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茶饮,开始下探。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覃超贤
编辑 | 王琦璋
继喜茶之后,奈雪的茶也大幅降价了。
3月17日,奈雪的茶宣布,产品全线降至30元以下,最高降幅10元,同时,推出20元以下新茶饮产品线轻松系列,每月新增一款“1字头”产品。
奈雪的茶部分产品降价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看来,高端茶饮纷纷“低下头颅”讨好大家,那消费者会买单吗?
30块的茶,拜拜
据悉,目前奈雪所有30元以上产品价格已下调至29元,60%的产品价格在14至25元区间,价格下移至9元起。
同时,奈雪还推出20元以下新茶饮产品线轻松系列,比起29块一杯的霸气葡萄、霸气芒果,轻松葡萄、轻松芒果定价为19元。
奈雪推出“轻松系列”产品,受访者供图
早在今年1月17日,“轻松系列”就曾作为限时活动推出,奈雪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该系列产品销量持续走高,上市一个月以来,截止至2月底,销量超160万杯。
对于调价原因,奈雪表示是基于品牌、数字化和供应链上的积累实现的,因此不影响产品品质和用料。
2月24日,另一个茶饮头部品牌喜茶同样宣布降价,喜茶表示,今年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售价15-25元产品占比达到60%以上,未来将陆续推出“1”字头的饮品。
喜茶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调价后)具体的销售数据我们不对外公布,但是高峰期爆单情况确实多了不少。”
喜茶2月份公布新的价目单
3月3日,乐乐茶宣布,部分饮品价格控制在20元以下,最低的饮品只要8元起步,同时推出“大口鲜果茶”的新产品线,售价19元起。此前,乐乐茶的价位区间主要集中在19-29元。
继奈雪、喜茶、乐乐茶先后降价后,记者了解到,市面上主流的茶饮品牌基本上已经告别30块钱的茶饮,不过乐乐茶的小程序上,包括车厘子西梅酪酪、车厘子草莓酪酪、樱花莓莓雪酪等多款饮品价格在30-33元间。
涨价招骂,那降价呢?
在此番轮流降价前,喜茶和奈雪一直是新茶饮的高端代表,多款产品售价在28元以上。
2020年4月,喜茶部分产品价格涨到30元以上,多款产品价格上调了2元,奈雪个别产品上调1元。
当时在微博上,涨价曾引起网友热议,有媒体就#奶茶超过30元你还会再喝吗#话题发起投票,117万的网友选择“不会,被涨价劝退”,愿意尝试的网友仅有约10万人。
新浪新闻曾发起投票
尽管如此,在这轮涨价潮之后,2021年10月,喜茶还曾推出59元的饮品,分别为“整颗泰奶椰”“整颗金菠萝”。
针对此次价格下调至30元以下,喜茶和奈雪都表示,想让更多的人喝上优质茶饮。但是,从经营角度看,奈雪和喜茶似乎已经不得不调价了。
59元饮品的评价,图自微博@爱吃的甜饼怪
2月8日,奈雪的茶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2.80-43.20亿元,经调整亏损为1.35亿-1.65亿元,而2020年其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664万元。
事实上,如何实现盈利,仍是这几年摆在奈雪面前的现实问题。除了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为正数外,2018年、2019年奈雪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5658万元、1174万元。
奈雪在二级市场上并不被看好,自2021年6月30日上市以来,其股价一直波动下滑,截至2022年3月17日收盘,报4.86港元,较上市首日的18.98港元下滑了74.23%,市值缩水了210亿港元。
喜茶似乎也有了难题,2月9日,新浪财经报道称,喜茶内部正在裁员,涉及员工30%。当时,喜茶方面跟记者澄清称,相关传闻皆为不实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谓大裁员的情况,年前少量的人员调整为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
像喜茶、奈雪的茶这样的高端茶饮,为何越来越卖不动了呢?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告诉南都周刊记者,一些咖啡品牌之所以能卖到30块钱以上,主要是因为有第三空间的概念,很多消费者买杯咖啡是为了买一个位置。
他认为,“高端茶饮很难给消费者提供第三空间的服务,再加上,原来主打十几块钱的茶饮品牌,产品在不断进化、升级,有些产品已经不比高端品牌差,消费者在尝试了多种不同品牌后就会发现,喝30块一杯的茶可能有点像交智商税了。”
除了自身经营外,茶饮整体的市场环境也有影响。近几年来一直加速狂奔的新茶饮市场从去年开始有了放缓的势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市场增速首次下滑到20%以下,为19.6%,未来2-3年,市场增速呈阶段性放缓,预计增速为10%-15%。
茶饮市场整体增速,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
价格战打响,谁会笑到最后?
