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不完,根本烫不完……”
天水麻辣烫毫无预兆地火了,麻辣烫大叔忙到戴上了“痛苦面具”。各类蔬菜用竹签穿串,在滚烫的汤底中烫熟,再泼上灵魂油泼辣子,外地网友直呼“香迷糊了”。
成群的游客大军涌进天水,网友称“天亮就开始排队,5小时起步”。根据每日甘肃网数据,3月1-22日,天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截至3月28日,抖音话题“甘肃麻辣烫”已经有29.4亿次播放。
< class="pgc-img">天水某麻辣烫老板,图源:抖音
>这段时间赶往天水的,除了吃麻辣烫的,还有学麻辣烫的。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徒们,连夜坐着火车赶到天水,一连十几天跟着当地师傅学炒料、撒料、帮厨,期待学成回到当地投喂嗷嗷待哺的顾客;有些心急的,远程沟通买了配方,便自己鼓捣起来;更有甚者,在网上搜了配方,就打算开店了。
不少卖麻辣烫的夫妻老婆店,连夜把招牌换成“天水麻辣烫”;一些卖火锅、卖小吃的店直接改卖天水麻辣烫,生意十分火爆;就连连锁品牌也准备入局,杨国福在北京一家门店即将上线“甘肃麻辣烫”,小谷姐姐在北京的多家门店显示“甘肃天水麻辣烫正在热卖中”……
开一家,火一家,天水麻辣烫真的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 class="pgc-img">图源:美团外卖
>何以“暴富” ,唯有开店?
春节刚过,林磊(化名)就装了一脑子的麻辣烫配方,毅然跳上开往北京的火车。
40岁的林磊本是一名北漂摄影师,在天水麻辣烫成为网红前,他就有在北京开一家店的想法。2023年底,他终于踏出了第一步,春节前一个月就结束了北京的工作,回到西北小城天水,找了当地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学手艺,跟着老师傅“一看二记三动手”,打算花一个月时间摸清所有门道。
“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水人,记得大概七八岁的时候,街头开始出现一些卖麻辣烫的小摊。”在林磊的记忆中,居民楼下的麻辣烫小摊,总是坐满了人,香喷喷、红彤彤的油泼辣子裹着各种蔬菜,是每一个天水人的心头爱,再配上一碗鲜香麻辣的手擀粉,想到就会咽口水。
据林磊介绍,天水市靠近四川,现在的麻辣烫是在四川麻辣烫的基础上改良后的版本,没有汤,香而不辣。天水麻辣烫所浇的辣椒油,是用当地特产干辣椒制成,这种来自甘肃省甘谷县的辣椒,味道微甜,带有脂香、果香和花香味,是天水麻辣烫的“灵魂酱料”。
< class="pgc-img">甘谷辣椒,图源:抖音
>作为在天水生活了20多年的本地人,又扎扎实实学了一个月,林磊几乎对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他坚信走出天水也能做出市场。按照原本的计划,林磊跟师傅学完选料、配比、炒料、煮串、撒料等所有环节后,就会来北京开店。
没想到就在选址期间,名不见经传的天水麻辣烫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先是一阵激动,天水终于等到了,这座历史文化气息厚重的西北小城,终于被大家看到了,为家乡感动。但很快开始焦虑,想趁热赶紧开店,但干扰因素太多。”
原本林磊对天水麻辣烫充满信心,但现在问题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光是选址就让林磊陷入纠结。“本想在郊区的大学城先开一家小店试试,天水麻辣烫火了之后想更好地抓住这波流量,但要进核心商圈租金成本肯定高,开店后的营业情况我无法预料……”
林磊告诉亿欧新消费,天水麻辣烫以素菜为主,客单价低、小本经营、全靠量大。如果在北京开店,人工炒料、手工穿串,各种成本会高很多;而且为了不影响口味,他并不想做外卖,但在北京几乎不可能舍弃外卖……
“一些小老板知道我想开店后,纷纷找我合作,大部分人只想出钱,让我共享技术,他们永久抽取流水佣金。这样的确能迅速将店开出来,靠天水麻辣烫的热度赚一笔,但半年后生意能一如既往地好吗?”
