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卷入”《红楼梦》中的青莲女史董小宛(一)董小宛与《红楼梦》
文/陈二虎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三、 董小宛卿须怜我我怜卿
董小宛传世有许多书画,被不少博物馆收藏,颇见其功底。
当了冒辟疆小老婆之后,其方方面面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来,几近眼花撩乱的种种优良品质已经超越了传统“贤妻良母”的标准。却管弦、洗铅华,以最快捷的速度完成了从“妓”到“妾”的转换,几乎集女性生活中该有的角色为一体,十足是男人理想中的女人,是一个“全方位”的保姆。当冒家老少“享受”生活的时候,她侍候他们比丫鬟还尽职,剥果备茶,还要陪着笑脸,带给大家愉悦。当一家人用餐时,她分明就是服务员,在身后垂手站立等待吩咐,只是大家叫她一同吃,她才肯用。认真学习纺织,又精于刺绣,更是一个优秀的贴身女秘书和知名女作家。
冒辟疆是名噪一时的人物,求他字画的人趋之若鹜,董小宛就为他代笔应酬。冒辟疆喜欢收集唐人诗篇,她认真帮助稽查与抄录,经心校订。同时自己查索典籍,写了一本堪称古代小女人百科全书的《奁艳》,“细字红笺,类分缕析,极为瑰异精妙”。将女子从化妆到服饰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一网打尽”,是女性的“教科书”,可惜的是,我们今天读不到此书,不知从何时就失传了。清代陈文述长诗《董小宛像》中云:“读遍宫词又楚词,手裁玉版写乌丝。一编《奁艳》尤新异,千古红闺绝妙辞。”可见董小宛这位绝代佳人不但书法精妙,丹青传神,还是写书高手呀!
古人讲究“相夫教子”,董小宛就是最好的家庭教师,侍候冒辟疆是份内,更耐心教冒辟疆的两个孩子学习功课……
董小宛最令人称道的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深谱做菜,挖空心思让老公冒辟疆吃好,享受美食。她精研食谱,拜访名厨,学习手艺,并且举一反三,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董菜”。她制作的糕点,真正达到外焦内酥,甜而不腻,如今被称之为“董糖”,她创制的“走油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虎皮肉”……无论怎样的习见之蔬菜鸡鱼,经董小宛之手,立马活色生香、与众不同、勾人垂涎,所谓“蒲藕、笋蕨、鲜花、野菜、枸蒿、蓉菊之类无不采入食品,芳旨盈席”。最绝的是能把荤菜变素,所谓“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
董小宛用今天的话说更是一个“理财”高手,大到投资,小到柴米油盐的日常费用,她都如数登记,事无巨细、了然于心。(冒辟疆一家逃难时,冒辟疆的父亲正愁没有零用钱,只见董小宛拿出一个布袋,倒出散碎银两,而且每一个重量等级都标准的一清二楚,真是服了!)
