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和胖胖出去逛吃逛吃时,看到感兴趣的店铺,就会琢磨这家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
某冶开了6年小饭店,也算入过餐饮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过“消费小票”算出一个门店的的营业额,以及毛利润。
消费小票一般会显示这几个信息:
1、流水号
流水号一般是商家叫号使用的,这个在收银系统上是可以更改设置的,所以除了取餐,我们一般不看这个号。
2、单号
单号一般由“设备编号+年月日+序列号” ,“序列号”是每天按照出单顺序打印的,所以我们重点要看这个“序列号”。
3、时间
就是结账消费的时间,以及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商家的营业时间,比如普通餐饮店10:00-22:00营业,营业12个小时。
4、应收
应收指所有商品原价的综合。
5、实收
实收指优惠过后,实际收取了多少钱,没有优惠则“应收=实收”,有优惠则“应收>实收”。
6、人均
人均消费金额指一段时间内的,每个消费者平均的消费金额。一般用销售金额除以消费笔数来计量。
< class="pgc-img">图一
>图一所示,两张火锅米线小票,33+23=56,人均=56/2=28元。
7、员工人数
比如某冶所在无线小城,小型餐饮业服务人员工资大约在2500元左右,店长4000元左右,炒菜大厨工资大约6000元左右。
现在很多店都是加盟店,加盟店都是标准化经营的,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所以不需要大厨。
图一所示的米线店是就加盟店,后厨阿姨1名,收银1名,打杂传菜1名。
2500*3=7500元
8、面积
面积跟水电、房租等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
餐饮店铺水电费,每平米每月至少需要10元。
图一米线店大约70平米。
它所处位置,房租在我们这里至少每月每平米50元。
< class="pgc-img">>接下来我们来算算这家米线店,赚不赚钱。
图二所示,结账时间是18:44分,预计营业时长9个小时,预计营业总时长12小时
单号最后的序列号是20,
也就是说截止今天晚上6点44分,这家店总共卖出了20单(不含线上平台外卖,线上平台外卖会有单独的序号)。
预计平均每小时20/9=2.2单
预计总营业额=人均28元*2.2单*12小时=739.2元
预计每月总营业额=739.2*30天=22176元
预计原料成本=总营业额22176元*30%=6652.8元
水电每平米每月大约10元:70平米*10=700元
线下月毛利润=月总营业额22176-原料成本6652.8-工资7500-水电700-房租3500=3823.2元。
(其实,线上平台外卖也是大致可以算出来的,某冶会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这里就说下结果,某冶看到这家店的外卖,正在做满20-10的活动,这几乎就不赚钱的,所以不就算它外卖的营业额了。)
以上这个火锅米线店每月的毛利润大约4000元不到,还是不算设备折旧维修、门前三包、税务、联网报警等费用的,可以看出这家店老板赚的一点都不多,如果成本控制的不好,甚至会赔钱。
再来算算另一家摊摊面
< class="pgc-img">>摊摊面:
每小时单数:162单/8.5小时=19单
人均:15元
天营业时长:12小时
月员工工资:4人*2500元=10000元
月水电:10元*100平米=1000元
月房租:100*100平米=10000元
天营业额=15元*19单*12小时=3420元
月线下营业额=3420元*30天=102600元
月食材=102600*30%=30780元
月毛利润=营业额102600元-工资10000元-房租10000元-食材30780-水电1000元=50820元。
这家是线上平台外卖单量很小,平均每天4单,对这个数字影响不太大。
以上可知,这家摊摊面还是比较赚钱的。
< class="pgc-img">>这种方法只能套出大致的一个区间,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首发,请勿搬运。
导语:
近日,一则云南火锅店的消费纠纷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女士在与同事聚餐时,竟然发现小票上的消费额高达474万元,这一惊人数字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然而,事实并不简单,故事的真相远比看上去更为曲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例,并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 class="pgc-img">>就算是国宴的水平也不可能这么贵吧,你们火锅店是搞欺诈消费者的吗?我从来没点过这么多的菜,结账的时候看到几米长的小票真的吓到了!
