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近日在博鳌胜利召开。”这个位于琼海的的小镇每年都会迎来亚洲各国的客人,因为博鳌是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琼海正在被世界看见。当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歌曲唱响的时候,琼海又用另一种方式被世界看见。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琼海市海岸线全长82. 3公里,拥有潭门中心渔港、青葛港、龙湾港、博鳌港等4个港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琼海,海南省县级市,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通行闽南语海南话 。地处东经110°7′5”~40′50",北纬18°58′50"~19°28′35"。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中下游,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三亚市163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琼海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 琼海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有5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与地区。市辖12个镇和彬村山华侨经济区,辖区内还有3个国营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位置境域
琼海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10°7′5”~40′50",北纬18°58′50"~19°28′35"。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三亚市163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 class="pgc-img">>地质地貌
地质
< class="pgc-img">>琼海位于海南印支隆起东部,处于昌江——琼海东西向构造带与琼东南北向断裂带相互交接部位。主要褶皱和断裂有:
高明——九曲江背斜:分布在高明至九曲江,地层为奥陶——志留系组成。呈长条状,背斜轴线60°~70°,两翼倾角60°左右。具紧闭线型褶皱特点。
上村——响沟向斜:分布在上村至响沟一带,由石炭一二叠系组成,轴线45°,南东翼倾角48°,北西翼50°,属线型褶皱。
万岭——山心岭向斜:分布在万岭至山心岭,由下白垩统地层组成,轴线55°,两翼倾角10°~20°,为开阔褶皱。
昌江至本县东西向构造带:横贯县境中部。主要表现为阳江盆地和带内花岗岩体以及残存的变质岩块,呈东西向分布,带内的航磁异常带也显示东西向展布。
琼东南北向断裂带:纵贯县境东部。主要表现为自北而南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岩体长轴呈南北向,嘉积镇北面的第四纪玄武岩被呈南北向延展,大路、塔洋、南寨等地万泉河支流的北南流向以及断裂带之两侧显示的重力高带。
龙马——龙江断裂:延伸经溪仔、龙江至伍园等地,长度大于60公里。走向北东段40°,南西段65°~85°。断裂切割了下白垩统,发育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了第四纪玄武岩被的东南边界线。
地貌
< class="pgc-img">>琼海背山面海,母瑞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而入,构成了全境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的特点。西部和西南部为山区、半山区,面积347.06平方公里,占20.5%;中部和北部为台地、丘陵,面积714.44平方公里,占42.2%;东南部为平原地带,面积567.15平方公里,占33.5%。水域面积64.32平方公里,占3.8%。白马岭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264.4米。万泉河自西向东流经10个乡镇后注入南海。
< class="pgc-img">白马岭
>< class="pgc-img">万泉河
>中低山剥蚀地貌分布于县境西南界的大罗岭顶、白马岭至团岭靠山峰上段及雷公岭等地。海拔500~1064米,相对高差450~760米。基岩为奥陶——志留系浅变质岩及华力西——印支期混合花岗岩、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山顶呈圆顶状,山坡为凹形坡,发育“V”形冲沟。面积3.24万亩,占总面积的1.27%。
剥蚀波状平原广泛分布在万泉河以南的阳江、中原、温泉等地区,地势微向东倾斜,以北的罗南、东升农场、万泉、嘉积镇等地区和烟塘、长坡、塔洋、朝阳等地区分别向南和向东南倾斜。海拔10~100米,相对高差5~59米。基岩主要为奥陶——志留系、下白垩统、岭文组、石炭一二叠系以及华力西——印支期混合花岗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平原上河曲发育,有较多的残丘兀立。面积66.58万亩,占26.2%。
