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面:我只是甘肃早餐的N分之一
甘肃,最“瓷实”的模样,最悠然的姿态,藏在早餐里。
这是一个狭长的省份,当最东边的庆阳看到第一缕阳光时,西边的敦煌还是明月高悬。巨大的经纬跨越,也扩大了早餐的选择范围,当甘肃人迎着日出逐渐醒来,他们手里的早餐,可能完全不同。
当庆阳人早上吃饸饹面时,敦煌人在喝羊肉粉汤。
图1摄影/丑建龙;图2摄影/花啾
尽管如此,早餐赋予的是同样的朝气,以及,不管甘肃哪里的早餐,都长得十分“瓷实”。瓷实,是因为重视,甘肃有多重视早餐呢?这么说吧,牛肉面,甘肃最扎实,最著名的一碗面,兰州人就留给了早晨。
寻常的油条包子菜夹馍,是早餐中的一种吃法,如果你有心留意,走进甘肃各地街头巷尾热气蒸腾的早餐店里,会进入一个甘肃特色的早餐江湖——
当兰州人早上“扎”起一碗牛肉面,酒泉人在吃浓稠的糊锅,武威人在吃“硬核”菜面,张掖人在吃牛肉小饭,陇西人在吃热凉面,陇南人在吃面皮,天水人出门吃呱呱,在家就着干馍喝罐罐茶......
陇东南的油饼油果罐罐茶,一顿日常早餐。
摄影/子梳,图/图虫·创意
夜市的热闹被黑夜稀释殆尽,吃早餐的甘肃人平平淡淡,轻言细语,却是一份实在的温情。悠闲的人们,三言两语问候邻里,坐在店里吃完,再捎一份带将出去。分量超足的早餐吃完,甘肃人元气满满的一天,才正式开始。
01 早上吃面,“肃面朝天”!
面条在外地,大多拿来当午餐或者晚餐,可甘肃人“固执”地认为,面条在早上口感最佳。兰州牛肉面能成为甘肃美食“一哥”,很大原因就是它在早餐界雷打不动的地位。不过,甘肃绝不只有牛肉面,各地都能看到早上“咥面”的场景,尤其是河西走廊各地,纷纷端出自己的牛肉面“改造款”。
张掖臊面,不输兰州牛肉面。
摄影/一只喜欢拍拍拍,图/图虫·创意
不来个“牛大碗”,这床白起了!
在兰州,公认的主流早餐就三个字:牛肉面,再亲切些,两个字也行——牛大。许多兰州人每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大概都是:“老板,来一碗牛大”!
牛肉面套餐全家福。
摄影/严肃
每天的清晨六点半左右,数以千计的牛肉面馆同时开门营业,黄河两岸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飘荡着牛肉面诱人的香味。
对于兰州人来说,牛肉面是可以私人定制的早餐,“师傅,下个二细,辣子多些蒜苗多些”,食客可以自由选择面条粗细及份量大小,辣子、蒜苗各多少,是否辅以肉、蛋及小菜,按需搭配,满福滴很呐!
“扎一碗牛大”是兰州人清晨补充能量的开始。
图/视觉中国
前阵子兰州出现疫情,封闭管理了一段时间,其他问题都好说,早上一碗牛肉面可真让憋在家的兰州人“心火难捺”。不吃牛肉面,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疫情一结束,牛肉面馆前排队的盛况马上又回来了。没法堂食,那就装在塑料碗里吃,蹲在街边吃,反正早上吃一碗,心里才踏实。
疫情期间,兰州人扎个板凳在门口吃牛肉面。
摄影/严肃
出了兰州往北,到河西走廊,“一清二白”的牛肉面,人们却觉得些许单调,面条、汤、配料、配菜,能否换个吃法呢?
河西走廊,也是“改造牛肉面”走廊
白银大肉面,肉是真的大!
