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过眼神
你也是爱喝奶茶的人
每到下午,办公室总会响起一个声音:
“搞快搞快,尖儿喝哪家?
茶百道?一点点?CoCo?丸摩堂?还是...”
没错,吃货就是那个带头喝奶茶的人!
毕竟一天不喝就无心工作...
(老板,稿子需要稿子需要~)
话说回来,奶茶已经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走过了许多个时代变迁。
还记得学生时代,奶茶不仅仅是“有钱”的象征,更甚至变成了追女朋友的利器,如果谁要在上课前给女朋友送杯奶茶,那绝对是羡煞旁人的一件事了!
走走走,今天吃货就来摆哈成都奶茶发展史,带你找回儿时的记忆~
那些年喝过的奶茶
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放学门口的奶茶摊,没有品牌,没有像样的店面。路边支个摊子,整齐码上一柜颜色不一的盒子:红色是草莓味,也可能是西瓜、绿的是苹果味、黄的是橙子……
有人来买了,便舀上几勺,加水一冲,放几块冰,塑封,摇匀,便完成了。虽然除了香精和甜味,再也找不出别的味道,但是心里那个爽啊~
再接着就是袋装香飘飘和优乐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代言优乐美的是周杰伦,反正只要去商店或者超市,优先选择优乐美!尤其后面还出了杯装的,配有椰果,那简直一天一杯都不够!
香飘飘也是深受大家喜爱,还记得当时的广告语是:奶茶就要香飘飘,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三亿多杯,能环绕地球一圈!绕不绕一圈不晓得,反正巴适妹当时贡献了不少力~
1
避风塘
可以说避风塘是陪伴了巴适妹整个中学生涯的,还记得那时候2块左右一杯,每天可以少吃点零食,但是双皮奶或者烧仙草不可少!毕竟整个人学习的动力就靠它了!虽然现在避风塘还在,价格也不是很贵,但是不知道为啥子就是没以前的感觉了,可能是自己长大了吧......
2
地下鐡
by focus_6075
地下铁给人的感觉总是充斥着高中的回忆啊!无论是苏打系列、特饮系列还是奶茶系列,都好好喝!尤其是加了蒟蒻的,简直不能再好喝了,现在想想都是怀念~不过现在虽然还有店,但位置都很偏,不是很好找,也只能偶尔遇到买上一杯,怀念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3
街客
by 我豆是我
“走,请你喝gai客!”这句话大概是那时候的吃货最爱听的“情话”了~每次和小伙伴去都是要上一大杯焦糖奶茶,简直爱极了甜腻腻的口感。布丁咖啡和太妃咖啡也好喝,非常有回味~去年还在川师喝过,现在还在不在,就不晓得了。
4
R&B珍奶会所
by slw0085
最初迷上这家店,大概是因为菜单吧,满满的海贼王系列。而且大家都觉得他们家小杯都要大些,对于寒酸的学生时代,这就够了...现在也还有店,不过为数不多、生意也没那么好了。如果去的话强烈推荐#什么都有#,里面真的什么都有啊,珍珠、红豆、椰果、布丁、芋圆,才十几块钱超大一杯!
5
大卡司
by 呱唧呱唧的墩儿
他家主要经营台湾新鲜茶饮品,有抹茶、拿铁、沙冰、鲜茶等系列,据说是现摇现卖,茶也是现煮,所以在当时价格还是有点偏高的(其实现在也不是很便宜)~那时候巴适妹最喜欢的就是他家芦荟绿茶奶盖了,奶味很浓,绿茶的口感也不错,尤其是芦荟颗粒还好多,奶盖也不打闷,每次去都要来上一杯。
6
七杯茶
by 颖^(oo)^颖
上学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巴适妹都超爱他家的招牌烧仙草,每次去都要点上一大杯,而且不要珍珠,多加红豆!别提那时有多满足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店少了可是品质和价格却都没什么变化,虽然现在看来,七杯茶可能有点小low了,但还是曾经的味道,满满的回忆~
7
仙踪林
仙踪林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在吃货的印象里这是一家非常久远的奶茶店了。当年上学的时候总要去它家点上一份招牌珍珠奶茶和小伙伴一人一杯,喝的美滋滋!
