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今天全城“霸王餐”
你信不信?
可是!这是真的!
我要做一个天真的傻子!
去吃霸王餐咯~
“GO辣”请你吃串串!
串串属于四川小吃,是川味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风靡全国,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如今,串串也有了年轻时尚的打开方式,GO辣让串串这种街头小吃惊艳登场,给吃货们带来缤纷浓烈的正宗麻辣川味。
GO辣位于滨江闻涛路1852-6号,花了100万打造的“狂拽酷炫”电光液晶屏门面,一到夜晚就闪瞎你的“24k钛合金潮人眼”,几站路之外都能看到,实在是太容易被找到了。
店内无处不在彰显这里最欢迎有“年轻心”的你。餐厅空间设计由杭州致境空间首席设计师、2015年度万达广场全国最佳设计奖得主魏志学担纲设计。室内色调用色大胆豪放,采用川菜中的辣椒红作为主色,整体设计以串串的造型呈现而出。随处可见夺目的GO辣LOGO,增加了不少情调。此次GO辣餐厅空间设计作品也准备参加2016年度全国空间设计大赛。
现代简约的框架餐桌椅,黑与红配色鲜明,而且可以任意组合,多人就餐也没用拼桌的尴尬。二十几个墙体电视机上播放着潮流歌舞,让你越吃越嗨。
GO辣开在杭州,却一点不迁就本地吃货的口味,GO辣特别的厨师团队,来自江湖菜发源地——重庆,这位长得颇像周董的帅哥大厨,做起菜和周董一样帅酷,辣椒、花椒用起来毫不含糊,该放多少就放多少。
“一起撸串”系列
GO辣的镇店之宝,从1800多公里开外的四川而来,拥麻、辣、鲜、香为一体,每桌客人都会来上一盆。“GO辣”一共70种串子,你要吃辣的、还是烤的?后厨“周董”和他的弟兄们统统帮你搞定。
骚浪贱辣卤系列
黑暗凤爪,而是采用乌鸡爪泡制而成,麻辣有滋、皮韧肉香;悄悄话,鸭舌&鸡翅,有些秘密不可以说,就如这道悄悄话。
麻辣香螺、让鸭脑壳飞也很值得一试。
好吃到“冒烟”系列
难道是辣到冒烟?这系列的菜都非常的“仙”,烟雾缭绕,让你一秒钟变仙女。
“四川视觉系”分子料理系列
走四川特色的视觉系,川普“杀马特”,玩起来!小三劈腿,由三只上选乌鸡腿精制而成,芒果味的蛋黄,原来是分子料理;夫妻斗嘴,大豆软磷脂做成的泡沫,肺片&牛筋,吵架到吵到口吐白沫?
“白莲花”甜品系列
这是一个看颜的社会,憋说话,快拍快拍。
老板来碗面系列
川菜馆子怎么能没有面,不但有面,还有粉儿,伤心凉粉儿木有,这里只有开心凉粉儿和酸辣粉儿。
4月1日,“GO辣”老板请吃饭!
愚人节,不愚人!全城免单!
今天17:00壕吃开塞!
4月2日,1.9折;
4月3日,2.9折;
4月4日,3.9折;
4月5日,4.9折;
4月6日,5.9折;
5.9折,持续一周
6.9折,再持续一周!
