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但如果你喝的是假奶茶
甚至开了假店呢?
央视财经最近的一篇报道
让某古早网红奶茶店
喜提年度最“惨”奶茶店之名
一句话总结
花了1个亿打假
但山寨店最夸张时有7000多家
1个亿,这可是大手笔啊!
而且这山寨店的数量
在奶茶界也算是一骑绝尘了吧!
2月17日中午,@TheAlley鹿角巷 发布微博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未来会一如既往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杯茶。
鹿角巷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延晨表示,鹿角巷已经与多家外卖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线上平台鹿角巷店铺多为正品,消费者可放心选购;而在线下购买时,消费者还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博、微信所发布的正品门店信息,仔细甄别。
明明自己也是山寨的受害者
鹿角巷为什么要道歉呢?
因为有山寨店顶着“鹿角巷”的幌子
忽悠创业者加盟奶茶店
结果,创业者巨亏上百万
加盟商开了一家假奶茶店,赔了130多万
赵羽喜欢喝奶茶,同时梦想开一家自己的奶茶店。2018年9月的一天,她点击了一个品牌加盟的弹窗,留下了联系方式,立刻有客服人员联系她。随后,赵羽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又投资了60多万元,开了一家奶茶店。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赵羽:很多粉丝来了之后在店里喝,会问口味怎么不一样呢?之后就不来了。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当时房租每月28000元,再加上每月大概4000元的水电费,一直坚持到2019年12月份,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元。
开店一年多后,赵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 赵羽:在2019年12月底接到了这个电话,他说您开的是一家假店,我当时都懵了,怎么可能是假店?受骗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当时有7000多家跟我一样被骗的。后来正规品牌方把我叫到了公司,看了商标注册证,尝了产品以后,我才确定这才是真的。
买到真奶茶的概率太低了
喝到正版奶茶就像抽盲盒
这家茶饮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某奶茶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
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
据这家茶饮品牌企业介绍
一开始
他们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
而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
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
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
市场上却又出现了
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名称含“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数量超过860条,共有120余枚商标已注册且处于有效状态。其中,鹿角巷品牌创始人邱茂庭目前已成功注册50多枚“鹿角巷”“鹿角巷 THE ALLEY”等文字商标。
小编在某购物平台搜索鹿角巷时,仍能搜索到冲泡类鹿角巷天猫旗舰店,每杯均价超过6元,但店内仅有一款产品。
由于盗版猖獗的“声名在外”
鹿角巷的口碑和业务
受到了海啸般冲击
不是在维权就是奔走在维权的路上
付出了巨额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其实,并非鹿角巷一家遇到过此类现象。
喜茶早期名为皇茶,创始人聂云宸开创了芝士茶,但由于商标未能成功注册,放弃了皇茶,重新打造了喜茶这一新品牌。
2021年“鲍师傅估值达100亿”消息放出后,真假“鲍师傅”成为网络悬案,甚至有网友为了“教你如何分辨真假鲍师傅”,“来回吃了3天60遍”。
梳理相关案例不难发现,遭遇商标纠纷后,企业无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壮士断腕,选择重新注册商标从头开始;一个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产品创新、新店扩张、运营管理等,明显后者更难。
成为爆款只在转眼之间
当你的商标意识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就很容易被人钻空子
辛辛苦苦打出的天下
最终却为别人做嫁衣
综合自央视财经、中国基金报、微博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月17日,#鹿角巷回应7000多家山寨店#成为了热搜话题,著名网红奶茶店鹿角巷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将花一个亿打假,同时还公布了正牌门店列表。
鹿角巷官方声明
让人惊讶的是,在鹿角巷官方网站公布的正牌门店列表当中,并没有重庆地区门店的身影。上游新闻记者经过调查后确认——重庆已经没有鹿角巷的正牌门店了。
2018年9月和2019年1月,包括上游新闻在内的重庆媒体都曾报道了鹿角巷正牌门店开业的新闻。
鹿角巷正牌门店的全国分布
其中,9月22日鹿角巷重庆首店入驻万象城的新闻让人印象深刻——当时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运营长王政扬来渝剪彩。王政扬信心满满地表示:“从一开始,鹿角巷从来就不仅仅想做一家饮料店, 而是一把钥匙, 能开启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如今,这把钥匙来到了重庆,来到了万象城,即将开启茶饮世界里令人神往的写意。”
到了2019年1月,重庆地区有了三家鹿角巷正牌门店,分别在:谢家湾万象城、大坪时代天街和南坪万达广场。
外卖软件上已经无法点鹿角巷奶茶
2月17日,记者用外卖点餐软件,试图从鹿角巷这三家正牌店点奶茶的时候,发现万象城店暂无评分,时代天街店暂停营业,南坪万达广场店更是没有显示。
记者随后查看了时代天街店网友评论,发现最后一次评论时间是2020年12月26日。经常去万象城、时代天街逛街的张女士透露:“这两间店(万象城店和时代天街店)早就已经关门了。”
鹿角巷时代天街店的最后一个点评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2019年12月25日,上游新闻曾以《鹿角巷在重庆出现关店现象!打赢了官司,为何输了市场?》为题,报道了鹿角巷南坪万达广场店的关闭。
这是否意味着重庆已经没有鹿角巷的正牌门店?记者致电了鹿角巷官方热线,客服人员确认了这个猜测属实:“所有的正品门店,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官方网址上查询。官方渠道查不到的,就说明所在地区都没有。”
为何重庆的鹿角巷正牌门店全部关闭了?客服人员表示:“具体什么原因我不太清楚。目前我们公司有两种行为,一种是打假行为,另一种是市场重新规划。”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文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读特
除了肥宅快乐水,奶茶近几年也不断出圈,逐渐成为当代人快乐的源泉。
那么,你每天喝的奶茶是真的吗?
