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工人日报
2018年,全国餐饮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餐饮行业“吃得开”
北京著名的餐饮街——簋街 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日前,新疆一家以做大盘鸡而出名的餐饮企业,开启全国加盟模式,这也意味着全国各地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新疆特色菜的美味。据了解,该公司在餐饮行业中深耕数十年,拥有成熟的餐饮品牌运营经验和品牌管理经验。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国,特别是在餐饮方面尤为突出,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直是不错的,连锁餐饮也越来越多。由于门槛低,许多创业者也不断地进军餐饮行业,竞争也愈加的激烈。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业内人士指出,餐饮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顺着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营销方法,才能更“吃得开”。
稳速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要不再等等吧,都等一个多小时了,很快就会到了吧!”5月24日晚8时,在乌鲁木齐时代广场一家主打新疆特色菜的网红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但还是不时有顾客加入。店主告诉记者,开业以来,生意都比较好,周末时候经常要排队,为此他们还在门口设立了顾客等候区。
记者在乌鲁木齐的多家网红店都看到这样排长队的场景,在许多实体店不景气的情况下,餐饮行业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状况。相关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餐饮收入13925亿元,同比增长9.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921亿元,同比增长7.1%。前4月,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
据了解,这几年来,餐饮行业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状态,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餐饮收入为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2017年中国餐饮收入为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2018年中国餐饮收入突破4万亿元,达到了42176亿元,同比增长9.5%。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餐饮行业投资前景还不错,虽然收益率不算高,但我们比较看好。”乌鲁木齐市一位从事投资研究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中国的食品餐饮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烹饪协会预计,今年餐饮业将处于合理发展区间内,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继续发挥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在互联网、物流冷链技术的推动下,餐饮企业通过餐饮门店销售+零售,线上线下结合,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关机构也预测,2019年中国餐饮收入将达48620亿元,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将突破7万亿元,达到了71670亿元,2019年至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19%。
新零售成发展趋势
相较于内地,新疆由于地域面积太大,快递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区的不少餐饮店门口仍看到有外卖小哥在等待。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对传统零售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互联网产业的强大攻势下,餐饮行业不但没有被打败,还借助互联网越做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线餐饮外卖覆盖率越来越高,新零售成餐饮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美食百强榜”显示,零售化对餐饮收入有着突出贡献。一批餐饮企业加强名菜名点的工业化,通过餐饮门店销售+零售,线上线下结合,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外卖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回头客多,这也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拓展营销通道的同时,做好菜品。”乌鲁木齐建康路上一家面食类餐厅的店长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相关数据显示,外卖成为推动餐饮很重要的一个动力。2018年互联网餐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2.5%,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00%,饿了么APP季活用户数同比增长72.5%,领先竞争对手20%,口碑所在的到店市场交易同比增长31%。
