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概要: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各酒店品牌稳步加快新酒店开业进程。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1-11月,我国新开业酒店数量超1500家,其中经济型酒店、中端酒店和中高端酒店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新开业酒店数量分别为244家、426家、492家,占比分别为15.98%、27.9%、32.22%。随着行业的稳步发展,酒店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升级,新开业酒店数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中端、中高端酒店仍将占据市场主要地位。
关键词:旅游业、高端化、星级酒店、新开业酒店、品牌数量
一、经营环境持续修复,强劲需求带动酒店行业稳健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推动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2017-2022年期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同比增长5%;人均消费支出为24538元,同比增长1.82%。
2023年以来,为加快经济回暖复苏,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消费市场进入修复上升通道,国内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在人口结构的变动下,90后、00后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主力军,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成为新时期消费的主体,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98元,同比增长5.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530元,同比增长8.8%,其中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4514元,同比增长6.4%,占比23.11%。在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下,居民出行对于居住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带动居民人均居住支出稳步增长,为酒店行业发展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 class="pgc-img">>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20年以来,受国内市场环境动荡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受阻,旅游人数和出游开销出现大幅下降,全国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2.1%,出游开销同比下降61.1%。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出游人数也在稳步增加,到2023年,在国内经济加速回暖的带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带动旅游业企稳回升,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1-9月,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数达到28.46亿人次,同比增长78%,出游开销共计3.17亿元,同比增长122.7%;农村居民旅游人数为8.28亿人次,同比增长67.6%,出游开销为0.52亿元,同比增长75.8%。
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旅市场恢复势头强劲,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在宏观环境的持续改善下,各省市为加快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相继推出发放文旅消费券、门票特价等举措,全面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如江苏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内蒙古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等奖补政策。2023年四季度以来,为进一步刺激和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各地文旅部门和旅游公司纷纷推出赏秋、冰雪旅游、温泉、海岛避寒等旅游产品,为旅游业注入强劲活力,也为酒店行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在旅游业的全面复苏下,我国酒店行业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随着出游人数和旅游开支的稳步增长,酒店行业也将得到蓬勃发展。
< class="pgc-img">>二、行业加速高端化转型升级,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发展
酒店,又称宾馆、旅馆、商旅、饭店等,是以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商业机构,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餐饮、娱乐、宴会、商务中心等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万豪、洲际、希尔顿、喜达屋等外资品牌陆续入驻中国,同时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下日益频繁的商旅需求,国内相继出现大量的单体酒店,但主要以设施和服务标准化程度低、条件差的小型酒店为主。与此同时,部分酒店连锁品牌成立。1993年,中国首个本土中端酒店品牌维也纳诞生。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部分酒店积极整合单体酒店,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消费者对于酒店的需求也从满足基本住宿,升级为平价、卫生和安全。
在市场需求持续变化、经济社会环境稳步发展的推动下,酒店行业也在持续优化和调整。2015年之后,行业进一步整合深化,并进行结构升级,在此阶段,中端酒店得到快速发展,中高端酒店开始萌芽,多品牌、多元化、多梯队的龙头酒店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消费者对于酒店的需求也从平价、安全、卫生,升级为品质、体验。在此期间,锦江、华住、首旅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收购兼并力度,持续扩张战略版图,全面推进不同层次、不同价位的酒店布局。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加速回暖,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酒店企业积极紧抓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革新,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赋能下,旗下酒店持续优化升级,助力酒店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class="pgc-img">>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分析:行业加快高端化转型,新型主题酒店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深度调研数据、专家反馈数据、内部运营数据等全域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升客户的商业决策效率。本报告对中国酒店行业现状与市场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投资者寻找新的市场投资机会,进入酒店行业投资布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 class="pgc-img">>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消费系列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餐饮消费品质、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动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
