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茶饮店都在拼奶茶。
最近我发现,民强茶铺、新作之茶、重庆楠火锅等多个餐饮品牌,都对奶制饮品进行了升级,乳基底全线更换成了一种“新型奶”:轻脂乳。
口感醇厚,还“0反”,在消费端收获了一波好评。
轻脂乳是一款什么样的乳制品?拼“奶”时代,又有哪些优势?
拼奶茶的季节到了
茶饮圈出现了一款“新型奶”
茶饮产业的更新迭代从未停止。
近期,民强茶铺、新作之茶,和重庆楠火锅等品牌都在奶制饮品上做了供应链升级,全线更换一种“新型奶”:德馨轻脂乳(定制特调版)。
消费者对升级后产品口感上变化,也十分敏锐。
比如,民强茶铺经典款“金沙嫩豆腐鲜奶茶”,用真奶组合轻脂乳之后,网友评论“奶香味特别浓”,奶香浓郁成为一个出圈记忆点。
升级后,产品的健康属性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一些“成分党”的奶茶分享笔记中,专门标注出了“奶茶中用到的轻脂乳不含反式脂肪酸”,收获一众好评。
定位“鲜果茶”的新作之茶,其热卖的椰乳系列也使用了轻脂乳。
无论是以鸭屎香为茶底的奥利奥椰乳茶,还是焦糖风味的黑糖生椰拿铁,加入轻脂乳后,各种风味都能融合,层次丰富饱满,种草不断。
应用在门店中,轻脂乳的操作也并不复杂。
凭借“创意涮菜+颜值甜品”的模式出圈的重庆楠火锅,其牛乳冰系列也将奶基底换成了这款特调乳浆。
楠火锅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轻脂乳能代替冰沙粉,延缓冰沙融化,操作上十分简便。
从“0反”到“减糖”,这两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使用更清爽、轻盈的产品覆盖健康需求,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乳基底”也加入了这场健康升级中。
前段时间,喜茶也提出真奶倡议,倡导以高品质做好每一杯茶,茶百道也增加了加价换鲜奶之类的选项。
植物基,燕麦奶等产品先后出现,为行业带来更多选择。
那么,“新型奶”德馨轻脂乳,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乳制品?
这次乳品升级
解决了2个行业痛点
消费端,一直高度关注原料健康问题。
最早,植脂末是奶茶的原料之一,而植脂末中的部分氢化植物油在氢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让很多消费者心存疑虑;但其“香浓顺滑”的口感,又让人无法拒绝。
因此,茶饮品牌们逐渐开始用鲜牛奶、进口奶油、天然动物奶油,代替植脂末制作饮品。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也会反馈,有些奶茶“奶味太淡”,加之“厚乳”产品的现象级爆红,让很多品牌意识到:消费者对香浓奶味、醇厚口感,仍有非常强烈的需求。
平衡健康与口感,让奶茶女孩“无负担、低负担畅饮”,是未来奶茶做爆款的必然。
轻脂乳出品方德馨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这也是轻脂乳的主要升级方向。
首先,轻脂乳的主要原料,是“非氢化植物油”,杜绝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在氢化过程中产生反式脂肪酸。
同时,乳基底中的含糖量也有所降低。轻脂乳中的白砂糖添加量小于5%,远低于同类产品的含糖量,实现低糖低碳水。
健康之外,轻脂乳还在口感上做了加强。
德馨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轻脂乳用“双重乳化”技术,降低脂肪球颗粒,形成微米级的均匀颗粒,口感更加醇厚、顺滑;
调配饮品时,风味也不受其他原料影响,能够很好的平衡饮品中的果香、茶香,让饮品口感饱满丰盈。
要好喝也要健康,奶茶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快速迭代,茶饮行业也要不断升级原料,为产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奶茶店对“奶”的要求
是百搭稳定、十项全能
每一次原料升级,行业都会特别关注落地——门店操作是不是足够方便?是否足够百搭?产品口感能否带来更多惊喜?