近日,云南某地一个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一女子和同事聚餐,结账时发现小票上消费了474万元,该女子称,就算倾家荡产杀了她也付不起那么多钱。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原来,这起事件始于一家小型企业公司的员工,李女士,她最近升职为公司总经理。
< class="pgc-img">>为了庆祝李女士的晋升,同事们决定一起聚餐。
事情的发展看似平常,但在背后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细节。聚餐的场所选择了一家新开的火锅店,据说那里的菜色和性价比都相当不错。然而,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却让这次聚餐变得超乎寻常。
几人到店时,正值饭点,服务员告知他们需要排队等号。虽然听说店里有折扣活动,但几个同事想要尽可能省钱,于是决定等点菜时再使用折扣。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欣赏着朋友圈上的评论,其中有人提到了这家火锅店的折扣。
< class="pgc-img">>终于,服务员叫到了他们的号码,几人被领到一张桌子前,开始点餐。李女士对于店里的折扣活动心存疑虑,反复询问服务员,确保其真实性。服务员耐心地解释,但李女士仍心存怀疑。
不甘心的李女士多次取消和重新下单,这不仅浪费了两位服务员的时间,还增加了点餐的复杂度。最终,他们终于完成了点单,菜上了桌,而李女士则迫不及待地拍照并发布到朋友圈,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桌号和点餐二维码。
< class="pgc-img">>这个小小的行为举动成为后来事件的导火索,引发了一连串的混乱。几人享受着美味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桌上的异常。直到一段时间后,李女士突然发现,桌上多出了许多她们没有点过的菜品,甚至有些菜品上了好几次。她们立刻怀疑是服务员的失误,要求核对小票账单。
然而,服务员却称这些菜品都是后厨指示上的,他们只负责上菜。李女士看到高价位的菜品,怒气升腾,大声要求经理出面解决问题。
< class="pgc-img">>经理迅速赶来,试图安抚李女士等人,承诺将解决问题。他们表示,只要问题出在火锅店,一切都会负责到底。经理的态度消除了李女士的一些不安,她同意先继续用餐,不要让事件影响聚餐的氛围。
然而,奇怪的是,点餐并没有停止,越来越多的菜品被送上桌,李女士等人已经吃得撑到不行。于是,她们叫来服务员结账。服务员领着李女士前往前台,李女士报出了桌号,服务员开始打印小票。
然而,小票的打印进程异常漫长,让李女士感到不安。
< class="pgc-img">>就在她开始询问的时候,服务员突然说:“您好,这桌消费了474万元的账单。”
李女士立刻吓得差点晕倒。她无法理解,吃一顿火锅怎么可能如此昂贵?她开始质疑火锅店的计费方式,坚称有些菜她们并没有点过。她要求见经理。
经理出现后,表示只要问题是火锅店的责任,一切都会解决。然而,李女士仍然对这一情况感到愤怒,她大声表示:“叫你们经理过来。”
就在李女士准备报警的时候,两位上菜的服务员站了出来,坦白承认了一切。
< class="pgc-img">>原来,她们之前为了
故意捉弄李女士和她的同事。她们解释道,李女士在点餐时一直不相信店里的优惠活动,反复下单又取消,让她们感到非常困扰。于是,她们想开个玩笑,故意点了一些未上菜的菜品,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然而,当她们服务员检查后,发现李女士的桌子上的菜品数量远远超过她们的点单,还有数百瓶高价值的酒。事情的真相令人震惊,原来这一切都是李女士自己朋友圈的一些网友所为。
< class="pgc-img">>他们看到李女士的点餐二维码后,扫描了它,并开始乱点菜,有些菜品甚至点了几百份,导致总消费额高达474万元。
李女士大感震惊,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的朋友竟然会玩弄如此恶劣的恶作剧。这一事件让她深刻认识到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她表示要将那些朋友从社交媒体中删除。
最终,火锅店的经理表示希望李女士不要追究服务员的责任,毕竟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女士的朋友所为。他承诺改进店内流程,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愿意按照实际消费金额结账,而不是按照虚假账单。
< class="pgc-img">>李女士表示感谢,并最终按照实际消费金额付款,不再追究服务员的责任。
以案释法:
那么,火锅店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演示、以假充真、销售禁止商品等行为。然而,在这起事件中,火锅店的行为并未涉及欺诈。他们积极处理了问题,并没有试图故意欺骗消费者。因此,根据法律规定,他们并没有欺诈行为。
至于服务员和李女士的朋友,他们的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显然是不道德和恶意的。
< class="pgc-img">>他们通过恶作剧捉弄了李女士和她的同事,导致了一场混乱。然而,法律并没有特定的法律条款来惩罚这种行为,因此最终没有涉及刑事责任。
结语:
这起火锅店事件告诉我们,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线上,我们都需要小心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恶作剧和恶意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严重困扰和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遵循道德规范,避免恶意行为的发生。
< class="pgc-img">>在法律层面上,消费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如有任何纠纷或疑虑,可以寻求法律援助。而经营者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诚实透明的服务,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网络上的互动和恶作剧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我们与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以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前阵子,因为茶餐厅收取“茶位费”的问题,
杭州吃货的一篇推文引发热议,
当然,除了“茶位费”之外,
强制收取的
纸巾费、湿巾费、调料费、餐具费……
都成了网友诟病的收费项目。
#买单时这样的场景
你熟悉吗?