时间安排
2024年8月至2025年全年。
主要举措
1. 创建品质消费新优势。一是发挥钻级酒家酒店品牌效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品质的餐饮服务,注重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二是开发钻级酒家酒店金茉莉美食菜点,体现地标美食特征,讲好地标美食故事,弘扬地方饮食文化。
2. 培育联动消费新生态。一是线上下联动,线上建设金茉莉饮食文化博览馆,全景展示钻级酒家酒店消费环境、餐饮产品,一键导航、到店消费,线上线下共推钻级酒家酒店品牌。二是省市县联动,打通钻级酒家酒店会员,实现相互消费联动,增强消费体验附加值。
3. 引导绿色消费新风尚。一是倡导绿色美食,钻级酒家酒店从原料食材采购、加工、烹饪到餐饮服务、结账、信息反馈等环节使用绿色产品,注重环保、节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倡导绿色生活,引导消费者在钻级酒家酒店绿色消费的同时,使用可降解的餐食包装盒和包装袋,引导家庭垃圾分类绿色化。
4. 探索融合消费新路径。一是钻级酒家酒店内部融合,增强消费者获得感、满意度,实施餐饮+客房、文娱、健身、休闲等一体化优惠消费模式。二是钻级酒家酒店外部融通,整合餐饮+旅游、非遗、老字号、教培、影艺、体育等资源,实现跨界融合。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促消费实施方案既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第四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的通知》具体措施。全省国家钻级酒家酒店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有序推进,并由金茉莉文化予以指导负责有关工作。
2. 大力宣传推广。金茉莉文化将通过报、刊、网、卫、端、屏等有关媒体进行工作推进、跟踪服务。重点做好钻级酒家酒店的企业品牌宣传、人物报道、菜点推介等。
3. 示范典型引路。本着成熟一个总结一个,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各地钻级酒家酒店在促消费活动中的经验和创新举措,将通过钻级酒店年会、各区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推广。
联系方法
朱昌进 特邀副会长 13771893877
张凌悦 助理 18136485863
邮箱:3624248467@qq.com
月落下帷幕,A股中报披露也正式收官。
在上半年五一、端午假期的带动下,旅游业格外火热。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
具体到上市公司来看,业绩明显好转是行业的主旋律,含有景区资产的旅游上市公司大多扭亏为盈,与旅游相关的酒店上市企业业绩也出现明显好转。
旅游酒店公司六成扭亏为盈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A股中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相关上市公司共有30家,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3.82亿元,同比增长69.27%;实现归母净利润17.7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4.43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具体而言,30家上市公司中,除*ST西域、西藏旅游外,其余28家营收均超过亿元。其中有11家营收超过5亿元,锦江酒店、中青旅、首旅酒店、岭南控股、同庆楼等5家营收更是超过10亿元,同比去年均增长3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受益于上半年旅游业复苏,多数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共有26家公司净亏损,占比达86.67%;今年上半年,共有22家实现盈利,占比73.33%,其中有18家是实现了扭亏为盈,占比达六成。
具体来看,共有锦江酒店、宋城演艺、首旅酒店、黄山旅游等9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均在150%以上。宋城演艺最为强势,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扭亏为盈,大增11倍。
此外,西安旅游、云南旅游、中科云网是三个例外,今年上半年亏损加深,分别亏损0.50亿元、0.63亿元、0.93亿元,同比增亏3.53%、113.61%、2662.24%。
多数企业成本率显著降低
从成本端来看,成本率降低是今年多数企业实现盈利的一大原因。
2022年上半年,30家公司的平均销售成本率达到了111.29%,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值降到了66.14%;这也意味着,去年为负数的平均毛利率,今年升到了33.86%。
其中,三特索道、宋城演艺、丽江股份、大连圣亚、天目湖等9家公司的成本率均不足50%,除了祥源文旅之外,其余8家的销售成本率同比去年均大降30个百分点以上(这也意味着公司毛利率大增30个百分点以上)。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多家上市公司也显著提升。大连圣亚、九华旅游、同庆楼、峨眉山A、天目湖、丽江股份等6只股平均ROE在5%以上。
此外,*ST凯撒的ROE此前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被申请重整。截至目前,公司已进入预重整,三亚旅游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中选预重整产业投资人。
行业复苏预期得到兑现
总览旅游酒店行业上半年表现,复苏预期得到阶段性验证。
今年以来,出行产业链整体渐进复苏,补偿性需求支撑,出游人次仍恢复良好,唯客单价恢复仍有赖于居民消费力回稳。今年节假日集中出游特征更趋显著,上半年的五一、端午假期格外火热。
展望下半年,暑期预订或更积极,各类旅游产品受关注度高,避暑、研学、康养等旅行需求有望成为暑期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各类演艺演出活动的举办也显著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
行业端看,酒店行业处在需求快速恢复的上升周期。短期,9月重点关注杭州亚运会/演唱会经济出行需求带动,以及国内外出行需求同比持续释放;中长期,酒店需求持续高端化推进下,头部酒店企业更易满足需求不断升级。
旅游行业受益于暑期旅游市场持续恢复,火热程度创近五年来新高。出游半径逐渐扩大,出境游、亲子游火热,研学旅游、赛事演出等项目暑期表现亮眼。暑期旅游消费恢复显著,可以期待十一黄金周假期催化带来Q3-Q4的进一步复苏。
针对旅游&酒店行业的下半年变化,首创证券指出,暑期出游需求弹性充分释放,行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政策方面明确支持文旅消费发展,行业长期供需格局持续优化,龙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建议关注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君亭酒店。旅游板块直接受益于暑期出游热,Q3业绩加速回暖,建议关注天目湖,宋城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