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图虫创意 图
又有茶饮企业“翻车”了。
9月底,“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据微博原创视频博主“内幕纠察局”爆料,其近期暗访了不同城市的4家茶百道店铺,发现存在过期材料更换标签使用,宣传鲜果制作但部分产品用果浆替代的情况。对于一些行为,店员声称是为了防止监管部门检查。
此前,新式茶饮领域后厨安全问题频繁被曝光,因此,茶百道的前述情况出来后,有消费者直言,“突然觉得手上的饮料不香了,该相信哪个品牌?”
对此,茶百道在事发次日凌晨作出了回应,称将对所有店铺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一律采取闭店处理,严重者直接取消签约资格。
深夜道歉
根据微博显示的信息,“内幕纠察局”为热门科学科普博主,其粉丝量超26万。此前,该博主就曾爆料过华莱士的后厨乱象。此后,华莱士还为此进行了道歉。
9月30日,“内幕纠察局”爆料,茶百道奶茶原料为珍珠,要求常温保存3小时。但被曝光的一家茶百道门店对话录音显示,珍珠早上10时制作,用完不再制作,只要存放到锅中,就不用算有效期。而对于已经出锅的珍珠,用不完就修改有效期,使之变成新的3个小时,修改有效期也是为了监管部门检查。
相关视频还显示,茶百道虽然宣传鲜果制作,但部分产品用冷冻果汁替代。例如生椰大满贯宣称用新鲜椰子肉加椰子水生榨而成,而在茶百道的制作过程中并未看到新鲜椰子,而是使用的椰浆。就此,视频博主认为茶百道宣传中未明确指出,有误导消费者嫌疑。
此外,“内幕纠察局”还指出,茶百道被曝光门店内的奶茶杯的包装充满污渍,芒果也是堆放在垃圾桶上,且其门店店员也并不注重卫生。
就此,茶百道官方微博于1日凌晨发布致歉信称,将对所有店铺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一律采取闭店处理。
在致歉信中,茶百道称个别门店出现了不符合卫生标准,私自更改操作流程等问题,对此表示歉意。其将针对所有店铺进行全面排查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一律采取闭店处理,严重者直接取消签约资格。
“此次个别店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我们深感自责,说明门店的管理和培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加大巡店频次和培训力度,优化门店管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更新上传门店巡查整改问题及措施,更新升级门店电子监管系统……”茶百道指出,其还将邀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到店检查指导。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对于茶百道的致歉信,消费者并不完全买账。“卧底了四家店,四家店都有问题,问题率100%,好一个‘个别’。”有网友这样直言。
已有前例
公开资料显示,茶百道成立于2008年,目前全国门店已超5000家。其主打“鲜果与中国茶”,以年轻都市女性为主要目标用户,产品包括杨枝甘露、豆乳玉麒麟、超级杯水果茶等,价格通常在10元-30元不等;在设计风格上,本土化的熊猫元素和当下盛行的简约风相结合,形成了如今的茶百道。
对于茶百道的快速扩张,有业内人士将此归结在了加盟模式上。记者从公司官网了解到,茶百道的加盟流程已较为成熟,公司对加盟者会收取保证金、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设备费和装修费用等,部分费用会根据门店情况有所不同。
今年8月27日,据彭博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茶百道正考虑最早明年在香港IPO,融资约5亿美元。相关消息人士还表示,其已向投资银行提出了可能的上市建议,相关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筹资时机和规模等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不过,公司当时并未给到公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快速发展的背后,茶百道已经不是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年初,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发现大多出现后厨环境脏乱、原料放置不合规、产品存放卫生安全保障欠妥等情况,从官方公布的现场图片来看,整体卫生情况实在触目惊心,令消费者堪忧。其中,茶百道还出现了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的情况。
5月份,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茶颜悦色、茶百道、果呀呀门店。其中,执法人员与参与市民在位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商场4楼的茶百道门店内检查冷柜里的材料时,发现品名为“蛋糕”和“生炼乳”的原材料都已经过期。
此后,茶百道发布说明称,2021年5月26日有媒体报道指出,茶百道(长沙世纪金源店)在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査中存在原料疑似过期现象。经调查,抽检过程中存在疑问的“蛋糕”及“生椰乳”并非过期原料,导致两种原料疑似过期是由于原料存放器皿未及时更换有效期标贴。茶百道方面也表示,此事暴露了该门店在执行品牌管理标准时存在的漏洞及偏差。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此前曾指出,就中国目前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加盟连锁有利于品牌方的资金流畅通,但该模式在人员培训、质量体系、内控执行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一位曾有意加盟某头部茶饮品牌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近几年,在喜茶、奈雪等品牌走红后,新式茶饮的概念被更多消费者知晓。“我有大致研究过,当前这一行业准入门槛低,加盟模式管理更是难以严格,还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同质化较为严重。但可以肯定的是,抓规模不抓品控的品牌是不会长久的,鲜活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企业需要在团队培训、品控等多方面进行投入,否则一次次食安问题消耗的就是品牌价值”。
