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我是余欢水》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男主喝了一瓶假茅台酒后,头晕脑胀,眼前眩晕,屡次扑街
,一度确信自己得了被误诊的胰腺癌,假酒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不可小觑。
< class="pgc-img">>然而,南安市水头镇有一团伙,假冒“八八坑道高粱酒”“金门高粱酒”商标,被公安当场查获万余瓶,价值230万余元,非法经营所得243万余元。
< class="pgc-img">>法院判处该团伙最高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01案情简介
三个简易点灌装加工 经物流邮寄销售
2016年7、8月至2017年11月间,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未经授权,组织陈某某(另案处理)等人在南安市水头镇某村一房屋及一搭设的简易房,生产假冒金门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金门高粱酒”、英属维京群岛商达诺国际行销有限公司注册的“八八坑道高粱酒”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6年年底至2017年11月,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向被告人李某某承租了位于南安市水头镇某村自建的养殖场,并提供生产机器,委托被告人李某某组织叶某某等人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金门高粱酒”等。
被告人高某某根据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的安排,从厦门某酒业公司、厦门某酿酒公司、晋江某酒业公司购买并运载至上述三个生产加工点进行加工。
被告人蔡某榕还分别向刘某某、颜某某(均另案处理)购买部分纸箱及酒瓶,并存放于被告人蔡某龙向吴某某承租的、位于南安市水头镇某村的两个房间。生产好的假冒白酒最后由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高某某运载至物流点邮寄销售。
< class="pgc-img">>2017年11月29日,南安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各被告人。经南安市价格认定局认定,现场查获假冒注册商标的“八八坑道高粱酒”9852瓶、“金门高粱酒”5049瓶价值为2306549元。
02法院审理
非法经营243万余元 最高被判处四年三个月
南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高某某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且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人民币1963825元,情节特别严重;
被告人李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人民币473545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被告人李某某、高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被告人蔡某龙、李某某、高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蔡某榕庭审中自愿认罪,酌情从轻处罚。
据此依法判决四被告人均犯假冒注册商标罪。
· 被告人蔡某榕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 被告人蔡某龙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 被告人李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 被告人高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责令四被告人退出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蔡某榕、蔡某龙、高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class="pgc-img">>03法官评析
本案所反映的制售假酒问题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司法实践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大致占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总数的一半,而假酒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多发类别。
假酒犯罪主要以假冒茅台、五粮液等著名国产白酒,以及进口知名品牌洋酒为主,在餐饮、酒店、娱乐等行业广泛存在,侵害面广,危害性较大,社会影响恶劣,不仅使酒类商标权人蒙受较大经济损失,还危及不特定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民愤较大。
近年来,泉州法院突出重点领域依法从严惩处涉食品卫生用品等民生领域的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史梓敬
从蜜雪冰城走红一段时间后,奈雪上市,茶颜被代购“逼疯”,喜茶盯上了Seesaw coffee,其他奶茶店似乎都没什么风声,不温不火。
作为一点点的老对手益禾堂,同样是网红奶茶成员之一,坚持走大众化的路线,也坚持价格亲民的策略,其招牌“烤奶”也赢得了大批网友的喜爱。
其实只要正常不出事有盈利就行,大家也不会把目光一直盯着你,但益禾堂偏偏又出事,赢得了比往常多出数倍的关注度。
一
广告低俗玩梗
益禾堂KOL品宣文案翻车
近日,有网友发现饿了么app首页推送的益禾堂广告涉嫌侮辱女性,被挂上豆瓣奶茶小组,引发部分网友的不满和抵制。
< class="pgc-img">>因为在其新品宣传上,益禾堂配上了“空姐的品质吉祥村的价格”、“这一大杯够你三四个秘书喝”等文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随后,该事件在微博上开始发酵,关于#益禾堂宣传文案#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哗然,网友纷纷喊话避雷。
< class="pgc-img">>对此,益禾堂回应称:已经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了调查。由于对合作KOL发布内容审核不力,真诚致歉。
目前已删除益禾堂宣传视频,对涉及的人员进行处理和追责。
< class="pgc-img">>7月25日,在益禾堂道歉微博下,有不少网友表示理解,并希望未来审核能够更加严格。
< class="pgc-img">>但仍有部分网友对其道歉并不买单,不理解为什么和女性相关的职业就要被性化呢?
