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前不久迎来喜讯,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如约而至。证书显示,泰州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借助江苏坤奇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275吨福建省林业碳汇方式,抵消了泰州“两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了会议碳中和,达到零碳目标。
大型活动碳中和先行先试
“泰州两会期间,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组织参保人员入驻会场,全封闭管理,每位参保人员同心同向,面对大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善细节,以唯实唯勤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保障任务。两会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交通、住宿餐饮、废弃物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这是泰州市在大型活动碳中和方面的有益尝试。省内地级市中,泰州率先实现了两会碳中和。”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处长徐艳介绍。
大型活动碳中和,是指通过使用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两会”实现碳中和,是泰州市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
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占国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两会,泰州主动提出打造碳中和会议,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很好尝试。”
泰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泰州“两会”碳中和这一契机,下一步,泰州市将研究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市(区)和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园区、企业等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强化跟踪考核,确保如期实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发展,机关先行。近两年,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不光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勇于实践,先行先试。还不断探索绿色机关建设路径,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公共机构节能水平整体提升。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
当前,主城区海陵正在加快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国首个“太阳城”,已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海陵区政府集中办公区内,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有序地排列,既照亮了道路,又实现了减排。依靠遍布区域的光伏发电设备,海陵区政府集中办公区绿色用电量比例达到50%。办公区已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屋顶面积3800平方米,光伏发电车棚面积1600平方米,装机总容量54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48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20吨。
海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科科长李寅说:“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办公区还实现了光伏技术的多场景应用,打造出全区公共机构光伏推广应用的示范标杆。”
此外,海陵区从出行、用电、耗材、餐饮四个方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12条,从细节上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养成节能意识。
“继续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年海陵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发电将突破1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1000吨左右。”海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倪金鼎说。
依托智慧后勤精准管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泰州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示范引领。姜堰区418家公共机构纳入省节能信息系统。姜堰区还提出,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成率30%以上,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期间节约型机关创建率将达到100%。医药高新区(高港区)37家单位创成节约型机关。其中,7家单位已创成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立足节能降碳,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市级机关综合办公楼老旧空调机组进行全面升级。泰州市市级机关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隼说:“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一级能效空气源热泵,开发智慧化网络控制系统,搭建节能管理系统平台,空调用能下降了30%,每年可节约电量23万度以上。”
树立公共机构节能标杆
近年来,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推动公共机构能效全面提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统筹、再出发、再深化,逐步形成“高位推动、示范带动、全域联动”的公共机构节能良好态势。2021年度泰州市改革创新项目评比中,该局申报的《以节约型机关创建为牵引,点面结合,赋能公共机构能效新提升》获二等奖。
全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提升“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培养“精打细算”的节约思维,构建“精细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勇当排头兵。
截至目前,泰州市累计申报创建节约型机关318家,创建率达85.95%,远超省定标准;创成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4家、国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1家,省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7家、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71家,实现了“市县有示范,创建全覆盖”目标。
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军表示:“作为维护和保障市委、市政府正常运转的职能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永远是机关事务管理局部门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系统上下要瞄准‘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目标定位,确立创优争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精气神,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充满激情在状态,把薄弱环节作为创新争优的方向。要深化创优争先的务实举措,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围绕‘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围绕服务保障管理品质提升,坚持向标准要效应、向数字化要效益。要形成创优争先的有效支撑,着力优化组织架构,不断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市县联动,始终守牢廉政底线,锤炼过硬作风。”
通讯员 陈兵 泰机事
编辑: 赵晓勇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前不久迎来喜讯,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如约而至。证书显示,泰州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借助江苏坤奇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275吨福建省林业碳汇方式,抵消了泰州“两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了会议碳中和,达到零碳目标。
大型活动碳中和先行先试
“泰州两会期间,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组织参保人员入驻会场,全封闭管理,每位参保人员同心同向,面对大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善细节,以唯实唯勤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保障任务。两会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交通、住宿餐饮、废弃物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这是泰州市在大型活动碳中和方面的有益尝试。省内地级市中,泰州率先实现了两会碳中和。”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处长徐艳介绍。
大型活动碳中和,是指通过使用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两会”实现碳中和,是泰州市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
