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餐饮行业“三高一低”的痛点普遍存在,而且餐饮平均净利率被压缩10%左右。除了做餐饮难,餐饮人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
如何选择最明智?本篇文章中,三位餐饮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用动辄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获了什么?
01 想玩转资本市场,结果差点革了自己的命
老板介绍:赖育锋
阿皇仔烧鹅老板,惠州烧鹅品类龙头
1998年,我离开了打工十多年的地方,揣着多年积蓄想找点事做。
在惠州的一个镇,我发现有一家烧鹅店门前总是排长队。于是,我就想去学艺,然后自己开一家烧鹅店。
结果,几次三番上门,学艺价格从8000开到2万,师傅死活没答应。
没过多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阿皇仔,一个星期让你成为烧鹅专家。马上学烧鹅,马上开店!”
△位于惠州市中心的阿皇仔门店
这不就是我的梦想吗?于是,我立刻买火车票,坐27小时硬座一路向北,杀到了北京。交了4.8万学费,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烧鹅技术学习。
从北京回来以后,我就开始自己烧鹅。一周显然学不到什么技术,每次烧的鹅跟黑炭一样,但是我不服输,不断尝试,在实验了三车烧鹅后,我终于烧出了梦寐以求好吃的烧鹅。
经过“选址”调研,我在惠州开发区附近选了一家门店,结果因为新区没有人流,撑了不到半年就关门了。
这时,我给总部打电话请求支援,才发现总部电话打不通,当初收学费的培训机构已经联系不上了。
几经辗转,我在2001年来到惠州市中心,在当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旁边开了一家门店。
或许是命运之神眷顾,这家店生意很好,天天排长队,甚至还吸引了很多港台明星前来用餐。
△阿皇仔门店烧鹅
我趁势又开了几家店。新店开业时,为了让客人开心,我每天都陪着喝醉;十几年间,我每天站着切鹅……流出的汗水,换来了日渐丰盈的积蓄。
赚了钱以后,我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也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干。
2013年,我参加了北京一个教资本运作的培训班。听了那些资本玩家用钱快速生钱的案例后,我就头脑发热,开了一家金融公司。
结果不到一年,我的积蓄以及从亲戚朋友那里筹的钱,很快化为乌有!
2015年春节,我身无分文,那时才真正理解“一分钱逼死英雄汉”这句话。关键时刻,朋友借了我20万,才勉强撑过那个寒冬。
现在想来,当时自己是飘了。
痛定思痛,我意识到:我的强项只有餐饮,餐饮中最擅长的是做烧鹅!
△赖育峰在第二届广州围炉品茗年会上分享心得
如今,任何人给我打电话,让我做这做那,我都一一拒绝。
由于我的烧鹅是现烤的,口味独特,在惠州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早点把阿皇仔开遍大江南北。
为了早日实现目标,我这几年四处学习,希望通过创新的模式和先进的管理,让更多人吃到好吃的烧鹅。
02 听外人吹了无数牛,原来老婆的话才是对的
老板介绍:陈艺龙
吸客创始人,目前30余家
我以前在厦门做服装生意,由于厦门的夏季特别长,服装库存积压严重,赚来的钱很多都压在货上面。
于是我就想,自己创业,一定要选一个适合夏季的产品,而且不能有库存积压。
于是,茶饮进入我的视线。2009年,我做了外带茶饮品牌“吸客”。
开业后,我们的第一家门店火爆,半年后轻松回本。我在一年内连开了7家店,结果每家店都赚钱。
△吸客第一家店