“GO辣”的神奇老板,交友广泛,壕友超模盆友无数,打算开业当天开着灰机、超跑一起来组队吃“GO辣”,届时一定热闹非凡,吃货潮人们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
今晚17:00—21:00的免单壕吃,老板将在下午4点开始根据餐位数量发号子,根据餐位,21:00以后没有吃到的顾客,可以参加当天1.9折的活动,外加赠送50元餐券!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闻涛路1852-6
Go辣专线:0571-86613099
>入丙申年,与杭州夜宵有关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剧烈的变迁。
先是胖大姐臭豆腐结束了30多年的街边状态,开起门店;接着,望江门小龙虾一条街也有传言要随着整改而消失。然后,外婆家的吴国平,把一家专门吃虾的餐厅开进黄龙饭店——这家店只做晚餐和夜宵,以小龙虾为代表的街头夜宵终于堂而皇之走进了酒店。
这是一种状态的改变。相对于正襟危坐,夜宵通常带有一种恣意的态度。因此,近几个月里夜宵江湖的动荡,你可以看成是草根摊贩“丧师失地”,同样,也可以看成街头文化登堂入室。
这个季节,昼越长、夜越短,热爱夜宵的人们早已蠢蠢欲动。华灯初上,市井狂欢到处都在上演,只是今年,或许有些别样。记者 吴轶凡
街边小摊在纠结中转型
夜宵的变局,或许安徽料理的摊主是最先感受到的。
“到处都在修路,渐渐的,你就没地方摆了,摆了生意也会差很多。”阜阳人马师傅说,这是今年以来,很多安徽料理破天荒地从三轮车上摊转型成门店的原动力。
马师傅来杭州已经十年,在白沙泉附近摆摊也有好几年。“去年白沙泉开始整治,生意一下差了很多,现在又连着修路,我也就先收摊了——因为别的地方不好找,想要租个店面,也下不了决心,地方也找不好”。
他说自己还在犹豫中。“其实还是想等等看,白沙泉这边快弄好了,看看会不会好起来”。几年前,他和爱人,加上一辆三轮车,一个晴朗的夏夜,差不多可以赚四五百元。但这样的日子,随着城市的整体升级,不一定回得来了。
相比之下,淮北人小高是比较快转型成门店的安徽料理师傅。去年,他花3万元/年的租金,在城西租下一间小小的店面。“这样毕竟不用提心吊胆,安心做生意就好。成本肯定比三轮车上高很多,但有固定场地,人也稍微轻松些。”同时,他尝试在店里增加一些新的食物品种,比如冷菜和酒水,“这样会增加一些额外的收益”。
他说,升级成门店的安徽料理,短期来看收益肯定不如三轮车。“交了房租,有了房子,有时候反而没那么灵活了。但从长远来看,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夜宵队伍排进五星酒店
在市场的另一端,变化同样在发生。这是一种混搭风。
本周三,吴国平的你别走餐厅在黄龙饭店试营业。当天下午4点就有10多个杭州人坐在门口排队等,晚上11点还有人陆续赶来吃夜宵,人气相当旺。直至次日凌晨营业结束,你别走当晚共接待客人80余桌。
“在白金五星的酒店里,望着外面充电的特斯拉,手里剥着小龙虾,感觉是不是还蛮特别的?”吴国平说。
你别走主打各种虾。大份蒸虾、麻辣小龙虾、冰镇小龙虾等一概168元,麻辣虾尾98元一份。这大概相当于杭州比较精品的小龙虾店的价位,但和黄龙饭店的地段相比,又显得挺亲民。
事实上,进军夜宵界的“正统”餐饮机构,并不只有外婆家。杭州一些比较高档的餐厅,也纷纷推出夜宵档。这本不奇怪,但更偏市井的菜色和风格,让人看到了他们融入普罗大众生活的尝试。
本周,舌尖为你带来杭州最新夜宵去处指南,有炒菜烤串,有热面拌川,也有馄饨烧麦,总有一款适合入夜还想觅食的你。
晚上,特别是9点以后进食,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是一种人神共愤的“罪行”,既加重肠胃负担,又可能导致身材走形。可说来也奇怪,每当夜幕降临,在这条“犯罪”道路上前赴后继的杭州人,却有增无减。