< class="pgc-img">>其实对于这类型故意内涵、暗示或丑化女性的广告语经常出现。虽然可能的确不是益禾堂本意,但你不能说KOL在写这文案的时候没往那方面想。
而且你品牌的官方平台进行了发布,就代表了品牌的价值立场。益禾堂必然承受此次不当营销带来的舆论后果与声誉损失。
二
种草经济下
品牌主如何防KOL营销带来的公关危机
从2016年起,以短视频、直播KOL为核心,微博+微信KOL为辅助的传播方式开始兴起。#网红打卡#,#网红直播#,#小红书种草#随之而来,益禾堂此次KOL #达人探店#也属于其中一种。
然而没想到,因大咖KOL翻车带来的负面信息还真不少,比如李佳琦的不粘锅,雪梨双11被曝8000多万数据作假等。
那品牌该如何防KOL种草带来的公关危机呢?
01选KOL不多花点时间 出事的话需要更多时间
1.1从官方渠道选KOL
抖音、快手、微博都属于流量型平台,如果你需要强大的曝光度,你可以从里面挑选KOL,这里可以制造话题进行持续地宣传。
KOL主要的活跃和内容发布平台最好与企业产品推广平台一致,如果主要推广平台在微博,可以选择微博热度高、影响力大的博主。这样在平台上也给双方一个合作保障。
< class="pgc-img">>1.2选择与品牌调性最匹配的KOL
不同行业KOL使用习惯各有特色,并且拥有着不同的效果总结。
品牌主可以通过TA所关注热词、话题,找到KOL,再基于TA的地理位置、性别等基础属性,进行KOL的筛选,最后从TA共同关注度高的KOL中选择与品牌调性相似的KOL。
品牌主们可以从KOL风格、个人形象、过往案例等多方面考察,综合选出匹配度最高的KOL。
< class="pgc-img">>1.3考古KOL数据,谨防踩坑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粉丝可以买,数据可以造假,水军可以雇佣,所以不能只是以阅读量、点赞数来断定一个KOL质量的好坏。
如评判微博KOL时,除了转发、评论、点赞等基础数据以外,互动水平、互动情感倾向、转发层级、点击转化率、KOL质量度等也成为筛选KOL账号的主要指标。
品牌主们要了解KOL的多方数据,多进行数据考古,综合KOL各方面的表现,防止被扒出黑历史。
< class="pgc-img">>02种草前 一定要记得多看几遍内容
2.1敏感词一定不要乱碰
对于广告法中的违禁词不要试图去冒犯,涉及到政治、宗教类的敏感词汇也不要轻易尝试,一旦触碰,轻则被平台原路打回,重则直接封号。
< class="pgc-img">>企业应从源头上加强审查把关,在第一环节就将含有违禁词的广告挡在门槛外,让营销广告回归有秩序的品牌推广。
审核团队也应当具备辨识能力,对红线内容有过硬的培训,对内容应该严格把控。
2.2幽默可以,但要掌握度
广告为了传播效果和共鸣,当然可以幽默,但这种幽默是有边界的。如果不顾约束,一味玩梗,过度玩梗,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就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失。
像之前屡屡出现消费女性歧义的茶颜,“捡篓子”、在周边产品广告打擦边球等,让茶颜悦色两次陷入舆论风口。
< class="pgc-img">>创意新颖,幽默、玩梗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流量,但前提是要懂得尊重消费者,别让幽默变了味。此外,阴阳怪气的文案也应少用,避免无意重伤。
结语
尊重消费者,应当是所有大大小小品牌的共识。如果试图本末倒置,只想着在营销上走捷径、耍手段,迟早会遭到反噬。
平等地对待消费者和大众,是现代企业在开展营销时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尊重,真正成为国民心中可信赖的品牌。
般来说,面膜是一种能给面部皮肤带来湿润感的化妆品,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面膜情有独钟,这也导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均面膜消费量第一的国家。然而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表明,在“天量”面膜的背后,质量问题相当严峻。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7批次不合格面膜进行了通告。一些消费者使用面膜后出现严重过敏症状的视频也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的这些受害者的脸部都出现了红肿、起痘等过敏症状,严重的甚至满脸肿胀,眼睛都很难睁开。消费者使用面膜原本是为了保养美容,结果不但没有变美,还差点毁容。
用面膜后现过敏症状 商家称系过敏体质
记者注意到,一名差点被毁容的消费者,是使用了一款名为“茜茜雨露”品牌的面膜后,出现了皮肤问题。而茜茜雨露面膜的客服人员声称,他们的面膜绝对没问题。消费者出现过敏症状,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属于过敏体质。在茜茜雨露的旗舰店记者却看到,许多消费者用后都出现红、肿、痒等问题。