就这样滋润了两年,有人问我:只做茶饮外带,将来过时了怎么办?问的多了,我也慢慢开始探寻新的方式。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在2011年开了一家150平方的大店,做复合式餐饮:咖啡、刨冰、简餐、轻食、茶饮,便利店里卖的东西,我都卖。
△吸客复合式大店
但是我忽略了,大店跟小店的经营完全是两套逻辑。产品种类多,意味着损耗大,结果算下来不赚钱。
然后,又有朋友建议我缩减品类。于是我砍掉诸多商品,只做奶茶和鸡排,可还是没有好转。
这期间,我老婆也劝我:咱们好好经营一个模式(茶饮外带)就好,不要那么贪心。可我就是不信邪,又找了一家150平方的大店,模仿当时在厦门风行的社区空间咖啡馆,经营休闲咖啡馆。
结果店里没客人,员工常常闲着玩手机。虽然我的咖啡客单价只有十几二十元,但翻台率不高,算下来一个月亏损7万。
由于我把心思都放在大店上,原有的茶饮外带小店顾及不上,结果小店也一家家关掉。
说起来真的惭愧,就在我不断跟风尝试的过程中,厦门有个跟我同时起步的茶饮品牌,原先做得不如我,但由于老板的专注和心无旁骛,现在已经开了2000多家店。
痛定思痛,反思之前的做法,我发现自己错在盲目跟风——市场流行什么做什么,很容易被带到沟里去。
回想这几年,我最赚钱的还是茶饮外带生意。所以我把精力重新投入到自己熟悉的茶饮外带小店经营中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乌龙茶的复购率特别高,而且市场上并没有主打乌龙茶的品牌,因此我开始聚焦现泡功夫乌龙茶。同时,我还承包了一片茶园,从源头确保茶饮品质。
△现泡乌龙茶
一句话总结我的创业过程:做事业跟爱老婆一样,要专一,只有专一才能带来好运气。
03 跨界干6个行业,发现还是餐饮实在
老板介绍:林坤龙
洪小拳卤鸡爪,目前53家店
我是个不安分的人,1996年初中毕业就出来打拼。2001年后就开始自己折腾,做了很多事情。
2002年,我加盟了厦门一家卤味品牌。在改进制作工艺后,我新创了“仙卤之乡”品牌,并放了20多家加盟店。
2003年,看到房地产势头不错后,我把卤味生意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则开始投身房地产,在三、四线城市做土地炒作、小房地产和店面开发。
起初,我小赚了几笔,但没过两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下滑,我亏了200多万。
2009年,男装生意很火,我又加盟做男装生意,期间还兼着做物业中介、房地产中介、抵押贷款……最后,服装生意亏了有100多万,房地产中介也没赚什么钱,贷款生意更是赔了1000多万。
后来,我还尝试做水产养殖、润滑油等等,最后都没折腾出什么水花来。
回想过去十几年,我做得最好的还是仙卤之乡。当我重新考察这些加盟商的时候发现,很多家仍然活得很好。
他们这么多年,凭着做好一件事的专注,反而收获颇丰。
经历这么多行业后,我发现,餐饮是最有人情味、最实在的行业,只要用心做,就一定有回报。
今年4月,我又重新回归餐饮,把仙卤之乡升级为洪小拳卤味,用中药材香料和16年的卤汤做微辣型的卤味。
坚持,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今后我会全身心做洪小拳,不再受外界诱惑。
04 坚持,许你从平凡到伟大
三位餐饮人齐聚一堂,回忆了十几年的拼搏经历。让人不禁思考:如果大家都坚持最初的道路,结局会有什么不同?
餐饮业不乏因为坚持改变了自己以及大批员工命运的人。他们一直埋头走路,没有左顾右盼,结果走着走着,就成了领头羊。
1990年诞生的喜家德,如今在全国有500+门店、8000+员工,成为水饺品类中的领军品牌;20多年前成立的海底捞,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铜锣……“只要方向是对的,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赢家的胜出从来不靠演技,而是坚持本色出演。正如陈莫所说:“只要你坚持正确的道路,就能借时间杀敌。”
正确的坚持,让你有可能从平凡到伟大。与大家共勉!