↓↓↓
服务员!我买的单里为什么有一份纸巾?
我没有用过啊,给我退了吧。
这是自动下单的,点了不能退……
没用过也要我买单?点菜时并没有告诉过我啊!
近日,温州乐清市市场监管局接消费者投诉称,某火锅店内存在吃饭“必点”纸巾,且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的现象。
( ↑点菜界面)
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目前,乐清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该店立即整改,并对该店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
直到有次特地提出要退纸巾,店员才去帮我取消必选,所以,如果碰到不给退的店,大家也可以选择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只不过有的人习以为常,有的选择沉默,看看大家都是如何评价这类现象的吧——
网友热议
小卓同学:其实我对筷子餐具收费也很不懂,我都去外面吃饭了,难道我得自带餐具去吃饭吗?你一个开饭店的,连筷子餐具都收费,实在不行我手抓?
闫董:外面大把店有必点纸巾和茶位费!
尹白小乖乖:乐清的监管真的神速,去年投诉食品过期,周一一上班就给我打电话,当天就解决了。
锈子:希望把强制小程序点单的经营行为也管一管。
哪吒的小橘猫:这,遇到过,忘记哪一家了,我沉默了,支持较真。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我记得贤合庄就有那个2块钱的纸巾。
百姓瞭望台:温州一火锅店将“纸巾”设置成必点项目被消费者举报,生活中的你会“较真”吗?
悦悦子yy:早该整治这些了,还有餐具收费的,我不点餐具用手抓着吃??
阿猪超能睡:我最无语的一次就是去吃火锅,我们八个人只有一个人挑了料碗最后收了八个人的费用,找前台,人前台说他们都这样都收费。不吃也收费。真是醉了。
既然这样还是先吃饭吧:点名贤合庄,筷子纸巾都收费。
山上有房两套:一般火锅店都是必点!但是结账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退掉的,只要你没用!有时候我们自己带纸了,没有用的话结账都会退掉。
S一90968:上次我就跟店里吵了!事先没说!纸巾我吃完饭也没看到!结账时小票显示餐巾纸费用!但是桌上一张纸都没看到!他后面给我拿了一包扔给我!那种态度果断举报了。
李翊菲_:纸巾要钱,筷子要钱,餐具要钱!饭店好像是穷疯了
脆米虾:纸巾都是小儿科了,毕竟有时候确实不是必需品,大多数人都自己带的——但我作为中国人吃个火锅,筷子得是必需品吧?
向阳同学LA :现在很多餐馆学聪明了,把纸巾和筷子包装在一起强制消费。我就寻思了去饭店提供筷子不是最基本的么,为啥用筷子必须还得买湿巾。
天天天蓝蓝啊 :很多餐饮店都是默认项目,吃了再按人头收钱……霸王条款,欺负消费者不好意思说。
你在杭州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END-
部分内容整理自乐清市场监督、新浪微博
编辑 | 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