《2019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明确指出,得益于口碑饿了么与阿里生态融合后推动的新零售与数字化赋能,整个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从传统粗暴的流量收割中及时转身,开始又一轮的强劲增长。
监测数据显示,互联网餐饮外卖月度活跃用户整体保持上涨态势。美团点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美团点评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191.73亿元,同比增长70.1%。
此外,随着追求新奇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新生代消费群体成为消费主力,高体验式消费场景成为餐饮门店的新趋势。通过门店视觉设计、菜品设计、器具选用、互动设计等方面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场景,提高消费者体验参与感的餐厅越来赶多。
向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转变
虽然餐饮行业发展空间大,但由于进入的门槛较低,竞争比较激烈,不断地装修,换招牌,换业主,这是餐饮门店的常态。据了解,餐饮业广泛面临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三高一低”问题。成本是餐饮业最关切的问题,也是目前影响餐饮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店铺客流量少、客户关系弱、营销手段欠缺、消费过程复杂、线上资源无法导流线下消费等痛点,也困扰着众多餐饮企业。
目前,对餐饮业销售增长起到主要贡献作用的还是大众餐饮,已占半壁江山。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餐饮企业正面临从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在这其中,建立数据体系尤为重要,要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
菜品口味、性价比、食材新鲜是食客最关注的三大因素。面对大数据时代,餐饮行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除了为消费者进行精确画像从而进行精准营销之外,要向餐厅定位、选址、经营决策、营销策划、供应链、运营管理等领域拓展。
业内人士指出,新餐饮品牌营销的核心是口碑,以前是“人耳相传”,如今是“手机相传”。新餐饮模式要以产品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情感为诉求,在创造美味的基础上,用丰富的情感价值,塑造胃、眼、心的满足。
吴铎思
漂12年后,董小姐终于在这座城市拥有了一盏自己的灯,也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确切地说,不仅拥有,还开了个极好的头,开业即卖爆,有探店博主主动要求帮忙宣传,被她拒绝了。
董小姐开的餐厅叫做“BUZZ”,开业一周后,她把团购套餐挂上抖音,仅4天就卖出97万。在过去的北京餐饮业,这种节奏实属罕有。但现在,年轻的前互联网人带着新媒体思维闯入实体经营,让这种速度成为可能。
从互联网转行来的新餐饮人,了解用户喜好,熟悉线上的新潮玩法,清楚对一个新店来说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什么,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带来的良好流量和机会,加之特色的餐品基础,董小姐的小店迅速被许多用户熟知,成为所在街道“最靓的仔”。
一、像蜜蜂一样
流量来得太快了。团购套餐上架抖音没多久,客人就在门口排起长队,室内室外的露天圆桌也迅速坐满,后来的客人只好被引入地下。这家名为“BUZZ”的精酿餐吧位于日坛公园对面,这是条稍显冷清的街道,附近没有新潮的商场,也不是餐饮商家的聚集之地,论地段的繁华程度,位置其实并不算优越。客人们都是从抖音上找来的。
7月20日,BUZZ精酿餐吧开业刚刚一周,店铺的抖音账号发布了第一则视频,上架了店内的团购套餐。当日,后台数据显示,套餐有超过200万曝光。这是一个让BUZZ的老板董小姐吓一跳的数据,而很快,更出乎意料的数据出现了,4天内,BUZZ的团购套餐在抖音上卖出了总计97万元的销量。
“现在我们店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老板董小姐说。虽然离三里屯只有几公里,BUZZ精酿餐吧所处的地域却完全没有三里屯那么热闹,少有写字楼和青年社区住宅,有喝精酿需求的顾客并不多。刚开业时,BUZZ每日营业额大约为8千,而像同等规模的店铺,一天大约需要达到2万营业额才算正常水平。
董小姐和合伙人很快想到了在抖音上找探店达人做推广。两人都曾在互联网行业深耕了十几年,流量、获客、推广都是过去信手拈来的工作日常,“我们了解运营推广需要什么,就用过去的经验,复制到这家店上。”抖音的用户覆盖面广、内容流量范围宽,是新店启动上线的好选择。