林磊的担忧不无道理,去年淄博烧烤大热时,一些商家跟风投入十几万,下半年热潮退去,他们很快陷入盈利困境,重资投入的店也以倒闭告终,眼看着钱在几个月里打了水漂。
但林磊不想放弃,开店的事情他已经想了很多年,不管目前市场风向如何,他还是骑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一个合适的店面。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
>风口上的热钱,不是谁都能赚
满怀希望又纠结观望的不止是林磊,开店的想法在万千个餐饮人心里蠢蠢欲动。
“过年后天水麻辣烫刚有一点风起来的时候,我朋友就在抖音上发短视频教学,没想到一下子爆了,很多人联系他想学技术。拿自己家的空房子作为教室,我俩很快就这么干起来了。”95后餐饮人小梁告诉亿欧新消费,天水麻辣烫火了之后,想开店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培训生意也爆了。
小梁前几年在大连做茶饮供应链,自己也加盟过奶茶品牌,对餐饮供应链十分熟悉。因自己的姐姐一直想在大连开一家天水麻辣烫,小梁便找到了一位在天水做麻辣烫的老朋友,这位朋友的母亲在小吃街摆摊十几年,口味十分地道,有许多回头客。
最近这一个多月,小梁和朋友搭伙,大概教了20个学生,这些学员大多来自外地的二三线城市。整个学习流程大概两天左右,都是一对一教学,从基础的开始教起,第一天上午看师傅炒料、下午自己操作,第二天学习烫串、撒料。“几乎每个环节都是师傅手把手教学,他们自己操作也没问题。”
< class="pgc-img">培训现场,图源:小红书
>但小梁逐渐发现,自己还是想简单了,很多人学成之后信心满满地回去,自己做出来却并不是那个味儿。
小梁直言,麻辣烫看起来简单,实操中问题很多,炒锅的温度、翻炒的时间和力度、撒料的手法……学员们的确是按照配方和步骤操作的,但味道就是不一样,他和朋友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就一次次视频电话沟通,十分费劲。
小梁这里的情况还不算夸张,更多学徒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他们跟着一些麻辣烫老板学,别人白天要做生意,晚上才能教学。一个师傅带十几个人,根本没有机会上手操作,只是看师傅做一遍,拍视频记录一下,然后拿上配方,就回去开干了。”
林磊也直言:“学好天水麻辣烫需要时间,比如汤底要用多种辛香料炒制的底料熬制,原料配比、炒制手法都很关键,光辣椒面就有很多学问。很多人前赴后继地赶往天水拜师学艺,但大多学一两天就回去了,很难想象现在全国各地的天水麻辣烫店口味差距。”
林磊在北京曾点过两次外卖,想看看是否有正宗的天水麻辣烫,但两次尝试均以“踩雷”告终。“第一次是放了糖,第二次是放了麻酱,口味和天水的天差地别。”
更让林磊无语的是,最近有人想直接买走他的配方,他告知对方只有配方而不实际学习,做出来的味道不正宗,对方回复不在乎味道如何,只要这几个月挣一波快钱,之后若是天水麻辣烫的口碑烂掉,他们会换另一个项目。
“不久后全国各地都会开出一波天水麻辣烫店,我现在很担心老家的招牌被这些店砸了。”林磊感慨。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
>和林磊一样,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小梁也对现状充满了担忧。他和朋友意识到,现在这种教学模式做出来的,都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天水麻辣烫,要想把家乡特色发扬光大,的确需要更多人的力量。
催生下一个“杨国福”?