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占国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两会,泰州主动提出打造碳中和会议,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很好尝试。”
泰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泰州“两会”碳中和这一契机,下一步,泰州市将研究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市(区)和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园区、企业等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强化跟踪考核,确保如期实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发展,机关先行。近两年,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不光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勇于实践,先行先试。还不断探索绿色机关建设路径,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公共机构节能水平整体提升。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
当前,主城区海陵正在加快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国首个“太阳城”,已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海陵区政府集中办公区内,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有序地排列,既照亮了道路,又实现了减排。依靠遍布区域的光伏发电设备,海陵区政府集中办公区绿色用电量比例达到50%。办公区已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屋顶面积3800平方米,光伏发电车棚面积1600平方米,装机总容量54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48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20吨。
海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科科长李寅说:“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办公区还实现了光伏技术的多场景应用,打造出全区公共机构光伏推广应用的示范标杆。”
此外,海陵区从出行、用电、耗材、餐饮四个方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12条,从细节上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养成节能意识。
“继续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年海陵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发电将突破1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1000吨左右。”海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倪金鼎说。
依托智慧后勤精准管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泰州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示范引领。姜堰区418家公共机构纳入省节能信息系统。姜堰区还提出,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成率30%以上,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期间节约型机关创建率将达到100%。医药高新区(高港区)37家单位创成节约型机关。其中,7家单位已创成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立足节能降碳,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市级机关综合办公楼老旧空调机组进行全面升级。泰州市市级机关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隼说:“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一级能效空气源热泵,开发智慧化网络控制系统,搭建节能管理系统平台,空调用能下降了30%,每年可节约电量23万度以上。”
树立公共机构节能标杆
近年来,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推动公共机构能效全面提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统筹、再出发、再深化,逐步形成“高位推动、示范带动、全域联动”的公共机构节能良好态势。2021年度泰州市改革创新项目评比中,该局申报的《以节约型机关创建为牵引,点面结合,赋能公共机构能效新提升》获二等奖。
全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提升“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培养“精打细算”的节约思维,构建“精细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勇当排头兵。
截至目前,泰州市累计申报创建节约型机关318家,创建率达85.95%,远超省定标准;创成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4家、国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1家,省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7家、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71家,实现了“市县有示范,创建全覆盖”目标。
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军表示:“作为维护和保障市委、市政府正常运转的职能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永远是机关事务管理局部门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系统上下要瞄准‘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目标定位,确立创优争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精气神,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充满激情在状态,把薄弱环节作为创新争优的方向。要深化创优争先的务实举措,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围绕‘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围绕服务保障管理品质提升,坚持向标准要效应、向数字化要效益。要形成创优争先的有效支撑,着力优化组织架构,不断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市县联动,始终守牢廉政底线,锤炼过硬作风。”
通讯员 陈兵 泰机事
编辑: 赵晓勇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公益诉讼“回头看”交叉互查活动
检验公益诉讼监督效果
根据自治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工作安排部署,6月15日,克州检察院交叉互查组一行对喀什检察机关2018年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开展互查。喀什市院、岳普湖县院、伽师县院公益诉讼专班参加了交叉检查座谈交流,喀什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科马红星科长特邀参会。
分院分管副检察长艾合买提·米吉提主持座谈。
喀什分院民行处李洁处长对喀什两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自查发现的问题、提炼的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专题介绍。
喀什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马红星科长现场向检察机关反馈喀什地区2018年食药领域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落实整改情况:2018年9月收到喀什地、市两级网络餐饮及药品安全领域检察建议后,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针对两个领域在全地区12县市开展了专项检查整改。为巩固效果、防止反弹,定期约谈涉事单位负责人,压实第三方责任,提高监管力度;深入市场开展不定期抽检,针对检察建议个案违法环节指出的问题归纳到类案领域,出台规范所有网络餐饮平台食品安全的统一标准并严格执行。在专项整改之外,还对履职检查范围进行了延伸,如将中药饮片质量检测、辖区大型连锁药店执业药师挂靠不坐诊等问题确立为专项检查整治重点。各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主动与县、市检察院开展食药领域联合专项检查活动。
李洁处长表示:
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一起“回头看”,共同检验检察建议精准性、规范性、时效性,加深了食药部门与检察机关了解配合,从开始的抵触到如今全力支持,促进了依法履职,实现了查办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形成了保护公益合力,成效显著。希望今后两机关能继续加强联合检查,在提高联合宣传工作的频次和实效上加大力度。
克州互查组逐案查阅了喀什两级院2018年办理的各类公益诉讼案件卷宗材料,着重对案件办理中的调查取证、整改回复、跟进监督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前往实地检查了喀什市环保局对坤奇皮毛公司污染环境履职不到位案的整改情况。目前该污染企业已关停,市政府批复重新选址,毗邻污染企业近5千亩的大亚郎水库湿地水源地已经恢复了天蓝水清。互查组一行对喀什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表示肯定,双方就今后如何更好的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交换了意见。
为全面检验公益诉讼案件办案质效,喀什分院安排指导全地区12县市院强弱组合搭配,开展了互查互访、交叉检查活动。对未整改到位的将继续跟进,对持续不整改的,具体分析原因并积极与主管部门联系,寻求解决方案,必要时依法起诉,切实履行好检察机关公益保护职责。
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是对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各院在自查、互查、交流总结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分享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公益诉讼监督能力,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