< class="pgc-img">>海积地貌分布于文园至加裕、温泉、九曲江一线以东的沿海地段。海拔0~30米。地层为第四纪松散海积物,大体平行海岸线或沿海岸地带分布,微向海方向倾斜。面积25.93万亩,占10.2%,其中浅海沉积物22.94万亩,占9.0%。
河流侵蚀堆积地貌沿河流两侧及万泉河河口分布。海拔0.5~20米。地层包括河流一级阶地和河口三角洲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阶地宽400~4600米,阶面微向河床倾斜。面积24.33万亩,占9.6%。
< class="pgc-img">>气候条件
琼海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受季风影响大,光照充足,高温多雨,台风频繁,四季不明显,旱季和雨季分明。
< class="pgc-img">>旱季,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4月。月均降雨量为67毫米,最少的1月份为39.2毫米,总雨量335.8毫米。仅占年均雨量2042.6毫米的16.4%。旱季最多雨量的是1953年576毫米,最少雨量是1955年121毫米。
雨季,出现在5~11月份。月均降雨量为243.8毫米,最多的9月份为388.3毫米,总雨量为1706.8毫米,占年均雨量的83.6%。其中八、九月份雨量为678.8毫米,占年均雨量的33.1%,相当于旱季的一倍。
全年高温多雨,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但不利因素是,雨量分布不均,易出现旱、涝灾害;加上风害(清明风、干热风、台风、寒露风)、冷害(低温阴雨)等灾害,给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
< class="pgc-img">>气温
高温天气多出现在5~7月份。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月际变动在27.4~28.4℃之间,易出现高温纪录。极端高温月为29.6℃,出现在1977年6月;极端高温日为39.8℃,出现在1957年5月14日。全年有9个月平均气温都在21.0℃以上。常年最冷的天气多出现在1月份,平均气温为18.0℃,月际变动在17.2~18.3℃之间。极端低温月为14.6℃,出现在1968年2月;极端低温日为5.0℃,出现在1955年1月12日。极端低温天气,约11年一遇。
< class="pgc-img">>气温随地势倾斜自东向西递降。最热的7月份,东南沿海地区为28.4℃,而西南山区为27.4℃;最冷的1月份,东南沿海地区为18.3℃,而西南山区为17.2℃。两地年均气温分别为24.1℃和23.3℃。
降水
琼海年均雨量为2042.6毫米。其分布大致是:东北部沿海较少,在1760~1800毫米之间;东部沿海和南部地区,在1800~2000毫米之间;中部、北部地区在2000~2200毫米之间;西部和西南部地区较多,在2200~2600毫米之间。最多的是西南部的南塘水库为2660毫米,最少的是东北部合水水库为1726毫米。降水量明显地随地貌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雨量季节分布不均,旱季和雨季分明。
日照
琼海年均日照数为215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9%。大多数年份都在2000小时以上,最多的1963年,为2632小时,最少的1970年,为1730小时。年际变化稳定。在季节分布上,以夏季最多,有698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32%;冬季最少,仅有371小时,占17%。月份则以7月份最多,有258小时;最少是2月份,仅113小时。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沿海多于内地,南部多于北部。夏季日最长为13.17小时,冬季日最短为10.59小时,相差2.58小时。
< class="pgc-img">>水文特征
琼海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境内主要水系有3条:九曲江、万泉河、新园水。其中万泉河是海南岛第三大河,境内干流长81.2公里,集雨面积1151.21平方公里,过境集雨面积2532.01平方公里,万泉河年河川径流量45.78亿立米,市境内径流量15.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7.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0.7亿立方米(不含外市流入),人均拥有水量4600立方米。温泉等地温泉温达70度以上。境内河流可利用落差387米,电能理论蕴藏量4万千瓦,可能开发量3.854千瓦。海湾3个,约有880公顷的海水养殖面积。
< class="pgc-img">九曲江
>< class="pgc-img">万泉河
>历史文化
民间文艺
灯彩
琼海民间流行的灯彩有两类:一是配有锣鼓、演员,载歌载舞的灯彩,如鲤鱼灯、龙灯、狮灯等;二是专供欣赏的灯彩,如宫灯、排头灯、走马灯、火(天)灯等。解放前,每年元宵节,城乡组织灯会,规模甚大。龙江镇南正的排头灯,朝阳乐城的“公仔套”,潭门镇的鲤鱼灯等,甚享盛名。解放初,虽有游灯活动,但规模较小。“文革”期间,被列为“四旧”批判而销声匿迹。1980年元宵节,潭门、龙江等地乡村恢复灯彩活动。1984年元宵节,县城举行盛大的游灯活动,参加游灯者1000多人,观赏者达10余万人之多。此后,每年元宵节县城都举办灯会,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扬。
< class="pgc-img">>民歌