图/网络
白银人的一天也是从“大口吃肉,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开始。这里的大肉面,面条和牛肉面差不多,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汤。大肉面熬汤时用整鸡炖煮出浓汤,再配上一定比例的猪骨汤。捞上劲道爽滑的面条,再加上一勺秘制的肉臊子和油泼辣子,吃起来十分过瘾。
武威菜面,凉粉是亮点。
图/网络
再到武威,这里的菜面又像是另一种改造而成的牛肉面。改造的方法,一是加菜,有白菜、萝卜还有豆角;二是改面,不同于牛肉面现场抻拉现煮,菜面是煮熟晾好的面条,临吃前放到滚水里“冒”一下,很快就能上桌,简单方便,非常适合早上吃。
张掖人的一天,是牛肉小饭赋能。
摄影/Jsonin,图/汇图网
张掖人的早晨,“沉迷”于花式做面条。卤肉炒炮,面条形似炮仗,与蔬菜相拌炒熟再加卤肉,肉与面红白相间似百炮齐鸣;张掖臊面的肉汤鲜美浓稠,配料丰富,面薄、色亮、劲道,也是唤醒肠胃的好选择。
不过,张掖最有名的早餐还是牛肉小饭。这“饭”不是米饭,而是比米粒稍大的面丁。面丁小、肉块小、豆腐小、菜丁小,所以叫小饭。面丁和牛肉一样有嚼劲,用牛油炒的小料,和用牛骨熬制的汤都是小饭的灵魂,吃起来“攒劲得很”。
牛肉小饭,面丁是亮点,骨汤是灵魂。
图 / 纪录片《早餐中国》
吃完河西走廊往南,在定西的陇西县,早上吃担担面。和四川担担面来历也类似,都是早先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得名。不过,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热凉面。冬天热吃夏天凉吃,配上一份肥肠或者卤肉,吃得尤其扎实。
注重麻辣调味的成县牛肉面片,在陇南各地颇为流行。
摄影/冉创昌
再往南到陇南成县,打开那里早晨的,往往是一碗汤浓肉香的牛肉面片,调味加麻加辣是点睛之笔,强势宣告了川味的登场。
02 早饭没馍,嘴边寂寞
早饭无汤,心里就慌
如果早上不吃面条,甘肃人会吃些什么呢?作为碳水大省,面粉总能被甘肃人做出无数花样,馍馍,是早餐的另一个大类。馍馍+汤/茶,也被甘肃人吃出无数种花样。
罐罐茶配烤热乎的干馍。
摄影/古韵风骨,图/图虫·创意
除了油条配豆浆,甘肃多的是馍馍配茶/汤!
天水的黄馍,趁热吃当然就是在早上了。
摄影/孙镇
天水人早上爱吃猪油盒与黄馍,前者是最早来自于清朝宫廷的“猪油饽饽”,如今,它装在一只被胡麻油浸得湿漉漉的木盘里,等待着刚从睡梦里醒来的天水人。黄馍是金黄色的油酥,入口酥脆松软,除了咸味黄馍,还有糖酥、杏仁甜馍馍。
天水人的早餐三件套:黄馍呱呱杏茶。
图/网络
吃猪油盒与黄馍,少不了一碗杏茶。敦煌人做杏皮茶用的是杏皮,天水人做杏茶用的则是杏仁,而且是苦杏仁。磨好的杏仁汁喝的时候加一些白糖,再撒一层茴香粉,口感柔滑,清淡与浓烈碰撞,一股摄人心魂的淡香,不知不觉间赐予人们一个温润的早晨。
“宁喝一碗头肴汤,不吃一碗牛肉面“。
摄影/严肃