在不合格通告中记者还发现,谷幽兰净白和珀微·面膜两款面膜也被消费者投诉过。几位消费者还上传了自己脸部红肿的照片,并描述“过敏了,起小红疙瘩,别在网上卖假货了”。
18批次面膜菌落超标 最高超限7200倍
为此,记者来到参加这次化妆品监督抽查的权威机构之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检测发现,这款由广州博羿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茜茜雨露熊果苷雪颜亮肤隐形面膜”,其菌落总数超限量值84倍。也就是说,这款用于保养美容的面膜,表面看上去洁白干净,实际上布满了菌落。
此外,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告中还曝光了该公司的其他三款产品,他们分别是:茜茜雨露洋甘菊舒缓调理面膜、茜茜雨露备长炭净颜水润黑金面膜、沁颜芯鲜润 复活草瞬透沁润补水面膜,这三款产品菌落总数也都严重超标,最低的超限量值也达到了26倍。
在国家监督抽检中,检测人员又对16家企业的23个批次面膜进行了检测,发现还有12家企业的18批次面膜菌落总数不合格。其中超标达到20倍以上的样品分别是:
水盈七子白水分缘面膜(广州美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美国凯纳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谷幽兰净白面膜(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美丽习惯 从容美白面膜(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从容化妆品厂);
玉颜面膜二号(新疆方冠杨氏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
在菌落总数不合格的面膜样品中,记者注意到,有两批次面膜检验结果超限量值上千倍。一款标称为婴国天使婴儿蚕丝面膜的样品,其菌落总数超出标准限量值1000倍。还有一款标称为珀微 面膜 蓝莓嫩肤细致面膜,超出标准限量值7200倍。
皮肤科权威专家表示,菌落总数超标实际上对消费者的伤害非常隐蔽,一旦面膜中隐藏着致病菌或者细菌,将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伤害。即便是非致病菌存在于面膜中,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皮肤正常的菌群失调,损伤皮肤本来的屏障功能,破坏皮肤自身酸碱度的平衡。
美白保湿如何短期就见效?违规添加激素
不合格面膜存在的问题还远不止于菌落超标。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在美容院买了一款“膜法奇迹之补养面膜”,用了2盒后,她的脸开始脱屑、发痒。
检测发现这款面膜,导致消费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不是菌落总数超标,而是面膜样品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
皮肤科专家介绍,糖皮质激素的短期效果就是可以收缩毛细血管,让脸部发红或肤质敏感的人,皮肤一下子变得好了。专家表示,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危重抢救,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多种作用。
如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浮肿、痤疮、高血压、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等疾病以及令胎儿畸形等等。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精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三年来,曾多次因涉嫌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生产化妆品而被食药部门行政处罚,目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拟吊销企业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正在按照程序依法办理。
同时被检测出添加了违禁物糖皮质激素的面膜还有:静距离千颜蜜语桃花净颜靓肤面膜(广州珈芮化妆品有限公司)。
另外,还有两款涉嫌造假的面膜,分别是:
标称纤美玻尿酸原液水润赋嫩蚕丝面膜;
标称佐伊偌蚂蚁深层润白保湿神仙面膜。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