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肠约创制于南北朝以前,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其法流传至今。比较驰名的有广东香肠、四川香肠、江苏如皋香肠、浙江猪牛肉混合香肠、湖南大香肠等,各种香肠各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及特色。中国灌肠腊肠不加淀粉,可贮存很久,熟制后食用,风味鲜美,醇厚浓郁,回味绵长,越嚼越香,是中华传统特色食品之一,享誉海内外。
在中国腊味肉制品中,以广式腊味、湖南腊味、四川腊味最有影响,其中广式腊味又是腊味市场上的“绝对主角”,占全国腊味市场的50%-60%,在广东,广式腊味的市场比例更高达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正规腊味生产企业上千家,年产值100余亿人民币,在广东省食品工业产值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咸甜味是广东腊肠的特色风味。腊肠色泽光润,瘦肉粒呈自然红色或者枣红色,脂肪雪白,条纹均匀,不含杂质。腊肠切面肉质光滑,肥瘦分明,香气浓郁,肉香味突出。
广东腊肠是由猪瘦肉和猪肥肉按照一定的肥瘦配比,将上等猪肉的肥肉、瘦肉分开切丁、腌制,灌肠后自然风干晾晒而成。具体做法如下(可供参考):
用料:
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盐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山西汾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制作方法:
1、将肥肉放入开水中浸熟,拌上少量山西汾酒,埋入白糖中(此法被称作“冰肉”,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后呈透明,有如冰块而得名,且如此制作,可令肥肉不肥不腻),腌制约1天后,用刀切成比黄豆稍大的肉粒。
2、将瘦肉(最好是无皮猪肘肉)切成像黄豆大小的肉粒,放入精盐、白糖、生抽、山西汾酒和硝搅拌均匀,腌制至少8个小时。
3、待以上两种肉粒分别腌透后放入同一个盆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或者灌肠机,将肉水灌入泡软的肠衣中,以九成饱满度,然后将两端肠衣打结,用针耙在肉肠上密插,利于疏气,再用麻绳每隔30厘米分为一段绑上,中段绑上水草,挂穿在竹竿上,先用炭火稍稍焙干,再放入通风处晾晒7天左右,以肉肠身硬为度。
食用方法:
1、 制作成腊肠煲仔饭
2、 切片用于炒菜
3、 切丁做成腊肠炒饭
4、 切片翻煎后,直接当下酒菜
……
关于腊肠,你都有哪些拿手好菜,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