现在,小梁和朋友已经放弃培训业务,想做一个天水麻辣烫连锁品牌。
小梁和朋友又拉了一位更年长的老板入伙,三人合伙投资了150万,不久前刚成立了新公司。三人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小梁对供应链熟悉,且有本地资源;他的朋友负责技术、口味的调试;年长的老板有多年连锁餐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人脉资源。
他们将原本需要人工炒制的底料用机器炒代替,并且是将所有原料磨碎,重新调试配比;和甘谷县的辣椒大户们签署合同,按季节交付符合要求的辣椒,再卖给各地的客户,这也免去了客户因为买不到正宗的甘谷辣椒而选择假货。“最重要的原料就是底料和辣椒面,这两样解决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小梁团队给自己的品牌起名“放羊娃”。“目前不收取任何加盟费,只需要用我们的品牌门头以及底料和辣椒面即可。初次进货必须达到16800元,这可以满足一个日流水5000元的店20天的用料,至于汤桶、其它调味料,都是按照我们指定的去买,这是为了保证做出来的麻辣烫足够地道。”
小梁介绍,他们在山东、内蒙、杭州、山西、天津等地已经有十多家合作伙伴。虽然大多门店还在装修中,不过杭州一家店开出来后,当地的天水人都赞不绝口,生意十分火爆;临汾一个做私房菜的老板,专门派出厨师班组来学习,回去后在菜单中加入天水麻辣烫品类,也迅速打爆。除了一些个体客户,他们还和一家做米线的江苏总代理签了区域合作协议。
< class="pgc-img">杭州门店
>小梁坦言,现在“放羊娃”还在摸索阶段,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很多问题有待优化。所以当下公司的第一要义不是赚钱,而是借着这波流量把品牌打爆。他们不收取任何加盟费也是出自这一考虑,今年的目标是200家门店,前半年闭店率要控制在20%以内。
“我们最希望合作的是一些有餐饮管理经验的人,因为这一行门槛低、竞争大,要做好很难。近期准备把第一家直营店开在西安,目前正在洽谈店面。”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如意甘肃
>天水麻辣烫能否成为大部分人接受的口味,也还有待验证。
“前几天一位有200家店的四川老板想谈合作,但前提是要结合四川特色进行改良,这断然不能答应,我们希望顾客无论在哪里吃‘放羊娃’,都必须是天水味道,这是底线,必须守住。”小梁表示,“现在行业的反应速度很快,但我们希望大家能尽量慢下来,把真正的天水味道传递到全国各地。”
林磊的亲戚也劝他,应该趁热回到天水,盘一个店、抓紧搞钱,但林磊不想这么做。在他看来,在北京开店的意义不止是挣钱,更是希望家乡味道能像兰州拉面或者四川火锅一样,被更多人接受。
写在最后
面对烫手的“流量”,餐饮人该如何接?
淄博烧烤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据新京报报道,2023年3-4月,淄博新增的烧烤店有三百多家,有些是老店开分店,但大多是跟风开店;而澎湃新闻2023年7月报道称,淄博烧烤热度已迅速回落,有商户花15万开店,但开一个月就倒闭,更有不少店铺急于转让。
如今大家又开始追捧天水麻辣烫,一些蹭热度、挣快钱的行为正愈演愈烈。社交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很多“速成法”,有人直接发帖“揭秘”天水麻辣烫配方,有人打着“0基础教学”做起了培训,有人靠代购生意赚翻了,还有人将理发店连夜改做麻辣烫……
麻辣烫看起来是一个低成本的小买卖,操作简单、成本不高、运营更轻,但实际经营起来有很多门道。网络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商户没找到市场定位、没跑通经营模式,就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拉长时间来看,难有“钱途”可言。
