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刘畅)今后你在深圳的餐厅点餐,餐牌上每道菜的后面将会多出一个标明分量的数字了。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近日通过了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将会增加倡导文明健康饮食、反对餐饮浪费等方面的内容。
《决定》增加对文明健康饮食、反对餐饮浪费的倡导规定,一是鼓励文明健康饮食,倡导注重膳食平衡、按需按量搭配食物、使用公筷公勺等;二是反对餐饮浪费,倡导合理点餐、适量取餐、剩余食物打包、办理婚丧嫁娶和其他礼仪活动从简用餐,不制作和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的作品和信息等。
餐饮经营者涉及食物生产、加工、消费服务的全过程,既是反对餐饮浪费的主体,又能在鼓励和引导消费者在餐饮消费中节俭消费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决定》明确,餐饮经营者应当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不得设置最低消费,切实减少餐饮浪费,一是倡导餐饮经营者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在菜单上标注分量、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餐后主动协助打包等;二是鼓励餐饮经营者创新推出有利于减少餐饮浪费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三是鼓励餐饮经营者和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地处置余量食物,从源头实现节俭节约,避免浪费。
《决定》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节约用餐制度,切实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配餐;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食堂管理,把反对餐饮浪费作为日常教育内容。
《决定》还规定,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反对餐饮浪费。其中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将反对餐饮浪费工作纳入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范围,建立机关食堂反对餐饮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
给予我能给的,
拿走你需要的”
在澳大利亚
有这样一家不起眼的餐厅
除了店门前的招牌
“Lentil as Anything”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装饰
但是走进里面一看
你却会被拥挤的人流所吓到
不是因为这里有什么大明星
也不是因为它的菜品有多么特别
而是因为它是一家“凭感觉付费”的餐厅
餐牌上所有食物都不标价
消费者可以自主为食物定价
没有服务人员为你收账
顾客可以根据经济能力
在门口的箱子中放入自己认为适合的金额
正是因为餐厅的这种做法
每天来这里吃饭的人源源不断
其中不乏背包客、当地居民、露宿者
甚至是收入颇高的上班族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这家餐厅的创始人疯了
其实不是的
Lentil as Anything
是一家非营利性素食餐厅
而店主正是眼前这位笑容朴实的大叔
他叫Shanaka Fernando
开这家餐厅的原因
仅仅是因为他想把人世间的温暖广泛传播
“人们在这里就餐
不用担心身上带的钱够不够
不用担心宗教信仰问题
同时也不用考虑阶级的高低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虽然生活有很多的不如意
但是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面带微笑
Lentil as Anything
创办于18年前
当时Shanaka Fernando
开始尝试“主动付费”的理念、
以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
“这个餐厅存在的意义
就是食物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所以尽管到了今天
菜单上的菜式都是没有价格的
顾客想付多少就多少
而收到的钱款
也会用于维持餐厅的日常运营
如果食客想付钱但是钱却不够的时候
没有关系
留下来做一名志愿者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店里的员工
从厨师长到服务员再到经理
大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其中有的人曾经是难民
有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当然也有一些热心于公益的年轻小伙
在这里
他们不仅可以得到免费的食物
而且还可以学习到东西
比如提高社交能力
丰富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技巧
即使从店里离开之后
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尽管他们生活窘困
但因为这分享食物的乐趣
他们每天都很开心
在过去的18年里
Lentil as Anything
为人们提供了4100万份餐食
你不仅可以在这里吃到全世界的美食
更加重要的式
这里所有的食物都是纯素的
摩洛哥式素肉饭
斯里兰卡式午饭
浪漫的法国风情菜
一切都是工作人员用爱完成的
18年来
Lentil As Anything
已经成为失业者、无家可归者
难民以及被剥夺权利的人的庇护所
这个世界上
总会有人温柔待你
去年
Shanaka Fernando开了一家超市
“The Inconvenience Store”
该超市和上述的餐厅一样
人们在里面可以按需索取
这里的食物大多来自
超市巨头以及小型杂货店
它们新鲜、保存完好
但却遭到了市场、商铺抛弃
为了减少食物浪费
The Inconvenience Store
把它们都收集了起来
无论是可口的水果
还是新鲜的蔬菜
一律免费
除此之外
他们还鼓励顾客把不需要的东西捐出来
帮助有需要的人
项目协调员Astrid Ryan说
“顾客之所以来这家商店
是因为他们关心澳大利亚的食物浪费”
“他们买得起奢侈品
但大多数人都想支持该倡议”
“不要让我们碗中的饭
冰箱里的蔬菜、水果、零食
因为我们的浪费而成为
别人眼中的奢侈品”
今年的冬天很冷
但正是有了
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的存在
我们的世界多了许多温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来,随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在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达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全国人民从每一餐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民航快速发展,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不断增多,对于飞机餐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飞机餐的制作、配送过程跟普通餐食不同,餐食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制作配送流程也更加复杂。节约空中的每一粒粮食,意义同样重大。
假期出行,舌尖上的浪费须杜绝。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如何在美好的空中之旅中享受美食、节约餐食吧。
飞机餐如何“飞”上天?
