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本来就是一个模仿性质特别强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品牌做大做强以后,很有可能会受到山寨产品的困扰,有些山寨门店的营业状况甚至比正品门店的状况都要好,这是一种非常可悲的事情。
绿茶餐厅深受山寨餐厅的困扰。
很多小伙伴都到绿茶餐厅消费过,他们会觉得绿茶餐厅的食品特别好吃,同时价格也不贵,遇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消费,基本上几百块就搞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餐厅特别眼红,开始模仿绿茶餐厅的生意,甚至连名字都和绿茶餐厅起的非常相似,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山寨行为,这样的行为也困扰到了绿茶餐厅的经营。
< class="pgc-img">>绿茶餐厅可以从业务方向上面寻求突破。
所谓的业务方向指的是绿茶餐厅的拓展业务,因为绿茶餐厅已经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如果想要加大模仿难度的话,我觉得绿茶餐厅可以从业务模式上面入手,通过这样的方法让绿茶餐厅具备更强的特殊性。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山寨的餐厅都有着足够的资本实力,当模仿的门槛变高了,模仿的相似度也就会降低。
< class="pgc-img">>绿茶餐厅可以从业务布局上面寻求突破。
业务部里主要指的是绿茶餐厅的加盟和直营店的经营,毕竟现在绿茶餐厅在国内的门店还不多,这也会给市场上的一些投机分子机会。如果绿茶餐厅可以在各个主要城市主动扩张,占据市场有利地位,那么那些模仿的餐厅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当然这个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要根据绿茶的业务状况和综合实力来定。
两度递表的连锁餐饮企业绿茶集团终将踏进港交所大门。
3月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港交所信息后注意到,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有消息称,绿茶集团预计将于3月末或4月初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不过,截至发稿前,记者并未得到绿茶集团方面确认。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绿茶集团的餐厅网络包括236间餐厅,覆盖中国18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三个自治区。2021年,其开设了59间新餐厅,按照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每年将开设75至100间新餐厅。
近期,中式餐饮一轮上市潮似乎正扑面而来。除去绿茶外,2月22日,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此外,包括乡村基、老娘舅、七欣天等多家中式餐饮品牌纷纷对外披露了上市的相关信息。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餐饮消费升级是大趋势,未来创新型餐饮赛道值得投资。此外,在疫情发生后,餐饮企业也意识到充足现金流的重要性,谋求上市成为有效途径之一。
“早期网红”赴港上市
绿茶集团旗下的绿茶餐厅算得上最早一批的网红餐厅。其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绿茶青年旅社,创办人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旅舍坐落于杭州西湖景区,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低廉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全国各地背包客的入住。在与顾客的相处中,他们尝试将融合元素融入到菜品的创新与制作中,并开发了受顾客喜欢的菜品,如烤鸡及火焰虾等。不久,王勤松、路研夫妇发现来吃饭的顾客超过了入住的旅客,便决定将旅社改为了餐厅。2008年,在杭州西湖景区,王勤松、路长梅两人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到约2.2万亿元,其中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约3513亿元;但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2020年,国内前五大品牌约占中国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绿茶集团作为第四大运营商占有0.5%的市场份额。
根据披露的资料,在门店网络方面,绿茶运营中的餐厅总数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07间增至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80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9.7%。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运营中的餐厅总数进一步增至208间,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236间。
从业绩端来看,在餐厅网络快速扩张的推动下,绿茶集团的收入由2018年的13.12亿元增长32.4%至2019年的17.37亿元。
绿茶集团方面表示,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其经营业绩受到不利影响,较2020年的收入同比减少9.6%至15.70亿元。不过,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录得经营业绩反弹,收入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0.70亿元增加58.2%至2021年同期的16.94亿元。
此外,绿茶集团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9亿元、3.86亿元、2.73亿元及3.35亿元。
净利润方面来看,2018年和2019年,绿茶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和1.06亿元。2020年,其因疫情影响录得净亏损0.5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绿茶集团的净利润为0.9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6.9%。
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在2022年至2024年开设约225家餐厅;投资在浙江省设立中央食品加工设施所需的资本开支;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集团在其披露的资料中也指出,因疫情影响,2020年其曾录得年内亏损,而未来盈利能力将视乎多项因素,包括餐厅的扩充及表现、竞争格局、顾客喜好、宏观经济及监管环境以及COVID-19疫情的相关不明朗因素。“我们的收入增速可能不及预期,增长亦未必足以抵销成本及开支的增加。因此,我们未来可能产生亏损。”
中餐为何扎堆上市
绿茶集团为今年中式餐饮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打出了响亮的一枪。记者翻阅资料注意到,过去一段时间来,中式餐饮企业在资本层面颇为活跃,冲击上市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选择。
2月下旬,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其中包括上海的3家自营餐厅,其余在国内31个省市的5759家为加盟餐厅,以及21家海外加盟餐厅。