(文:江晶,编辑:顾彦)
<>屹豐打奶茶
他家的奶茶是用以前那种大祸熬制而成,既有红茶的清淡,又有奶茶的浓郁的奶香。招牌是血糯米红豆奶茶,糯米煮的软软的,红豆是煮开花的那种,入口感觉非常好,整体喝起来会比较甜,不喜甜的宝宝记得要求少糖。
关东煮的汤头味道比较浓,个人口轻,会觉得略有点咸,不过冬天喝上一口还是很暖的。
人均:7元
推荐:原味奶茶、关东煮、血糯米珍珠奶茶、燕麦奶茶、奶茶全家福
地址:1.青泥洼桥街道荣盛街19号(胜利长廊中间出口火车站方向上行30米,大商交电东门斜对面)
2.黄河路863号
沪上阿姨
血糯米奶茶,就是血糯米和奶茶的结合体。他家吧台前有一个不锈钢大锅,打开锅盖,里面就是满满的糯米粥。对,没错,就是糯米粥。来一勺糯米粥,然后加满奶茶,这就是血糯米奶茶。
乌龙蛋糕珍珠奶茶,乌龙打底,口感挺香的,没有很腻,只是略甜。上面一层奶油,非常诱人,和奶茶搭配一点都不会腻。
人均:10元
推荐:血糯米红豆奶茶、葡萄芦荟果茶、乌龙蛋糕珍珠奶茶
地址:1.高新园区黄埔路万达广场3层
2.延安路新天地商业城2层电梯口右侧
3.辽河西路万达广场3层
4.大连恒隆广场3层
leafytea丰茶
芝士福满宇治抹茶,入口第一秒,惊艳!茶是热的芝士是冷的,芝士超级浓郁,和抹茶混在一起简直完美!记得,一定要45度倾斜,才能抹茶和芝士一起喝到哦。
奥利奥芝士锡兰,锡兰红茶真的是很棒,红茶+奶盖+奥利奥,在奶盖上撒上奥利奥,还放了一小块奥利奥。红茶味道很正宗,奶盖量很多,但一点都不腻!杯子设计的也很科学,避免撒漏哦。
人均:15元
推荐:芝士福满宇治抹茶、宇治抹茶、奥利奥芝士锡兰、芝士白桃福满乌龙
地址:长江路柏威年地下一层鲜芋仙旁
港匯坊
店里风格是港式的,种类很多。招牌还是丝袜奶茶,口味纯正,不过也有朋友觉得茶多奶少,不过我确实偏爱茶味重的奶茶。虽然不能选择含糖量,但口味适中,还是挺不错的。
冻柠茶也很棒,柠檬很新鲜,酸酸甜甜中带着茶的清香厚重。被子上还有“哥哥”的经典歌词“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很有感觉。
人均:12元
推荐:丝袜奶茶、金牌鸳鸯、冻柠茶、冻鸳鸯、砵仔糕
地址:1.罗斯福地下一层(麻一咖喱对面)
2.人民路8号友谊商城二楼
有间奶茶铺
他家的奶茶也是属于茶味比较浓的那种,招牌啊、丝袜啊、鸳鸯啊都还不错。鸡蛋仔今年真的很红,他家的鸡蛋仔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香香的,口感丰富,甜度适中,真的可以点个赞。
人均:11元
推荐:招牌奶茶、丝袜奶茶、港式鸳鸯
地址:北斗街46号二七广场(横滨快餐旁)
港记茶饮
椰皇芝士抹茶中有四分之一是芝士,四分之三是抹茶,芝士上海点缀了些椰子碎。椰子碎真的好香的,芝士很厚,咸咸的,把它搅拌到抹茶中比较好。
爆浆奶茶真的棒棒哒!之所以叫爆浆是因为珍珠咬开后里面是巧克力,有种吃鱼籽的感觉。做旧的墙砖、墙上的手绘画、熟识的香港电视剧名字,无不透露出怀旧的香港气息。
人均:12元
推荐:椰皇芝士抹茶、丝袜奶茶、爆浆奶茶
地址:东港区长江东路凯丹天地4楼(港湾广场东行)
大通冰室
冻柠茶原味鸡蛋仔和芝麻鸡蛋仔的价格一样,可以做成双拼,每种口味各一半。鸡蛋仔的蛋液是提前调配好的,放在特制的煎锅里,2,3分钟就好了。外皮酥脆,里面又软又香,蛋味十足,再配上一杯丝袜奶茶,甜甜的味道会给你一下午的好心情。
人均:17元
推荐:鸡蛋仔、丝袜奶茶、港式鸳鸯、清肺雪梨茶
地址:恒隆广场东区四楼458b
恋暖初茶
盐烧岩芋奶盖恋茶,真的特别香!好材料分分钟喝得出,珍珠的口感也不错,感觉比贡茶家好得多,香芋香十分浓郁,一口下去欲罢不能。
棉花糖比利时热巧克力,意想不到原本以为热巧克力会很甜很腻,选的半糖刚刚好,要是糖太少会骗苦涩,推荐半糖,热着的时候喝口感很好一些。
人均:17元
推荐:盐烧岩芋奶盖恋茶、巴黎玫瑰抹茶、棉花糖比利时巧克力
地址:中山路129-3号柏威年购物广场-1层