董小宛还是家庭保健医师和一级护工,冒辟疆几次生病,从用药到饮食到陪护她都呕心沥血。冒辟疆最重一次,得病几个月卧床,她裹着一张破席卧在床边,就是为了及时照顾冒辟疆,他冷就拥抱他,用身体给他取暖;他热就为他扇风,他痛时就给他按摩,还观察他的粪便和颜色,推测其病情;他心情不好,就逗他开心,这样的女人,神仙一般呀……
另一面,董小宛更是最佳的红颜知己与床上尤物,极富情调,善解人意,把琐碎的日子过得浪漫而且诗意。(董小宛天资巧慧,阅诗无所不解。其名白号青莲,又称青莲女史,透出对李白的倾慕。自制香丸让室内香郁氤氲),还常常月下诵咏诗句,菊丛与菊共淡泊。
四、董小宛空余影梅庵
董小宛,用现代人的视角来分析,似乎十分完美,唯一遗憾的是她“妓女”的身份,这似乎也是她对冒辟疆“低三下四”的原因,一直如婢妇一样侍候冒辟疆的父母及妻儿,甲申之变,一家逃难,又幸亏小宛周密安排,才少受了不少罪,但却在那时差点被冒辟疆抛弃,认为董小宛是累赘、是包袱。而小宛逆来顺受,誓死相从,对冒辟疆讲:“君言善,举室皆倚君为命,复命不自君出,君堂上膝下,有百倍重于我者,乃以我牵君之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我随君友去,尚可自全,誓间关匍匐以待君回,脱有不测,前与君纵观大海,狂涛万顷,是吾葬身处也。”
冒辟疆对董小宛的薄情几近绝情,实难以理论,真不知董小宛到底爱冒辟疆什么?这社会毕竟太现实,“倒追”的女人实在太少,也让冒辟疆不把董小宛当回事。追溯当初,冒辟疆是为了陈圆圆才又“偶遇”小宛,若非陈圆圆被“何处豪家强载归”,冒氏的集贤巷艳月楼或别业影梅庵中“金屋藏娇”就不是董小宛。是小宛的执着追随,才逢场作戏,冒辟疆总是回避,分明是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其《影梅庵忆语》中也仅是记载董小宛的好与对他的爱,而自己似乎都是不情愿的。小宛去世,虽有“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之类悲伤的字眼,但无丝毫忏悔之意,总是大言不惭地显示自己大丈夫的“君子”之样,真让人怀疑那表达爱的千古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迈陂塘》)到底有多少水份?!
才子佳人,名士倾城,对于后人看来,这是人间最美好,天造地设,实则花好月圆包裹着女人的几多血泪与辛酸。(题外话:据《板桥杂记》载:董小宛还有一个妹妹董年,也是一位艳冶多才艺的秦淮绝色,她连冒辟疆这样的“绝情郎”都没有遇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影无踪了,叹哉惜哉!)
董小宛是一个追求爱情的人,只要我爱,就不惜一切,这份痴,也让她在幸福中痛苦,而被无情的风雨折磨倒,唯有内心独定着那份孤高自傲,只活了二十八岁,就芳龄早逝了。(董小宛的伟大还有一件事,她二十五岁那年,似乎预感到自己的生命不会长久,就为冒辟疆买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吴扣扣,教她读诗学艺,当作一件礼物,送给夫君:“此女孩是君他日香奁中物”。)
董小宛“嫁”给冒辟疆八年,在一味付出中快乐着,董小宛去世后,冒辟疆依旧享受着他的“香艳”生活,活到八十二岁,身边不缺美貌有才的鲜活女子。那小宛为他准备的扣扣,在小宛去世后就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新鲜水灵,也就自然顶替了小宛的位置……冒辟疆五十五岁时娶了蔡氏,五十七岁娶了金氏,六十八岁娶了张氏,据说这蔡氏与金氏都是才女(但论综合素质,都无法与董小宛比)。
写到这里,我感到冒辟疆这个男人很卑鄙、很龌龊。世间有多少君子翻云覆雨又到处风光呀!让我们读吴伟业的《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八首》中的其中两首来结束此文吧: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
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董小宛为何要强“嫁”给卑鄙、很龌龊的冒辟疆?)
三国女人:大乔小乔传奇迷离的人生
秦淮青楼女子的命运为何与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
一句“水太冷”,成就了风尘女子柳如是载入史册
>创年货、国潮好物、电子新品……过年的“伴手礼”更新颖更时尚
春节礼物折射消费升级
1月13日至2月9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特色主题活动贯穿整个农历鼠年春节,在中国年味中融入丰富的米奇和米妮元素,为游客奉上中西合璧的春节“菜单”。图为相关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鼠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天南地北的人热热闹闹地聚会,也纷纷选购礼物,送上新春祝福。别看这春节礼物不起眼,背后的学问不小。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走亲访友不再选择生活中的急需商品作为“伴手礼”,传统的点心、粮油、饮料等礼物也变得不时髦。进口零食、文创产品、电子新品、国潮商品、创意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即便是传统年礼品类,消费者对品质、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春节礼物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新趋势。
精心选择寄托祝福
夜晚的北京五道口,一家重庆火锅店内热气腾腾、人声鼎沸,一派过节的热闹景象。
“送你们每人一本鼠年故宫日历,也给你们拜个早年!”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刚坐下,就取出礼物,送给身边的朋友们。其中一位收下礼物的人,则掏出一些小方盒作为回馈:“估计还是我的礼物受欢迎。我给大家准备的是限量版游戏周边!”