兰州人早上不吃牛肉面的话,还有头肴汤配花卷。头肴汤其实就是臊子汤,但比臊子汤还要浓稠。它往往是宴席上的开胃早餐,其香浓郁,其色养眼,其味饱口福,在兰州更有“宁喝一碗头肴汤,不吃一碗牛肉面“的说法。
米汤油馓子,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图/网络
武威的米汤油馓子,米汤是黄米扁豆米汤,油馓子是炸制成的馓子,刚炸好的油馓子金黄酥脆,油香面香融为一体,刚端上桌就让人忍不住的拿起来送入口中。先别急,将油撒子掰成小段,泡入扁豆米汤中,喜甜的可以再加些白糖,甜滋滋的,留味绵绵。
嘉峪关烤出来的烧壳子,香豆粉和胡麻的香味被揉进面饼,沙枣花为馅,配上热乎的羊汤,回味无穷。定西岷县人早餐吃得更“野”,用黄酒泡馍,还用麻花(油丝儿)泡姜汤粉鱼儿,粉鱼儿滑滑溜溜,麻花绵软而味足,早上来一碗,非常温暖。
油茶泡油饼,或者鸡蛋灌饼咸菜配油茶。
摄影/严肃
还有油茶,全国许多地方都吃,甘肃也不例外,靖远县的早餐,是羊油油茶泡馍馍。甘谷的早餐也有一碗油茶,一个油饼,多加一个菜盒或者韭菜包子。不过,甘肃人早上吃馍馍,配的最多的还是罐罐茶。秦安人早上吃干馍,甘谷人吃酥油圈圈,平凉人吃荞麦油圈圈,陇南人吃猪油饼,都少不了罐罐茶。
炭火旁沸腾的罐罐茶。
摄影/连建强
罐罐茶也叫“熬罐子”。只要有罐罐,哪里都可以煮罐罐茶:炉子边、田地里,甚至烙饼的鏊子上面的炭火,也可以用来煮茶。在炉子旁烤枣儿和馍馍,等枣烤出焦香味后放到瓦罐里。最后,放入茶叶再煮一会,等茶香和枣香渗入茶汤,就能配馍馍喝茶了。罐子里还可放入枸杞、龙眼和葡萄干,本来极浓极苦的茶又有了一丝甘冽,呷一口酽茶,越喝越有精神。
图1 油面罐罐茶;图2 正在制作的面茶(即常规的油茶)。
摄影 / 严肃
在陇南,罐罐茶还可以从清茶变成油茶,也就是在茶里加油、盐、鸡蛋。成县人早餐除了牛肉面片,还喜欢用油茶泡麻花;康县产绿茶,油茶更具特色,除了常规的几样配料,还要加核桃面、香料、豆腐、洋芋,最后的成品,上有油花漂浮、中有鸡蛋核桃、下有豆腐、土豆打底,名曰“三层楼”,简直要比正餐还要隆重。
不喝白粥,“糊糊”也有N种花样
甘肃人常常把粥/汤叫“糊糊”,不吃馍只喝糊糊,也很瓷实。
灰豆子,早上来一碗也满福!
摄影/严肃
在兰州,早上吃一碗灰豆子也很不错。豆子是当地的麻豌豆,出锅后浓汤包裹的灰豆微微发亮,如同黑色珍珠,混着枣味的豆香。这碗灰豆子吃起来口感像紫米粥,却更加绵软香浓。
浆水拌汤,简单朴实。
图/连建强
天水人如果不出去吃呱呱和猪油盒,就会在家“甩”一碗浆水拌汤喝。炝开的浆水里,加入剁碎或者搓成颗粒的粗莜面糁子和白面,“甩”成糊糊,如果再配上炒好的韭菜,酸汤开胃,饱腹暖人。
牛肉糊糊,暖心暖胃。
摄影/卢永捷,图/图虫·创意
定西岷县除了姜汤粉鱼儿,还有更常吃的牛肉糊糊和羊肉糊糊,是大米在牛肉汤或者羊肉汤里熬制而成。调上汤中灵魂胡椒,这一碗高原寒冬的限定早餐,吃起来实在是香喷喷,辣乎乎。
陇南成县甜浆。
图/网络
陇南成县人还把豆浆配上主粮,改造成独特的甜浆。所谓甜浆,便是大米加入豆浆中熬制。一碗甜浆端上桌来,米粒散在豆浆中,口感独特,加一勺白糖,爽滑甜香,不但解渴,还管饱。
03 早餐吃小吃,也攒劲滴很!