>逢六一,快乐的不止小朋友,还有柠檬茶圈的“柠宝们”。
要论夏天的热销饮品,柠檬茶无疑是人们的心头爱。进入6月,柠季的“小鳄雷蒙”闪现在长沙五一广场偌大的LED屏上,“充100送61”的字眼格外醒目,柠季一年一度的盛会“柠宝节”拉开帷幕,掀起一片柠檬茶消费热潮。
< class="pgc-img">>长沙五一广场盛况
柠季,一个于2021年初诞生的新式柠檬茶品牌,获得过来自字节跳动、顺为资本、腾讯的数亿元融资。在疫情困难期间,柠季却选择逆势扩张:3年签约门店近3000家,进军大北方,北京开出首店;每年增长都在翻番,团队人员600+……
这个茶饮界新宠,用行动向餐饮市场展示了何为“柠季速度”,彻底打破了“柠檬茶走不出广东”的魔咒。
正如柠季创始合伙人汪洁所说:“决定品牌生命力的关键,往往藏于水面之下。”扒开水面上的产品、价格、营销、视觉等层面的竞争,供应链、数智化、人才与组织作为支撑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柠季这匹黑马能跑赢行业的关键。
“新茶饮造节”玩出新高度
电商有“双11”、“618”等大促节,近年来餐饮品牌也擅长“造节”。
柠季作为一个年轻化的柠檬茶品牌,擅长和年轻人打成一片。3年前,为了给加盟商增收,同时给到消费者切实的福利,“柠宝节”应运而生。柠宝节的价值在于,不仅能快速增加消费粘性及频次,更可以攻占消费者心智,让柠季的品牌力更加稳固。
< class="pgc-img">>今年6月1日-10日,柠季开启了第三届柠宝节活动,推出“充100送61”的充值福利。据官方透露,今年柠宝节期间,各项销售数据同比去年得到全面提升,消费会员数上涨超过55%,会员人均储值金额提升超过35%。
对此,一线门店的感受尤为明显。
柠季长沙加盟商占先生表示:“我们参加两年柠宝节了,带来的效果很明显——6-7月份,我们的营业额明显增长,复购率也得到很大幅度提升。”来自西安的加盟商刘总认为:“柠宝节肯定是有利于我们加盟商的,并且活动机制可以让更多客户与门店产生联系,让顾客更多地认可我们柠季品牌。
给加盟商带来销量的同时,柠宝节活动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以及情绪价值。例如今年柠宝节延续和升级了去年柠宝节的盲盒活动,集齐7款水果家族盲盒可以召唤“太阳花大雷蒙”公仔。据上海打浦桥日月光门店店员介绍,有顾客会天天来买一杯饮品,为的就是集齐水果盲盒,足以看出品牌IP带来的强大号召力及感染力。
< class="pgc-img">>对广大柠檬茶爱好者而言,柠宝节是“蹲福利”、“薅羊毛”的好时机。在小红书、微博、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平台上,柠宝节相关内容热度高涨,线下大屏广告覆盖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成为街头最亮眼的一抹绿。
来自湖北的95后女孩Melody表示,自己是柠季的老粉,最喜欢柠季的鸭屎香柠檬茶,时隔一年终于等来柠宝节的充值活动。“今年的柠宝节活动简直太给力了,不仅充值100送61,还有水果家庭盲盒,羊毛薅不完。”
来自上海的阿丽则称:“最喜欢柠季的梅烦恼,酸酸甜甜爽口解渴,每次和闺蜜拧着两个超大杯去火锅店,真的很爽。这次活动还能参与抽奖,虽然不一定能中,但充值100送61真的很划算,每到柠宝节必冲。”
柠季创造的柠宝节,于消费者而言,不仅能给到切实的福利,更能带来强烈的“参与感”,提供情绪价值,从而塑造品牌力来占据用户心智。于加盟商而言,带来业绩增量的同时,也构建了品牌壁垒,和品牌创造了共赢的商业形态。
3年跑出一个柠檬茶头部品牌
作为茶饮界的潮酷品牌,给自己造节只是柠季“十八般武艺”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制茶饮领域,柠季依旧能在自己的轨道上加速狂奔。