春节临近,不少人会给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精心选择一份新春礼物。通常来讲,春节礼物数量不一定多,价格也不一定贵,但重在一份心意。其背后,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和祝福,更反映出日子越过越好的一种“年味儿”和“精气神儿”。
53岁的张阿姨从小在北京长大,长期担任家里的“总会计”。每年春节期间的礼尚往来,张阿姨都不免精打细算一番。“因为亲戚朋友都在身边,过节走动很多。以前过节走亲访友,标配是送一盒鸡蛋、一桶油,外加两瓶比较大众的酒。如果想换个花样,就会用一箱露露代替一桶油,还可以把鸡蛋换成一箱牛奶。这样做的考虑是食品类的礼物更实在,收到的人也能直接用。”张女士说,最近几年,春节礼物采购跟以前比变化较大,种类更多、花样更多、选择也更多。“鸡蛋、点心这类东西,肯定不会送了,谁家都不缺这个,拿着也沉,显得不够精致。我还是会选实用的年礼,但要尽量有些新鲜感。”张女士介绍,比如,她的朋友大多年过半百,平时不一定注重修饰自己,这时送一些品质不错的化妆品,会比较受欢迎。
从大城市返乡过年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些老家不好买或不常见的礼物。孙女士今年从上海回东北过年,她给老家的侄女买了“大白兔”奶糖、唇膏、护手霜。“大白兔奶糖不稀罕,但奶糖香味的唇膏、护手霜就会觉得很新鲜。”近两年,不少品牌推出跨界商品,故宫彩妆、星巴克杯子、六神味RIO饮品,带旺了消费,也成为热门的节日“伴手礼”。
体现精致生活的礼物,更受追求品质的年轻人欢迎。小宇在国外留学,今年春节回来,专门给闺蜜准备了玫瑰香氛作春节礼物。“把这一小瓶放在衣柜里,时间长了衣服就都会有玫瑰花的香味。”好友则送给她一套中式茶碗,“这是仿建窑的黑釉茶盏,紫黑色的胎体上有着如沟壑的兔毫纹。虽然你可能不经常泡茶喝,但如果要喝茶,还得是咱中国的茶具配中国的茶叶嘛。”中国味儿的年礼,在市场上人气很旺。不少博物馆、美术馆推出文创礼品,由国宝复刻的瓷器、丝巾、文具,价格不高、古色古香,受到消费者追捧。
伴手礼有新时尚
相比平时的交往,人们在春节期间聚会交流、走亲访友时多了“年”的气息,在礼物选择上会更花心思。春节礼物的变化也成为观察消费变迁一个独特视角。
那么,今年春节礼物有哪些“新时尚”?