琼海民歌流传久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山歌、田歌、儿歌、情歌、俗歌和革命歌谣等,其中一部分是解放后劳动人民以旧调套新词的。一般以七言为多,讲究音韵平仄,唱听顺口悦耳。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感情。
故事
解放后,琼海文化部门曾多次收集整理。1986年至1988年,成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对流行民间的故事,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收集,计有百篇,经过整理,选出43篇精品。其中神话7篇,传说16篇,故事20篇,汇编成册。这些民间故事,有对自然现象的幻想和阐释,有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褒扬或贬斥,有对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嘲笑和鞭挞,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表现手法形式多样,语言通俗、简炼、生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辑录几篇如:审石头、邢宥错斩孝子、黎娥智斗山笑婆、“仙女洞”的传说、哥喂鸟。
风尚习俗
生活习俗
饮食
通常以大米为主食,番薯次之,辅以芋头、玉米、粟类等。沿海一带喜用番薯掺大米煮吃,称“番薯饭”。以往缺粮户,也有只吃杂粮、薯叶充饥者,现薯类多用于喂猪。随着面粉和面制品的输入,面食者增多。
< class="pgc-img">>其品种有面条、面饼、油条、包子、馒头等。还有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粉丝、腐竹等。风味小食品种多,味道各异,主要的有海南粉、豆腐脑、猪肠棵、椰子糖,花生糖、芝麻糖、京果、油圆、凉粉及糕类、酥饼等20多种。
饮料常以开水、清茶、咖啡、牛奶为主,近年来还饮用罐装椰子汁、石榴汁、矿泉水和可口可乐等。琼海人比较讲究饮食,餐制为一日三餐,两干一稀,也有一干两稀者。早餐不太看重,农民多喝稀饭,职工多用茶和点心。中晚餐为吃饭,历来注重,过去下饭常用咸鱼、蔬菜之类,现在随着生活提高,菜肴中肉、禽、蛋比重增大。
逢年过节,生辰喜庆,殷富人家常摆酒席,使用海参、鱼肚、鱿鱼之类为菜肴,以佐酒,无空口喝白酒的习惯。酒类消费量增多,主要有米酒、啤酒和果汁酒三种。改革开放后,还饮用上了人头马、马爹利等洋酒。
方言文化
琼海主要通行琼海话,语音系统以嘉积话为代表。琼海话属闽方言之琼文(海南)片文昌小片,使用人口较多,流行范围颇广。境内绝大多数乡镇讲的都是琼海话,长坡镇椰林管区一带毗邻文昌市,语言近似文昌方言;新市乡罗凌管区受定安话影响,其方言与定安话接近。市域西南、西北部的石壁镇、会山乡黎、苗胞,分别讲黎话与苗话,同属于汉藏语系,其前者为壮侗语族,后者为苗瑶语族,但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也通行琼海话。市域南部的万宁市龙滚镇,靠近琼海,讲的也是琼海话,不讲万宁话。县域内国营农场6万多人,来自四面八方,多说家乡话,诸如潮州话、广州话、客家话等,语言较为复杂,平常交往一般讲普通话,但许多人也能说或会听琼海话。该市为著名侨乡,琼海话还随华侨、华裔远传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琼海处岛东,交通便利,文化发达。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科学技术的提高,信息的传递,就业的变化,琼海话也程度不同地逐渐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解放后,积极推广普通话,在机关、学校和商店等公共场所,多数琼海人都会讲普通话。由于受汉语普通话影响,大量的新词语被吸收入方言,大都采用文读音,接近普通话。因此,琼海话有朝普通话靠拢的趋向。
名优特产
嘉积鸭
嘉积鸭,又名番鸭(WHILEMISCENPRCK)。原产英国,清光绪年间,嘉积镇华侨从南洋引进繁殖,逐渐演变为本地名鸭。
< class="pgc-img">>嘉积鸭为海南传统名肴,列为“四大名菜”之一。鸭肉含蛋白质高于鸡、牛、羊肉,味美骨软,饮誉海内外。传统的吃法是白切鸭,配以生姜、蒜头、辣椒、酸醋、鸭油汤等蘸汁,其味极佳。若加工成腊鸭,油香四溢,堪称腊味中的上品;若经过挂炉烤制,便是皮脆肉嫩、芳香肥美的佳肴。民间验方称,嘉积鸭是补虚劳之圣药,常以冬虫草炖食,可滋补身体;与海参炖食,滋补之力更大;与糯米煮成粥,则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
< class="pgc-img">>万泉鲤
万泉河里生长的鲤鱼,身短肚大,形似纺垂,全身披覆有大而圆的鳞片,背部苍黑色,肚部银白色或金黄色,鳍的边缘略带褚红色。咀小,唇向前方突出,如圆筒状。每尾体重1~2公斤,大的有5公斤。年上市量10余吨。
< class="pgc-img">>万泉鲤以肥嫩著称。食法多样,以姜葱焖鲤鱼为上品,味道鲜美可口,同嘉积鸭一样享有盛名。
< class="pgc-img">>琼脂
琼脂,又名琼胶或卡拉胶。由麒麟菜加工而成,具有清热润肺,开胃健脾,防治便秘,治疗高血压等药用价值。还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造纸和印刷等,是工业的原料。
< class="pgc-img">>琼脂又是炎夏解暑名菜。众多宾馆用琼脂粉丝制作的冷盘,配以白糖、香醋、麻油、蒜头、芝麻等佐料,清爽可口,喷香扑鼻,旅客们都以品尝琼脂冷盘为快事。