>人真的不要做餐饮,一旦失败上半辈子赚的钱打了水漂,下半辈子都在还债。
2020年到2023年3年时间,全国倒闭餐厅上千万家餐厅,每一家倒闭餐厅都有一笔血泪账。
< class="pgc-img">>最近餐饮行业发生几件大事,一个是原来只做直营的餐饮头部品牌都在开放加盟,餐饮上市公司,全国1000多家直营店的火锅头部品牌海底捞,今年开放了加盟项目。
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中高端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等都开启了加盟时代。
< class="pgc-img">>还有一个是,头部餐饮品牌都在跑马圈地抢占优质资源,大餐饮品牌降维挤压小餐饮的生存空间。
疫情后让消费者更加注重餐饮的安全和品牌影响力,在这样的趋势下,一方面资本携巨额资金搅动餐饮市场,推动各赛道的品牌拓店扩张,在多重力量的作用下,餐饮连锁化,品牌化的速度加快。
例如:海底捞,呷哺,西贝等餐饮连锁巨头,利用强大的产业链能力,孵化出一批走低价策略的副牌,把一碗面,一碗粉卖到夫妻店的价格,把店面开到社区。
< class="pgc-img">>我们想一下,餐饮品牌大部分都是在行业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手,他们有资金,有经验,有团队,为什么会纷纷打脸放弃只做直营这样的策略?选择加盟连锁?
最大的原因就是,想要持续扩张,继续直营有压力。现在开店成本太高,管理运营太麻烦,竞争激烈,一不小心就亏损,像海底捞投资失败一个店,可能需要10家店面的利润来填空。
所以都选择了加盟,因为加盟简单,风险担的少。
就连这么大的餐饮公司都觉得风险大,何况咱们小白创业者,做餐饮是非常难的,20年前我就说过,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做餐饮,上了贼船,他就下不来。
很多普通的人,一辈子可能就是一次创业的机会,选对了就能向上一个层次,如果选错了或者赔钱了,可能下半辈子都是在还债,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
< class="pgc-img">>创业有风险,不创业没有钱,没有钱的人怎么办?
其实餐饮行业为什么竞争激烈,因为进入门槛低,是创业者走向社会,赚取第一桶金的最佳选择,在这里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餐饮创业者提出3点建议:
第一:不要加盟开店
做餐饮加盟小品牌没有意义,加盟大品牌没有资金,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几乎所有的小品牌加盟都是在割韭菜,也包括花几千元学技术。
< class="pgc-img">>加盟小品牌的目的就是让开店的成功率更大,利润更高,而实际上小加盟品牌的倒闭率并不低,并且毛利高,纯利少。
加盟大品牌的投资高,成功率相对大,但是一旦失败,你会跌入债务的深渊,火锅连锁明星品牌贤合庄,高峰期全国800多家店,现在不足200家,一家店倒闭亏损就要几百上千万。
像稍微好一点的品牌连锁投资就是几百万,张拉拉,陈香贵一碗拉面,米村拌饭一碗饭这样的大众快餐,加盟投资一家店都要过百万。
如果你有100万,千万不要去加盟开店,你担不起这个风险,一旦失败前功尽弃,就算成功了,也只是给品牌打工,还不如把钱做个保本投资,拿出20万做一个自己的小店。
第二:开小店做差异化
民以食为天,餐饮永远是朝阳产业,没有资金就开小店,做差异化,小商圈,小店面,小品类。
选择一个刚需品类,正儿八经的找一个好师傅,拜一个好老师,跟着师傅学。做餐饮自己创,付出的代价太大,走错一步,可能都万劫不复。
所以想做餐饮,要有耐心,在这个行业当中找一个好的老师带着你干。因为今后你要踩的坑,可能是你师傅十年前,二十年前他都踩过了这种坑,你也没必要再踩了,找对师傅,学门手艺,开个小店,先入门,再发展,不要贪大求洋。
第三:不要做预制菜
餐饮行业,预制菜一定是未来趋势,但预制菜是富人的天下,穷人远离预制菜。