近日,一则#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各类商标维权事件层出不穷。一些鱼目混珠的山寨品牌、山寨店铺、山寨产品的出现,不仅损坏了正规品牌的声誉,也给企业和品牌造成损失,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创业者还因为加盟了山寨品牌,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加盟奶茶店先后投资90万元,奶茶口味遭质疑
据央视网快看微博报道,赵羽喜欢喝奶茶,同时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奶茶店。
2018年9月的某一天,她点击了一个奶茶品牌加盟的弹窗,留下了联系方式,立刻有客服人员联系她。随后,赵羽先是交了30多万的加盟费,然后又投资了60多万元,开了一家奶茶店。
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赵羽表示:“好多粉丝就不再来了,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
赵羽表示: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当时房租是每月28000元,再加上水电费每月大概是4000元,一直坚持到2019年12月份,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
山寨店的开店速度比正版都快
开店一年多后,赵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对方告知赵羽,你开的是一家假店。赵羽表示:“受骗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当时有7000多家店跟我一样被骗的。”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赵羽更换的相关设备,店铺的生意也开始扭亏为盈。
据央视财经报道,这家奶茶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告诉赵越超记者,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真店只有114家,假的高达7000多家
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
赵越超表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但假的店就高达7000多家。当我们取得商标权以后,进行了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其经济成本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防不胜防!
清理山寨门店,又出现冲泡奶茶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这家茶饮品牌企业介绍,一开始他们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而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市场上却又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
该奶茶品牌法务部经理表示:“这些冲泡类的奶茶,一般都在超市里面,维权的过程跟门店类其实是相似的,时间周期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鹿角巷发布声明致歉
据悉,报道中提到的奶茶品牌正是“鹿角巷”。17日@TheAlley鹿角巷发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对商标注册细则不详,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对此深表歉意。
业内专家:睁大眼睛分清楚,正规的加盟有正规的注册商标
业内专家表示,商标的注册与保护直接关系到连锁品牌的健康发展。中国烹饪协会供给侧服务委员会委员秦朝表示“你一定要睁大双眼去分清楚,它是真正的品牌,还是一个山寨的品牌。正规的加盟它有真正的商标,正规的注册商标。”
网友直呼:4年后,我才知道我买的奶茶是假的
此事一出,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不管是啥东西,只要网红开头的,就感觉产品质量低了一半;还有网友质疑,假的居然多达7000多家,怎么注册通过的?也有网友直呼,4年后,我才知道我买的奶茶是假的!
盘点那些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品牌
无独有偶,其实有很多知名的品牌都有这样痛苦的经历,咱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品牌吧:
一、路虎
LANDROVER(路虎)是很多人熟知的越野车品牌,然而公司本来的商标“陆虎”却在1999年就被吉利集团注册。吉利集团称之所以注册“陆虎”商标,是因为自己当时准备收购LANDROVER,没想到后来收购计划失败,LANDROVER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
二、BV
意大利奢侈品品牌Bottega Veneta(BV)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宝缇嘉”名称遭到抢注,不得不在2013年启动了新的中文名字“葆蝶家”,咋听上去像朋友圈卖的山寨面膜名字,一下Low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三、乔丹体育
晋江的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拥有“乔丹”、“QIAODAN”、“侨丹”等系列品牌,由于和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重名,商标也与其1997年拍摄的灌篮照片剪影高度近似,所以该品牌一度被认为与迈克尔·乔丹有关系,以低廉的价格在中国的小城市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2010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9.1亿元,甚至一度谋求上市。
四、同仁堂
同仁堂今年加快海外发展,立志于将中医传播出去,海外发展包括美国,美洲地区,非洲等地区,但是目前还是进不了日本,就是因为“同仁堂”商标早在1983年就被日本企业抢注。
五、海信集团
1999年,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该商标与海信的“Hisense”商标只在中间的字母“S”处有大小写区别。当时海信产品对欧洲出口有限,因此受到的影响不大。随后几年,海信海外销售增长,但是“HiSense”商标就会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海信。一旦海信要在德国甚至欧洲发展,西门子的行为就犹如一块“绊脚石”,让海信步履维艰。
六、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德国遭抢注
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一家名为欧凯(OKAI)的德国公司注册。这是王致和商标第一次在国外被抢注。同时,王致和集团也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抓紧注册,以避免商标再次在国外被抢注。
七、“五粮液”在韩国的维权之路
2003年,五粮液集团发现一名韩国人将五粮液的汉语拼音“WULIANGYE”在韩国注册成商标。按照韩国商标法,一旦正式受理商标申请和发布公告,异议时间只有一个月。五粮液集团随即向韩国商标总局递交了异议申请,并出具了“五粮液”作为国际知名商标和品牌使用在先的证据。“对方的注册方式属于恶意抢注,想要误导消费者。”但韩方辩称“五粮液”在韩国并不知名,注册不存在误导,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抢注商标,此类行为多是外国知名品牌未及时注册中国商标,导致一些人故意抢注以便捞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开始注重中国市场的开发,这就避免不了中文商标的注册。在中国注册商标需要外国企业引起重视,最好在产品未推出之时就其前铺好路,免得日后引起纠纷。
一旦遭遇抢注,企业就不得不以高昂代价与之合作,或被迫重新打造新品牌。
所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明人要把与自己有关的口号、外号、甚至名字都注册商标了吧。
对此,你怎么看?
(原标题《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上热搜,鹿角巷致歉》)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