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带给大家的案例是,湖南一家烤肉店的老板,利用“人性贪婪”做营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狂赚130万。老板的方法适用于各行各业,不管你是开餐饮店、服装店还是超市,只要学个一招半式就能轻松赚大钱,肯定比你原来辛辛苦苦赚的要多得多。
故事背景:
为什么别人赚钱轻轻松松,而你辛苦挣钱还这么穷?大家注意,这个挣钱和赚钱,跟你是上班还是开店没有关系,它们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光从字面来看就知道,挣钱是你出卖自己的体力精力给老板打工,给房东打工,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一看兜里还没几个钱,而赚钱本身就很容易,因为它是用脑子、用思维去整合资源,打通路径,放大格局,你都不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就能收获到靠体力赚钱的百倍成果。
有朋友说,这年头普通人谁不是天生劳碌命,要养家糊口,要有梦想换豪车豪宅,可是自己又没钱又没资源,那不就只有慢慢挣钱吗?你要是这么想,那就把自己上升的道路给堵死了,我经常告诉各位,赚钱不在生意的大小,而在你有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思维。
< class="pgc-img">>你点进下方专栏就会发现,同样是普通人开实体店做生意,这些案例里面的老板,就是能轻轻松松赚到别人看不见也看不懂的钱,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打的不是价格战,是靠思维差、认知差。
湖南有个开烤肉店的老板,姓孙,三十七八岁,家里两个孩子,养家糊口压力大,这才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在美食街附近开了家烤肉店,希望通过创业开实体店来翻身,结果呢,这几年疫情不消停,这家烤肉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冷清,原来一年还能赚个十来二十万,现在已经连续亏损一个季度了。
孙老板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活动也搞过不少,但效果不大,顶多就是活动期间生意好一点,但你总不能一年四季天天都搞活动吧,一结束顾客就走人,根本都不带多看一眼的。这种情况下,要是还按照以前的方法去搞活动,那只会越亏越多,价格战越打越没用。
孙老板认识到这一点,在亲戚的建议下转变了思维和经营方针,决定举办一次活动:烤肉免费吃不要钱,这一招算是出奇制胜,让烤肉店一炮走红,生意红火,孙老板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赚了个盆满钵满,年入130万。活动具体怎么举办的?
活动方案:
老板的活动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跟线上线下宣传的一样,烤肉免费不要钱,活动期间,只要顾客转发活动到朋友圈,再带上两位亲朋好友,也就是三人同行到店,就能领取价值99元的“三人行”烤肉套餐,一分钱都不会收。
这活动一看就是个妥妥的亏本生意,烤肉店让顾客免费吃烤肉,这不就是邀请顾客吃霸王餐吗,老板一分钱都赚不到,还不如打折降价能捞点油水呢。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孙老板不仅一分钱不亏,反倒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实现130万的收入,活动到底是怎么赚钱盈利的?
< class="pgc-img">>盈利分析: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title":"从理论到案例讲述老板如何挣钱","author_description":"破点思维教育","price":199,"share_price":0,"sold":597,"column_id":"6688207055905358094","new_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案例中采取的“小招”是本专栏收录的营销智慧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经营困难,如果你缺少顾客,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不妨可以在专栏合集中找找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行业,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总的来说,老板举办“免费吃烤肉”的逻辑是很简单的,现在满大街都是打折降价,顾客已经看腻了,就算你今天价格低一点,明天对面的价格比你更低,价格战这么打下去没有用,反而会让老顾客觉得心里不平衡,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孙老板直接推出免费,爱占便宜是人的天性,现在打折也不打了,一步到位请顾客吃霸王餐,这么一来总没人拒绝吧?
