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面店吃拉面时,大部分店方都会提供免费冰水,而香港不少日式拉面店都会沿袭此文化。
但最近有网民光顾香港一间日式拉面店时,发现店方会收取食客茶钱,而相关收费于点餐纸的摆放位置更成为诟病,楼主直斥:“不是个个都看到,真系中伏”。帖文一出,引来不少网民热议,有网民笑称:“要收茶芥加一,不讲以为去了中式酒楼”。
< class="pgc-img">>网民热议反应两极
该位网民最近在Facebook群组发文,开宗明言直指“拉面店都收茶钱”,认为店方是“花式乞钱”。楼主表示,店方将收取茶钱字句摆放在点餐纸的右上角位置,楼主直斥:“不是个个都看到,真系中伏”。
< class="pgc-img">>从楼主上载的点餐纸相片中可见,店方在点餐纸右上角注明“每位客人敬收茶钱5元,本店严选京都宇治抹茶,如点饮品则可豁免茶钱”。
< class="pgc-img">>帖文一出,引来不少网民热议,当中有网民认同楼主,认为在点餐纸上注明收茶钱的字句不甚明显,食客未必会留意。
< class="pgc-img">>但亦有不少网民认为店方做法并无不妥,甚至估计事出有因,“写到明有啥问题? 见到不合理可以起身走人,或者下次不去帮衬不就行咯”、“这有什么问题,明码实价,你可以不消费,你可以选择离开,又没人逼你去吃”、“应该是想杜绝有人自带饮品,其他餐厅见过食客一人一杯外面买的珍珠奶茶,东西一早食完,珍珠奶茶慢慢饮完先走,阻住翻枱,有时餐厅set规矩不是没有原因”、“知不知抹茶粉都好贵,可以00几百克,最平0 1000g”及“宇治抹茶都抵比啦下话 ”。
< class="pgc-img">>至于持相反意见不赞成收茶钱的网民,则认为这做法不太恰当,“正宗日本拉面是食完饮冰水” 、“影衰日本拉面文化”,甚至认为店方有取巧之嫌,“个茶钱真系取巧,不想饮都不行”、“要收茶芥加一,不讲以为去了中式酒楼 ”,还嘲讽道:“以后收坐位费,头15分钟免费,之后1元1分钟”、“有没有收冷气费、餐具消毒费?”。
文编辑剧透社:issac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
现年41岁的香港著名女星、TVB花旦庄思敏在去年年初突然宣布嫁给了恋爱不到一年的台湾富商男友Brian,在40岁之际成功升级为幸福人妻。
婚后两夫妻一直各自忙于自己的事业,男方在台湾继续他的奶茶事业,而庄思敏则留在香港拍戏。因此这对新婚夫妇,这算是聚少离多。
< class="pgc-img">>身家富贵的庄思敏这些年除了拍戏,她也非常热衷于做生意投资。早些年她涉猎了不少行业,开过酒吧,做过服装店,还卖过点心。
不过,最近庄思敏又再度出发,和朋友合伙投资开起了奶茶店。选择在最近两年行情并不算太好的逆市环境下开店,庄思敏还是很有胆识。
< class="pgc-img">>据了解,庄思敏此次和好友合作投资的奶茶店选择在了香港比较偏僻的工业区,主打做外卖生意。
其实,这样的选择在小编看来还是非常合理的。第一,选择在比较偏远的地区,门店的租金较低,压力也会小不少。第二,因为外界形势的影响,出来购物逛街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不做堂食做外卖,的确是个聪明的选择。
< class="pgc-img">>从记者在庄思敏店面附近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到,虽然她是老板娘,但是并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和店里的员工打成一片,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 class="pgc-img">>她不仅要忙着搬运货物,同时还要亲自调配奶茶,然后将做好的成品打包,等着外卖小哥来取货。可能是新店才开张的缘故,庄思敏更是冒雨站在街上派发传单,进行宣传,相当贴地气。
< class="pgc-img">>之前尝试过酒吧、点心以及服装生意的庄思敏,此次选择了奶茶,可能或多或少都和痛苦的丈夫有关。
因为她的丈夫Brian在台湾开有多家奶茶分店,简单地说Brian就是靠着奶茶生意发家致富的,所以此次开店,相信庄思敏一定向丈夫取了不少经。
< class="pgc-img">>在小编的印象中,庄思敏这些年的演艺作品其实并不算特别多。早年以模特身份出道的她,尽管身材高挑还拍摄了不少港产电影,但是知名度一直不算太高,所以在演艺圈也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 class="pgc-img">>反倒是,几年前她选择签入了TVB,她的演艺事业才渐渐有了起色。而且她非常擅长在剧中饰演一些尖酸刻薄的角色,凭借不俗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class="pgc-img">>像之前热播的《潮流教主》、《溏心风暴3》、《幕后玩家》、《一笑渡凡间》以及《香港爱情故事》等剧集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 class="pgc-img">>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庄思敏家庭背景是真的相当富贵,她目前住在香港的半山豪宅中,据传闻整个家族的资产高达8个亿。所以如今看来,庄思敏在娱乐圈拍戏,大概率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她这些年不断在尝试做生意当老板,可能更多的是在体验生活吧!
