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年春节期间,经海丰县平东镇镇区往大塘村方向的车辆多了起来,很多车辆经下东塘村路口驶入台农庄园。2月13日,记者在台农庄园内看到,该庄园项目种类多,包括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垂钓、儿童游乐园项目、餐饮民宿和科普教育等,适合家庭游玩,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
平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台农庄园在平东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很有代表性,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观赏、采摘、游乐,踏春好去处
在台农庄园的花卉观赏区,格桑花和“熊猫”向日葵开得正盛,很多游客在此观赏拍照。不远处的黄风铃木林内,也有许多游客穿梭其中,庄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片黄风铃木林也是个网红打卡点。2021年春节期间,风铃花迎来了繁盛的花季,漫山遍野的黄色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甚至造成了进入园区的道路堵车。经过花卉观赏区,可以徒步到达山坡上的观景亭“台农阁”内,经过一段陡坡路程的跋涉,可以在亭内歇息纳凉,也可俯瞰庄园的全景,视野开阔而舒适。
山坡下有鱼塘和青枣园,此时正是垂钓和青枣采摘季节,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园内采摘果实。庄园内的小型游乐场也吸引了很多亲子游游客,在此坐过山车、购买小吃的游客数量不少。庄园内还有农家菜馆,可以烹制各种美食,满足家庭聚餐需求。
游玩一圈返回庄园入口处,则是另一个小型游乐场,抓娃娃机、咸茶摊等一应俱全。隔壁的大棚内,则是“牛奶草莓”和“樱桃小番茄”种植区,工作人员在此忙碌着,家长可带领少年儿童在此学习科普知识。
庄园工作人员介绍,台农庄园面积约1130亩,由海丰县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营,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8月,自成立以来,已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和环境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建设。庄园内种植的水果有火龙果、莲雾、百香果、油柑、芭乐、荔枝、龙眼、青枣、释迦果、三红柚等;庄园内有五年龄以上罗汉松6000株,香樟树3800株,有机蔬菜种植面积60多亩;优质果树采摘基地150亩。
目前,台农庄园已经建成一家集餐饮,旅游观光,花卉、果蔬种植,鱼禽养殖、加工、销售,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企业。
产销一体,合作社联农带农带动附近农户增收
据海丰县平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丰县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不仅实现了产销一体化,还带动了当地的农户增收致富。
在生产方面,该合作社与178户农户签约种植南瓜、西瓜、冬瓜,面积达1万多亩。同时,该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保持合作关系,为合作社农产品种植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项目基地坚定按农产品无公害化和标准化种植,南瓜产量和质量逐年提升。
在销售方面,该合作社与多家加工企业和超市签订了购销合作协议,同深圳、广州等农批市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进行电商经营,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而且,合作社还对周边农户种植的农产品收购后进行销售,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合作社的盈余收入,而且解决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带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得到周边农户一致好评。
因其产品质量过关,同时在现代新型农业发展和农产品新品种改良上的突破,该合作社收获了众多奖项。2017-2018年度被广东省评为农业有机绿色食品先进单位,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汕尾)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主办单位、广东省汕尾市乡村企业领头人,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0年获得了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证书,2021年获得了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称号;公司还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名牌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菜篮子基地证书、互认评价结果证书、农产品认证检验报告;并获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认证,其具有基地特制的质量安全追溯码。
台农庄园在海丰县平东镇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方面很有代表性。近年来,平东镇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产业振兴”“农旅融合”,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发展作为着力点,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建设,做大做强平东农业主导产业。该镇在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背景下,海亮明康汇生态农业基地、广东冠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丰县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台农庄”观光园等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平东镇的发展道路也越来越明晰。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通讯员】李佳
【作者】 郭杨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源:中国新闻社