新中式茶饮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三大价格带。过去,高端市场由喜茶、奈雪引领,中端市场则有茶颜悦色、茶百道、古茗、coco等品牌,而下沉市场则是蜜雪冰城、益禾堂。
中低端品牌门店数量有绝对优势,而且,奈雪登陆港交所上市之后,2021年11月,古茗、茶百道也相继传出要赴港上市,虽然他们均否认了上述传闻。
消费者在购买茶饮时,也更倾向选择中低端品牌。艾瑞咨询发布的《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平均单价高于20元的新茶饮品牌市场占有率仅为14.7%,剩下的85.3%都由中低端茶饮品牌占有。
茶饮价格带,来源艾瑞咨询《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
这种种意味着,想要从这些品牌中抢夺中低端消费者,并不容易。
在广州上班的静静经常会喝喜茶和奈雪:去店里点上一杯,跟朋友聊聊天,她觉得二三十块钱一杯的茶饮并不算贵,但如果是外卖或者打包,她可能就会选择其他品牌。
奈雪、喜茶调价后,静静告诉记者,“其他茶饮品牌价格都是在悄悄往上涨的,相比之下,这两家降价后的价格现在我好像能接受了。”
经常喝奶茶的霏霏因为疫情在消费上变得更理性。在她看来,奶茶并非必需品,而且很多奶茶都会加入植脂末,果茶类产品大同小异,她会更倾向选择便宜而且口感不错的品牌。
霏霏告诉记者,“他们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性价比高的错觉。随着市场选择越来越多,在消费者心中,奈雪和喜茶降价后可能也不那么香了。”
听到奈雪、喜茶降价的消息,大学生小谢很开心,小谢很喜欢这两家店的茶饮,但是每次下单总会因为价格犹豫,碰上生活费紧张的时候,她只能点一些价格便宜的奶茶。小谢表示,“降价之后,我会更乐意去购买他们家的奶茶。”
与奈雪、喜茶降价形成反差的是,去年中旬,中低端茶饮品牌曾有过一波涨价潮。2021年4月,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茶百道、coco、益禾堂、一点点等品牌相继涨价。今年1月7日,茶颜悦色宣布涨价,上涨幅度在1-2元之间,不过其产品区间主要仍在15-18元之间。
在价格上,高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这也意味着在相交、相近的价格带上,未来将会有激烈的厮杀。
凌雁管理咨询分析师林岳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奈雪、喜茶还是有优势的,毕竟不少大众消费者因为它们贵转而消费其他品牌,所以它们价格下探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用户人群。
“如果茶饮品牌价格区别不明显,品牌之间比拼的一个是品牌力,一个是产品力,产品力方面就看创新的速度和打造爆款的能力了。”林岳说。
(应受访者要求,静静、霏霏、小谢为化名)
END
选选,
你会接受什么价位的茶饮?
阅读延伸
茶饮和咖啡,为何冰火两重天?
天天喊着要健身的年轻人,还养不活keep
又亏15亿!完美日记股价暴跌至1美元以下
万物皆可NFT,一幅数字艺术品拍出6934万美元天价?| 元宇宙
两年来,有着许多的明星已经不满足于自己单一的演戏和商演模式了,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向别的领域开始发展,有的涉及投资行业,有的涉及导演等领域,但要是说哪个领域是明星最喜欢,并且来钱最快的,那莫过于餐饮领域。
< class="pgc-img">>近日,黄磊和孟非两人的火锅店,黄粱一梦,正式开业,凭借着两人非凡的公众影响力,的确是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和不知名者前往,可是当消费过后却大呼太贵,这是为什么?