接近1月底,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亦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高盛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乡村基曾有过美股上市经验,但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其最终选择退出美股市场。
也是差不多时间,绝味食品披露消息指出,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
除此之外,去年10月14日,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证监局披露辅导备案公示文件,计划在A股IPO,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天眼查资料显示,2008年至2020年,老娘舅餐饮经历了五轮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投资方包括达鑫投资、德迅投资、复星医药、劲邦资本、基石资本以及杭州城投。
目前来看,赴港上市成为了大多数餐饮企业的选择。对此,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市场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受到国际投资者关注和认可。同时,这一资本市场和内地又是紧密相连的。“一些企业如果大部分业务在中国内地,那么从资本布局角度来讲,它更适合在港交所这边上市”。
为何餐饮企业纷纷向资本市场发起“进军”?有长期关注餐饮行业的人士指出了多方面的因素:行业标准化的提升和疫情的催化。事实上,2020年底,号称不上市的西贝就松口了。创始人贾国龙在公开场合表示,此前确实说过西贝不上市,但是通过疫情,他认识到了资本的力量,因而改口了。
“餐饮企业在内地上市相对较严,整个A股市场餐饮上市公司都不多,仅有湘鄂情、全聚德、广州酒家等几家,涉及到税、食品安全、标准化等问题。在港股上市比较宽松,大部分企业想要快速上市都会选港股。”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这样告诉记者。
王国平一并指出,疫情加速了一些原本现金流充沛的餐饮企业被动投入资本怀抱,资本入局后也有退出需求。另一方面,餐饮企业也在尝试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双方起到共振作用。“餐饮要规模化、标准化,又需要进行互联化、中央厨房建设等,对于早期的餐饮企业,门槛拉高,它们需要资本支持,才能抢跑。”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继海底捞、九毛九等之后,又一家餐饮企业将走向资本市场。
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据报公司将在本周开始进行预路演,计划集资1.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绿茶集团是中国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于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并逐步建立了全国性餐厅网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餐厅网络包括236间餐厅,并覆盖中国18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3个自治区。截至目前,绿茶餐厅并未开放加盟,全部采用直营模式。
在菜式上,绿茶餐厅主打中式融合模式,即在进驻新地区时灵活设计迎合当地文化的菜单,以此获得地理拓展方面的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每家餐厅提供80至100种菜品,涵盖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和饮品;2018年至2020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94个、120个和147个新菜品,通常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
除菜品的迭代外,绿茶餐厅的装饰中亦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元素和自然景观,以创造更好的用餐体验。
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中国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于2020年达21,981亿元,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3,513亿元。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亦高度分散。于2020年,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于2020年,公司的绿茶品牌餐厅实现16亿元的总收入,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5%,排名第四。
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但对于拥有着优秀财务实力和过硬经营能力的头部餐饮品牌来说,不失为一个修炼内功、夯实基础的机会,为进一步巩固自身长期发展打牢基础。
财务方面,在2018-2020年三个财政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绿茶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2亿、17.36亿、15.69亿、10.70亿、16.9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440.1万、1.06亿、-5526.2万、4833.6万元和0.94亿元。
业务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绿茶餐厅主要收入源于餐厅经营,共收入14.75亿元,占比87.1%,外卖服务收入2.18亿元,占比12.9%。
从运营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为60.2元,翻台率为3.32次/日。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3.34,也已基本恢复。而海底捞、九毛九、太二、呷哺、凑凑的翻台率分别为3.00、1.80、3.70、2.30、2.60,绿茶集团的翻台率名列前茅,仅次于太二餐厅。
从趋势来看,绿茶集团的同店收入已触底回暖。2021年前9个月,公司同店收入较2020年提升58.2%至16.94亿元,同期海底捞、呷哺、凑凑这一数据的增速均不足三成。但绿茶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宏伟的扩张计划。自今年至2024年,其拟合计新开设340间餐厅,计划投资成本合计约为12.41亿元。
近期餐饮企业纷纷在香港递表,掀起餐饮企业在香港的IPO热潮。2022年以来,已有七欣天品蟹轩、乡村基、杨国福麻辣烫三家餐饮企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外,和府捞面也可能选择在香港上市。
对于已经存活了十余年的绿茶集团而言,在绿茶集团的主要阵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公司已为消费者所熟悉,绿茶餐厅品牌已由当年的网红餐厅转变为消费者的“老朋友”。而对于二、三线乃至低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绿茶餐厅仍是颇具“新鲜感”的品牌,在这些区域绿茶餐厅仍具备极高的扩张潜力。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餐饮行业的投资逻辑重回正轨。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品牌优势的形成加之资本助力下的快速跑马圈地,都是未来在行业中占据更大份额的关键所在,而绿茶正在不断加强这三个方面,待其成功上市,想来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看点。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