在万米高空,不管飞行多久,都无需担心吃喝一事,热餐、面包、甜品、冷荤菜、水果、小吃等一应俱全。为让旅客在空中享受到舌尖上的美食,航空公司下了很大功夫。
飞机餐菜式一般由航空公司根据季节、地域等特别订制,在机场附近制作,并直接运送至航班上,在航程中途飞机稳定时分发给乘客。飞机餐根据不同航班的起飞时间、飞行时长、航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行配备。如果航班飞行时间长,在早餐饭点飞行的航班,一般情况下会配备点心餐,而在午餐、晚餐饭点飞行的航班,则会配备正餐、轻正餐等类别餐食,洲际远程航班一般会提供两顿以上餐食。
飞机餐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速冻、包装,再到冷藏、送机,按照种类不同,至少要经过十道以上工序,且对保质期有更严格的要求。《航空食品安全规范》要求:飞机“盒饭”的保质期以小时计算,从制作完毕到送至旅客手中,热餐不能超过36个小时,冷餐不得超过24个小时。其中,热餐生产完毕后,必须在4个小时内强制降温至10摄氏度以下。随后,在4摄氏度~1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保存2个小时;而食品分装须在12摄氏度以下,45分钟内完成。成品放入0摄氏度~5摄氏度的冷库中,航班起飞前2个小时打包装机,在飞机上食品保存不允许超过15摄氏度。
由此可见,飞机餐除了对食材、制作流程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外,对人工、运输等必要条件也有更高的需求。珍惜空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杯水,不仅对节约餐食有着重要意义,也能为环保作出积极的贡献。
“光盘行动”在民航形式多样
节约、环保历来是民航关注的一个焦点。多年来,民航在各个领域提倡“绿色行动”。今年,为节约餐食,各航空公司、机场及民航其他单位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餐食配备更加合理 提示工作高效到位
近日,在全国各地机场贵宾室,如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南京禄口机场等,都能看到印有“按需取餐,拒绝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醒目提示标牌。在旅客取餐时,贵宾室的服务人员也会予以提示,鼓励、倡导旅客节约取餐。各机场的餐厅里,提醒旅客厉行节约也成为一个主题工作。
丰富餐食品类,优化配餐结构
我国的航空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提供餐量合理、美味可口、健康营养的机上餐食,鼓励旅客践行“光盘行动”。自8月东航在除新疆、大连外的国内航线全面恢复机上早餐及正餐热食供应以来,东航食品公司优化了机上的正餐菜品,从头等舱、公务舱供应的龙井虾仁、排骨年糕、蟹粉狮子头等地方特色菜品,到经济舱的油豆腐烧肉饭、樱蕃烩牛肉饭等“妈妈的味道”系列热餐,健康营养又多样化的餐食满足旅客高品质的用餐需求,让旅客在空中也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菜品,尽最大努力避免因不可口造成飞机餐丢弃浪费。
对于短途飞行,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伴手礼”,方便旅客空中食用并随手带下飞机。
大数据分析管控,精细配餐质量数量
精细化配餐是节约机上餐食的重要手段。依托多年来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技术成果,以东航为首的航空公司,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细化配餐方案。
东航食品公司作为东航机上配餐的主要生产单位,于2018年起正式启用“三库三单一餐牌”的生产管控系统。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作,再到机上供餐,东航食品公司的配餐人员通过该系统实时把控餐食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食品原料供应量、成品菜品产出量。每日飞机餐生产所需的菜品、原材料数量都会由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工具作出精准预估,从原先“要多少有多少”的粗放供应转向了“用多少供多少”的精细管理,实现了配餐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减少采购、库存、生产各环节非正常损耗。据统计,相较系统启用前,仅在上海地区的航食加工车间,每天就能节约100公斤~150公斤食品原料。
创新多举措倡导节约 取消餐食获里程奖励
为了倡导节俭,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南航推出了“绿色飞行”服务项目,通过向部分旅客发出邀约短信,询问其在机上是否需要用餐。如果旅客选择“不需要”,机上工作人员将不再为其准备餐食,只提供饮品。同时,旅客将会获得一定额度的里程奖励。由于该项目实现了餐食数量灵活可调、配餐信息实时可查、节能降耗精准可控,推出后广受旅客欢迎。
海航在所有国内实际飞行时间80分钟以上的配餐航班上,面向旅客正式推出“餐食兑换积分”服务,鼓励旅客按需用餐,用实际行动减少机上的餐食浪费。如果旅客没有机上用餐需求,可以在航班计划起飞时间24小时前预订海南航空“餐食兑换积分”服务,放弃机上用餐服务可获得相应消费积分奖励,最高可兑换600积分奖励。
目前,北部湾航空不在航班上提供免费餐食,而是由旅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官网或客服热线等渠道,进行预约购买。同时,为了倡导节约,北部湾航空会根据7天~10天内各条航线餐食的销售情况,减少或适当增加餐食的备份数量。这样既能满足旅客需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还有不少航空公司推出了相应的厉行节约用餐活动。如深圳航空近段时间开始在机上广播,建议乘客将没吃完的餐食全部打包带走。
节约从我做起
节约餐食从一点一滴做起。假日集中出行,怎样把节约践行到底呢?