:
如果消费者对咖啡因非常敏感,在购买奶茶时尽量避开茶味浓的奶茶,或是尽量选择小杯的奶茶。
不知道大家喝了奶茶之后会不会有兴奋、睡不着的情况呢?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潜藏在奶茶之中的咖啡因。
近期,龙游县消保委联合龙游县检验检测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市面上不同品牌包括一点点、古茗还有茶百道的14款奶茶做了评测,结果发现每款奶茶都检测出了咖啡因,而且它们的含量都不低。
14款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检测结果表
< class="pgc-img">>※本次奶茶咖啡因评测活动仅对样品负责,结果仅供参考
一杯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含咖啡因150mg,一罐红牛含咖啡因50mg。14款奶茶样品平均一杯里面含咖啡因118mg。某品牌的奶茶含咖啡因高达207mg,相当于4罐红牛的量。
其实早在2019年10月,深圳市光明区消委会曾对10款奶茶进行比较试验。所有样品均被检出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的咖啡因含量达到了522mg/kg(换算成365mg/杯),相当于7罐红牛,也相当于3.5杯美式咖啡(中杯)。咖啡因含量较低的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换算后大致相当于2罐红牛。
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
咖啡因(Caffeine )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十分严重。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 2015 年给出了咖啡因摄入量的科学性建议:成年人每次摄入咖啡因不要超过200mg,每天不要超过 400mg,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不能超过 200mg。另外,单次摄入100mg咖啡因就可以影响睡眠,尤其是在睡觉前喝。
因此,龙游县消保委给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奶茶重度爱好者提一些建议:
一、 尽量到正规奶茶店进行消费。对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奶茶店,消费者可较为直观地了解店内卫生整洁程度、原材料质量、制作过程等。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在路边摊档购买奶茶,部分商家可能会为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利润而购买质量低劣的奶精等原材料制作奶茶,制作过程也不是很卫生。
二、奶茶保存时间短,建议尽快饮用。由于奶茶饮料的产品特性,应将产品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环境温度过高会影响奶茶品质,要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高温天气,建议购买后尽快饮用。
三、饮用奶茶勿过量。如果消费者对咖啡因非常敏感,在购买奶茶时尽量避开茶味浓的奶茶,或是尽量选择小杯的奶茶。
四、特殊人群须谨慎。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来源:浙江消费维权网
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9日电 (左宇坤)家在某三线城市的小徐“五一”假期逛街时发现,家乡一条两、三百长米的小商业街上,竟然总共开了十二、三家奶茶店。
“这真的能挣到钱吗?”小徐很疑惑。
面对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小徐觉得品牌或许会通过低价策略跑出优势。但走了几家门店却发现,奶茶涨价成了主流。
奶茶们,怎么了?
消费者在奶茶店点单。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新式茶饮掀起“涨价潮”
不久前,饮料界巨头可口可乐宣布涨价的消息让不少“快乐水爱好者”感慨“再也不会快乐了”,也引来不少人调侃:“十几块的奶茶都喝得起,还会在乎这三块钱的可口可乐?”
如今看来,不仅是三块钱的可乐要涨价,十几块的奶茶身价也想窜一窜。
不久前,奶茶品牌茶百道上新不少夏日新品,一些当家产品的价格也刷新了。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2元。
奶茶品牌CoCo都可的部分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浮,茉香奶茶、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价格上调了1-3元,甚至连小料都没放过,珍珠、椰果等的价格由之前的1元上调到2元,涨幅100%。
更早,“为持续提供优质的饮品与服务,我们将于2021年2月1日微调饮品售价。”年初,不少一点点门店摆出已经了这样的通知,宣布涨价。
同样身价提高的还有此前主打平价的益禾堂。从前对标蜜雪冰城的价位一路上涨,招牌产品益禾烤奶从6元到8元,价格上涨了三分之一。
同款奶茶饮品,价格上涨两元。
“10元+”价格带的新式茶饮品牌中,涨价之势已然铺开。而这一价格带承载着奶茶消费者中最大份额的群体,品质与价格的博弈或许就在一、两元之间,也让他们对价格尤其敏感。
“我最开始喝CoCo都可的时候,原味奶茶只要4元一杯,如今它推出的新品价格都开始‘保20争30’了。”有网友回忆道。
“涨”声一片引来了吐槽声一片。“现在的奶茶店呢,老款涨价一两元,新款直接20元以上,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跟不上奶茶涨价的速度了。”有消费者总结道。
涨价只因奶茶杯贵了?