2023以来,茶饮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万店狂潮”、“扎堆IPO”、“抢滩东南亚”等关键词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独特剪影。但面对“行业红海”的论调,汪洁的回答掷地有声:“红海的从来都是茶饮,而不是茶饮企业。”
在健康饮食的消费趋势下,甜腻的奶茶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诉求,清新、爽口的柠檬茶成为茶饮界新宠。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上线“柠檬茶”主题团购的餐饮门店数超3万家,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8%。
柠檬茶作为现制茶饮的细分领域,处于增长的红利期。《广州日报》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4月25日,全国售卖柠檬茶的门店数量已达9678家,较2020年底翻了三倍之多。根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国内新增了1249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产品名称包含关键词“柠檬茶”的餐饮企业,同比增速为43.2%。
后来居上的黑马柠季,给武林争霸的茶饮赛道,增加了新变量。
“第一个500家,柠季用了436天;第二个500家,297天;到第三个,仅仅75天。也就是说,平均1天,就能开出6.6家柠季。”汪洁曾透露。
< class="pgc-img">>柠檬茶市场处于窗口红利期,让柠季迎来开疆拓土的又一次高潮。
今年4月,柠季北京首店落地合生汇,单日销量突破1500杯,营业额超过3万元;而后兰州首店开业同样取得日营业额超3万元的成绩;并以大连为起点向东北扩张,五一开业人气火爆……
目前,柠季在全国签约近3000家门店,主要覆盖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据当前连锁品牌的开业门店数据和美团连锁化率大致推算,东北&华北现制茶饮整体可容量在30000家以上。
< class="pgc-img">>北方新茶饮市场潜力巨大,却缺少绝对的品类领跑者。作为柠檬茶头部品牌,柠季能快速进军北方市场,也得益于其开店模式。
区别于传统加盟的“满天星”模式,柠季开店像洋葱一样一圈一圈辐射,在各个区域市场都设有区域中心,围绕中心搭建起区域供应链体系,如此能让管理效率最大化,也能及时给到加盟商切实帮助。
柠季用了3年时间,将门店开进北京,已然打造起足以支撑北方市场的供应链体系,成本结构和物流效率已十分完善。保持现有的开店策略和对加盟商的高效管理,柠季在北方大规模开疆拓土也指日可待。
三板斧造就“柠季速度”
在内卷的餐饮业跑马圈地的同时,也要快速巩固核心壁垒,否则很容易被打败。
柠季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自身清晰战略的“破与立”。柠季摒弃了传统茶饮的厚重繁琐以及千篇一律,在新茶饮的海洋中坚持自我创新,拿起“数智化”这一杀手锏突破重围,加速赋能上下游供应链,推动行业升级。
柠季速度背后有三板斧:供应链、数智化、人才组织。
在数智化方面,柠季今年新增了移动端、数据推送、数据中台等工具,能有效助力加盟商在柠宝节活动中高效管理门店的运营情况,提高触达率以及转化率。
例如,新增数据推送功能,确保管理层及相关方能够实时获取储值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数据中台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促进组织内部的数据驱动决策。
持续优化供应链建设,是柠季的第二板斧。柠季对加盟商采取的是“全链路供应链”模式。即从选址、设计开始,包括模块化门店营建、设备、物料,加盟商得到的是一体化的服务。