8
快乐柠檬
by 吃不饱的巨灵孃孃
主打各种柠檬系列的饮品,天气炎热的时候来上一杯再爽不过了!不过除此之外,吃货最爱他家的烤珍珠蛋糕奶茶,简直是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现在还推出了各种果茶、奶盖等等,相比其他奶茶店,算是性价比蛮高的了~
9
85度C
by 皇后_5652
还记得第一家开业时候造成的轰动,那叫一个激动人心!然而,当年的吃货也只有存够钱才敢进去......他家的凯撒大帝是一定要尝尝的,配着经典的珍珠奶茶一起吃简直完美~现在路过的时候还会去买上一杯,顺便买个小蛋糕,一份简单的下午茶就搞定啦!
10
蜜雪冰城
by 夏目友人有笔帐
具体哪一年开的是记不到了,只知道大学没钱又想喝东西的时候非他家莫属。咖啡、奶茶、特调、雪顶系列...都超便宜,四块钱左右就大大一杯,拿在手里那叫一个幸福~不过现在店也少多了,很多都是在大学附近,毕竟这么低的价位还是蛮受学生欢迎的。
奶茶的发展让现在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网红奶茶店更是层出不穷
每一家门口几乎都会排着长长的队
看来,我们喜爱奶茶的势头依旧不减当年
如今大热的奶茶店
(排名不分先后哦)
一點點
by 沙拉小姐姐
KOI
by Mrs.Jester
厝内小眷村
茶百道
丸摩堂
by 一北北
纯本萃茶
森水茶铺
本宫的茶
弥茶
by tingneyou
素匠·泰茶
by hey_nikkiwaltz
HITEA嗨茶
by 热爱生活的谢啾啾
一芳水果茶
by 檸HONEY
爱你の茶
by 小波又吃什么呢
书亦烧仙草
by 早餐达人扁扁
四云奶盖贡茶
by 就是小可爱呀怎么样
皇茶
by Y.xx、
贡茶
by 糖油果子菇凉
奉茶
CoCo 都可
by ghjhyd1874
50岚
by kira523
丧茶
by 兔子abc
从小时候学校门口各种口味的奶茶粉
到有门店的品牌奶茶
再到现在各种花式的奶盖茶
追逐奶茶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你呢?最爱的奶茶是哪种?
最怀念的又是哪一家呢?
欢迎留言区告诉巴适妹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吃货往期精选
个常住人口仅有111万的小县城,竟然有26.5万人都在做奶茶,如果你是本地人,至少你会有一位做奶茶生意的亲戚朋友。
这个地方就是广西贵港市的平南县,这里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卖奶茶,在平南师范街,甚至可以做到十米就有一家奶茶店。
自1999年平南人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奶茶店起,奶茶业的“广西帮”便不断崛起。“广西帮”先在广州、佛山学习经验、打开市场,再在平南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最后走向全国各地。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新式奶茶店已多达5万多家。
平南奶茶也成为了无数网友的青春载体,有已移居海外的网友,至今还记得高中每天喝一杯“地下铁”薄荷奶茶的味道,也有网友对“大口九”的珍珠奶茶念念不忘,因为它埋藏着与外婆的回忆。
然而,在现在的平南街头,“地下铁”“大口九”已经让位于喜茶、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连最新崛起的平南本土品牌也走向了漫漫模仿路。平南奶茶协会的品牌名单上,有的品牌logo是爆炸头的喜茶,还有的牌子干脆直接将喜茶logo左右翻转。
在奶茶内卷的大潮中,平南奶茶似乎迷失了。2021年平南奶茶品牌占比22%的市场份额,是顶峰时期的四分之一。外卖平台上平南县热销的奶茶品牌多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而平南县推出的奶茶品牌“热力雪”“沁口香柠”等月销量仅有一千多。
为了重返巅峰,平南县打出了“奶茶第一县”的招牌,买账的人却并不多,平南县缺少设立奶茶标准的话语权。
尽管平南本土奶茶品牌辉煌不再,“广西帮”的势力仍然雄厚。主打“手作健康饮品,古法现场熬煮”的阿嬷手作被“中产”排队疯抢,还在北京开起了分店,从广西走出的“正宗台湾口味”茶道夫目前也突破了1000家门店。
今天,“知道”就跟你聊聊广西老表的奶茶生意经。
刘亦琛
责编 刘韵珊
片来源@pexels
文丨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丨张美芽
