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光红
日前,重庆78家A股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了2023年年报。这些上市渝企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其中,哪些企业的赚钱能力强?
5月11日,记者梳理分析相关公开数据发现,2023年,这78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343.2亿元。其中, 6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约为78.2%。整体上来看,2023年,重庆A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错,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最赚钱企业:长安汽车
从单家企业来看,这些上市渝企中,长安汽车的赚钱能力最强。2023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12.98亿元,同比增长24.78%;实现归母净利润113.27亿元,同比增长45.25%,净利润总额排名第一。
净利润总额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渝农商行和智飞生物。2023年,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279.56亿元,同比下滑3.57%。实现归母净利润109.02亿元,同比增长6.1%;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29.18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增长7.04%。
净利润总额位居第四的是重庆银行。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2.11亿元,同比减少1.89%;实现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1.27%。
此外,还有6家企业2023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是:太阳能,15.79亿元;重庆啤酒,13.37亿元;重庆百货,13.15亿元;三峰环境,11.66亿元;重庆水务,10.89亿元;巨人网络,10.86亿元。
净利润增速最快企业:重庆港
从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78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有42家,占比超过53.8%。
其中,重庆港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一。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9亿元,同比减少0.25%;实现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339.7%。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远达环保和山外山。其中,远达环保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归母净利润5401.17万元,同比增长292.07%,成功扭亏为盈;山外山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80.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228.34%。
亏损最多企业:*ST金科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大部分上市渝企实现盈利的同时,小部分上市渝企则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
据公开的年报数据分析,2023年,78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中,有61家实现了盈利,17家出现亏损,盈利企业家数占比约为78.2%。其中,有10家企业亏损额达到了2亿元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ST金科实现营业收入632.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27%;实现归母净利润-87.3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其亏损额在17家亏损企业中为最多。
亏损额排在第二至第十一的分别是:迪马股份,净利润亏损36.51亿元;赛力斯,净利润亏损24.5亿元;中交地产,净利润亏损16.73亿元;重庆钢铁,净利润亏损14.94亿元;智翔金泰,净利润亏损8.01亿元;天域生态,净利润亏损4.94亿元;ST三圣,净利润亏损4.52亿元;欢瑞世纪,净利润亏损3.97亿元;蓝黛科技,净利润亏损3.65亿元;财信发展,净利润亏损2.5亿元。
其余6家净利润亏损企业分别是:ST天圣、新安洁、渝三峡A、万里股份、中设咨询、莱美药业。
源:【重庆日报网】
连日来,重庆72家A股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这些上市渝企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其中,哪些企业的赚钱能力强?
5月4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梳理分析。
最赚钱企业:长安汽车
据公开数据计算,今年一季度,这72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81.69亿元,同比增长17.58%。其中,53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约为73.6%;19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约为26.4%。
从单家企业来看,这些上市渝企中,长安汽车的赚钱能力最强。今年1-3月,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345.5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大增53.65%,净利润总额排名第一。
长安汽车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开门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稳住了销量“基本盘”,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3月,长安汽车实现汽车销量约为60.78万辆,同比略减6.71%。其中,10万元级产品销量占比达到73%;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8.4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05.4%。
净利润总额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分别是渝农商行和智飞生物。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3.39亿元,同比下降3.26%。实现净利润40.14亿元,同比增长9.35%;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11.73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2亿元,同比增长5.68%。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双核心指标均实现逆势增长,创历史新高。
净利润总额位居第4的是重庆银行。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增长2.69%。
此外,还有5家企业一季度净利润超过3亿元。分别是:重庆百货,4.74亿元;太阳能,3.89亿元;重庆啤酒,3.87亿元;三峰环境,3.5亿元;博腾股份,3.04亿元。
净利润增速最快企业:神驰机电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神驰机电位居第一。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神驰机电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微增0.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38万元,同比猛增1793.62%。
据悉,今年以来,该公司加强管理,控制成本,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季度,其营业成本同比减少约4950万元,使得其营业利润同比增加5740万元。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太极集团和山外山。其中,太极集团在2022年营收和经营性净利润双创历史新高基础上,今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25.27%;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大增991.16%。
据了解,今年开年以来,太极集团生产经营得到有效突破,销售收入和毛利率进一步显著提升。其中,医药工业收入增幅达49.74%,医药商业收入增幅达20.34%。
山外山今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87.14%;实现归母净利润7458.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66.83%。今年一季度,山外山净利润已超过其2022年全年的5923.7万元。
山外山表示,其经营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公司血液净化设备在国内外医院的认可度逐年提升,公司不断加大经销力度,扩大经销覆盖范围,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血液净化耗材业务亦保持稳定增长;其二,公司医疗服务业务板块通过优化,在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
亏损最多企业:赛力斯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大部分上市渝企实现盈利的同时,小部分上市渝企则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
据公开数据分析,今年一季度,72家A股上市渝企中,有19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其中,有5家企业亏损额达到了1亿元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50.91亿元,同比下降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25亿元。其亏损额在19家亏损企业中为最多。
亏损额排在第二至第五的分别是:金科股份,净利润亏损2.95亿元;中交地产,净利润亏损2.02亿元;重庆钢铁,净利润亏损1.05亿元;迪马股份,净利润亏损1亿元。
其余14家净利润亏损企业分别是:重庆燃气、天域生态、三峡水利、ST三圣、渝开发、渝三峡A、ST天圣、中设咨询、财信发展、莱美药业、万里股份、丰华股份、紫建电子、重庆港。其中,重庆燃气净利润亏损逾5000万元,天域生态净利润亏损4695万元,三峡水利净利润亏损3840万元,ST三圣净利润亏损3441万元),渝开发净利润亏损2004万元。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止2023年8月31日,沪深北75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