研究了民强茶铺、新作之茶、楠火锅乳制饮品、甜品的这一轮升级,我发现茶饮店的“奶”,越来越“好用”,逐渐成为“十项全能”:
1、百搭各类水果、茶底,还能延缓沙冰融化
茶底风味多变,要求奶基底也要应用百搭、品质稳定。
据了解,轻脂乳能与乌龙茶、焙火茶、红茶、普洱等各种茶制作奶茶,可以很好的释放茶汤韵味,突出茶的特点和亮点。
比如察理王子的橙橙轻乳茶,用茉莉绿茶复配轻脂乳作为基底,再加入新鲜柳橙汁,奶香浓郁、茉莉清甜、果香鲜亮相互融合,又不损失各自风味,总被网友呼唤出大杯。
此外,制作沙冰时,轻脂乳可以代替奶油、冰沙粉,有效延缓冰沙融化、提升风味。
这是因为双重乳化后产品呈现非常均匀的微米级分子,对冰沙起到很好的渗透包裹作用,以此延缓冰沙的融化。
2、开盖即用,门店操作更便捷、标准
对于茶饮连锁品牌来说,门店操作流程上的简化十分重要,关系到出品速度、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
有的店用传统植脂末制作冷饮时,需要加入热水冲泡,再用冷水降温;而有的门店用鲜奶做奶茶,还要加入淡奶油或者炼乳提升风味,这都要考验门店调饮师对产品的把控能力。
液体轻脂乳“开盖即用”,既可以用作升级口感,也可以作为核心原料使用,省去了复杂操作步骤,提高了出品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标准化操作。
液体形态,还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添加专有的健康营养元素如益生元、胶原蛋白等。
从健康属性、顺滑口感,操作便利等多方面来考量,轻脂乳是一款值得一试的乳基底。
任何一个市场的供应链升级,都值得关注。
这次下沉市场茶饮品牌、餐饮品牌全线替换轻脂乳,让我感受到“健康消费”的概念在更深层次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细化,从原料、营养成分、口感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
乳基底的不断创新,将为饮品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日,不少市民发现,主打茶和奶的新中式奶茶店在济南特别流行。多家奶茶品牌推出原叶鲜奶茶类新品,珍珠、红豆等传统加料奶茶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珍珠奶茶越来越“凉”
“去小料”的鲜奶茶走红
7月20日上午,济南北部的一家奶茶店里,切水果、冷萃茶......老板陈璐和店员正在操作区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客流高峰做准备。虽然距离正式营业还有一个小时,店里已经有客户开始来点餐。
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规模虽不大,但销量却不容小觑。凭借着周边有学校、写字楼、社区的地理优势,陈璐的奶茶店夏季日销量多达近千杯。
“从加料奶茶到原叶鲜奶茶,产品都是随着市民口味变。”开奶茶店七年,陈璐见证了济南奶茶行业的发展变迁。
陈璐刚开店时,济南奶茶市场是台式奶茶的天下。用植脂末、乳粉等冲调的奶粉加上茶汤调底,搭配上珍珠、咖啡冻、布丁等配料,深受市民追捧。“我们当时店里的招牌产品就是黑糖珍珠奶茶,每天最多能卖五六百杯。”趁着当时热度,陈璐一口气开了三家门店。
开店容易守店难。去年开始,陈璐发现“老套路”似乎行不通了。黑糖珍珠奶茶一度无人问津,奶茶店日销量更是下降了六七成。
面对不少顾客点单时“有没有只加茶和奶的奶茶”的询问,陈璐意识到,传统奶茶“加料时代”已逐渐远去。为此,她特意去南方市场考察,学习“新型奶茶”制作工艺。
茉莉奶白、鲜柠檬红茶......记者注意到:陈璐奶茶店的菜单上有20余种茶饮,黑糖珍珠奶茶虽仍标注为招牌,但原叶鲜奶茶和水果茶却占据了菜单栏的“半壁江山”。
“它们现在是主流产品,口感喝起来比较清爽,单品一天能卖三四百杯。”陈璐说,比起以往“多加珍珠”“多加料”的饮用习惯,顾客如今更倾向于口感清爽、热量低的奶茶,也就是所谓的新中式奶茶。
陈璐介绍,冲调奶换成牛奶,茶汤换成现泡茶,成本虽有增加,但单价也上去了;加之珍珠奶茶销量减少后,节省下来的“珍珠”等小料成本,“新中式奶茶利润反而更高”。
以“珍珠”为例,其熬煮时间通常在一小时左右,但保质期大部分在四小时以内。若不能及时售出,只能被废弃处理,重新制作。如此模式下,人力和原材料成本都在无形中上涨。
各大品牌争相入济
本土品牌也加入赛道
不只是陈璐的奶茶店,20日,记者相继走访了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喜茶等品牌奶茶门店,其门店菜单显眼位置和推荐单品都是以新中式奶茶为主。
“我们现在主打原叶鲜奶茶,不推荐添加小料,目前已下架所有小料。”霸王茶姬店员告诉记者,奶茶配料结构十分简单。以该店一款名为“伯牙绝弦”的饮品为例,其选用茉莉雪芽为茶底,搭配新鲜牛乳及风味糖浆。此外,消费者还可根据喜好选择加糖多少。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受访者表示:之所以点原叶鲜奶茶,看中的就是它没有加各种小料,很好入口;且珍珠、布丁等小料含糖量较高,难免会有担忧。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新中式奶茶的流行,事实上也反映出济南奶茶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2年5月,霸王茶姬在济南宽厚里开出首店,如今该品牌在济已拥有45家门店。
