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原价59元的盲盒,在二手市场价格翻涨20多倍……在众多玩家的追捧下国内潮流玩具公司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做好进发的准备。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这家国内头部潮流玩具公司自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后,在其成立10周年的特殊时刻,向资本市场再度冲击。
从连亏三年到年赚4亿
2017年,泡泡玛特曾登陆新三板。那时,它还没有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截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后来,得益于Molly和Pucky两大IP,同时大力扩张线下门店数量,新增机器人商店及展会两大业务线,泡泡玛特才扭亏为盈并顺利上市。2019年4月,因考虑成本问题,泡泡玛特退市。
退市后,泡泡玛特的表现十分惊人。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2018和2019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225.4%、227.2%,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 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成立十年以来,泡泡玛特已经从一家单纯的玩具合集店,转型成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占比达82.1%的IP品牌,并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一家瞄准年轻人的公司,其管理层也非常年轻,人均年龄32岁左右。
同时,这还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为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宁的配偶。
10年9轮融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不仅业绩亮眼,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足够优秀。
启信宝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以来,完成了9轮融资。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港股IPO前,王宁为第一大股东,共持股56.33%;Sequoia Capital China(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股4.96%,为第一大机构股东;其他股东主要有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这家公司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到底靠的是什么?
IP+盲盒,靠1个娃娃卖出4.5亿
作为一家收入在两年内翻了超10倍的企业,泡泡玛特的法宝之一是IP运营,且搭配了盲盒的玩法。
泡泡玛特披露,目前公司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最大自有IP Molly 2019年卖出4.56亿元。
自有IP主要是指收购的代表性IP及内部设计团队开发的IP。2018年7月,泡泡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收购了Molly全球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就自有IP而言,公司享有完全知识产权,包括开发及销售。
Molly是如何被打造的
“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不一定像就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此前公开讲过的一段话。
迪士尼的IP运营已是行业标杆,而泡泡玛特是如何做IP运营的呢?根据该公司的招股书,目前该公司主要业务为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以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广等四个方面。
以泡泡玛特标志性IP——Molly为例,这款公仔形象是艺术家王信明2006年的创意作品,2006年Molly形象也被开发出多个定制系列和潮流玩具,但是由于制造成本限制以及商业机遇问题,这款玩具的销售一直处于较小的规模。泡泡玛特于2016年发现了这款IP,并与作者王信明展开合作,围绕这款形象衍生出多款不同的产品,并通过盲盒等玩儿法增添了趣味,加速了商业化操作。
商业化操作中不仅包括娃娃本身的销售,还包括自有IP的授权,从而拓宽变现渠道。比如2019年泡泡玛特授权伊利使用Molly的形象推广调味乳饮品。在泡泡玛特的IP中,Molly形象的收入贡献举足轻重,2017年-2019年仅这款IP的销售额贡献占比分别为26.3%、42.6%以及27.4%。
根据招股书,2019年,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贡献收入占比为82.1%,其中自有IP占比37.2%,独家IP占比35.4%,非独家IP占比9.5%。泡泡玛特的各项财务数据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至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了225%以上;净利润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毛利率则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正如上述文化产业领域人士所提,IP运营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成功率及生命周期等。在潮流玩具零售市场,Molly会容易被复制吗?这也关乎泡泡玛特这家专注IP运营企业的未来。
“Molly对我们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我们无法确保Molly 的受欢迎程度及市场接受程度可以保持在其现有水平。”泡泡玛特也在其招股书中提到了IP运营所遇到的挑战。“消费者的兴趣发展非常迅速,且不时发生巨大变化,为了取得成功,我们须预测吸引消费者的IP及产品,并快速开发及推出能够赢得消费者有限时间、关注及开支的产品。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品味及不断变化的利益,加上消费者感兴趣及所接受消费品及内容的不断变化及扩大,使得若干产品及内容无法被消费者接受,而其它产品及内容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回应,然后迅速被取代,因此消费品,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潮流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对较短。”
线下渠道的挑战
泡泡玛特招股书中援引了一份调查数据,这组有趣的数字证明了潮流玩具的消费者通常具备两个特征:忠诚度高、能够接受较高的零售价。具体数据为,68.5%的潮流玩具消费者于2019年购买过一次,其中19.8%的潮流玩具消费者购买过超过5次,68.9%的客户在该调查前6个月曾购买潮流玩具,而27.6%的客户愿意为其喜爱的玩具支付高于500元。
是什么让这些“粉丝”愿意花钱去多次消费呢?除了IP的魅力之外,盲盒的玩儿法也给潮流玩具引流不少。盲盒,事实上就是一个盒子,但是里面到底装着哪款玩具,无从知晓,消费者就只能带着好奇心不断的去买,不断的去“开盒”,如果运气好,就能抽到隐藏款。“约70%的潮流玩具消费者曾就他们所想的某一特定玩具设计购买盲盒玩具三次或以上。”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查称。