很多人抵制预制菜,其实,大部分人认为的料理包不能代表预制菜,在发达国家餐饮行业预制菜占到60%以上,在我国刚刚起步。
几乎所有的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都是预制菜,全球最大的会员超市,开市客,山姆,国内的盒马生鲜都在做预制菜。
预制菜是富人的天下,穷人做餐饮就不要做预制菜,要做穷人喜欢的,有烟火气的产品。
有人说预制菜的成本低,其实好品质的预制菜成本一定比新鲜的成本更高,特别是小餐饮,用量少,没有供应链,成本会更高。
< class="pgc-img">>人赚钱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因为穷人没办法知道富人在想什么?需求是什么?我们只能做穷人的市场。
例如:同样开一家饺子馆,富人群需要的是喜家德,袁纪云,一个店面投资100万以上,如果你东借西凑开了这样一家店,一旦失败,你就背负一身债务。
穷人需要的是干净,卫生,新鲜,现包,便宜就好。
< class="pgc-img">>例如:社区共享厨房模式,投资5万元,在社区门口开一家饺子店,找一到两个员工,甚至是本小区的钟点工都可以,装修一到2个房间,把家庭的环境氛围打造出来。
主打本小区的一个公共食堂,把面,水饺陷,调料准备好,顾客可以吃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动手包,可以打包回家吃,也可以在店里吃,做到新鲜,便宜,方便,让顾客感觉到经济,实惠,比在家里体验感更好。
然后,在搭配几个刚需家常菜,儿童喜欢的烤,炸类特色,店内堂食需要的特色散酒,茶等。
把店面开成一个公共家的感觉,一定比加盟品牌省钱还赚钱,关键是没有什么压力。
写在最后:当然开好一家餐厅不仅仅是上面三条,还有深耕单品产品,抢占线下单品优势;深耕线上外卖,团购,抢占社区资源;深耕网络营销,拥有平台思维,电商打法,把产品当工具获客,把店面当道场留客,然后搭建私域流量只做成交,万物皆可卖。
个烧烤店,烧烤师傅技术入股,抽取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合适吗?
第一、你的店面还没有正式开业,筹备当中
第二、技术入股是你们沟通过的想法,用不用这个烧烤师傅你还没确定。
第三、能开店那么对于市场也是有一定的理解和考察研究的,这个营业额分成30%,想必你是直接回绝的。
< class="pgc-img">>本人有点啰嗦,下面进入正题:
1、烧烤店的形式是什么
烧烤店面的形式无非就是大排档式(夜市烧烤大院)、自助式(纸上烤肉)、店面的形式(环保问题),大排档式的经营时间有限,而大排档的烧烤位多数是经营者自己经营或者外包交进场费,而夜市的自主经营特色不一样,自助式的烤肉那么就需要大批的厨房人员了,和烧烤师傅没关系了。店面形式的烧烤店面烧烤是一部分,同时也需要配备厨房其他人员。
< class="pgc-img">>2、厨师入股的分配问题
技术入股在餐饮行业并不稀奇,但是技术入股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而是将技术折算成股份,或者就是经营者自愿给予比例分成,而你这个问题显然不合逻辑的,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拿走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呢?而多数技术入股是后期店面为了留住人才,而给出的股份,而你店面没有开业就有这样的要求,怕是亲戚朋友了。
< class="pgc-img">>3、创业是好事,投资需谨慎
餐饮创业是每个人都会考虑的问题,盲目地跟风入行,只怕会让自己更加的损失惨重,也许会成功,但几率很小,餐饮行业现在不比以前了,现在是竞争压力大、成本高、利润低、人员荒等等。尤其自创餐饮品牌,从着手开始,定位、选址、装修、招聘、采购等等都要一一把关,甩手掌柜除外。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本文由老梁说餐饮原创,关注我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