福建“惠台66条”的落地、开通近2个月的南龙铁路,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这个新春赏樱季带来了创纪录的客流。园区里的台湾农民谢东庆2月1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农在福建经营的观光农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福建自2006年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除漳平永福外,还有漳州漳浦、莆田仙游、三明清流、福州福清、泉州惠安等共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被台农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的漳平(永福)台农创业园,是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大陆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截至目前,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年产茶1600余吨,产值逾7亿元人民币;入驻台企66家,在此创业就业的台农600多人。
放眼茶山,记者看到樱花如云似锦,游人络绎不绝。在谢东庆的精致茶舍里,永福高山茶成为供不应求的伴手礼。
谢东庆告诉记者,他最早从2000年开始在茶园遍植樱花,以改善土质生态,当地等多家茶场跟随套种。如今,永福已种植樱花15万余株,每年仅赏樱季即吸引近50万游客到访。
而去年福建出台“惠台66条”措施,包括对该省台农创业园内台资农业企业、台胞生产用电给予优惠电价、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优先续租等政策,令谢东庆“很有感”。
谢东庆说,过去他从厦门到永福要走7个小时,如今高铁只要两个小时;而园区里无论是道路硬化还是灌溉系统建设,都有国家资金投入。如今,他的台品樱花茶园茶叶销量达9万公斤,产值逾3000万元人民币,“观光农业的餐饮、住宿都得到良性发展。”
漳平(永福)台农创业园党工委副书记、漳平市永福镇党委书记张邓平告诉记者,当地近年来以园区为着力点,力推“美丽乡村”建设,对台农创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只会更多更实在”。
台农创业园引领福建农业“开门红”。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华康透露,福建今年大力支持国家级台农创业园发展,新上“永福樱花茶林小镇”等台资农业项目15个,总投资4500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2450万美元。
在台农创业园建设样板示范下,福建还将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福建农民创业园方面,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重点项目140个、新增投资39亿元人民币以上。
黄华康表示,根据福建“惠台66条”措施,福建将推动新设一批台湾农民创业园,推进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县建设,扩大闽台农业技术人才交流培训,推进闽台电商合作。(记者 林春茵 张金川)
着“彩虹公路”向南行进,来到祖国大陆南端,只见田间的菠萝叶片坚挺茂密,嫩绿的新芽已初露头角,红土、绿叶、蓝天绘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菠萝的海’,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品菠萝、赏风景。今年的菠萝已喜获丰收,采摘后留下的根系正在发芽,长出来的苗可以留着来年种,或者当作种苗卖出去,收入同样十分可观。”广东农垦红星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农场”)菠萝产业园区党支部书记李康伟满意地说。
中国菠萝看广东,广东菠萝看徐闻,徐闻菠萝看农垦。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凭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成为菠萝生长的天然绿色生态花园。近年来,广东农垦积极创建国家级菠萝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位于徐闻县的红星农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红星农场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垦局),早在1954年便开始种植菠萝,种植历史已70年。依托农垦生产规模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高等优势,红星农场持续推进菠萝新品种培优,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实现了一体化和融合式生产发展,辐射带动职工和周边农户增收。今年园区优质菠萝(凤梨)出果面积1595亩,产量达955万斤。
如今,菠萝已经成为红星农场种植面积最大、最主要的自营经济作物。这个“菠萝王国”是如何逐步推动菠萝产业提质增效的?日前,记者走进红星农场,探访菠萝产业转型升级背后的故事。
加强品种培优 抢占发展机遇
“红星农场历史底蕴浓厚,有位英雄曾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拓垦,为农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时至今日,李老的精神仍激励农垦子弟砥砺前行。”红星农场总经理吴登孟指着两棵由李老亲手栽种的树激动地说。
走进红星农场博物馆,一边是红星农场的红色历史,另一边红星农场菠萝产业的发展脉络徐徐展开。由于地处雷州半岛,常年高温多雨,当地特有的砖红壤土质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宜种植菠萝,红星农场成为生产优质菠萝的少有产区之一,到1984年全场种植菠萝600余亩。“自1985年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后,一些职工看到了发展菠萝是一条很好的致富之路,开始自筹资金种植,当年的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由于积累了一定经验,菠萝种植户学到了一套菠萝栽培和管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菠萝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对于农场发展菠萝产业的“大事记”,李康伟始终铭记于心。
“当时农户主要种植的菠萝品种是‘巴厘’,虽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由于小农户种植存在技术、种苗等方面的短板,产业的效益并不可观,很多农户种的菠萝卖不出去,积极性降低。”吴登孟介绍。
在此背景下,菠萝作为红星农场的主导产业,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促使产业“老树开新花”。到底种啥品种才能销得好?农场和职工们一直在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一年我送儿子去上海读大学,在水果超市看到有菠萝能卖到9.8元一斤,我很惊讶,为什么我种了这么久的菠萝却从未卖到如此高价?后来我儿子解释说,这个是优质新品种菠萝——凤梨,不是雷州半岛传统菠萝品种‘巴厘’。我当时就想,我回去也要种凤梨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有着30年菠萝种植经验的农场职工蒙善克发现了“致富经”。