一些人蹑手蹑脚地走向冰箱,再蹑手蹑脚地打开冰箱门,在碗碟间张望一番,最后选中脂肪含量较低的酸奶,窸窸窣窣地喝完图个水饱。另一些人则索性披衣出门,把“作案”地点搬到大庭广众之下,比如营业到凌晨一两点的馆子,吃到开心还不忘随手拍美食发微信朋友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面食党。不管是汤面、拌川,还是馄饨、烧麦,他们都十分喜欢,似乎还可以从夜宵无缝衔接到早餐。记者 诸逸文 何晨
【面馆】
荣鲜面馆
招牌酸菜鱼片面 每天用掉150斤黑鱼
荣鲜面馆 脸盆装酸菜鱼片面
十年江湖店“荣鲜”,60方的小面店,每天卖出200斤面,线上线下一天营业额近2万元。镇店之宝酸菜鱼片面,天天卖到断货,每天都要用150斤活黑鱼。
在钱江新城近江小区这块不大不小的地方,荣胖子(宋前荣)也算是个“名人”。他是荣鲜馄饨、荣鲜面馆两家小店的老板,还有人送他一个佛山黄飞鸿徒弟的外号——猪肉荣。就算是大半夜,冷冷清清的钱江路上,不起眼的荣鲜面馆里还是灯火通明,食客穿梭不断,只为一脸盆的“酸菜鱼片加料面”而销魂。
来到荣鲜面馆,叫声“荣胖子,来碗酸菜鱼片面”,他就会甩过那张胖乎乎的圆脸,乐呵呵地冲你点点头:“朋友啊,位子自己找,要稍微等下的嘞,前面木佬佬人在排队。”
他家的那碗番茄笋干蘑菇面,让餐饮大佬——外婆家掌门人吴国平很是记挂,被他称为“杭州最好吃的番茄笋干面”。
许多人拿这里当食堂,中午吃了,晚上继续来,明天还得来;有的客人来,一下子打包三大脸盆酸菜鱼片面带走;还有的晚上加班结束,再来一脸盆酸菜鱼片面,加鱼片、加大肠、加红烧肉、加爆炒腰花猪肝。加料如此之多,难怪要用脸盆装了。
吃完面,打包几份荣胖子包好的生烧麦馄饨,可以当第二天的早点。据说,好多人从萧山、临平、老余杭赶过来,甚至还有来自海宁、绍兴的。有一位住在塘栖的美女,每周六晚9点都会坐着342路公交车来吃酸菜鱼片面,再打包十几盒“猪肉荣”烧麦馄饨,滴滴打车回塘栖。
地址:钱江路629号(近钱江建设新城开发公司)
夜宵时间:至次日凌晨0:00
平乐面馆 24小时营业 面“很杭州”
平乐面馆 片儿川
老底子喜欢吃面的,都知道望江门的平乐面馆。上世纪90年代初,在望江门一带吃面,是一种时髦。面馆的老板娘陈萍,那时还是个20多岁的女孩,有“杭州版关之琳”之称。
平乐的小老板娘长得像关之琳!此消息在江湖上一传开,“名人效应”立马发挥作用,平乐的面卖得更火了。
现在虽然已鲜少听到90后们提及这位面馆界的“关之琳”,但平乐依然有着很高的人气。
它是一家实打实经营的24小时面馆,做的面“很杭州”。至今,许多杭州人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习惯:夜宵一定要跑到平乐面馆吃碗面,才觉得落胃。
这里的面条共有38种。加料也极为丰富,从青菜、雪菜、尖椒、香菇到大排、大肠、肚片、东坡肉,各种你想不到的奇异搭配。
众多面类中,点单率最高的是杭州人老底子口味的虾爆鳝面,以及最当季的番茄笋干鸡蛋面。
地址:望江路118号
夜宵时间:24小时
永太全牛坊 吃一碗像样的牛肉面
永太全牛坊 牛肉面
在杭州,小面馆颇多,但主要经营的是片儿川、虾爆鳝、三鲜面这一类比较咸鲜的面条。
至于牛肉面,味道醇厚,面汤需要长久熬制,所以要在入夜的杭州找一碗像样的牛肉面,可以去中山北路上这家永太全牛坊看看。这家店扎根于杭州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从头到尾没有换过名字,连招牌上的字体、颜色也没有动过。
镇店之宝是位于门口的三大锅祖传老汤,分别是牛骨汤、牛肉汤、高汤。自打开业,这三锅汤便薪火不断地在店里煮了这么多年。每天火不停,只加肉加料,绝对不换,以此造就一碗面的灵魂。
潮州做法的牛肉面,汤头很醇厚,能尝到牛肉久煮的甜味。肉选用的是牛腩肉,筋多肉多脂肪少,因在老汤里长时间卤煮,变得非常酥软。牛肉给予老汤更多的醇厚,而老汤给了肉完美的味道,两者相互依存,再配面条、香菜和小葱,一碗面浑然天成。
地址:中山北路26号(庆春路口)
夜宵时间:至次日凌晨2:00
家乐面馆 不会烧面的帅哥 不是好的篮球队主力