< class="pgc-img">>早前,庄思敏在接受传媒采访时就明确透露,她已经结婚一年的时间了,所以必须要开始积极备孕了。
但是两夫妻因为工作的关系长期分隔两地,大多时候都是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所以不知她的“生子梦”何时才能如愿以偿呢。
年11月下旬开始,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各大兼职群中。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兼职被分为两个时段,每个时段需要50人。
“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建群、拍照、管理,持续数天……”记者实地体验证实,这些群演最终排队充场的奶茶店,是“茶芝兰”人民广场店。与想像中不同,这家奶茶店“排队充场”最终“收割”的目标人群,可能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者……
暗访视频:奶茶店排队当“托儿”,排队4小时只赚40元?
15:00——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充场”
11月下旬至今,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各大兼职群中。
通过联系兼职群里留下的手机号,记者与一名微信名为“一切如风顺”的男子取得了联系。
“一切如风顺”自称是领队,邀请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20日3点人民广场1号口”的微信群。
他说,只需提供姓名和手机号,就可以报名参加兼职,如何行事,只需“听现场安排”。
“领队”们早已在地铁出口等待
11月20日下午,记者按要求赶到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在那里,几名“领队”早已在等待。
一个“领队”拿来了一个皱巴巴的本子,要求记者签到,同时要在名字后面,写上一个“顺”字,证明记者是被“一切如风顺”拉过来的。
记者发现,为这个“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招募人员的领队不止一个。
仅在现场,就有五个领队负责组织,每个来报名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姓名后备注领队的名字。一名兼职者悄悄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领队“抽成”。
领队拿着纸和笔进行登记
完成签到后,记者被拉入了一个名为“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的新群中。在这里,记者被要求改名为“A1”。
“一切如风顺”说,这个群里的消息,需要密切关注,“提到你的时候,你配合一下”。
随后,记者又和其他兼职者一起,被拉到了人民广场的空地上拍集体照。一位资深兼职者悄悄透露,结束后所有人还要一起拍一张照片,目的是为了对人头,防止有人冒领“工资”。
这位资深兼职者表示,四五个领队同时拉人,是为了保证充场的人数,拍照、建群则是为了方便管理。
15:57——只能买18元以下奶茶
下午3点刚过,“暖场”的人数达到了要求。眼看着还有人源源不断赶来充场,“一路如风顺”连忙叫停了仍在拉人的同伴:“不要再拉人了,等下人数超了你会倒霉的。”
最终,“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聚集了34个人,5个人是领队,其余29名兼职者名字被要求改为A1、A2等代号。
29名兼职者名字被要求改为A1等代号
记者放眼望去,几乎所有兼职者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很多人明显不是第一次来了。
“我就打算蹭一杯奶茶。”一个落单的姑娘悄悄和记者解释了她来兼职的原因。大家似乎对奶茶都颇为期待。
大家今天可以点18元以下的奶茶系列,其他产品一律都不允许点,点了也不能报销,所有买完的小票必须自己留好,下班报销……”
即便如此,记者依然对奶茶心怀期待。
跟着领队,记者一路来到了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内的地下美食城,看着附近聚集的一家家奶茶店,大家都在默默猜测,究竟是哪一家。
下午15点57分,在经历了57分钟的漫长等待后,领队终于在群中通知,“A1、A2现在集合”,记者成为了当天下午这批人中,第一个要去“排队买奶茶”的人。跟着领队,记者终于见到了这次暖场兼职的主角——“茶芝兰”。
这家店就开在地下美食城的旁边。记者赶到时,奶茶店前并没有什么人。门店显眼的位置展示着女明星马伊琍的照片,以及一整排的外卖包装袋。
领队“小鸭哥”向店员使了使眼色,店员径直走到了收银台前。
“请问喝点什么吗?”
