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文章:现金流治百病,营业额解千愁!点左侧红色文字
一
今天早上六点第一个电话,然后在路上连续接了3个电话,爆掉了,头都不管用了嗡嗡的。
头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气,在嘉峪关古关城的时候天气还是好的,出来就直奔敦煌,也是这次西行的终点。
路上查查天气预报,还是晴的,过了瓜州,就开始阴天,是的,不是黑天,是阴天,担心下雪,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结果下雪了,还越来越大。
标着120公里时速的高速公路只敢跑到60,滑的很,真是城市路也滑,套路多了路就滑,雪地行车最简单了。
三个要点:1、低速,尽可能低速;2、不要刹车;3、不要急转弯。
好了。简单不?
前面的车在弯道上就超了过去,向回打方向的时候,一晃差点侧滑出去,然后,就再也没有像刚才那样开,老老实实的,人总是吃一次亏才会学一次很乖。
有的人总是掉坑吃亏,总是记不住。
二
今天电话说的时候也是说到套路的问题。
提到一件事,现在的团购就是这样,每天业务员都来找他,开始就给他开出一个个条件,然后告诉他,只要价格做的低一点,吸引顾客到店,先让店里面的人气搞起来。
这话听着真的是没毛病。
但是问题很多,
1、要求你做一个低价,你觉得很低了,他还要给你压压压,到最后,没利润了,才让你上。
2、这个提成大约是6%到8%左右,看起来不多,实际呢,现在很多成本控制的好的餐饮,净利润也就做到10%到15%的样子,大部分利润给他了,商家不赚钱,要是丫的极低的那种呢?
亏,绝对是亏死。
3、账期,一半他们收的钱要20天的周期才能到你账上,无形中周转的现金流在别人账上躺了20天,要知道,这不但是风险而且降低了我们现金流的利用率。
4、来的顾客是渣渣,保守一点90%是渣渣,都是平台的粉丝,天天刷平台,哪里的活动多力度大就到那里去。
你要考虑,你能天天都搞活动吗?亏得起吗?
你搞,也是一个菜,其他店也有不同口味都在搞活动,你是火锅,他是烤肉,人家天天换,你能吗?显然不行。
于是用完你,店里该没人还是没人,这些人呢?
又到其他搞活动的店里面去了。
你说的人气呢?
有没有
有了,就那几个人,有用么?
三
前几天,我们出发之前,还有一个类似的活动。
我么一个读者在当地做了这样一个没事平台,也是这样的套路。
你在他们平台上做广告,他们负责制作,拍摄,但是不给你收钱,你提供一个套餐给他,他们买了自己收钱,抵广告费,猛地一看挺划算的。
然后就开始搞了,然后发现一个问题,当天来的人不少听热闹的,有人气,我的读者感叹,真管用。
等这些人走了,该没人还是没有人,一个没有。
为什么?
他问我,我给他说了,这些人是这个美食平台的粉丝,永远不会转化成你的粉丝,永远不会。
就像团购一个道理的,这些人永远跟着平台走,平台让干啥就干啥,转发刷屏都可以,但是就这个群体,整天在外面四处吃,免费吃。
能改商家带来效果吗?
几乎不可能。
四
上面说的这个现象,就是这样的,平台召唤一批粉丝,专门去和商家谈条件争取一些超级条件,尤其是套餐,基本是来了吃你一顿就走。
还有一个类似的就是电台的吃货团,也是这样一种运营方式,出面给你带来人气,商家一半都是想有人就好啊。
但是这个人,是他们的人,永远不会转化的一批人,俗称就是喂不熟的。
所以你要是期望他们能给你带啦人气,我想问问做过的老板们,你们做了,搭钱,搭人进去,你得到你开始想要的人气了吗?
如果没有,在问一个问题,在他们这里你赚到多少钱?
如果也是没有,那就想想,该何去何从了。
那,这些平台就一无是处吗?
No
存在即是合理,我们可以转化,为我所用,这才高手的做法,
有三个招式可以转化:
五
1、学习,我们可以学习这样的模式,其实很简单的思路,有很多时候,转化一下思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借用平台的资源为我所用,需要人的时候,借用这个平台就很牛逼了。
3、利用平台引流,利用贪便宜的心理转化为储值顾客,这个思路,我们已经在很多团购店做了测试,效果很好。
上面说的三招,回头我整理出一个录音来。关注我的朋友圈……
著作权归作者刘克所有,欢迎分享、转发!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刘克,网名:万能的姐夫 。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姐夫说:越害怕越失去,越付出越成功,越分享越快乐!
每天一篇原创,这是我的第【986】篇原创文章
前几天很火的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511416023806116365/
>颖
餐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来源: 经济日报
低价团购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在团购前多考虑成本因素,避免踩坑。商家需要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
餐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