顾客确实是占到了大便宜,当然很乐意参加活动,活动当天就人满为患,来了六七百号顾客,生意爆红,很多人说,老板这是拿命在换顾客的进店率啊,顾客有是有了,关键是赚不到钱那也没用啊。
其实这次免费活动,送的99元套餐肯定不够三个人吃,套餐内也不包含饮料酒水,到时候吃不饱,口渴了想喝酒,顾客是不是会选择多加钱消费?而只要额外消费了,老板送套餐的成本也就降低了,根据统计,有近七成的顾客消费的利润,超过了免费套餐的成本,老板反而在赚钱。
< class="pgc-img">>当然,赚钱是关键和目的,而免费只是引流手段,我在专栏里讲过,做生意的五大步骤,宣传引流成交复购裂变,缺一不可,顺序不能乱,引流之后还得把顾客留在店里,之后再去赚钱,老板是怎么做的?会员充值。
只要顾客充值99元成为本店会员,即可获赠100瓶啤酒,总价值600元,另外还送100元的消费券,对于顾客来说,这个充值活动物超所值,这家店烤肉味道也好,是不是根本没办法拒绝?而老板利用这些啤酒,又能锁定顾客的长期消费,促进顾客裂变,一年下来就赚了130万。
这些活动只截取了下方课程很少的一部分,并且案例中至少还有两个盈利点,想要知道聪明人怎么做生意的朋友,一定要点进来看一看。我们课程里涵盖了有380多个门店,600多套活动模板,这些方法都是真实、有效、易复制的,做生意的朋友可以直接应用,总有一个适合你。
当然,这里举的活动(行业)案例只是很少一部分的方法,我的专栏里还有更多的关于实体店经营的策略、机会以及“套路”。并总结了上百个现在最前沿的赚钱行业以及新门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查阅有没有适合你的项目。
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餐饮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餐饮市场日渐成熟,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下面就是整理的餐饮创业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在决定从事餐饮行业之前,张明其实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老板了。当时他在江苏常州拥有4家家具专卖店,并成立了公司,堪称是区内家具销售行业的领军人物。
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2003年9月。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当地一家著名的餐饮企业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为常州名优企业10强,店主个人赚了将近半个亿。
当时正面临企业经营瓶颈期的他很容易就动心了。从小成长在常州的张明认为当地餐饮业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决定涉足餐饮行业。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苏南一带的饮食口味都比较清淡,张明觉得如果经营本地菜的话竞争对手太多,所以决定寻找一种全新的产品介入。在一次前往四川旅游的行程中,他尝到了正宗的四川火锅,他认为这种浓重的口味,一定会让吃惯清淡口味的江苏人感到新鲜。
所以他很快决定开一家正宗的四川火锅店。那年10月份,张明花高薪买来正宗的四川火锅配料,并投入50多万元,在常州开了一家火锅店。这种麻辣的口味让本地人感到很新鲜,再加上天气渐冷,在这个100多平米的店里,几乎天天爆满。
在第一个月,张明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万多元,第二个月上升到十几万元,以后几乎都保持在15万左右。尝到甜头的张明觉得成功似乎触手可及,所以他决定扩大规模。
< class="pgc-img">>为此,他在当地某著名的餐饮一条街选中了一家超过500平方米的一楼门店,三个月后又接手了门店的二楼,并再度投入50多万元进行装修,并于2004年年中开门纳客。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生意突然就冷清下来了。不管是原先的老店还是新开的样板店,每天的客人都比原先预料的少了许多。在推出优惠促销和广告攻势等手段却无果之后,张明认为是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于是决定改做当地的菜。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可惜,在同一区域经营本地菜的餐馆此时已经遍地都是,而张明又找不到更有实力的主厨掌勺,生意自然也一直没有起色。一年后,张明最终只得辞退工人,关上了店门。
总结:做餐饮最好能从一而终,做一道特色菜打响名气,更不用说火锅这种边煮边吃的食物。在餐饮中遇到门店突然冷清下来,一定要想办法研究菜品、多做宣传,推出适应季节、人群的菜式,才是盘活一个餐饮的主要解决之法。
源:红餐网
作者:李晓艺
“餐饮门槛低”是很多人选择餐饮创业的原因。然而,当创业者们真正站到了餐饮老板的位置时,往往才发现,“坐等收钱”并不存在,状况百出才是行业常态。
< class="pgc-img">>现金流动快、回本速度快、对从业技术要求低......这些标签一直伴随着餐饮业。不少人怀揣着“开一家自己的店”“做自己的老板”等想法兴奋入局,结果却亏得血本无归。
事实上,“有人关张归故里,有人把酒开新肆”才是餐饮江湖的真实状态。
< class="pgc-img">>“餐二代”干餐饮
第一家店没撑过三个月
97年生的寇寇算是个“餐二代”,父母开了二十多年的东北菜馆。因为自小就在家里菜馆帮工,寇寇很早萌生了开餐饮店的想法,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2019年,寇寇的父母恰巧找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门店,觉得可以让他开店锻炼锻炼,寇寇就有了第一次餐饮经营的机会。
在多年思维惯性的影响下,父母非常自然地帮寇寇的餐厅选定了东北菜这个品类。
当时,寇寇也曾有过疑问,学生群体日常里很少会“下馆子”,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快餐简餐,东北菜能行吗?但由于缺乏自己开店的经验,寇寇还是选择相信父母,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没想到,餐厅开了之后,生意并不好。
2019年8月店铺开业后,客人就一直不多,人均客单价只能做到20元一位,日营业额在700-1000元左右。最终,饭馆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倒闭了。
第一家店的失败,没有让寇寇气馁。2020年,他又开始筹备第二家店。他认为,第二家店才是自己餐饮创业的开始,这次他选择做快餐简餐。