事实上,筹备酒吧时,董小姐已经准备好了BUZZ精酿餐吧的抖音账号。在这之前,董小姐自己拍过短视频,内容是喝酒聊天,讲搞笑段子。开店前,她考虑,“如果店铺也有自己的线上自媒体账号,并且能自带流量,对于店铺的宣传,各方面都会有良性促进。”
7月20日,董小姐也在抖音上进行了一次直播,她原本只是想随便试试,没想到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凭借自然流量,团购套餐就卖出1万多。随后十几天,她几乎每天都会播,每次播两三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场的观看有几千人。
流量迅速涌上,这家新店也迎来了挑战。
在董小姐的预期中,光临BUZZ的客人应该主要是来喝精酿的,因此,BUZZ后厨面积只建了不到三十平方。因为对餐食标准的讲究,BUZZ没有预制品,所有食材,包括泡菜和配菜,油醋汁和沙拉酱,都由BUZZ厨房团队研制。作为主餐的烤鸡和烤肋排最需要时间,烤鸡需要提前用茶叶浸泡10个小时,每日供量有限,主厨一早到店烤制,一锅能出不到30只。这样的出餐量,完全无法满足前来探店、蜂拥而至的客人。
尽管如此,董小姐的第一目标还是不能降低餐品的标准,店内的精酿拿过奖,主厨做的汉堡也几次拿过奖,厨师和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董小姐说,不能砸了自己招牌。
突然暴增的流量也考验着这家新店的接待力。上架抖音生活服务团购套餐之后的几天,进店核销的顾客多到几乎“难以正常运转”,店内有8位服务人员,人手还是不够。董小姐也加入了基础工作,站在后厨洗了很久的杯子。
提起那几日,董小姐和合伙人的感受是“疯狂”。就像这家精酿餐吧的名字——“BUZZ”——意思是蜜蜂振翅的声音,读起来,发音很像打开啤酒瓶盖的声响。他们说,这个词是做人,也是做生意的准则,要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
二、做更实在的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董小姐的身份是互联网人。2014年,在互联网领域有了一些经验的董小姐和朋友一起创业,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那是创业最好的时代,她挣到了钱,实现了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心愿。
钱赚了不少,但董小姐内心一直有种虚浮感。她觉得自己只是在幸运的时机,用了聪明的方式,赚到了些快钱。“行业门槛低,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自己的关系用户,能挣到钱主要是因为我们较早进入行业,但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这个领域,可能随便一个人进来都能做到,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如董小姐预计的,2019年底,她所在的行业真的越来越困难,她顺势撤出。那段时间,她开始反思。“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没有沉淀,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东西。相当于被那个时代的风口推着走,我们是裸泳的人。”
互联网行业泡沫太多,董小姐觉得,做实体可能更实在。下一个事业阶段,她想做一些需要日积月累,付出努力,能够沉淀的事情。身边的朋友很多在餐饮行业,她耳濡目染,也对餐饮业有了些了解,从移动互联网退出之后,她开始进行餐饮投资。
起初,那是一段无忧的日子,后来,董小姐也觉得厌倦。“从个人角度来看,做投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益。财产和金钱可能会有增长或变化,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感受不到自我的增长,我每天只会享受,吃喝玩乐,时间长了也很没意思。”
董小姐自己去经营一家店铺的想法,几年的餐饮投资,与餐饮业朋友的交流,她了解了许多流程化且成熟的经营知识。她希望真的切身经营,了解得更深入,她找到了已有成熟的品牌创立经营经验的合伙人,一起打造了BUZZ精酿餐吧。“你知道一家店的运营,从前厅到后厨,再到营销推广,整个过程,这很有意思。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亲身经历并积累自己的技能,未来,我再开店时会变得更轻松,也许我还可以创立自己的品牌。”
开业前两个月,董小姐与合伙人、餐吧的主厨一起搞定了菜品研发内容,自媒体账号和内容风格也准备完善。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培养了她对数据的敏感度,BUZZ正式营业后,每天的营业额,抖音团购套餐的售卖与核销情况,不需要刻意进行总结,她一眼就能看明白。
自己经营餐吧,比不得做投资时的悠闲,董小姐一下子变忙了。每天都需要到店,把控店铺运营的整体情况,指导服务员的服务状态,出餐水平的稳定性,有时还需要与客人做深入的社交。每晚,她几乎要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
辛苦有时也是享受。“因为食品和酒是进嘴的,不是谁说好喝就好喝,要做到真好,菜品好不好吃,体量好不好,所有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董小姐喜欢这种实打实的快乐感。
三、开餐厅,互联网人有自己的玩法
董小姐认为,对一家新店来说,人气最重要。“路过的人看,他们家生意挺好,今天就先过来吃了,如果今天没时间,客人可能也会想,我下次是不是过来尝一尝。”仔细计算盈利的话,在抖音做优惠套餐的线上推广,短期可能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增收,但董小姐明显感觉到,客人对自己店的认知度提高了。