家乐面馆 土法酸菜鱼
王承豪,90后“老杭州人”,高大帅哥,曾是杭六中、中策职高校篮球队主力。
今年1月,莫中烹饪专业科班出身的王承豪,在近江小区开了家乐面馆,5张小桌子,40多方。正如杭州招牌江湖店叶马茶楼、半瓯茶楼,做的都不是茶而是菜,家乐面馆主打的也不是面而是菜。比如坚持一锅一只的招牌卤鸭儿,小店的“顶级大菜”砂锅鲍鱼焖鸡,以及四川江湖烧法的土法酸菜鱼。
小时候,王承豪住在望江门外婆家,隔壁是一位奎元馆的老厨师。每当老师傅在院子里烧菜时,自小对烧菜兴趣极浓的他,就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这些偷师的招式,后来与学校烹饪所学,相互印证结合,使得王承豪很快成了实战型“老厨师”。现在,店里许多菜的做法,他还沿用了小时候从奎元馆老师傅这里偷拳来的“怪招”。
地址:近江西路63号(近江六园和近江九园旁)
夜宵时间:至次日凌晨2:00
里享串烤
这是杭城烧烤粉必去的地方之一,生意好到门都挤爆了。
早在十多年前,这样小小一家烧烤店,一到晚上,客人都能把边上的凯旋大厦停车场占得水泄不通。店里所有可以见缝插针的地方,都塞满了人。还有一些没有座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在烧烤摊边上等,很是壮观。老板外号阿匾,真名叫什么,江湖上的人都不知道。
1992年,16岁的毛头小伙子阿匾单枪匹马,一辆三轮车、一只煤炉、一锅一铲,去龙翔桥“跑社会”、做夜宵。后来,他托人认了杭城很出名的老师傅“石库儿”为师,跟着在当时的巨型航母级餐饮阳光、喜乐里做了十多年厨师。2002年,对做夜宵“贼心不死”的阿匾,辞职去凯旋路上开了那家30方的烧烤店。
如今的店在香积寺路,除了羊肉串、羊排、羊汤等老三样,以及小黄鱼、鲳鱼、鱿鱼等海鲜烧烤,新增羊宝、羊腰、羊鞭、羊头、羊棒子等羊物件,推出全羊系列烧烤。
老三样依然是招牌。羊汤是带羊骨头熬制6个小时以上的浓汤,羊肉串要4个专门人员负责串,一天要串近万串。
地址:香积寺路222号
记者 诸逸文
【烧麦】
花坊笋丁烧麦 应季推出一系列糟货卤味
每个季节的味蕾都需要应季的特别照顾。冬日里只惦记麻辣火锅的热浪,夏日里特别馋那堆成小山的小龙虾,秋日里煲一盅清甜的炖汤。春天里,用什么款待味蕾呢?
春风沉醉的夜晚总是漫长,夜深人静的时候舌头特别不安分,只求一口令人眉目舒展的鲜。花坊在这个季节推出了一系列糟货,来一场舌尖尝鲜吧。戳开“花坊厨品”的微信公众号,就能看到“晚餐夜宵”一栏,有糟牛肉、糟猪舌、泡卤鸭舌、泡卤凤爪等。
当然,光有这些糟货、卤味还不够,花坊特别推出了三款凉面——酱香辣凉面、酱肉末拌面和酱麻辣凉面。凉面好吃,面是关键,而好吃的东西都离不开手工。从和面到面条成形,再从沸水下锅到断生捞起,还要经历2个小时的摊凉,每个细节都不容偷懒。画龙点睛之笔就在于“酱”,辣椒、豆豉、花生、芝麻、生姜,听起来不起眼的配料,却都是来自山城重庆的独到食材和独门秘方。大火煸透,小火熬煮,才有这一味奇异的香。如果有什么事是一碗重庆凉面解决不了的,就在夜宵时分叫上两碗凉面吧。
当然,花坊继续全天时段供应烧麦、馄饨、发糕、小米糕的生制品,让你不用披衣出门,也能吃到像样的自制夜宵。
地址:文一路294号集盒504(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花坊厨品”在线下单,90分钟内杭州同城配送)
蕙心烧麦 家传手艺 嘉兴传统做法
蕙心主营嘉兴传统烧麦,也是屈指可数的、在深夜还能吃上现蒸烧麦、现包馄饨的街边小店。
大约20方的店铺,每天要卖掉几千只烧麦和几千只馄饨,价格便宜、用料考究、分量十足,靠微利和跑量赚钱。每天营业时段客人之多,老板必定要把桌子扩张到外头。
老板老马在烧麦界很有名气,但大家都知道他并不会做烧麦。幕后英雄是他的嘉兴老婆。老婆一家几代都做烧麦,是家传手艺。每天早上五六点,老马进货回来,老婆就开始调馅儿。这个过程是不对外公开的,因为有秘方,只知道用料是嘉兴烧麦传统的鲜肉和笋丁。