一些电商平台上,喜茶、奈雪的茶等知名品牌的饮品配方正被打包售卖,仅需35元就能买到一条龙的产品教学,好几家店铺的配方月销量上千。
01、暗涌
1997年夏天,一位名叫张红超的河南商人,在郑州摆了个小摊儿卖刨冰。郑州很热,冷饮解暑,而且在当时,刨冰又是新鲜玩意,因此开业后,张红超的生意出奇得好。
这给张红超带来了一些信心。不久后,他从奶奶那借来了4000元,在市区租下一个20平米的店面,除了卖刨冰,还加入了奶茶、奶昔、圣代等甜品,小店取名为“蜜雪冰城”。
那一年,张红超刚满20岁。连他自己也想不到,这家普普通通的小店,后来能开出超过10000家连锁店。
2006年,郑州突然兴起了一款叫“彩虹帽”的冰激凌,彩虹帽售价18元一支,价格昂贵,但年轻人很喜欢,受彩虹帽的影响,张红超的生意一下就比原来差了不少。
彩虹帽反响火热,张红超也希望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冰激凌,但冰激凌机很贵,他买不起,只好天天在二手市场转,看看有没有转手冰激凌机,时间一长,竟真被他淘到了。他将机器搬回店里,开始琢磨配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张红超终于试出了一个满意的配方,他将冰激凌定价为1元,走薄利多销路线。因为比其他店的价格便宜好多,张红超的冰激凌瞬间在郑州走红。
一元一个的蜜雪冰城冰激凌
店里有了冰激凌引流后,张红超不时“山寨”市面上流行的奶茶甜品,将它们搬入蜜雪冰城的饮品单,同样主打便宜,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那时,人们心中的奶茶,是电视里周杰伦捧着的那杯粉色优乐美,还有街上偶尔散落着一两家的奶茶店。
店铺面积大约五、六平方米,只有一个简陋的柜台,以小窗口的方式售卖,柜台里的桌上摆放着一台封口机、若干瓶瓶罐罐。
奶茶里既没有奶,也不含茶。不论草莓味、菠萝味还是香芋味,都由粉末冲水调制而成,再加入一些珍珠或椰果,一杯奶茶就算制作完毕。售价两三元一杯,许多中学生非常喜欢。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演变,粉冲奶茶受限于原料和口味的局限,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逐渐被边缘化。很快,市面上出现了用茶基底与鲜奶制作的奶茶。
2010年,一位叫王云安的台州理工男孩即将大学毕业,面临着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的抉择。他回到老家的镇上,发现家乡的奶茶都太难喝,因此萌生出开奶茶店创业的念头。
王云安的想法照进现实,第一家古茗在台州温岭大溪镇诞生。镇子很小,在一眼就能望得到头的街道上,古茗的招牌孤零零地亮着。
王云安没有配方,就一杯一杯去试,每次尝100毫升,一天十几次试喝下来,他的胃每天都被奶茶撑满。一段时间后,他觉得他调制出配方的口感已经赶得上大城市的了,于是胸有成竹地开店了。
但事情并没有如他预想那样顺利。开业第一天,招牌奶茶售价五元一杯,古茗只卖了102元,生意惨淡。那之后的一整年,无论怎么发传单、打广告,营业额都只在300元左右徘徊,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又撑了没多久,王云安没钱交店租了,是关店还是继续?他和合伙人商量后,最终决定借钱再撑半年,“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关了吧”。
夜晚,荒芜的小镇一片黑暗,王云安将门头的灯调得更亮。摇摇晃晃的灯光中,古茗艰难前行。
古茗成立的前后几年,皇茶、地下铁奶茶、快乐柠檬、一点点、益禾堂等茶饮品牌在中国各个城市萌芽,街头开始出现捧着奶茶逛街的年轻人,他们偶尔也会和二三好友,挤在奶茶店不大的吧台前聊天。
一杯可口的饮品,一处休息的空间,对于那个阶段的奶茶店来说,便是全部意义。
02、浪潮
古茗熬过了一年,在一次配方调整后,生意终于有了起色。
2011年,古茗迎来第一家加盟店,加盟商是王云安想尽办法留下来的,装修几乎由王云安一手包办,还要手把手指导店主如何经营。
次年,古茗走出台州,面向全国开放加盟,裂变就此开始。
古茗早期加盟商大多不是餐饮行业出身,有人之前卖水泵、卖五金,还有人是开烟酒店的,
听说奶茶行业能赚钱,靠着亲戚朋友介绍,一帮人带着一帮人来。
短短五年,古茗在全国开出了1200家门店,许多城市已经饱和,不再接受加盟。那期间,资本大规模布局,大量热钱涌入,新式茶饮赛道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