电子新产品走俏。正读高二的姜楠不久前收到父母赠送的华为Mate30 pro。“其实是我之前跟我老爸提的,我说如果期末考到前10名,就想换个新手机。”姜楠说,父亲在高校当讲师,平时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很严格,但在满足自己对电子产品方面的需求时也毫不含糊。“电脑、手机、单反、处理器、显示屏、镜头这些更新太快了。我很喜欢这个礼物。”姜楠说。
品质和包装更用心思。来自浙江温州的小林从事出版发行相关的工作,平时爱好逛书店、礼品店。最近,小林忙于给自己送出的每一份春节礼物都配好包装。“我会专门网购一些礼物盒和纸袋囤着,有时候也会直接购买包装服务。上个月,我买了一套小碗送朋友,在网店里可以直接买礼盒包装、丝带、贺卡,连带打包服务。我觉得,拿着精致的礼盒去朋友家里串门,更能让对方感受到我准备礼物花的心思。”
健康、文化类消费品受青睐。“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许愿身体健康,其实不如送健康产品来得直接。”从事法律咨询相关工作的刘茜说,今年自己选了一个颈部按摩仪送给父母,前两年也买过足浴桶、乳胶枕头。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人们也乐于为文化生活埋单。25岁的小迪准备把一本电影日历送给好朋友。他表示,虽然出品电影日历这类礼物的商家不多,但自己每年都会关注,以相关产品作为礼物也能体现鲜明的个人风格。
进口货“戏份儿”越来越足。2019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全球企业参会热情更高,而且累计意向成交按一年计达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了23%。2019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更是高达14.31万亿元人民币。进口货占比提升,也在春节消费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现在过年,不仅仅是自家年货采购时会买更多进口商品,而且走亲访友时,进口水果、零食、饮料、化妆品等出现的频率也增加了。”在天津一家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董女士表示。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春节礼物年味浓,消费升级花样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表示,中国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春节礼物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1月20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1日至15日“京东年货节”期间,京东平台上老字号饼干蛋糕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450%,京东自营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83%,百威、喜力、雪花啤酒、轩尼诗、长城等知名品牌酒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0%……消费升级态势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一些创新产品也成为春节消费的“宠儿”。例如,京东电脑数码携手年画日新创作营,将传统年画与科技产品相结合,共同开发推出了华为智能手表、戴尔游匣G3笔记本、kindle电子书三款年画定制礼盒,使传统的年味儿重回春节,科技与文化擦出别样火花,获得消费者的热烈反响。
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预计2020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将带动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再加上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意愿增强,可以预见,消费市场将更加丰富多彩。文创产品经营者王先生表示:“近年来,各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转化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造型各异的传统吉祥物,带有中式纹样图案的日常文具等,既有春节的彩头,又有文化底蕴,也是不少年轻人春节礼物的首选项。事实上,产品附加价值主要来自背后的设计构思。这类商品受欢迎,是消费升级的证明。可能早十年,多数消费者还是更看重实惠,那时创意、设计的价值在市场上不容易得到充分认同。”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景俊美指出,春节礼物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折射,也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的情感、价值及认同感的映现,这其中蕴含了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变化与精神趋势。
“如今,春节礼物消费新变迁表面看有了从‘实物系统’到‘标识系统’的形式差异,但它依然是一种价值体现。人们馈赠文创产品或电子产品,主要在于大家认为这些产品有创意、有价值,可以传递赠送者的情感期待。当然,这样的认同是需要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支撑的。”景俊美说,春节礼物购买选择上的变化,特别能体现当下消费群体的心理趋势。比如,对创新创意的认可、对高精尖产品的看好、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等,也都是消费升级的反映。
王俊岭 王思晗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 ◆ ◆
@江南君z
一提起“古镇”,
往往第一个念头蹦出来的就是
乌镇、西塘古镇之类颇有名气的地儿。
然而在我们省内,
古镇有的可不只是这几家。
每个古镇都有它独具特色的魅力,
还有代表性的美味小吃。
谈及有关童年的味道、接地气儿的风味,
古镇可万万不能落下!