涨价的原因是什么?网络上流传着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总的来说,和可口可乐公司CEO将其酝酿涨价归因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一样,奶茶这一波涨价的原因也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之风从上游原料供应链刮到了每个消费者的奶茶杯。
“单个原材料价格的起起伏伏很正常,每年都有,但像这么多原料一起涨的,还是头一回。” 有茶饮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
梁女士不久前加盟了一家连锁奶茶店,她告诉中新网,这种一线奶茶品牌加盟申请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流程上的报名、初审、面谈、培训等多个步骤之外,门店开业之前,梁女士已累计投入了近60万元资金。
但让梁女士操心的事还在后面。
消费者在奶茶店点单。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我选择加盟这个奶茶品牌,就是因为我之前就很喜欢,经常喝,也觉得性价比高。所以我收到新菜单的时候也很震惊,怎么我这一开业就涨价了呢?”梁女士说,“但真的开始做起生意来才发现,各个环节的成本确实都在涨。”
首先是原料端,梁女士以水果香水柠檬举例:香水柠檬因为比起普通柠檬酸涩度较低,成为了果茶的常见原料,今年以来价格飙涨4倍多,“往年差不多4、5元一斤的进货价,现在涨到20元以上。”
香水柠檬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其主要产地广东的部分地区受气候影响,产量较往年走低;二是今年新式茶饮界掀起了一股“东南亚风”,多款柠檬茶火爆,对香水柠檬的需求也高于往年,供需矛盾之下价格上涨。
同时,受国际贸易影响,一些进口占比较高的水果,如西柚、凤梨等也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价格上涨。“我现在就指望着夏天,西瓜等水果大量上市,价格下来后能把原料成本往下拉一拉。”梁女士说。
除了水果原料,还有许多消费者“看不见”的部分也正在经历价格的动荡。
比如今年春节过后,铜、不锈钢、铝等金属价格的轮番上涨,影响了各种封口机、冰沙机等茶饮设备的定价;塑料粒子、纸张、PE膜等的涨价,分摊到每个奶茶杯上都有着几分钱的成本上浮;看似不起眼的宣传单页、外带包装提袋、瓦楞纸杯托等的原料成本每吨均有几千元的提高,加起来同样是不小的数目。
梁女士还提到,今年元旦开始的“吸管禁塑令”,也让很多奶茶店主“心头一痛”。一开始,奶茶店基本都换上了成本相对低一点的纸吸管,但却因扎不开、经常泡烂等弊端获得一水儿的差评。后来,头部品牌大多换上了PLA(聚乳酸)吸管。
“每根PLA吸管的成本比塑料吸管贵一毛钱左右,比纸吸管贵几分钱。店里平均每天消耗成百上千根吸管,这么一算还是很心痛的。”梁女士说。
竞争加剧,新式茶饮扛得住吗?
“如果本来十几块钱的奶茶涨到二十几,那我为什么不多加几块钱直接买喜茶呢?”在消费者对于涨价的反馈中,“你们这些奶茶心里有没有点数”的声音最大。
从业者也表示,这次涨价对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品牌影响没有那么大,影响最大的是区域小品牌。“本身他们一杯水果也就卖10块左右,毛利本就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弱。”
消费者排队购买奶茶。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门店老板来说,甚至比消费者更不希望涨价。”梁女士表示,涨价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就是换一家店买或者不买的问题,但对于竞争激烈的新式茶饮品牌来说,一、两元的涨价可能就意味着把辛苦积累的消费群送到竞争对手手中。
新式茶饮发展至今,新鲜水果、优质茶叶、鲜牛奶已成“标配”,“真材实料”的代价便是行业早已不复最初的暴利,甚至有说法称新式茶饮的纯利只有10%。当各方面成本都升高时,不得不依靠涨价来维持成本的小品牌,也丧失了低价优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低客单价品牌或迎来洗牌。
奶茶品牌在涨价潮中大浪淘沙,你会选择哪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