2016年,聂云宸重新注册了商标,将皇茶更名为喜茶,Logo是一个正在喝茶的男孩,主打原创芝士茶。之后没多久,喜茶获得由IDG资本和天使投资人何伯权的1亿元融资,彻底拉开狂奔的序幕。
同年,开业不到一年的奈雪的茶获得来自天图资本的亿元投资,由此也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奈雪的茶主营茶和软欧包,由于菜单和喜茶相似的部分很多,人们习惯将它和喜茶放在一起做比较。
曝光度的提升往往伴随着关注与质疑。
一杯喜茶能卖到25元,比以前人们所喝过的奶茶价格高出几倍不止。
有人在微博发出疑问,“为什么奶茶能卖到那么贵,它是星巴克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许多人走进喜茶,买下当时最贵的一杯奶茶。
喜茶入驻上海时,引起了一阵消费热潮,人们在朋友圈、小红书、微博上分享自己买到的喜茶,收获评论区艳羡的目光。当时,喜茶还未开通线上点单,店铺门口日日排起长龙,很多人为喝一杯喜茶,甘愿排队两小时。
一份消费者调研问卷中,针对“为什么愿意排队喝喜茶”这一问题,45.1%的消费者给出答案:因为它是网红,很好奇。
一杯难求的新茶饮市场让资本动了心,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华商韬略综合天眼查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累计有超过37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带“奶茶、茶饮”字样,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和迁出”的企业,并继续保持新增注册同比大幅上升的趋势,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数量就超过4.5万家。
与此同时,资本也在持续涌入行业,并同样保持着同比大增的趋势。仅2021年上半年,茶饮品牌就公开披露了15起融资事件,金额超过50亿人民币。
鹿角巷、沪上阿姨、乐乐茶等品牌逐渐变得耳熟能详。
在一二线城市商圈里,有时能聚集超40家茶饮品牌,许多品牌开店时间接近,扎堆亮相,从头部到腰部一应俱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与此同时,鲜芋仙、许留山、满记等老牌甜品店逐渐被奔波于各个奶茶店打卡的年轻人遗忘。
去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许留山因为交不起店租,悄悄关了十余家店。以往街上随处可见的鲜芋仙、满记,如今也越来越难寻踪影。
这场革新下,奶茶的原料和意义都在发生变化。各类奶油、水果、谷物、坚果被装进精致的塑料杯,诱人可爱的外观激发着消费者的分享欲。
只是人们很少像以前一样,在奶茶店坐下来随意地聊聊天,即使奈雪的门店有200平米,依然也很少人愿意买完奶茶坐下来慢慢喝。
浪潮裹挟下,奶茶的价格翻了数倍,也从饮品变成了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没有人说得清,这样的变化是进步还是背离。
03、红海
今年6月初,有网友爆料称家楼下的中邮大药房开了家奶茶店,名字叫“邮氧的茶”,logo是中国邮政标志性的黄绿配色,包装和菜单上也有不少邮政元素。
近两年,相似的剧情不断在全国各地上演,周杰伦、关晓彤、王俊凯等明星纷纷开起了奶茶店,娃哈哈、瑞幸等知名品牌也都跨赛道布局茶饮。
还有一些如熊本熊、可妮兔、大白兔等人气IP,没有亲自上阵卖奶茶,也在和知名的网红茶饮品牌跨界捆绑营销。
年轻的消费者们曾因旺仔与奈雪的茶的联名激动不已,希望在一杯新式奶茶里找到童年的回忆。
如今,各类联名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在追逐与打卡的过程中,逐渐心生疲惫。
“中国邮政成立奶茶店”在登上微博热搜后不久,许多福州当地年轻人前去打卡,排队大约要一个半小时。有人购买后在大众点评上留下评价:出品效率低,好像在刻意制造排队。
对于奶茶店而言,“制造排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多个知名茶饮品牌都被爆出过雇“托儿”排队,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做饥饿营销。
茶颜悦色开到武汉时,一杯奶茶被炒到了500元,有黄牛凌晨四点就在店门口蹲守,平均要排八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
而靠营销打造的热度很难维持太久,公众的眼球很快被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吸引走。