< class="pgc-img">>只是两个人而已,竟然就消费了整整近700元,通过价目表我们可以看出来,东西并不多,也都是很常见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价格会这么的贵,想必只有两位老板才知道了。
< class="pgc-img">>同样价格比较高的另一个明星餐饮店,非baby的奶茶店莫属了,一杯奶茶就要48元,作为穷人的我,真的很想知道baby家做的奶茶和普通的奶茶有什么区别。
< class="pgc-img">>大黑牛李晨在餐饮价格方面也是不甘示弱,就上图这么一碗面,竟然要卖到30元,对不起,原谅我看到这碗面的时候,实在是联想不到,色香味。
虽然明星的影响力比较大,粉丝比较多,但是也不可以借着自己的名气去做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明星给自己家的商品定价也恰恰能看出来一个明星是不是真的想要开餐厅,是不是真的爱自己的粉丝,还只是纯粹的想要大赚一笔。
>两天,娃哈哈奶茶店开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你没有看错,那个活在我们童年记忆里的娃哈哈,跨界开奶茶店了!据说,娃哈哈奶茶店内的所有热门产品,均是由“AD钙奶”制作而成。
< class="pgc-img">>娃哈哈进军奶茶行业
从已曝光的价目单来看,娃哈哈奶茶店应该是想走性价比路线。
其店内最便宜的一款产品名为琥珀珍珠烤奶,售价10元。最贵的一款产品名为胶原草莓,售价22元。
以这个价格来说,大概率下它对标的是以coco、一点点、茶百道为代表的“中端”新式奶茶企业。
< class="pgc-img">>诚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奶茶行业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发展得相当迅猛,吸引到众多品牌入局其中。
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入局者中,很少有像娃哈哈这样,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毕竟,隔行如隔山。
进军未知领域,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件风险性极高的事情,稍不注意就可能得不偿失。
即便前路漫漫、风险难测,娃哈哈还是将“奶茶店”推向了市场。
促使它毅然决然闯入新式奶茶领域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它想通过开奶茶店获得些什么呢?
1. 撕掉固有标签
和诸多老品牌一样,娃哈哈虽说国民度很高,但由于始终没办法撕掉作为“老品牌”的固有标签,其近几年的销售数据一直不太好看。
提起娃哈哈,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第一反应都是:活在童年回忆里的饮料品牌。
< class="pgc-img">>“童年记忆”虽然不是贬义词,但对于还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品牌来说,也不是个褒义词。这个词某种角度来说意味着“过去式”,意味着对于时下的消费者来说,其已经不具备竞争力。
开奶茶店能帮助娃哈哈拉近与年轻受众间距离,将固有标签撕掉。
2. 扩充产品线
一个饮料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推陈出新,产出足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那么它就很容易被“后浪”推倒。
自创立以来,娃哈哈陆续推出过包括爽歪歪、营养快线、八宝粥在内的不少产品,这些产品都取得过不错成绩。
< class="pgc-img">>问题是,近些年娃哈哈一直处于“吃老本”状态,没有持续发力,在产品创新上明显有些后劲不足。
此番入驻奶茶圈,想必其也是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扩充企业产品线,扩大品牌受众覆盖面,打造出更多爆款单品。
它的如意算盘能打响吗?
从“出发点”来看,品牌君认为娃哈哈选择开奶茶店不是件坏事。
经营品牌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适当的时候选择调整布局方向,有益于品牌长远发展。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娃哈哈已经是个拥有稳定受众基础的“老品牌”,但在奶茶领域,它还是个新玩家,想要站稳脚并不容易。
正如前文所说,以定价来看,娃哈哈奶茶店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茶百道们。
而以茶百道为代表的“中端”新式奶茶品牌们,在该领域早已稳稳扎根,娃哈哈这么一个后来者,能不能从这些“前辈”口中分得一杯羹,还是个问号。
< class="pgc-img">>可以肯定的是,娃哈哈的加入,必定会让原本就不平静的奶茶行业更加波涛汹涌。
我们大可期待一下,巨浪过后谁能脱颖而出,成为那个屹立于行业之巅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