省内都有哪些宝藏小众古镇
随浙游君一起来看看吧~
01
湖州
/找寻失落的“人情味儿”
/荻港古镇/
“依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
小红书@小哈的漫生活
京杭大运河的分支杭湖锡线穿流而过,她是作家舒乙(中国现代文学家老舍之子)笔下“江南最好的小镇”:“在江南六小镇之外,我终于又找到一处,也许是更好的……说更好,是因为它更古朴,更完美,原汁原味,实属难得。”
@蚂蚁oo搬恐龙1
小红书@问荆
始于东晋十六国时,兴于明清,千余年来,她独守一方。历史上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自古有"苕溪渔隐"之称。早在宋元时,荻港古村就已是湖州二十八景之一。如今不设门票的江南古镇已少之又少,像此地这样几乎没有商业气息的,更是难以找到。
↑传说,这对石狮是恩爱夫妻。由于饥荒,它们到上堡偷面条吃,却被演教寺住持施法定在了门口。因此,雄狮嘴巴挂着的不是狮须,而是面条
从残照烟柳的千年古刹演教禅寺到见证乾嘉盛世的南苕胜境;从有着宋代石狮、百年梧桐的总管堂到名噪一时的积川书塾;从沿运河连绵500米的外巷埭到临市河逶迤600米的古老街市里巷埭……走进荻港,就像走进了一处绝版的古江南。
@假装旅行的大表哥
荻港桥多,堂舍更多,历来就有“23桥,36堂”之说。23座桥掩映在垂柳之间,人走其上,船行其下,人在画中,画入人心,像趣意浓浓的江南水乡画。
小红书@是寻常
小红书@蛋蛋Wang
豆芽部落@七月木木
去荻港古镇,一定要去一元茶馆,老茶馆的每一个陈设都彰显了它的年代感。在这里,自带茶叶1元、 安吉白茶5元、熏豆茶5元……平易近人的物价,道尽了老板与茶客之间的默契,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
一元茶开久了,亏损越滚越大,茶馆老板便在旁边又开了一家理发店,来补贴茶馆的亏损。舒乙的文章中同样有过这样的场景:“看着那老式的躺椅,那磨刮胡子刀的皮子,真有种童年记忆的亲切。”台湾著名建筑师陈勤忠同样感慨:“荻港让人涌起乡愁,像在母亲怀抱中的感觉。”
02
嘉兴
/极致的美食江湖
/新塍古镇/
遍街的老字号美食
小红书@禾野の乐
新塍古镇形成于唐代会昌元年,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来就是嘉兴西部的重镇。新塍之名始见于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中“绍兴处,曾鲁公丞相权嘉禾新塍税”的记载。
古镇枕河而建,全长1680米的市河新溪自西向东贯穿其中,形成了的以市河为轴线,两街夹一河的经典江南古镇格局。
小红书@寒影
小红书@爱摄影的薇薇
千年古镇自然是不乏精美的古建筑,保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有吴润昭私院、朱氏老宅、丰乐街西小桥弄2号旧宅、西南大街249号旧宅等。
这几座较好的建筑都是前厅后堂模式,布局多天井、院落,门楼、梁枋也都雕刻精细,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相互映衬,
轮廓优美、诗情画意,都值得一一去嬉
@嘉兴文旅发布
@嘉兴文旅发布
同为水乡古镇,新塍虽不如近邻乌镇这般名声远播,但要是论及她的好吃程度,新塍可就不遑多让了。
古镇的美食老街上,集中了大部分的老字号,老王烧饼、阿毛糕点、塍之味等等,新塍特色美食可以说都在这里了。
@嘉兴圈
新塍的蒸缸羊肉是新塍美食的“金字招牌”之一。用稻草将羊肉扎好,加入桂皮、八角、红枣、葱、姜、蒜、辣椒等调料,以羊肉为底放入缸内,在羊肉的上面,覆盖羊肚、羊脚,最上面一层放满羊油,就可以开始烧了。独特烹制方法能令羊肉的膻味消失,且口感酥软,各路饕客无不交口赞誉。
小红书@chen可口
新塍古镇自明朝起就有不少商家在做月饼了,几百年传承下来,以其“薄、小、香、脆”闻名于嘉兴,响誉苏沪。阿毛家鲜肉月饼另辟蹊径,用苏式月饼酥皮的方子,加上鲜肉小笼包的肉馅,做得鲜肉月饼,香气袅袅,供不应求。
03
绍兴
/极尽繁华的染缸文化
/柯桥古镇/
“三桥四水”
小红书@江南君z
三国时始为草市、宋为驿站、明成浙东重镇,清设巡检署,柯桥古镇作为康熙南巡图中唯一标注的江南水乡古镇,历经2000年风雨,是浙东地区漕运水道的要津。柯水潺潺,运河悠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然款摆着江南的风情。
小红书@江南君z
宋代的柯桥,明代的融光桥、清代的永丰桥,将古运河与柯水这两条河流划分为四个区域,在“三桥四水”处重现了旧时集市的盛况。