比如邮氧的茶,如今在大众点评上的星级评分只有3.05分,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味道一般,不值得”;曾荣获“排队王”称号的鹿角巷,继拳头产品之外再无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善于营销的茶颜悦色,前段时间也因为产品包装涉及性暗示而翻了车。
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背后,是茶饮产品日趋同质化的结果。
之前,茶饮头部品牌乐乐茶与三只松鼠联名推出的“坚果茶宴”系列,被指出在外观风格、配方、包装上都与茶颜悦色的产品非常相似。
在行业内,类似的灵感“借鉴”案例还有很多,茶饮市场原材料大量趋同,想要复制出相似的口感和外形很容易。
这也是新茶饮市场最大的困境:门槛低,且产品很难做到突破。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等市面知名品牌共计5000+饮品配方被打包售卖,仅需35元,就能买到一条龙的产品教学,好几家店铺月销量上千。
飞速发展的茶饮市场、极低的入场门槛、巨大的利润空间,让许多人做起了一夜暴富的好梦。每天都有新的奶茶店踌躇满志地开业,两三个月后又匆匆倒闭,只留一地鸡毛。
数据显示,2017年,奶茶店存活率不足两成,2019年被吊销、注销的奶茶多达近4000家。
规模高达千亿的新茶饮市场,被头部品牌瓜分后已所剩无几,没有太多空间留给腰部品牌,“十个奶茶九个亏”,大多数加盟商梦碎。
6月30日,奈雪的茶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来源:奈雪官方公众号
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其客单价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是42.9元、43.1元和43.3元,远超行业35元的平均客单价水平。即便如此,奈雪仍在持续亏损,成本大多花在了食材、店租与营销。
如果通过再提价盈利,显然也不现实,因为当前40多元的客单价,已经将中国大部分消费者挡在门外。有用户在知乎提问,“有人觉得奶茶贵,喝不起吗?”许多用户回答“有同感”,还有人说,“宁愿买三块钱一袋的阿华田”。
曾经三五元一杯,坐在校门口的避风塘闲聊的奶茶时光早已不见。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蜜雪冰城门口,堆放着成箱的果汁伴侣、奶茶粉、珍珠粉圆等原料,丝毫不担心让顾客发现自家的奶茶是用奶茶粉冲制的。这和当下主打的健康、低糖的茶饮文化相去甚远。
微博网友评论说,“都这么便宜了,要什么自行车”。
人们开始思考,对于奶茶而言,健康与精致是否是个伪命题。在花35元点了一份喜茶外卖时,他们究竟是在为一杯奶茶买单,还是为这杯奶茶背后所象征的生活方式买单。
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破发,跌幅达13.54%,K线如悬河倾下,冲入茶饮二十年浩海。
那片海里有带着期许出发的创业者、迫不及待的资本、花数小时排队打卡的消费者。如今,他们回归理性,重新审视茶饮的意义。
十年前,一些年轻人将梦想安放在不大的奶茶店里。
王云安为奶茶店取名为“古茗”,在汉语中,“茗”是茶的意思。他希望借奶茶店,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聂云宸创办喜茶之初,是想用更好的原料替换市面上常见的粉末奶盖。他说,没有人愿意天天喝一些粉末调出来的东西。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一个人跑去茶园,为奈雪寻找优质的茶基地。许多传统的茶厂师傅听说她要做奶茶,不愿意卖,“这是把好茶和乱七八糟的水果弄在一起”。质疑声很多,彭心依旧坚持。
如今,他们纷纷取得超越最初预期的成就,并纷纷有了更高更长远的目标。
但要真正做出可持续的大品牌和大公司,即便是他们,也都只是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奶茶里的中国》南方周末 汪鑫
[2]《奈雪的茶尴尬上市,战略自相矛盾,赛道危机四伏》摩羯商业评论 葛鑫
[3]《路人缘最好的奶茶,终于翻车了?》新周刊 陆一鸣
[4]《“新茶饮第一股”来了,“最贵的茶”为何盈利这么难》中国企业家杂志 刘炜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