“生打椰奶有吗?
“没有。”
“那你们有什么?”
“现在只有奶茶系列。”
18元以下的奶茶选择品种非常有限
根据安排,记者最终在18元以下的奶茶中,选择了一杯“琥珀黄茶”。奶茶的味道尚且不论,记者发现,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开业迎宾的准备。尽管菜单上琳琅满目,但许多茶饮都处于无法制作的状态。
兼职者轮流被安排去排队购买奶茶
当日,在记者购买“琥珀黄茶”后,领队“小鸭哥”要求记者,在旁边的休息区落座,呆满10分钟后再返回美食广场中。
16:24——所有人在奶茶店前排队摆拍
返回美食广场后,记者开始了漫长等待。在这里,“相互谈论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话题”是不被允许的。5名领队坐在美食广场的各处,留意着兼职人群的状态。一时间,参与奶茶排队兼职的人,占据了美食广场的大半空间,大家大多低头摆弄着手机,相互之间不太说话。
在微信群中,每隔约15分钟,就有2个人被叫出去购买奶茶。“茶芝兰”奶茶店门前,始终保持着不时有人买奶茶的状态。
然而,这样稀稀疏疏的人流,明显达不到“网红店”客满盈门的效果。正当记者对商家雇人排队的用意感到疑惑时,领队突然在群中发出通知“所有人过来集合”。
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长队
在领队的安排下,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微信群中,领队反复叮咛“现在只排队,不下单”。
显然,这是“群演”们当天最重要的一场“戏”。
领队们认认真真地指挥着兼职者们调整队形:“大家散开一些,站得自然些,我们拍个视频。”“一切如风顺”说。
摆拍持续了将近30分钟
这场摆拍一直持续了将近30分钟。期间,领队以及一个此前未出现过的黑西装女子,不断举着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着排队的画面。
16点51分,在拍摄到满意的画面后,领队让其他兼职者们返回美食广场,只留下A7、A8两位兼职者继续买奶茶。
19:00——领队在“签退群”中发放工资
完成拍摄后,整场兼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负责安排进度的领队“小鸭哥”不紧不慢地喊人排队——每2人一组,每组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精确控制在13到15分钟。
领队“一切如风顺”也放松了下来,还与暗访中的记者闲聊了起来。
很简单的,最大的项目,就是拍视频,排一次队,然后拍个照片。”
“一切如风顺”说,“茶芝兰”的奶茶排队兼职,是从11月13号开始,“说是要做一个月”,至于接下来具体如何安排,他尚不知情。
它现在主要是推广,完了(可能会)有加盟商加盟。”
“一切如风顺”说,这已不是他一次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担任领队,此前他还为其他奶茶充场排队过。
“你看我上次去的这家,有多个口味,奶茶看着就高级。”“一切如风顺”向记者展示了他为其他品牌奶茶充场时拍的照片。
说简单点,我们就是充场啊。再说不好听点,我们就是托儿。只要是正规的,我就不怕对不对?”
“一切如风顺”说。
18点56分,29名兼职者均已完成了排队“买”奶茶这一要求。结束前,“一切如风顺”等5名领队,也各自到“茶芝兰”“买”了一杯奶茶。
排队结束后,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张集体照
喝完各自的奶茶,领队们又将兼职者们带回了下午集合的空地。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张集体照,然后排着队找领队“报销”了手中的奶茶小票,并再次扫码,被拉入了一个“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中。
领队说,“工资”是在群内以红包的方式发放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中途溜走,他将无法进入新的群领到工资。
7点27分,“工资”红包被发入群中:工资为每人40元。群内接连刷起了“谢谢老板”的表情包。
“排队”4小时后,总算领到了40元“工资”
兼职群中,“小鸭哥”、“一切如风顺”等领队又发出了新一天兼职邀请:“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100名……”
11月21日清晨,没有继续参加当天奶茶排队的记者,被移出了“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
这个群,即将开始迎接它新的一批“顾客”。
记者调查:排队视频用于加盟招商
自11月20日起,截至记者12月11日正式致电“茶芝兰”当日,记者在兼职群中看到,时间、地点、人数要求近乎完全一样的人民广场附近“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持续了至少21天,每天分为上下午两场。
如果这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都是为了“茶芝兰”服务,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至少要为这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花费5万余元。
那么,雇佣者为何要雇人排队买奶茶呢?