一年后,爷爷不泡茶和茶话弄相继入驻济南市场,分别开出9家和5家门店。与此同时,茶香知、小座茶、不忘出茶、霓裳茶舞等新兴品牌也开始逐鹿济南。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济南现有奶茶品牌中,大部分新品都至少包含一款原叶鲜奶茶。而且在产品塑造上自有一套“公式”,从产品名称、产品结构到配料、产品包装以及门店设计风格都颇具中国风特色。
新品牌相继入局,老品牌推陈出新,新中式奶茶赛道愈发拥挤,无疑给济南本土奶茶品牌增加了“变量”。
2014年,诞生于济南的诺杯nuobei(以下,简称诺杯),乘着传统加料奶茶的东风,凭借奶茶+烧仙草这一细分赛道,迅速在市场扩张。2022年初,其门店数量超600家。
然而一年后,和所有加料奶茶一样,烧仙草这一品类也没能逃过“凉凉”的命运。随后,诺杯把目光转向了原叶鲜奶茶,并上市全新品牌——诺杯·茉莉鲜奶茶。
一系列的改变,让诺杯的门店生意持续保持在环比30%左右的增长。现如今,日营业额在15000元左右的门店也不在少数。
既是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追求
也是市场普遍追求效率的体现
“现在很多新中式茶饮都会标明热量和原材料,低负担控糖,喝起来更放心点。”在济南市民李雨晴看来,原叶鲜奶茶更符合“茶饮成分党”,有些消费者会细究原料中是否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等。
相关数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奶茶爱好者倾向于选择“少糖”,而超过五成的消费者更是选择进一步降低甜度。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谈及新中式奶茶爆火的原因,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表示,原叶鲜奶茶原料主要基于茶叶和牛奶,用料简单,也更安全,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健康认知。“消费者对于东方茶文化的认同感日益提升,也是新中式奶茶得以爆火的关键原因。”
吴玉波介绍,以前奶茶茶底多为斯里兰卡红茶等国外品牌,但新中式奶茶全以中国茶为茶底。即便是夏季销量大涨的水果茶,茶底也是如此。不少品牌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供应链稳定,易运输存放,茶奶均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加上门店使用智能化茶饮生产设备,可以做到“千杯一味”,也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店员不用再去背复杂的制作表,培训成本也得以降低。同时,标准化流程和快速出杯,能让门店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张。
近年来,新中式奶茶也陆续迈开了“出海”的脚步。霸王茶姬、茶乙己、诺杯、古茗等品牌相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开出门店,成为“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生意。
不过,在新中式奶茶走红的同时,由于茶底的单一性,产品口味、包装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接下来,还是要在茶底和口味上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营销活动,加大文化输出,才能让大众消费者持续青睐。”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认为,未来,奶茶品牌在原叶茶上深度挖掘和更具性价比,将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文中陈璐、李雨晴均为化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管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欣/文
如果说夏天,小众水果是新式茶饮的主战场,那冬天的战争的第一把火焰,俨然又燃烧到了茶基底。
有业内人士指出,鸭屎香从小众品类变成大众品类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最近鸭屎香凭借独特的名字加上极高的香气,在新式茶饮品牌的创新下成功出圈,但其实鸭屎香在凤凰茶业界早有名气,且因其易种植管理、易采摘加工、早成熟、产量大早已被大范围引种。
无论是以“油柑”“黄皮”为代表的小众水果,还是今冬的“鸭屎香”茶,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都是新式茶饮树立个性化,打造差异化的一种表现。
“鸭屎香”茶到底是什么茶?
初冬秋末,#鸭屎香奶茶到底有多好喝#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奈雪的茶推出了“鸭屎香宝藏茶”、蜜雪冰城淘宝店在售的袋泡茶包中也包含有鸭屎香。品牌摩拳擦掌想用鸭屎香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许多人更想问一句,什么是鸭屎香?