< class="pgc-img">>莲子
琼东县前塘(今塔洋镇所在地)所产之莲子,极易煮透,入口而化,汤白如乳,味香滋补,为历代朝庭贡品之一。解放后,县前塘被平整为农田,莲藕则移植于其他池塘中。80年代后,一些农户利用山塘水坑栽种莲藕。1990年,全县种藕150亩,年产莲子2500公斤,以供应县内宾馆、餐厅为主。
< class="pgc-img">>风景名胜
玉带滩
< class="pgc-img">>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形狭长的沙滩半岛,又名金沙滩。
< class="pgc-img">>它位于海南博鳌,外侧南海烟波浩淼一望无际,内侧万泉河、沙美内海湖光山色,内外相映,构成了一幅奇异的景观,滩上更生活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玳瑁。
< class="pgc-img">>可惜后来由于台风,沙滩被拦腰折断成两截。玉带滩全长8.5公里,地形地貌酷似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墨西哥的坎昆,在亚洲区可谓仅此独有。
< class="pgc-img">>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 class="pgc-img">>博鳌是著名的国际会议组织——“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区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拥有索菲特、金海岸温泉大酒店等星级酒店7家,开发区2个。
< class="pgc-img">>开发区分别为博鳌滨海旅游开发区和博鳌水城国际会展休闲度假区。“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就坐落于博鳌水城国际会展休度假区中心。景区先后被评为“海南省十佳旅游区”、“海南省优秀涉外旅游参观点”、“海南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东部的“玉带滩”被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在山岭、田园的怀拥下有水面生态保护完美的沙美内海;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三河相汇;东屿岛、沙坡岛、鸳鸯岛三岛相望;金牛岭、田涌岭、龙潭岭三岭环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万泉河
< class="pgc-img">>万泉河以前又叫做白泉河。是中国海南岛东南部河流。有两源︰南支乐会水为干流,长109公里,发源于五指山林背村南岭。
< class="pgc-img">>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岭南。两水在琼海市合口嘴会合始称万泉河,经嘉积至博鰲入南海。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3,683平方公里。上游高山峻岭,流经深山峡谷。过合口嘴以後河槽渐宽,水流平缓。总落差523公尺,水能蕴藏量263,000瓩。河口呈葫芦状,港口如钳,宽约100公尺。通航河道约73公里。万泉河是海南岛第三大河,发源于五指山。万泉河是中国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河流,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
< class="pgc-img">>万泉河的上游两岸,山峦起伏,峰连壁立,乔木参天,奇伟险峻。有莽莽苍苍的热带天然森林保护区,有琼侨何麟书先生1906年在原乐会县崇文乡合湾创办的“琼安橡胶园”和琼崖龙江革命旧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 class="pgc-img">>白石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白石岭位于琼海市西南12公里处,总面积约16.24平方公里,由登高岭等山岭组成。登高岭是白石岭最高峰,海拔328米。岭有1308级登上石阶贴崖而上,登之可观“白石岭八景”,饱览万泉河风貌。
< class="pgc-img">>白石岭八景是:石柱擎天、金钟驾驰、青狮眺目、翠屏拥月、崆峒筛风、苍牛喷雾、花岗蔚彩、碧沼储云。从“崆峒筛风”上登300级台阶,便是白石岭最佳景观“石柱擎天”。清代本地举人王崇佑诗曰:“巍巍群山峙荒原,一色莹光拂紫恒。
< class="pgc-img">>白石岭位于琼海市西南12公里处,由登高岭等山岭组成。登高岭是白石岭最高峰,海拔328米。山状变化万端,移步换形。山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石洞幽深,神奇莫测。每当云雾缭绕,山峰忽隐忽现,变化万千,犹在虚无缥缈之中。岭有1308级登上石阶贴崖而上,登之可观"白石岭八景",饱览万泉河风貌。从"崆峒筛风"上登300级台阶,便是白石岭最佳景观"石柱擎天"。