彼时,日式便当在当地还属于空白市场,加上疫情使得外卖需求激增,寇寇看到了商机,就拿家里的店铺门面开了一家叫“名古屋日式便当”的外卖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由于竞争对手少,日式便当店开业后生意非常火爆,刚开始一个月能做到5000多单。然而好景不长,才三个月,同城就陆续开了6家同品类的加盟店,互相打起低价战抢客源。
加盟店间的竞争也影响到寇寇店里的生意,日式便当店的单量逐天减少,最终,一月连1000单都做不到,日利润常常只有100多元。
于是,短短一年时间,寇寇的第二次餐饮创业又宣告失败。
现在,寇寇的日式便当店已经贴上了“店铺转让”的告示。而这次的创业经历,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等店卖出去后,他打算先去比较大的餐饮品牌店里打工,学习新的模式、经营策略,再尝试开店。
< class="pgc-img">>食品工程师转战茶饮店
好产品≠好生意
比起寇寇,身为食品工程师的阿良有过更多餐饮相关的项目经验。作为食品工程师,阿良曾经跟着大公司做过产品研发,选址、测人流等也都有经验。因此刚开始,他认为自己餐饮创业很有优势。
在创立自有品牌还是加盟的选择上,阿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创立品牌。在他看来,加盟费用高且产品比较固化,做自有品牌不仅能够节省下一些启动资金,还有空间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于是,2019年,他选择了当下大热的茶饮行业,开了一家叫“融心堂”的茶饮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定好项目之后,阿良开始选址。最初,阿良看中了广州番禺区步行街上的一个铺位,但租金、转让费超出了预算,再三斟酌下,他还是把店开在了离步行街10米远但租金相对便宜的街区里。
然而,一时的便宜确实解决掉了资金问题,但是却为后续人流不足、经营乏力埋下了隐患。为了增加曝光率,阿良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引流,比如入驻外卖平台、搞促销、做会员。
由于是食品工程师出身,阿良一直希望能在产品上实现自己的创意于想法。于是,他在融心堂的产品研发上投入了不少心力,以“健康无添加”为理念做茶饮,制作水果茶时使用的都是鲜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样一来,门店的产品品质确实有所提高,但成本也随之上升了不少。而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小品牌,阿良并不敢把饮品价格定得太高。10元一杯的客单价卖真材实料的茶饮,融心堂的毛利率一直提不上来。
在上外卖平台时,阿良把店里卖的最好的一款产品设置成了8元一杯的引流爆品,点单率是提高了,却逐渐失去了市场议价权:明明产品定位是高端的,但是价格却是低端的,自己还不能轻易提价,担心提价会吓跑现有的客户。
2020年2月,虽然还在盈利,但阿良还是决定把店关了。在他看来,这家店的收入远远低于预期,已经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意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这次创业失败,阿良也进行了反思。首先选址上,因为省钱选了不好的位置,为后续经营带来了难题。
其次,在产品上,犯了产品思维的误区,认为高品质的东西就一定有人喜欢,却忘记了好产品≠好生意。
最后,自创品牌需要经历漫长的品牌培育期,前期文案、设计、经营模式尚未形成系统方案,品牌没有打响名号,缺乏流量,经营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 class="pgc-img">>干餐饮做甩手掌柜?
这是不可能的
相比寇寇和阿良的小成本餐饮创业,若清的创业算得上大手笔。她第一次餐饮创业就开了一家500平方米的店。
店大,意味着投入增多,人员管理也更复杂。因为知道自己餐饮经验不足,若清一开始就打算请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比如后厨管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她动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主厨。为了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态度,若清把厨房承包给了主厨,并给主厨开了一个月3万元的薪水,让他自行安排人员。
但她很快发现,主厨招人十分随意,随便聊聊就让人来上班,开工资也很随意。结果就是,整个后厨团队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出品也时好时差,但是用工成本却远远高于其他餐饮门店。
最让若清崩溃的是,主厨在管理上也十分松散,员工早退迟到,上班时间偷懒的现象屡禁不止。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节。因为若清的餐厅开在一个旅游区,春节长假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游玩,本着体恤员工的念头,若清提前给店里的员工放了三天假,好让大家有更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忙碌。
结果,假期结束后,若清发现不少员工都没有回到店内,主厨也都联系不上,好好的春节旺季就这样错失掉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次事情让若清忍无可忍,立马辞退了主厨,对厨房进行了大换血,并加强了员工培训,把人事管理权重新抓到了自己手里。
吃了找外人的亏,若清觉得要在厨房放一个自己人,于是又找了自己的一个堂兄来管厨房。但很快,若清又发现了问题。
有一次,新来的切配跟若清说,剁的排骨少了很多。若清通过店里监控,发现正是堂兄把切好的排骨顺走了。这让若清很受打击,堂兄平日里为人朴实,善良,她才想着让他来管厨房的,结果却是这样。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无奈之下,她找了个理由把堂兄辞退了,从此饭店里也不再雇佣亲戚了。
事后,若清对自己的创业经历做了一次复盘,她认为自己就是吃了用人管理方面的亏。她说,干餐饮真的是一件需要事事亲力亲为的事情,哪一样没管到位,那都会是致命伤。
小 结
餐饮真的门槛低、赚钱易吗?寇寇、阿良、若清的故事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启动资金、技术只是餐饮创业的开始,而要真正做好经营,后厨管理、市场定位、营销宣传.......方方面面都需要发力。
面对日益竞争的餐饮业,餐饮创业者或许更应该意识到餐饮创业的系统性。贸然入局,市场的浪潮只会把自己淹得血本无归。
注:寇寇、阿良、若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