图片来源:淘宝蜜雪冰城旗舰店、奈雪的茶微博
奈雪的茶解释称,鸭屎香”其实是一种茶叶,属于凤凰单丛茶——乌龙茶中最高香的品种,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位于潮汕。
其实,在奈雪推出“鸭屎香”宝藏茶之前,此茶主要流行于柠檬茶品牌中。比如丘大叔柠檬茶的主打产品就是鸭屎香柠檬茶。该款茶的茶基底,正是以5-10年茶树生的鸭屎香茶。公开资料显示,丘大叔还曾试水过第一家单品店“鸭屎香专线”,即整个店只卖鸭屎香柠檬茶一款产品。此外,新式茶饮品牌茶百道也在今年4月推出过鸭屎香柠檬茶,喜茶也曾申请“鸭屎香超奶”商标。
茶学专业出身的小红书博主“茶茶有道理”告诉财经网产经,“鸭屎香”茶是广东乌龙凤凰茶单丛的一种,香型主要为银花香。最大的特点就是香气浓郁高长,滋味醇爽并且十分耐泡,品质优异且特别。
除了鸭屎茶本身滋味醇爽外,“茶茶有道理”还指出,鸭屎香在凤凰茶业界早有名气,鸭屎香因其易种植管理、易采摘加工、早成熟、产量大等特点,早已被大范围引种。从产量上来看,鸭屎香茶第三年即可小量采摘,早成熟,产量高,并且不像绿茶只能采春茶那一小段时间,鸭屎香茶夏暑茶、秋茶香气好,采摘期长。且在价格方面处于中端的位置。一般在一斤100到2000不等,与一般茶叶相比,鸭屎香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其独特的名字和茶叶本身的香气,非常符合新式茶饮品牌打造品质差异化,高品质奶茶的趋势。
营销与出圈是第一目标,猎奇水果、茶叶频出的背后是原料和配比的竞争
鸭屎香能被选中,也有品牌企图通过茶基底做文章,用富有趣味性的猎奇原料收割大众好奇心的因素在。27岁的消费者王蓉在鸭屎香上热搜的第一天,就到奈雪门店购买了一杯“鸭屎香”宝藏茶。她坦言,完全是好奇,之前没听过“鸭屎香”茶这一品类,而且热搜榜上大家都在讨论,就觉得非常有趣很想去尝鲜。
这不是新式茶饮品牌第一次如此大声量的从茶基底入手,吸引消费者眼球。此前,喜茶曾推出“碎银子”系列。所谓碎银子,其实是茶叶中知名的普洱茶中的珍品,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形成的老茶头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但碎银子产量极其稀少,每生产1千克碎银子,平均要消耗400千克的普洱熟茶,因此碎银子又被称为“茶化石”、“金不换”。
不过,营销原料最火热的场景,发生在今夏,小众水果成了新式茶饮品牌出圈的“利器”。油柑、黄皮等具有地域性、小众的水果被引入新式茶饮中,奈雪推出了“霸气玉油柑”,打出了“三秒微涩、五秒回甘”的口号。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油柑”有2万+笔记,甚至油柑过于酸涩会引起腹泻的特点,还被一些网友当成了安利油柑饮品的文案。有报道显示,上架后“霸气玉油柑”很快代替芝士草莓成为了新的销冠。甚至油柑都已经被卖脱销。
其实,从夏天的小众水果到秋冬的“鸭屎香”茶,都指向了一点,消费者的爱只有三分钟,新式茶饮品牌不得不持续推陈出新,借力营销重新点燃消费欲望。而增加具有地域特色的小众原料,俨然已成为了目前众多品牌的必选之路。
对此,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对财经网产经分析称,在如今这个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并不存在好酒不怕巷子深。再好的产品,它也需要营销。品牌的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找到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
而对于新式茶饮来说,从产品本身树立个性,寻找差异化的途径之一,即调整改变“茶、奶、水果”的原料与配比。其实,“茶 、奶、水果”称得上是组成新式茶饮的基础“三原色”。而围绕三种原材料做文章,从原料本身出发,选择口味和名称同时具备传播与营销点的原材料,是目前众多新式茶饮品牌走出差异化的路径之一。所以小众水果、猎奇茶叶轮番登场的背后,依然是品牌对原料和配比的竞争。
而原料竞争似乎是一个永远的风向标,最近新式茶饮在产品端又有了新的拓展维度。喜茶在贵州梵净山脉拥有自建茶园,蜜雪冰城成立了农业公司,茶颜悦色也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茶饮品牌自身的供应链日趋完善,产品品控、食品安全、规模化方面将会日趋稳定,未来在原料方面的竞争,或会朝着更高质的方向发展。
不过,新式茶饮行业的配方护城河并不高,品牌与品牌相互模仿已经成为常态。市场上若有爆款口味推出,其他品牌必跟风,扎堆的后果即是消费者快速的厌倦,铺天盖地的同类型产品很快便将消费者的新鲜感消耗殆尽。
结语
新式茶饮发展至今,竞争早已超脱规模化这个单一的维度,利用营销寻找差异化已成了一条必经之路。但仅在茶饮概念上做创意变革只是停留在表面,沉淀下来,将做一杯真正高质量、好口味的奶茶作为信念,或才是打动消费者的商业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