一颗靠种植凤梨致富的种子在蒙善克心里种下。与此同时,积极寻求突破口的红星农场也通过充分调研发现,金钻凤梨(台农17号)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对比“巴厘”菠萝价格优势明显,遂决定引进。
在积极试种新品种的同时,红星农场开始向农户传授种植凤梨技术,蒙善克一听来了劲头,每次授课都是早早前去认真学习,第一年承包7亩地种植凤梨赚了4万元,大大激发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如今,红星农场积极创建优质菠萝生产基地,种植品种以金钻凤梨为主,发展新品种凤梨产业以来已实现连续多年盈利。建立100多亩品种试验田,引进凤梨品种13种。除了推进新品种品质提升,红星农场同样加强传统“巴厘”菠萝复种,建设巴厘菠萝高品质种植试验田,制定标准化技术规程,以有机肥为主、自制发酵肥为辅,践行绿色理念,传统品种在新模式的加持下同样大放异彩。
创新管理模式 带动职工致富
在确定种植什么品种后,怎么种也是关键。在提升品质的同时能让更多职工和农户也参与进来,尝到甜头,成为红星农场发展菠萝产业的关键一步。
2019年,红星农场成立了菠萝产业园党支部,创建了“党建+园区”模式,以“农场+职工”“农场+公司”等模式进行基地建设,2020年开始培育农业项目经理人、基地负责人和凤梨生产技术人才,杨新帮也是这个时候来到了农场。
“红星农场每年会给我们设定产量、品质等目标,明确了目标就有干劲,管护很重要,凭借我们的技术手段和规范化管理,今年收成很不错。”一边调度管护人员除草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的杨新帮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从2019年开始负责农场300亩菠萝地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据吴登孟介绍,红星农场为加强菠萝产业园管护能力,除了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还有“园区+基地负责人”“园区+青年创业园”“园区+职工岗位经营”等模式推行团队贴身经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园区管理水平。
“红星农场菠萝产业园已成为拥有17种优质菠萝的品种示范园,在管理模式助力下,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出境水果果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广东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产品连续6年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李康伟说起产业园的荣誉,满是自豪。
管理模式创新下,标准化生产得以有序推进。掌握凤梨种植技术的蒙善克也被红星农场聘请为职业经理人。“种苗重要,管护更重要。在农场的培训下,我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种植管理方案,比如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种植,采用高效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提高水分、肥料的利用率。按照这种标准种植管护,凤梨品质才有保障。”蒙善克说。
记者了解到,红星农场严格执行《凤梨生产技术规范》,整合连片土地,按照50亩一格、250亩一基地的标准,打造了9个规模化、标准化、水肥一体化的种植基地,做到管理、种苗、技术、物资、采收、销售的“六个统一”,实现凤梨亩产超5800斤。
如今,种植凤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农场凤梨种植规模由最初的380亩发展到6996亩,示范带动职工种植凤梨由8亩增加到19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种植凤梨3510亩。
延长产业链 拓展营销新渠道
“这片是我们的‘拳头’品种金钻凤梨,那片是红香菠萝,远处是黄金菠萝,你看菠萝状的指示牌上详细介绍了外观、口感、风味的不同,但如今偌大的农场找不到一颗菠萝,今年销量特别高,一收获就都卖出去啦!”在红星农场的菠萝观光栈道上,李康伟向记者介绍。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销得出。2017年,红星农场成功注册菠萝产品商标“红土金菠”,近年来,“红土金菠”先后荣获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农业品牌名录。
在湛江农垦产品展示陈列柜上,包装精美的菠萝罐头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近年来,湛江农垦加快推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徐闻片区)和省级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打造菠萝全产业链思路,抓好种苗培育、示范种植、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工作,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全面提升“广垦菠萝”竞争力和影响力。记者了解到,湛江农垦正在逐步打造全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综合产能最大的菠萝分选线和现代化精深加工生产线,预计可实现年产菠萝罐头2万吨、菠萝浓缩汁1万吨、菠萝饮料5000吨、菠萝酶制剂2000吨,把菠萝加工产业推到更广阔的市场。
为完善营销体系和品牌提升建设,推动菠萝产业效益稳中有进,红星农场制定了《广东农垦红星农场有限公司2024年公有菠萝销售管理方案》,进一步加强品牌管理和规范菠萝销售工作。“今年菠萝鲜果销售已实现营收超2000万元,平均每亩利润0.32万元,比去年提高0.17万元!”吴登孟表示。
为拓宽销售渠道,红星农场还积极参加2024年第四届海南博览会、熊猫指南年度发布盛典暨环球热带水果论坛等,在展示和推介优质菠萝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广垦优品红土金菠”品牌知名度。设立“E网兴农”农村电商示范站,充分发挥公司在菠萝电商销售的优势,引导更多农户参与电商经营。
每年,许多游客慕名来到徐闻采摘和品尝菠萝。徐闻的菠萝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红星农场同样看到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目前提供集观光旅游、特色餐饮、会议培训、文体娱乐、农产品购销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通过盘活产业景观、农垦文化、生态美景等旅游资源,实施“特色产业+旅游”,融合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农垦文化,百年菠萝展馆、菠萝主题公园为主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菠萝特色小城镇已然成形。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摘菠萝、品尝菠萝宴。
未来,红星农场将积极申报小城镇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不断改造完善场部和博物馆建设,促进农场绿化、美化、净化,营造绿美广垦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