小红书@小覃——旅行日记
她是中国轻纺城的发祥地,不仅见证了“金柯桥”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柯桥的文化根脉——
新石器时代,于越先民以葛、麻纺纱织布;春秋战国,越布开始流行;汉代,山阴越布被列为贡品;清代,绍兴印染业呈现“练色比生邻,凌晨展素缟”的盛况;至民国初期,随着国外化工染料的输入,“染缸”成了染色业的代名词,历久不衰。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绍兴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一大批操着“绍普”的小船户在狭长的水街上开始了对外布匹贸易。如今,“染缸”已发展为现代纺织印染产业,行销全球。
小红书@柯桥古镇
青红染·民艺工坊里,你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染出独一无二的一抹靛蓝。
04
金华
/钱塘江上游第一埠
/游埠古镇/
“江南第一早茶之城”
@古镇游埠
游埠古镇曾是浙中商埠的中心,有“钱塘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誉。这个千年古埠,历来是浙赣闽皖交界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埠重镇。
据考证,早在唐初时,游埠就建有码头,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到明清时代,镇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衢江下游繁华兴盛的重要商埠。
@古镇游埠
小天井,马头墙,黛瓦白墙,明清徽派浙西民居是这里的特色,典雅大方,古朴静美。沿水而建古宅、十步一弯拱桥,别样的江南水乡韵味,浮现于眼前。
@可乐视觉
游埠多古桥,横贯古镇的游埠溪上,建有清代所建的太平桥、永安桥、永济桥、永福桥、潦溪桥五座桥梁,当地人称"五马归槽"。每座桥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每座桥都凝聚着时光的记忆。
@是只坏兔子
每个清晨,茶馆里人声鼎沸,很是热闹。作为“江南第一早茶之城”,这里有着比广州早茶更悠久的历史。
茶客大都是上了年纪的当地农民,他们说着家常里短,交流农事信息,也谈谈家国大事,成了游埠一道别样的特色。
还有很多人每天早上特地从方圆十公里外赶到老街,只为了和友人聚在一起喝杯粗茶,吃碗咸汤圆。
05
台州
/深藏的世外桃源
/尤溪古镇/
清溪绕青山,竹海抱古村
尤溪古镇,原名柚溪,因溪边多柚木(麻栗树)而得名。茂林修竹,峡谷蜜境,山山水水叠成了秀美的风光,街街巷巷串起了悠久的历史。
十数万亩山林
上万亩阡陌良田
大河小溪无数
明山秀水之间,深藏着“世外桃源”。百年古村,音容未改;树影摇曳,老屋依旧;三餐四季,炊烟不绝。
尤溪老街,南北走向,长约一公里,自南宋起至民国时期就是周边最热闹的一处市集中心点,繁华热闹数百年。古民居、老戏台栉次鳞比,建筑虽已老去,风华未减半分,各家老字号店铺,亦传奇尤在。
06
舟山
/首个海岛古渔村
/东沙古镇/
三面环海
东沙古镇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也是电影《乘风破浪》的取景地之一。与江南的小镇很不一样,古镇背山靠海,实心的方正后院和悠长的街巷直面海风的轻抚,更多了几分海的气势和岛的独特。
古镇里大多是本地居民,门口晾着亲手腌制的鱼干,再往里走,有不少本地特色工艺品店。
若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还可以去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这里有各色鱼类标本,贝壳,渔民捕鱼传统渔具;
若是对岱山本地话感兴趣可以去方言馆,去听听岛上的方言与非岛上方言有哪些差别。
渔民画馆院门口有一整面渔民画的墙,艺术与人文的碰撞,用鲜艳的色彩留住了这里一段段渔民的故事,很适合拍照打卡。
小镇的特色小吃非海棠糕莫属,软软糯糯的糕体配上拉丝粘牙的焦糖,好吃!还有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这些特色小吃,在沪甬一带都小有名气。
今 日 话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