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1日,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海底捞公司相关管理层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11日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股份将于9月12日起在香港公开发售,并计划于9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海底捞发售价范围在每股14.80港元至17.80港元,股份代号为6862.HK,将以每手1000股为单位在联交所主板进行买卖。
海底捞全球发售将于9月12日上午9时开始,预计于9月17日中午12时结束,预期9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据海底捞估算,以发售价为每股16.30港元计算,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6.52亿港元。
据了解,海底捞是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由于门店的迅速扩张,海底捞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4%。截至2018年9月3日,海底捞运营及拥有的餐厅数量达363家,除中国内地的332家餐厅外,还有31家位于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的餐厅。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在记者会上表示,2018年海底捞将开设180至220家新餐厅,其中15至20家在海外。
周兆呈介绍,海底捞今年底会推出智慧餐厅,将提升后厨处理加工食材的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水平,提升新技术的应用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王擎宇)
交申请书4个月后,海底捞终上市。
9月26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于港交所挂牌上市。从海底捞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来看,开盘报18.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2%,市值为996.4亿港元(约合127.5亿美元)。
就在上市前一日,9月25日,海底捞暗盘收报19.2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8.2%,成交额达7840万港元,不计手续费每手1000股赚1460港元。
在更早之前,9月18日,海底捞确定定价为17.8港元。9月24日,海底捞公布配售结果。其中,公开配售申购人数为13081,一手中签率60.01%,超购倍数5.56倍。国际配售申购人数未披露,但获得大幅超额认购。
海底捞获5名基石投资者参与(合计共占发售股份38.95%、占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3.12%)。五家基石投资者中,高瓴和景林分别承诺9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和雪湖资本分别8000万美元;Ward Ferry为3500万美元。
今年内地公司扎堆登陆港股上市,其中包括小米、美团等新经济公司。 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在上周公布的香港和中国大陆首次公开募股审查结果称,香港有望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
不过,新经济公司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不佳,接连遇冷,包括小米在内的公司频频破发。此类企业盈利不足以支撑过高估值及市况偏弱,是其频频破发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散户占比较高的A股市场,以成熟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市场显然更为理性。
与新经济公司不同,海底捞的盈利能力已得到验证。财报显示,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9%。年利润为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随着消费升级大环境下餐饮行业标准化、资本化的不断推进,海底捞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相较于其他火锅企业,海底捞的门店数量较少,截至2017年底仅为273家。招股书显示,2018年海底捞计划新增180-220家新店,数量翻倍。中国中高端火锅市场正迎来每年13.9%的复合年增长速率,二三线城市将成为快速增长的市场。海底捞在这些地区门店分布很少,这些市场可承接海底捞的新开的数百家门店。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家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仍将成为海底捞最大的隐患。国泰君安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冬青认为,在任何市场中,对公众利益的态度会越来越看重,市场对于一些事件也会有非常明确的反应。最近两年中,海底捞已在北京和新加坡分别发生了三起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再次发生,将对海底捞品牌和商业价值产生极大影响。
此外,门店翻倍式扩张也为海底捞的服务品质和供应链带来极大的考验,同店销售的增长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 class="pgc-img">>帝网 雷建平 9月26日报道
海底捞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8港元,开盘价为18.8港元,上涨5.62%,海底捞的市值突破120亿美元。
< class="pgc-img">>海底捞此前已获3.75亿美元基石投资,一共有5家投资机构参与,分别是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雪湖和Ward Ferry。
< class="pgc-img">>其中,高瓴资本和景林分别认购9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和雪湖分别认购8000万美元,Ward Ferry认购3500万美元。
< class="pgc-img">>上市现场,海底捞股东代表苟轶群致辞:海底捞成功上市,最重要感谢两个群体:一是海底捞的顾客,广大顾客认同我们的努力,并用极高消费忠诚度回报海底捞。未来在资本助力下相信顾客可以在海底捞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苟轶群还感谢了海底捞的五万多名员工,称大家践行双手改变命运价值观同时一起打造中国最大中式连锁餐饮集团。
< class="pgc-img">>“今天上市是海底捞一个新起点,我们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发,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并在中式餐饮的国际化,现代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苟轶群说,海底捞期望与各方人士携手,为消费者,员工,股东,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三四线城市成主要增长点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73.42亿元,上年同期为47.56亿元。海底捞的主要营收来自于餐厅经营,占比达到97.4%。
< class="pgc-img">>海底捞2018年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收入为18亿元,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为34.67亿元,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为14亿元。
< class="pgc-img">>海底捞2017年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收入为14.27亿元,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为23.39亿元,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为6.36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来自二三四线城市的收入正越来越成为海底捞重要的收入构成部分,收入增长幅度大幅超过一线城市。
< class="pgc-img">>从顾客人均消费来看,2018年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最高,为106元,二线城市为94.2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为91.8元。
但二线城市的翻桌率最高,达到5.1,一线城市为4.9%。
< class="pgc-img">>海底捞2018年上半年期内盈利为6.47亿元,期内盈利为8.8%,上年同期为5.53亿元,期内盈利为11.6%。
海底捞以四川麻辣火锅起步,通过不断扩张,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火锅餐饮品牌,创始人为张勇。目前看张勇和舒萍国籍已经变成新加坡。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