做生意也像做人,董小姐相信,真诚才能让人走得更长远。虽然BUZZ精酿餐吧开业初期的套餐价格实惠,食材成本又很高,她也坚持不损减质量,为了降低成本而用差一些的食材。“我们始终坚持,无论是团购,还是其他类型的客人来店,都不会因为是团购套餐就提供打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团购套餐能赚多少钱,毛利能达到多少,不是董小姐和合伙人最关心的事。他们认为,用户价值应该建立在商业价值之上。“开店,与蜜蜂是一样的,需要有情怀和认真,不能随意投入。”
在这两个年轻的前互联网人眼中,真正会玩的老板,一家店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会有不同的推广策略。前期要全力以赴,中期则要开始进行产品转型,后续还要踩刹车。“如果刹车踩不住,就不能盈利。策略是有的,但我们会先解决流量问题,这才是我们现在最该考虑的问题。”
第一次自己经营餐吧,董小姐在意每一位来店的客人。她经常进行餐厅回访,询问客人用餐体验如何,餐服和酒服也在不断优化。除此之外,她还会进行锁客的二次营销,尽可能地开发更多活动,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真诚真的能够打动客人。BUZZ的好客人很多,有一个最令董小姐印象深刻,每次都很主动地要求董小姐,千万不要给自己打折,他拒绝任何优惠,只是单纯地想支持BUZZ的生意。公司的团建活动,也会申请到BUZZ来举办。
董小姐在意反馈的真,哪怕是真的批评。“尽管,很多商家通过诱导方式引导顾客写好评,但如果用户真的觉得不好,他们也一定不会愿意写好评。我不要求顾客给我们好评的,所以只要愿意写好评,一定是很爱我们的用户。”
对于店铺未来的运营策略,董小姐很有信心。经验告诉她,在善良真诚的基础上,只要有信念感,梦都是会实现的。
大学刚毕业时,她也没有那么确定自己要做什么,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迷茫。父母让她回老家工作,她就回了。回家后,她的目标反而清晰了,因为终于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再次回到北京,她信念明确,自己要在这个城市立足。
她印象很深,当时自己站在天桥上,看着高楼大厦,想,“为什么没有一套房子属于我呢?”
如今,北漂12年后,她在北京拥有了房子,也终于能够坐在属于自己的餐厅里,吃上一顿饭。“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初的梦想实现了,她觉得以后还会更好。
编辑 龚蕊
标题: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首破5万亿元——“舌尖”撬动消费新活力
民以食为天。不论是电瓶车上满载的外卖、职场青年的“标配”咖啡、奶茶,还是“香”飘海内外的火锅、快餐……令人着迷的“舌尖”美食离不开一个字——“吃”。
吃,看似事小,却也实力了得。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随着餐饮住宿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较快回暖,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成本上涨、消费需求转变等多重压力,一度让这个最能体现人间烟火气的行业面临困境:从2019年的4.67万亿元到2023年的5.29万亿元,餐饮收入几经波动。
餐饮业如何“挺”过来?怎样“焕”新颜?
从烘焙、茶饮、预制菜到远程选餐、在线下单;从低脂、轻食到“餐饮+旅游”“餐饮+展演”……多变的环境下,创新的步伐不变,群众的美味“清单”在多元业态、智能服务、健康品类和更具创意中质感十足。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两年,不少省份烘焙、茶饮等新兴业态的门店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在这个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力军的行业里,万千经营主体的携手前行支撑中国餐饮业迎来又一个春天。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注册餐饮单位超410万家,个体工商户占比超8成。
餐饮业一头连着“嘴巴”,一头连着“泥巴”,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一块馍、一碗面、一盘菜……伴随田间地头的农副产品进城、入店、上桌,农户的“钱袋”鼓起来,日子“火”起来。
餐饮业能够激发多少就业活力?
以一家餐厅为例,除了厨师、服务员,还涉及采购、运输、市场营销、策划、菜品研发等多个工种。报告显示,平均每10平方米餐厅营业面积就可以解决一个就业岗位。我国餐饮业直接就业人员已近3000万。
餐饮业的撬动力有多大?
上承原料供应、农业发展,下接社会就业、内需消费。2023年,餐饮业带动农副食材、食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约2万亿元营收,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饮食是生活必需,也是文化传承。经历风雨,让我们对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共情。
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麻、辣、咸、鲜、香、甜应有尽有,螺蛳粉、功夫茶、潮州菜、沙县小吃等国潮美食名片……丰富多元的餐饮文化传递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道道中华料理、一款款融合菜肴吃出了人气,也提振了消费。
(新华社记者 邹多为)(邹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