老板娘是烧麦第三代传人。烧麦的皮很薄很透,有花边,只只都像穿了白色婚纱裙的“新娘”。每位“新娘”身材也都一样,35克。如果你追问,他们会笑笑告诉你,诀窍就是用料一定要好,做东西要诚心诚意。
地址:大关德苑路83-1
韩烧麦 沈宏非曾推荐过的烧麦
想在杭州城里以吃货自居,这家烧麦摊你必须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韩烧麦。
它是开元路上藏匿在居民楼里的夜宵摊子,只卖三样东西:烧麦、筒骨汤、牛肉粉丝。老板家的客厅略显局促,只有一桌,四五个人坐着都嫌挤。斑驳的墙上贴着不少奖状,都是老板的儿子一张张攒起来的。
厨房里现包现蒸,蒸好了马上上桌。这家烧麦摊先是在微博上火起来,因为沈宏非转发推荐,一下子引来了各路吃货。
烧麦摊老板姓韩,白天在餐厅做厨师长,晚上卖烧麦。手艺是家传的,湖州、嘉兴一带的做法。笋丁鲜肉烧麦,馅儿的比例有讲究,七精三肥,不加糯米,加笋丁。这样吃起来,既不会腻口,又不会太柴,鲜美的汤汁也不会像小笼包那样流出来,全润在馅儿里。曾有吃过的人说:“好吃得让人想把蘸过烧麦的醋都喝下去。”不过,老板目前并没打算把生意做大,一天15斤肉,包完收工。想吃就得把时间掐好点,晚了也就没了。
地址:开元路靠近延安路口,涌金社区内(情缘花店对面)
【串串】
GO辣 3000人曾吃掉3万个串串
愚人节之夜开业的GO辣餐厅,当日开启霸王餐模式,并请来直升机、兰博基尼、性感外模助阵。结果来了3000多人,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00才结束,吃掉了3万多个串串。
这是一家主打四川风味的潮牌餐厅。川味冷锅串串分5个品类:1元区、1.5元区、2元区、3元区和5元区,由四川来的专业团队调配秘制底料,此外,还经营烧烤,鱿鱼、羊肉串、羊排也是相当地道。
重庆小面,有GO辣牛肉面和豌仔小面两种,一天可以卖出100斤面。尤其是前者,几乎每桌必点,入口第一感受就是麻,紧接着是辣味,然后是鲜味中夹杂着各种香味,面条的柔软程度则恰到好处,不会有黏腻感。
菜名也很有意思。“小三劈腿”,端上来才知是3只乌鸡脚搭配一颗色泽鲜亮金黄的滚圆“蛋黄”,“蛋黄”是芒果制作的分子料理。“老妈当主角”,也就是老妈蹄花,一天能卖出100只,不辣且鲜香俱占,吃的时候蘸上秘制辣椒酱油也是回味无穷。“夫妻斗嘴”,川菜夫妻肺片上面拱着一座白色的小山,一猜便知是形式多变的分子料理——使用大豆卵磷脂做成泡沫堆成小山。“黑暗凤爪”,脱骨的乌骨鸡爪拌入四川大师傅特制的麻辣酱料,味道相当巴适(巴蜀方言,意思是“很好,舒服”)。
地址:闻涛路1852-6号(钱王射潮旁)
常夺人眼球的招牌菜双层炭火蛙锅。
一眼望去,近半米高的特制炭铜火锅滋滋冒着热气,像蒜瓣一样的牛蛙肉,360°全方位铺满整个双层锅……最近,为了吃上朋友圈当红的牛蛙锅,杭城不少吃货甘心排队三四个小时。
你有没有发现,杭州街头的蛙类餐厅越来越多了。昨天,杭州吃货在知名美食点评网站上输入“蛙”,居然搜出了2630多家门店。
在餐饮圈,牛蛙虽然不是一个新食材,却从去年以来真正迎来了属于它的“蛙时代”。在业内人士看来,比起前些年红极一时的潮汕牛肉火锅、肉蟹煲,这次的牛蛙风口似乎还没到最热闹的时候。
本报记者 祝瑶
炭火蛙锅来势汹汹
“吃蛙”要排队三四个小时
“下午3点领到号,晚上11点终于吃上。”今年的春夏之交,一款风靡上海吃货圈的网红双层“蛙锅”在抖音、小红书等各类APP火了。这阵风潮随即吹遍杭城,同样掀起一阵“吃蛙热”。
下午4点,吃货小潘兴致勃勃地前往一家炭火蛙锅餐厅。眼前的一幕让小潘倒吸了一口凉气——餐厅门口已是人头攒动,而自己拿到手的排号单上竟赫然写着“前面还有155桌在等候”。小潘相当诧异,“这可是工作日的下午啊。”
吃货“ala”也曾为了吃上朋友圈“最时髦”的双层炭火蛙锅,从下午5点半开始排队,直接熬到了夜宵时段。“最后吃上还是买了别人的号,”“ala”无奈地说,“一定要早点去,要不然等到餐厅打烊也吃不上。”