上游新闻记者据同花顺数据统计,75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总体实现双增长:
共实现营业收入3653.9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3540.10亿元,增长3.22%,实现净利润284.85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276.03亿元,增长3.20 %。
其中,长安汽车以76.53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一,每股收益第一为重庆百货2.29元 ,山外山687.10%列净利润增长率第一 。
长安渝农商行智飞列净利润前三
上游新闻记者统计获悉,长安汽车以76.53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一。
长安汽车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54.92亿元,同比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归母)净利润76.53亿元,同比增长30.65%;基本每股收益0.78元。
今年上半年, 长安汽车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面对超预期的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全力应对,有效化解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长安汽车实现汽车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8.0%,排名行业第四,同比提升一位。
渝农商行以69.86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二。
渝农商行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8.66亿元,同比减少3.03%;归母净利润69.86亿元,同比增长9.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归母)的净利润67.99亿元,增幅7.75%;基本每股收益0.61元。
智飞生物42.06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三。
智飞生物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4.45亿元,同比增长33.19%;归母净利润42.06亿元,同比增长14.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11亿元,增13.53%,基本每股收益1.78元;
智飞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1.77亿元,同比增长258%。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创新高,研发投入共计5.83亿元,约占自主产品收入的67.84%,同比增长12.55%。
净利润5亿元以上重庆A股有14 家
上游新闻记者统计获悉,重庆银行以29.06亿元名列净利润总额第四。
重庆银行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9.75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增幅4.38%,基本每股收益0.84元。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1.88%,较上年末上升40.69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30日,该行资产总额7270.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8%;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3784.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3%;负债总额673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0%;客户存款总额406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6%。
净利润在5亿元到10亿元之间,还有9家,分别为重庆百货9.06亿元、太阳能8.99亿元、重庆啤酒8.65亿元、重庆水务7.12亿元、巨人网络6.64亿元、三峰环境6.33亿元、太极集团5.65亿元、重药控股5.14亿元、隆鑫通用5.02亿元。
这样,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重庆A股上市公司共有14 家。
重庆百货每股收益2.29元为第一
上游新闻记者统计获悉,每股收益第一为重庆百货2.29元。
重庆百货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1.55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56.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10亿元,增幅53.16%,基本每股收益2.29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百货坚守零售底层逻辑,推进融合变革创新,区域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1.85亿元,增幅87.50%;净资产收益率16.27%,同比增加6.99个百分点。
其次为重庆啤酒,每股收益1.79元。
重庆啤酒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实现啤酒销量172.68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4.76%;实现营业收入85.05亿元,同比增长7.17%;实现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19.34%,基本每股收益1.79元。
智飞生物1.78元排名第三。
之后,为西山科技1.16元 、溯联股份1.03元、太极集团1.02元。
每股收益在0.80元以上,还有4家,分别为山外山0.93元、川仪股份0.90元、重庆银行0.84元、康普化学0.80元。
山外山687.10%为净利润增长第一
上游新闻记者统计获悉, 75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有38家,超过半数。
净利润增长第一为山外山687.10% 。
科创板首家渝股山外山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57.13%;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增687.10%;扣非后归母的净利润1.28亿元,增幅达838.66%;基本每股收益0.93元。
作为血液净化行业领先者,山外山还推出去年12月26日上市后首次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转增4.9股。
净利润增长第二为重庆港,为568.81%。
重庆港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8.71亿元,同比增长11.38%;归母净利润4857.63万元,同比大增568.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17.62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409元。
对于业绩大增,重庆港表示,一是通过充分释放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加大多式联运的业务开展力度,主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因寸滩港被征收,下属子公司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收到部分补偿款,减少了财务费用。
第三为太极集团,为342.26%。
太极集团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0.51亿元,同比增长24.85%;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342.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幅214.36%,基本每股收益1.02元。
央企国药旗下的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核心产品销售大增以及毛利率提高带动下,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6.93%,同比增加12.33个百分点。
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4.01亿元,同比增长40.70%;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48.41亿元,同比增长13.78%。
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有西南证券137.08%、长江材料102.70%。
净利润增速在50%到100%之间的,还有11家,包括渝开发84.42%等。
75家公司中盈利企业有57家
上游新闻记者统计获悉,75家公司中,盈利企业有57家,其中2家拟中期分红。
除山外山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转增4.9股,巨人网络也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巨人网络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5.68%;归母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32.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增幅16.92%;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18家亏损企业中,金科股份亏损额最多,为19.40亿元。
金科股份今年1-6月,公司结算面积约3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14%;营业收入260.75亿元,同比下降约17%;归母净利润为-19.40亿元。
金科股份把“保交楼、稳民生”作为首要经营任务,多措并举化解存量债务。
上半年公司及所投资的公司累计交付项目128个、交付批次184个、交付住宅及商业6.6万套、交付面积917万平米,同比增长45%。截至目前,各区域公司已累计获批国家及地方政府专项借款额度超37 亿元。
公司一方面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新增融资投放置换部分存量融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债务展期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约357亿元有息负债的期限调整工作。
公司强力推动相关司法重整工作;同时,已与长城国富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达成参与预重整程序意向。
公司及所投资的公司所开发房地产开发项目新开工面积约2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但公司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稳定,实现竣工面积约74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约175亿元;期末在建项目327个,期末在建面积约4277万平方米,期末总可售资源面积约5274万平方米。
上游新闻记者 刘勇 实习生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