除了面条、馍馍、汤和茶的“常规操作”,甘肃还有花式早餐小吃,南北差异分明,北边的河西走廊,吃的十分扎实,根本分不清到底是粥是饭还是馍馍,比如酒泉的糊锅与张掖的糊粕;而陇东南一带则重口味,一天的精神,就被呱呱、酿皮和面皮子的火辣撩起。
麻花泡着吃,是很多甘肃人的早餐。
摄影/严肃
酒泉的糊锅,有点像河南的胡辣汤,但要丰富得多。这里的糊锅当然不是炒菜时由于火候过旺而糊了锅,而是当地以蚕豆粉皮、面筋、麻花为主料的早点。在糊锅店中,你常常能见到店主架起了一口高高大大的铝制汤料锅,锅里盛着加入蚕豆粉汁勾芡的浓稠鸡汤,永远处于滚烫沸腾的状态。
张掖的糊粕,黏黏糊糊。
图/网络
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还有自制面筋,最后放入配好的汤中,金黄香软,饱浸芡汁、久煮不烂的面筋,永远是糊锅的灵魂,吃完浑身通透,好不痛快。在张掖,与糊锅发音相似的另一个早餐是糊粕,长得也有点像,倒是更偏重泡软的麻花。边吃边泡,清香可口。
天水人睡觉枕的是荞麦皮子枕头,早上出门就吃用荞麦面做成的呱呱。为什么要叫“呱呱”呢?因为在天水土话中,呱呱其实就是锅巴的意思。荞麦粉在煮的黏黏糊糊成半凝固状的时候,会在锅底结成一层厚厚的锅巴,这层“锅底”是一碗呱呱的灵魂,有时候天水人也叫它“皮皮”。
油泼辣子是呱呱的灵魂。
别被辣椒吓住了,呱呱其实不咋辣。
摄影/孙镇
呱呱必须是用手捏碎的好吃,随意抓取,用手碾成不规则的小块,拌上醋、蒜汁等调料,最后再来一勺油泼辣子。外地人第一次吃呱呱,肯定被那么多的辣椒震惊到,其实香不辣,甚至微微发甜。吃完再来一碗清水荷包蛋,一顿早餐就完美了。
图1 热辣辣的礼县热面皮;图2 豆花浇在陇南面皮上。
图1 摄影 / 冉创昌;图2 / 陇南发布
陇南礼县人最爱的早餐是热面皮,所谓的热,一是要刚刚出蒸笼,热气腾腾;二是碗要用沸水烫得火热,吃起来才有劲;和天水呱呱一样,最重要的是那一口热辣辣的油泼辣子,再配上一颗茶叶蛋或腊汁肉卤蛋,就能开启沸腾的一天。
酿皮子加馍馍,也是甘肃人的早餐搭配。
摄影/严肃
细嚼慢咽地吃完早餐,擦去额头沁出的汗,再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不管太阳有没有升起,人的“朝气”马上就上来了。吃早餐,就是一天的唤醒仪式。
对于在外地的甘肃人来说,家乡的早餐还寄托着最质朴的思乡情怀,就算吃不到,想起来也总能扫除夜晚的阴冷和人的疲倦,让人满血复活。
平凉泾川县的油糕,泡在稀豆粉里吃。
摄影/左雪兰
纪录片《早餐中国》里说:“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不知多少甘肃人怀念的乡味,就是那道永远无法代替的家乡早餐呢?
文 | 李亦
文章首图 | 严肃
封图 | 严肃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子都喜欢听儿歌,念儿歌。帮助宝宝语言发育,早开口,口才好,脑瓜更聪明。给2-6岁的孩子整理了30手儿歌绕口令,快收藏起来,每天给孩子念一首。
1儿歌《七步洗手法》
两个好朋友见面搓搓手,
我背背你呀,你背背我,
变成一只大螃蟹,横呀横着走,
缩起八只螃蟹脚,再往沙地扭一扭,
举起两只大钳子,精神又抖擞,
听到表扬很害羞,躲在沙地不露头,
再见再来握握手,两个好朋友。
2《小鸡怎么笑》
小鸡怎么笑:"叽叽叽!"