记者尝试联系“茶芝兰”一探究竟,遗憾的是,截至记者发稿前,“茶芝兰”方始终未予回复。
那么,“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是不是真的为了吸引加盟商,而非普通顾客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记者拨打了“茶芝兰”印在奶茶杯上的加盟热线。很快,一名自称“娜娜”的“项目负责人”联系了记者。
“娜娜”告诉记者,“茶芝兰”的确正在招商,如今在上海市范围“下放”了7个“城市合伙人”名额,每个名额原价是25万元。如果记者能“抢”在前期付款,还能获得额外优惠。
如果您抢在前期招商样板店阶段的话,还会给到一个5万块钱补贴,补贴完之后的价格,就是20万元加1万元保证金,就能成为整个上海市的‘城市合伙人’。”
“娜娜”说。
那么,“茶芝兰”的门店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
目前,每家店的营业数据都没有低于1万(元)的,像人民广场这家店,一天的营业数据都在13000到15000元;张江这家店每天的营业数据达到8000元至12000元。长征那家店也是,营业数据基本都在1万元左右。“
“娜娜”说。
为了让记者放心,“娜娜”还给记者发来了两段人民广场店的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分外眼熟。
“茶芝兰”负责招商的“娜娜”发来的排队视频
在记者曾暗访排队的那家“茶芝兰”门店前,大约30个人将“茶芝兰”团团围住。排队者人流的分布,和“一切如风顺”当日指导的队形一模一样。视频中,所有排队者都在低头看手机……
为了进一步确认“茶芝兰”的实际经营情况,记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她提到的3家门店转一转。
没想到,前面还声称所有门店日营业数据在1万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
她强烈建议记者,去人民广场店转转就可以了,“另外两家店现在还没有筹备完善,暂时还看不出来啥,没有正式运营”。
根据“娜娜”的建议,11月24日,记者避开“暖场”时间,再次探访了香港名店街内的“茶芝兰”店。结果,记者发现,“茶芝兰”店面依然空空荡荡,店内能够提供的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奶茶饮品,菜单上的大部分饮品,都无法制作。
得知记者想要加盟“茶芝兰”,附近的商家均连声阻止。
“你不要被骗了。”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说,“哪来的上万元的营业额,不可能的。”
“我们都觉得他们家很奇怪。”一个经营服装生意的小姐姐告诉记者,
我们这边商场周一到周五没什么人,周六、周天人多一些。他们家每天都会突然那么多人出来排队,有的人一天还会看到好几次,比较离谱。”
“领队”揭秘:“应需要而生的人”
在资深领队“京哥”看来,发生在“茶芝兰”人民广场店的一幕,不过是“充场”类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入行至今,“京哥”组织过很多次“充场”活动。他演过参加会议的高级白领,娱乐节目的拍手观众,为各大APP做过线下地推,也承接过许许多多需要组织临时工参与的展会活动。
最近一年,“京哥”明显感觉到,奶茶排队充场的需求增多了。
我一个朋友接了好几个活动,都是奶茶的,其中有一个还蛮有名的。”
“京哥”说。那个比较有名的奶茶品牌,找人充场的目的,主要为了增加“网红打卡”的数量。
现在比较流行这种,就是排队充场的,装成粉丝去‘打卡’,然后发一些评论在小红书、抖音上。”
“京哥”说,此类“充场”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一次,不过商家对“充场”者的发帖质量要求不高,“新注册的号也可以”。
在“茶芝兰”排队充场的人群
“京哥”透露,大多数“充场”类兼职,工资都比较低,但人数需求比较大。为了短时间内招募大量“充场”人员,“领队”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门道。
其一,就是“换群”。
比如说,你有5个群,我有5个群,我们俩交换就有10个群。这样换下去就裂变了。像我自己有200多个群。”
“京哥”说。群发消息,能让“领队”们,快速将需要人手的消息散出去。
其二,就是招募下一级领队。
“比如说,我从商家手中接了个单子,我自己肯定要赚钱。然后,我靠自己一个人是找不到100个人的,我要下一级领队帮忙招人,这些领队也要赚钱。大概每一级领队要从每一个人头提20元到30元。”“京哥”说,“一个领队可能只能招到3到4个人,能招到十几个人的领队,都已经算是在这行做得久的了。”