对商机同样嗅觉灵敏的餐馆老板蔡青锋,在5月的最后一天,把双层炭火蛙锅的“巴四老城区炭火蛙锅”开到了华星路上。开业第一周,食客纷至沓来,直接导致了餐厅“一位难求”。“餐馆只有50个餐位,最夸张的时候要排三四个小时。”蔡青锋说,有一天因为准备不充分,不到晚上8点,牛蛙就断供了。再加上牛蛙要活杀现烧,为了保证品质,餐馆决定限号,“中午限号20桌,晚上限号50桌。”
杭州吃货了解到,短短一个多月,十多个炭火蛙锅品牌在杭城相继落地。这一阵“杭儿风”,把“新秀”牛蛙推上了热搜。
杭城餐厅上演“牛蛙大战”
一只牛蛙变出十余种口味
随着“铜锅+牛蛙”组合的走红,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大红大紫的美蛙鱼头。在杭城,面对来势汹汹的“牛蛙大战”,牛蛙的做法似乎也被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牛蛙这个品类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阶段,最近开始爆发了。”“GO辣”餐厅相关负责人梁子帆告诉杭州吃货,去年以来,“GO辣”已在杭城开出7家门店,人均消费在70-80元。
从今年上半年杭城疯狂新开三四十家吃蛙餐厅的“井喷”之势不难看出,牛蛙市场也进入了扩张期,不少餐厅的招牌菜也从肉蟹煲、烤鱼换成了牛蛙锅。甚至于像“久久丫”这样的街角卤味店,也对牛蛙“虎视眈眈”,直接推出一款秘制酱香牛蛙,加入到这场暗战中。
杭州吃货了解到,在“蛙来哒”、“GO辣”等品牌餐厅,牛蛙有十多种口味。在“蛙来哒”,一款炭烧牛蛙就能分作泡锅和平锅,泡锅是圆形的深锅,以汤多味鲜为主,牛蛙新鲜下锅,格外嫩口弹牙;平锅是长方形的铁盘,牛蛙先过油封住肉汁,外皮微脆甘香,特点是汤浓味重。
“生意好的时候,门店一天就要进10箱货,约有500多斤。”位于涌金广场3楼,“侬好蛙”主题餐厅相关负责人汪磊表示,“牛蛙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椒麻味、蒜香味、紫苏味等多个口味,还可以和各种食材放在一起。”像一款椒麻味蛙锅,平均有六七只蛙,2-3个人吃也很满足。
除了这些常规款,在激烈的牛蛙单品竞争中,餐厅团队也在忙不迭“制造新品”——例如,烤牛蛙之前要先加上一层咸蛋黄,把焖鸡和牛蛙组合出一款双拼饭……
同比去年收购价上涨
蹿红的牛蛙能否接棒“小龙虾”
爆品牛蛙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小龙虾”、“潮汕牛肉”、“烤鱼”?餐饮业内人士指出,牛蛙市场的爆发比预期要好,但仍有很多“痛点”亟待解决。
首先是供应链。梁子帆告诉杭州吃货,受牛蛙产季影响,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货源无法稳定。比如,“GO辣”餐厅用的牛蛙来自江苏泰州,到了冬天会调整货源,选择广东产区的牛蛙。
有餐饮老板坦言,一直以来,牛蛙的价格波动都很大,便宜的时候批发价5元/斤都卖不了,贵的时候15元/斤都拿不到货。
根据中国水产养殖网的统计数据,2018年以来牛蛙价格呈现比往年同期更高的态势。以2018年上海市场3-4月份牛蛙批发价格为例,同比去年同期平均要高出1元钱,而且价格基本维持在9.5元/斤以上,目前主产区广东汕头,以及福建漳州、三明、龙岩等地塘口收购价格接近9元/斤。
与此同时,在汪磊看来,门槛不高、易复制是每一个餐饮“爆款”不能回避的问题。“牛蛙受欢迎,生意确实更火爆了,当然,一拥而上做牛蛙的餐饮店也越来越多。”杭州吃货了解到,每周的“全场7.9折”、“满100送100”等促销让利,也成了各个蛙品牌“跑马圈地”的常见手段。
业内人士分析,一般来说,牛蛙产品的呈现较为接地气。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只有在产业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产品特色和运作模式,才能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