鸭子怎么笑:"呷呷呷!"
青蛙怎么笑:"呱呱呱!"
娃娃怎么笑:"哈哈哈!"
3《千颗星》
千颗星,万颗星,点点星,点点明,一闪一闪亮晶晶,闪闪烁烁数不清。
4《小剪刀》
小剪刀,张嘴巴,不吃鱼,不吃虾,爱吃娃娃的长指甲 。
5《骑大马》
小娃娃,骑大马,呱哒呱哒呱哒呱。骑到外婆家,外婆对她笑哈哈。
6《小弟弟买巧克力》
小弟弟,上街去,买了两块巧克力。一块留给自己吃,一块送到妈嘴里。
7《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8《拍手歌》
手手,拍拍,拍拍,手手。妈妈,拍手,娃娃,拍手。妈妈,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9《金钩钩》
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不然是小狗。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请你伸出小手手。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
10《鼓咚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哟哟,这不行,宝宝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
11《布娃娃,别生气》
布娃娃,你别生气,我来给你赔个礼。刚才不该发脾气,使劲把你扔在地。弄脏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脸上都是泥。一定还很疼吧?真是对不起!衣服脏了我给你拍,脸儿脏了我给你洗。哪儿疼了我给你揉揉,从今以后,我要爱护你。
12 《一只小鸡叽叽叽》
一只小鸡叽叽叽;二只小狗汪汪汪;三只绵羊咩咩咩;四只老鼠吱吱吱;五只鹁鸪咕咕咕;六只青蛙咯咯咯;七只蟋蟀唧唧唧;八只小鸭呷呷呷;九只斑鸠啾啾啾。
13《拉勾勾》
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头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们都是好朋友。
14《雪老头》
雪老头,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15 《做早操》
小朋友,起得早,一二三四做早操,先学鸟儿飞,再学马儿跑,天天做操身体好。
16《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拉大锯,扯大锯,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宝宝,快长大。
17《手指歌》
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一斗。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18《堆雪人》
北风吹,雪花飘,堆雪人,真热闹。两个胡桃当眼珠,辣椒鼻子朝上翘。太阳不出它微笑。太阳出来它没了。
19《洗手歌》
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给我擦擦手;自来水,给我冲冲手;小毛巾,给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
20《长一岁》
雪花、冰花、腊梅花,喜鹊飞来叫喳喳,叫弟弟,叫妹妹,都是爸爸的小宝贝,过了新年长一岁。
21《一只小鸟叫嚓嚓》
一只小鸟叫嚓嚓,两只青蛙叫呱呱,三只小猪哼哼哼,四匹小马呱达达,五个娃娃笑哈哈,分吃一个大西瓜。
22《春天到》
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草儿绿,鸟儿叫,蝴蝶蜜蜂齐舞蹈。
23《下雪啦》
下雪啦,下雪啦,地上铺满小雪花。小妹妹,滑倒啦,地上印个小娃娃。小妹妹,喊妈妈:"快来呀,快来呀,雪地给我拍照啦!"