“京哥”说,行业里面做得好的“领队”,其实已经接近于在经营一门生意,他们专职做此类兼职生意,从客户手中接单,承包客户定制的需求,并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个订单的完成。
可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京哥”这类人的身影,他们是一群“应需要而生的人”。
在“茶芝兰”排队充场的人群
2016年我刚入行时,主要帮APP做地推。那时候,只要有一个新的APP上市,我们就会一拥而上,几个领队一起,将这个APP在上海的地推项目包掉。做了2年之后,2018年APP地推的单子突然就没有了。”
“京哥”说,奶茶排队充场的需求,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今年尤其多,而且每次活动的时间都很长。
像去年只是开业那几天做一做,今年的(奶茶排队充场)时间都很长,一做都是十天半个月。”
对话“充场人员”:有人想赚零花钱,有人以此谋生
那么,领队招募的这些来排队充场的人,都是哪些人呢?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记者又参与了一次“充场”兼职,这次兼职的“工资”为50元,“充场”地点为某行业展览,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中午11点半。在这里,记者以兼职者的身份,对话了几个来兼职的年轻人。
清闲广告人充场原因:离家近,打发时间
在集合点附近,记者遇到了一个身着蓝色冲锋衣的高瘦青年,他熟练地向“新手”们普及起展会充场的流程。
高瘦青年称,自己已从专科院校毕业多年,如今从事广告行业。
最近一周,他总有那么几个工作日没事做就选择了兼职,“反正集合点离家近。”
失业程序员充场原因:暂时兼职谋生
在数十名充场群演中,衣着干净、戴黑框眼镜的“V哥”因为浓厚的书生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V哥”从专科院校毕业已两年,本来在广州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随后跳槽到上海一家公司担任程序员。然而,几个月前,由于公司裁员,“V哥”失业了。
“我有个小兄弟,知道一些兼职资源,就带着我一起做。”“V哥”说,期间他当过小餐馆的兼职服务员、做过展会的临时搬运工,加起来参加了数十场兼职活动,“基本满足他现在的日常开销”。
尽管做兼职很辛苦,但“V哥”说,相较于固定工作,兼职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做兼职更加自由,上班的时候没空出去玩,做兼职倒是让我去了好多地方,人民广场、陆家嘴、国家会展中心,都去了一遍。”
“其实如果算时薪的话,我上班的时候并不比兼职高多少,还得加班。”V哥说。
时尚群演充场原因:离家近,有兼职习惯
身穿白羽绒服,烫着精致卷发的“小雪”,在兼职人群中分外出挑。她独自一人站在兼职队伍中,看上去多少有些不太适应。之所以参加这次兼职,是因为集合点离她住的地方特别近,“步行10分钟的距离”。
“小雪”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充场兼职。更多时候,她会选择做影视剧的前景群演。这份工作工资相对高一些,也更加有趣。
“不过,你不要相信群演信息里列的那些会来的明星。群演兼职里,除了时间、地点是真的,其他一个字都不能信。”
中介小哥充场原因:自大学起保持了兼职习惯
“小励哥”也是众多兼职人员中,看上去特别出挑的一个。他不仅年轻,而且打扮得时尚帅气,头发微微烫着卷,一眼看去,似乎还是个学生。
事实上,“小励哥”刚从专科院校毕业不到2年。尽管年龄不大,却是一名兼职“老手”,他甚至能说出国家会展中心附近的免费充电口,只因为“之前在这里开过接驳车”。
“小励哥”说,做兼职是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读大专期间,他数不出自己一共做了多少次兼职。因为兼职多,他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存下一些存款。
“本来我还说,再也不做兼职了,结果现在又做起来了。”“小励哥”笑着说,去年做房产中介时,忙碌的生活一度让他无暇兼顾其他。今年,他换了一份工作,清闲了许多,但工资也比较少。于是,闲不住的“小励哥”,又重新回到了兼职队伍中。
“做了大概1个月。”“小励哥”说,做兼职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习惯,“哪里缺人就去哪里,更在乎兼职工作是否有趣,性价比是否够高”。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