今年柠季将门店开到了北方,越过了南北“天堑”,也要因地制宜地克服不同饮食习惯和气候带来的挑战,比如在产品上向综合茶饮品类渗透,后续研发新品也会向果茶、清爽奶茶等细分品类扩容,以应对北方因寒冷带来的淡季,这都需要成熟的供应链作支撑。
“我常说,柠季的产品是柠檬茶;而我的产品,就是人才和组织。”汪洁说。人才和组织,是柠季最底层的核心竞争壁垒。那些不能用钱解决、只能靠时间积累的东西——比如人才和组织,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护城河。
汪洁坦言,柠季能够高速成长,本质上在于人才竞争的优势,在于“组织人才充足率”这一指标,能够与公司的增长高度匹配。柠季吸引集结了一众来自互联网企业、世界500强的优秀人才。这是柠季能够出圈及迈出快速步伐的基础。毕竟,“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靠人来实现。”
在“组织人才充足率”的落地上,柠季也摸索和实践出了一套心法——“柠季人力基本法”,总结起来,就是5个关键字——汰、储、找、磨、感。
汰:把“汰”前置,过滤调性不同的人。
储:构建超配、多配的人才储备。
找:变“招人”为“找人”,强调主动出击。
磨:制造混序,以战养战。
感:塑造安全感,为优秀的人才留出充足的容错空间,鼓励以柠季为跳板成为更好的自己。
< class="pgc-img">>经过几年的磨合,汪洁在人才选拔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以“柠季汪洁姐”为账号入局抖音8个月,粉丝量突破14万。内容主要涵盖企业人才管理等方面,除了短视频,还有直播演讲、新人培训等形式。
5月底至6月初,她在抖音连续直播了6场,分别对话御风集团董事长、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TTC创始人&CEO肖玛峰Max,进击波财经主理人沈帅波,以及数十位餐饮行业大咖。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超过8000多人,累计有超过500万?刷到过汪洁的直播间。
为了让更多企业管理者认知到人才组织建设对企业战略的核心意义,汪洁还对外开设了“人力银行”线下课程,专门讲人才管理。就在6月18日,汪洁在长沙开出的首场课程,就吸引到120余位各行业创业者参与学习。
结语
茶饮界永远不缺新故事。
今年4月,茶百道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茶饮第二股”;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IPO排队就绪;云南走出的霸王茶姬增长迅猛;甜啦啦抢占东南亚市场……各茶饮品牌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持续发力。
而柠季所在的柠檬茶作为细分品类,在中国还是一个蓝海市场。柠檬茶健康属性突出、口感清爽、场景延展性高,供应链易标准化。经过数年发展,柠檬茶赛道已完成了从野蛮生长到品牌化、连锁化的转变,竞争格局也逐渐清晰。
柠季一直采取蓝图式创业,为未来而战。2024年,柠季的发展布局正迎来新的突破。一方面,随着柠季进军大北方,版图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柠季在香港开店,更是预示着出海规划的开启。
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是品牌们角逐头部品牌的关键时期,保持现有的开店策略、人才组织策略以及对供应链和数智化的精细打磨,柠季奔赴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柠檬茶品牌领军者,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