< class="pgc-img">石柱擎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 class="pgc-img">>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而专门建造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 class="pgc-img">>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位于东线高速公路琼海官塘入口处,距海口美兰机场93公里,距三亚凤凰机场160公里。园区占地200亩,是融热带风情园林、大型主题性雕塑、浮雕及精彩歌舞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纪念园主要由园前景区、主题雕塑展馆区、热带风情园林景区、旅游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域组成,园区设有和平广场、纪念广场、娘子军连部、歌舞广场、椰林寨、南霸天旧居(南府)和纪念馆等景点。
< class="pgc-img">>纪念园于2000年5月开园,2001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7月又被中宣部、民政部、文化部等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民政部等十三部委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编入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
琼海市8大推荐美食
1、加积鸭
加积鸭盛产于加积镇,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因其饲养方法特殊,故鸭肉脂肪少且肉质细嫩。一般加积鸭有白切、板鸭、烤鸭三种吃法,本地人为了达到原汁原味,以白切为主,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味道喷香。
< class="pgc-img">>2、温泉鹅
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育架子阶段野外散养,以食百草为生,育肥阶段入笼填养,以糠等粗饲料填食,具有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清淡原味、醇香可口的特点,当地人已经把温泉鹅与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并列为琼海最有名的两大美食。
< class="pgc-img">>3、塔洋粑炒
塔洋粑炒是海南六大特色名粉之一,来到琼海,无论何时,在各个大街小巷都能尝到好吃的塔洋粑炒。塔洋粑炒的主要原料就是河粉,不过塔洋镇人习惯称河粉为“白粑”,所以炒河粉也就被叫做“白粑炒”或者“粑炒”。
< class="pgc-img">>4、鸡屎藤粑仔
海南琼海鸡屎藤粑仔,也有称为鸡屎藤仔,以鸡屎藤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
< class="pgc-img">>5、芒果肠粉
芒果肠粉起源于琼海,现在已经风靡整个海南,是游客到了海南必尝的一道地方美食。嫩滑的粉皮包裹着大颗芒果肉,口感滑嫩如丝,非常好吃。
< class="pgc-img">>6、潭门鱼
就是人们常说的潭门海鲜,琼海的潭渔乡是数百年来不间断地连续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特殊部落。潭门渔民从浩瀚的南海捕捞回来的优质海鱼繁多。一年四季都有石斑鱼、马鲛鱼、海鳗鱼等,这里的鱼味道鲜美,很受游人欢迎。
< class="pgc-img">>7、清补凉
传统的清补凉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做成,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即成为一碗正宗的清补凉。现如今,因为食材品种的多样性,开始加入了如椰肉、红枣、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冬瓜薏”等多种配料。清补凉入口即化,劲爽透凉,细品之下清甜香,让人流连唇齿。
< class="pgc-img">>8、猪肠粑
猪肠粑是用糯米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称其为猪肠粑的原因,仅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猪肠”。外皮有极富层次感的酥脆与香糯,椰肉、红糖、花生馅的香甜浓郁,令人唇齿留香。
以食为天
当小孩在学校就餐
家长们总会忍不住担心
我的孩子今天吃什么了
饭菜好不好
营养够不够
今年晋江将
“新建或改建20个小学自办食堂”
确定为晋江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如今,多个学校已拥有自办食堂
我们先来几张小朋友们
开心吃饭的图吧
安海启慧小学
TIME
10时
在安海启慧小学自办食堂厨房
厨师正忙着制作午餐
卤鸡腿
长豆炒香肠
红烧大白菜
黄瓜丸子汤
TIME
10时30分
厨房工作人员开始分餐
将热气腾腾的菜品、米饭打到餐盘里
并放到各班固定的保温箱中
食材新鲜
食品温度
文明用餐
是学校每日用餐时间的三大任务
安海启慧小学有学生371人
自10月19日学校自办食堂正式投用以来
全校365名学生
包括20多位教职工
有近400人在学校吃午餐
TIME
11时10分
到了学生用餐时间
一至三年级学生有序进入餐厅
排队领取餐盒
找到各自班级座位安静用餐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为了让孩子们吃好
学校食堂会根据时令和需要
及时更换菜品
夏天绿豆汤
早餐肉包馒头
每周一顿咸菜饭汤
卤面、炸鸡腿
太幸福了
这一系列做法
也获得了学生好评
许锦煌
安海启慧小学学生
好吃,会比家里吃的更多一点。我会把这些全部吃完。
刘佳琪
安海启慧小学学生