●到达机场,饥肠辘辘?到饭店饱餐一顿。没问题!
在饭店点餐时,以吃好、吃饱为准,全家或跟朋友出行,绝不攀比,点饭点菜不浪费,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机场贵宾室一般提供自助餐。在此就餐,“适量取餐,少取多次”是重要的口诀。
●空中就餐,想吃就吃,不想吃提前告知。聪明!
自“光盘行动”以来,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取消餐食的服务。如果在飞行中,不享用飞机餐,提前通过官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途径告知航空公司,可有效避免浪费。
飞机餐有特色又美味,在机上享用,尽量做到热餐不剩一粒米,剩余的面包、水果、小食品等打包走。
●自带餐具,吃喝不愁。方便!
很多旅客出行有给宝宝自带餐具和杯具的习惯。不妨延伸一下,给自己也带上一个方便的水杯、餐具等,不仅方便使用,还能节约一次性餐具。环保、卫生、便携“一举三得”。(《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璐)
# 相关链接
国外的“光盘行动”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不仅在我国,很多国家通过加强立法、普及节约意识教育、民间力量参与等方式,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节约食物。
瑞士:节约粮食也为环保
瑞士在旅游、金融、医药、精密仪器等行业享誉世界,而瑞士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节俭,在吃的方面也比较“抠门”。到瑞士人家做客,主人一般不会准备过于丰盛的菜肴,而是“量肚做菜”,宁吃八分饱,不要剩饭菜。瑞士人还会把一些厨余垃圾,如切掉的蔬菜头、表皮和吃剩的饭菜等,当作肥料施在地里,也算物尽其用。
日本:完善立法减少浪费
2001年,日本实施《食品循环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进行循环再利用。2019年10月,日本实施《食物浪费削减推进法》,规定政府有责任推进避免食物浪费的相关政策,并要求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
新加坡:政府与社会合力促节约
2015年11月,新加坡环境局启动了减少食物浪费推广计划,通过在网站、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和社区渠道宣传节约粮食倡议,鼓励公众养成合理购买、储存和制作食物的习惯。新加坡政府通过向食品零售机构、超市和食品生产厂商发布减少食品浪费的指南,减少食品在供应链中的浪费。政府还与学校合作,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如海报、工具包、视频、游戏和演示材料等,向学生普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意大利:剩余食物回收率超23%
意大利在2016年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力图减少在食品生产、加工、分配、消费等整个链条上产生的浪费。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自这项法律出台以来,意大利剩余食物的回收率已经达到23%以上。还有很多社团邀请超市、面包店和餐厅参与,发动民间力量把回收的食物分享给慈善食堂或生活艰难的人们。
德国:节约意识从娃娃抓起
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从幼儿园起,德国的孩子们就会受到节俭就餐的教育,孩子们就餐时老师会按需分配食物,一次不能太多,有需要的孩子可再加。在家里,孩子若浪费食物,也会被处罚劳动。
评论:享受假期,别忘了“粒粒皆辛苦”
今年,中秋、“十一”双节叠加,亲友相聚、外出游玩、享受美食,都是美好假期的选项。在假期中,持续坚持“光盘行动”也是一个必选项。不论是在客舱中还是在机场里,都应该继续推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让“粒粒皆辛苦”深入旅客和民航人的内心,转化为自觉行动。
粮食关乎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航班恢复形势持续向好,多家航企陆续恢复了国内航线的机上热食供应。同时,他们积极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不断创新措施,打出了治理餐饮浪费的“组合拳”。比如,海南航空在其部分航线上试行推出“餐食兑换积分”服务,旅客可通过App申请放弃机上用餐,获得相应的消费积分。这种灵活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航空餐食的浪费。
实践证明,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的支持下,精细化配餐是避免机上餐食浪费的重要手段。可以考虑从源头上控制餐食备餐数量,提前了解旅客需求,鼓励旅客按需用餐,提供“要全份还是半份”“不就餐保留饮品”等个性化选择。这样一来,既能降低旅客出行费用,也能避免餐食浪费。区别于过去的人工计算,现在东航每日飞机餐生产所需的菜品、原材料数量都会由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工具做出精准预估,从原先“要多少有多少”的粗放供应转向了“用多少供多少”的精细管理。
“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贵在持续。现在,从各地机场候机楼到贵宾室,再到民航单位的食堂、航空公司机组餐厅等,都能看到印有“按需取餐,拒绝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醒目提示标语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永远不过时,是值得我们反复倡议、时时号召的。其关键在于全行业各单位、各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有效引导。比如,可以推出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规章,严格执行。与此同时,宣传教育要大声讲、经常讲,营造“光盘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让“舌尖上的浪费”没有回潮的机会。
节约粮食,远离浪费。争当美德的践行者、传承者,这个假期会更加美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 刘璐)
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