24《小刺猬理发》
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瞧它,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
25《滴滴滴》
嘀嘀嘀!嘀嘀嘀!我是一个小司机。爸爸妈妈上车吧,我送你们上班去。
26《小钮扣》
蓝星小钮扣,掉下来。弯下腰,拾起来。带回家,缝起来。一二三,站一排。
27《熊猫宝宝》
熊猫宝宝,走路摇摇,翻个筋斗,让你瞧瞧。
28《对对歌》
一边多,一边少,一把铅笔一把刀。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29《元宵节里数花灯》
汽车灯,火车灯,一架一架飞机灯……一二三,三二一,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30《三只小花猫》
三只小花猫,东找找,西找找,咪呜咪呜叫。
三只小花猫,打个滚,要睡觉,呼噜呼噜声音闹。
三只小花猫,伸伸腰,练练爪,乐得妙呼妙呼笑.。
关注“绘本奥斯卡”头条号,抖音号,新绘本好绘本推荐,科学育儿方法,助力宝宝的早期发展。
<>< class="pgc-img">>歌律动
1、《保护小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摇头),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2、《小小手》
拍拍小手点点头,拍拍小手掐掐腰,我把小手举起来,我们大家做好了。
3.《请你像我这样做》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4、《伸手》
一一二二伸伸手,三三四四点点头,五五六六弯弯腰,七七八八扭一扭,九九零零踏踏脚,拍腿拍手又动口。嗒嗒嗒。
5、《数字歌》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幼儿排队时用:
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水萝卜,水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好孩子,好孩子,顶瓜瓜.坏孩子,坏孩子,就是他....(这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提其他的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 class="pgc-img">>一首拍手儿歌:
抓住,放开,小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脑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脸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小肩膀拍一拍.
抓住,放开,大西瓜拍一拍.
抓住,放开,屁股蛋蛋拍一拍.
抓住,放开,藏到后面不出来.
1、2拍拍手, 3、4点点头,
5、6伸伸手, 7、8不讲话,
9、10快坐好。
师:1 2 3 幼儿:我做端.
师:4 5 7 幼儿:我休息. ( 孩子们说完趴桌子上休息了)
拍手儿歌: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拍手)幼: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手)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跺脚)幼:我就跟你这样做(跺脚)
教师可随意变换动作,此游戏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灵活性
幼儿喜欢做的手指儿歌
手指儿歌:
1.
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斗斗;
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
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双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左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右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双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用手把小脚挡住)
3、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变变变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猪,噜噜噜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鸡,唧唧叽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鸭,呷呷呷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青蛙,呱呱呱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兔,嘣嘣跳
4、
师:我的小手拍一拍 幼: 拍 拍拍拍拍
师:我的小手勾一勾 幼: 勾 勾勾勾勾
师:我的小手弹一弹 幼: 弹 弹弹弹弹
师:我的小手捏一捏 幼: 捏 捏捏捏捏
师:我的小手握一握 幼: 握 握握握握
师:握的小手放放好 幼: 我的小手不见了(放后面或放腿上)
拍手歌:
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
坐坐好:
教师弹琴:135 — 531—
幼儿唱:老师我们坐好了。(1351531)
教师弹:135i,幼儿起立。
教师弹:i531(低音 1 ),幼儿坐下。
教师弹 :135 135 135 135 135 幼儿寻找自己的位子坐好。
< class="pgc-img">>集中注意力: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了!
伸出你的小手上拍拍,伸出你的小手下拍拍,
向前伸出小手转一转,小手放呀放放好!
课前让孩子安静:
师:1.2(教师拍铃鼓,幼儿拍手,并对话)
幼:1.2.3.(可重复几次,等到幼儿安静下来)
师:手放下
幼:坐坐好
做操:
用来做操前的整队,边念儿歌边踏步,那样的气氛很好的
师:手摆动
幼:脚提起(教师也可反问:脚提起,孩子就答。手摆动)
师:谁最神气
幼:我最神气
师:立正
幼:一二
关于吃饭的儿歌:
大白米饭,豆腐鸡蛋,
青菜肉汤,喷香喷香.
我来扮个大老虎,
啊呜!啊呜!全吃光!
关于午睡的儿歌:
小手拍拍放枕边,
身体转向右侧卧,
风不吹,树不摇,
幼儿园里静悄悄,
我是一个乖宝宝,
规规矩矩睡觉觉
想了解更多幼儿教育方面的资讯,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幼教资源共享吧
【幼教资源共享吧】专业分享幼儿园手工、舞蹈、早操、律动、教案、课件、环创、工作计划、总结、老师随笔、观察记录等幼教资源,分享幼儿园家长育儿知识等内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