很好吃,比家里妈妈炒的菜还好吃。自助餐自己想吃多少就打多少,不会浪费。
沙塘中心小学
上午10时许
在沙塘中心小学食堂
厨师正在烹饪香酥鸡米花
在另一间干净明亮的操作间内
工作人员正在分餐
分餐完毕后
他们再将分好的午餐装入保温箱
运送到各个班级
~ 完美 ~
据了解
学校先后投入20多万元
从厨房、操作间等场所
到消毒柜冰箱等设备
全部焕然一新
学校对食堂的管理严把食品“四关”
采购监管关
加工清洗关
烹饪无菌关
食品留样关
充分做好食品安全卫生
食堂操作规范的监督
做到透明操作、绿色饮食
同时,沙塘中心小学还每周公布菜谱
做到荤素合理搭配
品种丰富多样
满足学生身体健康成长需要
谢诗妍
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学生
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午餐十分丰富,并且营养均衡,能让我们吃得好、吃得饱。我们每天也都能做到光盘行动。
近年来,新塘街道积极推进
学校自办食堂这一民生工程
努力打造“安全、规范”的学校食堂
守护学生“饭盒子”
据了解,目前新塘街道辖区内的新塘中心小学、杏田小学、杏坂小学、道南小学、后库小学、瑞鹊小学、湖格小学、雁峰小学、南塘小学等9所公办小学均已实现自办食堂。
喵!这个短片火了!晋江人都在传……
久违了,五店市!最暖心,又闻城市烟火味……
“生于非典 考于新冠” 晋江这一届注定不凡
记者 | 杨华、王秉辰
编辑 |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 陈婉君
审核 | 黄昌木 张镇业
新闻爆料热线:85633002
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建永定7月15日电 (黄秋萍 曾启贤)时值盛夏,各式各样的时令水果纷纷上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峰市镇高南塘石头山上种植的台湾脆梨也在这个时候陆续成熟上市,为市民增添了一道绝佳的消夏果品。
7月14日,笔者走进永定区峰市镇高南塘石头山上连片100多亩的台湾脆梨种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梨树列队成排,一个个圆滚滚、金灿灿的脆梨挂满枝头,外形硕大,有的比成年人拳头还大,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果农们三五成群在果园内来回穿梭,选果、采摘、搬运,梨园内呈现出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目前,正值暑假期间,不少游客也带着小朋友到梨园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生态美味。
脆梨大丰收,果农笑开颜。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个梨不仅个大,而且还皮薄多汁,口味非常的甜、很脆哦,真的特别特别的好吃。”游客范女士说,“带着孩子来这体验采摘的乐趣,真的很不错,孩子也非常喜欢。”
“我前几天在老家江西就听说这边的梨很好吃,我就特地赶过来采摘。哇,没想到这梨真的非常好吃,又脆又甜。”江西游客徐女士说。
“脆梨的采摘可以持续到8月中旬,年产量约为10万斤。脆梨除了直接吃以外,早脆梨还可以用来煲汤,润肺降燥,生津止渴,是名副其实盛夏的果实。”永定区峰市镇种植大户王宗探说,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每天大概可以销售1000斤左右。
游客到梨园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生态美味。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永定区峰市镇高南塘山原本是一块石头山。2016年,王宗探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流转了山上100亩的荒地引种台湾脆梨。几年下来,脆梨不仅适应了石头山的环境,而且结出的果实大而脆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收入。
“这里原来是荒山,因为石头很多,现在通过种台湾脆梨,让这片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每年都有60多万元产值。”王宗探说。
永定区峰市镇高南塘的石头山上连片100多亩的台湾脆梨种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梨树列队成排,一个个圆滚滚、金灿灿的脆梨挂满枝头,外形硕大。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永定区峰市镇依托地处“龙湖”周边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当地民众开山种果,积极推进水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建设。
峰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年来,该镇成功引种莲雾、脆梨、树葡萄等台湾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不少台湾水果在这石头山上扎根落地,也让当地的百姓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实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