复制他们的成功秘诀。有人也许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帅气不敢出镜,欣喜的是,芳芳的视频带货就不需真人出镜,只需拍视频挂链接,出单后就会有很高的收益。
8月7日上午,记者在芳芳的工作室见到了她,说是工作室,其实只有四五平方米大,里面摆放着她的拍摄材料、黑色背景布、补光灯、食具、手机支架和一部手机。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芳芳笑着说,投资很小,只有这些东西。
她说:“我自己开过店,也给别人打过工,现在实体店生意不好做,给别人打工吧,有时工资都要不上。”
在刷手机视频的过程中,她发现网络直播、视频带货可能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很小,自己可以承受。收益大小且不说,先干起来,积少成多吧。开始学习视频带货时,她每天趴在大主播直播间听课、买课,投资了很多钱,买了很多课,但最后一分钱回报都没有。踩过不少坑,被割了好几茬韭菜。后来经过摸索,听别人介绍,发现了“辣娘子”卢艳亭,这个主播确实有一套,跟着她,小白也能快速上手,她不仅教学员们如何拍视频、写文案,主要还有落地产品。
芳芳学习了一个月左右,第二个月拍的视频就出了爆款,带货纯收入8000多元。
据了解,目前有很多亲戚朋友跟着芳芳学习视频带货,团队成员30多人。前几天,芳芳的一个男同事经过学习后,视频号共发了9条作品,就出了一个爆款视频,点赞量达1100多,出售商品55单,一条视频纯收入2800多元。还有好几个刚刚加入视频带货的姐妹也在陆续出单,有了收益。
芳芳说:“我们年轻人从事网络主播或直播带货不再是‘不务正业’的人了。”
读书郎智习室:线上学习是趋势
七八十平方米的智习室内,摆放着十几套桌椅,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台学习机,两名老师穿梭在学生间,为他们查漏补缺。读书郎智习室的杜老师告诉记者,她和老公出资20多万元,加盟了这家读书郎智习室。
杜老师说:“今年刚开始招生,目前学生不是很多,咱们朔州这边能接受线上课程的家长少,可能怕娃娃们经常看学习机眼睛近视。不过线上学习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慢慢接受线上课程。”
据杜老师介绍,读书郎智习室是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项目,它将传统共享自习室模式与大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学科培训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市场需求亟须找到合规的途径来释放。自习室作为入行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很快成为教培机构转型的路径之一。而读书郎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AI技术,推出了AI智习室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用户的学习效率和体验。读书郎智习室拥有差异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辅佐用户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定制精准学服务,辅助用户自主学习。
杜老师说:“教育不是填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具备学习的能力,做到自主学习。”
农村短剧:广告收入占主导
在朔州市,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的成员平时上班的上班、打工的打工、开店的开店,其中有几个女成员除了工作还要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但是她们还能挤出时间兼职拍农村短剧。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看到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谁还有理由躺平呢?是什么让他们聚在一起,坚持不懈地输出内容?
团队成员董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团队刚刚组建,广告收入很少,夏季还有些收入,冬季几乎颗粒无收,但是大家还能继续坚持,最主要的原因是爱好,没有收入的时候拍视频就当是玩儿。团队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视频的点赞、转发量越来越高,当然变现收入越多越好。“我们这些人在一起,能够很好地沟通、协作。团队发展又快又好,近期接了好几个广告,每个人每月兼职收入2000多元,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除了干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挣钱,没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了。”
“我白天当婚庆主持人,闲下来的时候还有一份兼职工作,我很喜欢拍摄短视频,但是,9月份,娃娃就要上小学了,中午还得接送娃娃,给娃做饭,可能要更忙了。但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我不会放弃拍短视频的。”董女士激动地说。
据了解,该团队在朔州市朔城区附近租借了一处农村院落,这所院子里只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她家干净整洁,经过千挑万选才找到这个合适的拍摄场地,老太太很欢迎拍摄组的到来,盼着他们经常来,和她聊天解闷。团队负责人小尹告诉记者,他研究新媒体已经很多年了,这个团队刚成立不久,拍摄组投入少,产出还可以。他目前最害怕的就是不能提高团队成员的收入,留不住人。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徐玲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8日对外通报“秋风2020”行动8起典型案件。在“扫黄打非·秋风2020”专项行动中,着力查处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干扰基层社会秩序、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并针对利用自媒体从事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严惩不法分子。8起典型案件如下:
——江苏常州张某某等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2018年11月以来,张某某、王某等人以南京紫悦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依托,架设“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零距离”“中华时报社”“中国党风廉政网”等3个假网站搜集负面舆情,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敲诈勒索活动。
——河北邯郸李某某等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2018年至2019年6月,李某某伪造新闻记者证,伙同他人以舆论监督为幌子,利用“燕赵焦点”“邯郸校园通”“河北太行网”等自媒体平台从事敲诈勒索活动。
——河北石家庄郭某等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郭某、马某某等加盟非法组织北京“国际援助法治中国”栏目,招募多名人员开展敲诈勒索活动,先后作案30起,涉案金额50万余元。
——黑龙江齐齐哈尔“12·10”假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朱某某、曹某某假冒“中国新闻播报社”记者实施诈骗活动,先后作案6起,骗取他人钱款12万余元。
——山西朔州“5·16”纪某团伙假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纪某、刘某某等人建立“时代纪实新闻网”“时代纪实网”等网站和多个自媒体平台,以炒作负面新闻为手段对多家企业及个人实施敲诈。
——江苏扬州“网络大V”刘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案。刘某某单独或伙同黄某某,通过“阳光微视”等网络平台,先后对全国158起社会负面敏感(案)事件进行炒作,对38起(案)事件有偿编稿、制片,非法经营额59万余元。
——辽宁丹东邢某等组织“网络水军”强迫交易勒索案。邢某等人以开展“影视制作策划”“经纪服务”等业务为掩护,纠集多名网络大V组成“网络水军”,长期在自媒体平台进行负面炒作。
——天津侯某某假冒学术期刊诈骗案。经查,2019年11月以来,侯某某通过网络发布“代发论文”等虚假信息,以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为由,先后骗取多名被害人钱款达13万余元。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