因此在商场一角,一台泡泡玛特的零售机前抽盲盒也成为这几年线下场景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一位零售行业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潮流文化IP触达消费者,除了盲盒这种充满期待的玩儿法、IP的魅力之外,还要做到销售网络的覆盖,让消费者随处可以看到,“商场门口、地铁口都能看到,才能不断激发购买欲。”
就销售网络方面,泡泡玛特介绍,目前其拥有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以及批发等四个主要渠道,其中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国拥有114家直营零售店,该渠道的贡献最大,占收入比43.9%;其次为线上渠道,占总收益额的32%;此外,机器人商店2019年的收益达到了2.49亿元,该渠道被看作是泡泡玛特减轻线下租赁费用,以较低成本拓宽市场的手段。
泡泡玛特近几年高速增长与其线下零售店的快速扩张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间,泡泡玛特零售店的数据分别为32家、63家以及114家;机器人商店的数量增长更快,分别为43家、260家以及825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零售商业带来了多重冲击,泡泡玛特也在其招股书中提到,“ COVID-19疫情期间,潮流玩具产品的需求受到不利影响,主要因为消费者出行受到限制、店铺关闭及线上销售渠道的经销能力受限。”
泡泡玛特进一步介绍,自2020年1月起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暂停关闭合共88家零售店以及279间机器人商店,另外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潮玩展也已推迟至11月。
(来源:综合自泡泡玛特招股书、经济观察报、燃财经、启信宝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是有七八十家临时闭店了”,日前长沙知名奶茶品牌茶颜悦色发文解释近期的关店行为,表示这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了。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第三次就是最近这回。
图/IC photo
“关店”,这个词对大众来说越来越不陌生了。就在几天前,海底捞宣布将关停300家左右的门店,一度引发热议。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则表示:“疫情下临时闭店,茶颜人都习惯了,大家还没习惯。”
“活得不那么好”,但“我们还撑得住”,深耕长沙本地市场的茶颜悦色,影响力早已溢出长沙,不久前刚刚入选“2021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是当之无愧的茶饮行业头部企业。这一次竟然在大本营密集临时闭店,难怪引发市场担忧。
不过,也暂且无需将之定义为“关店潮”。餐饮本来就是一个更迭迅速的行业,疫情影响之下餐饮业首当其冲,关店数量上升可以说是并不意外的结果。
当然,行业收缩的“锅”也不能都扣到疫情头上。2015年以来,新式茶饮在消费市场掀起一股热潮,网红品牌此起彼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2017-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经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几乎翻了一倍;2020年底,现制饮品门店数约为59.6万家,新茶饮占比达65.5%,约为37.8万家。行业突飞猛进,资本热情追捧。稍有实力的企业都在大肆扩张,迅速开店。
但这两年来,行业逐渐进入深耕阶段,靠一杯饮品一炮而红几乎已经不可能。新品牌的机会窗口日渐消失,老品牌的竞争则日趋激烈,行业扩张速度整体放缓。这种情况下,前期在资本裹挟下迅速开起来的店面,难免面临周边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如茶颜悦色所解释的,这次关的都是“那些一个路口好几家、布局太密集的门店”。这样的临时闭店,不妨理解为稳健发展思路之下的以退为进。
开店容易守店难。新式茶饮天然具有“网红”“潮流”特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点很明显。企业需要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留住消费者。茶饮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创新力,也是决定品牌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作为头部品牌的茶颜悦色,在这方面显然优于其他小品牌。也正因为此,当茶颜悦色宣布第三次临时闭店时,我们更需要担心的反而是那些知名度更低的企业。“寒潮”来临,你们还好吗?
主动关店,说明企业还有刮骨疗伤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无论是海底捞还是茶颜悦色,在挑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能够有条不紊地做好关店计划,同时稳住大后方,不啻为一种战略性撤退。一旦疫情过去,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也是一个挤掉过度扩张泡沫的过程。谁能活过寒冬,谁就能在春天里热烈绽放。茶饮行业的入门门槛本来就较低,在营销炒作和资本助推之下,不乏短期内爆红又迅速销声匿迹的“网红”品牌。这样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显然很低,也绝不是人们期待的优质企业。因此,让新式茶饮的热度降一降,让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回归健康发展,长远来看不是一件坏事。
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希望更多企业都像茶颜悦色那样,即使一时“活得不那么好”也能“撑得住”,撑到春暖花开的那天。这条路或许很难,但却是从“网红”到“长红”的必由之路。
文/土土绒 编辑 孙晓 校对 李世辉
珠奶茶店怎么加盟?珍珠奶茶加盟哪家好?
珍珠奶茶(Bubble tea),又称波霸奶茶,简称珍奶,是一项流传于台湾的茶类饮料,将粉圆加入奶茶之后,就成为珍珠奶茶。由于口感特殊,所以相当受到青少年欢迎。珍珠奶茶是台湾“泡沫红茶”文化中的一种,虽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圆,但却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饮料与小吃之一。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店怎么加盟?珍珠奶茶加盟哪家好?你打算投入多少钱?奶茶这个东西跨度很大,5万可以做,100万也可以做。建议,不要投入太低,几万块真心很难做出来,在小城镇的话可能可以做起来,但是很难做大的。现在消费升级,人们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你再去做低端的东西未来是没有人买单的。
你要在哪里开这个店,一般来讲,在自己家乡做奶茶店比较多。
你的家乡属于几线城市?消费水平怎么样?在你们当地做奶茶的多不多?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做得好的都是卖什么样子的产品?当地的气候如何?一年都很热,就适合做冷饮,四季分明就适合冷热饮都做。一杯奶茶卖18元大家能不能接受?这些都是你要调研的问题。
考察时,我们看三点,第一品尝产品好不好吃;第二点,看样板间什么样子;第三点,看后期的扶持政策。
?去品尝这个品牌的主打产品,什么味道,什么样子,好不好喝,你现在喝的就是以后你要卖的产品,首先要自己满意,产品的口感也是基础。
问清楚,产品培训需要多少长时间,产品定价能不能变,产品的物料运输、产品的种类一共多少,这些都要问清楚。
?再去看样板间,你以后开的店就是这个样子,你去看看喜不喜欢这个风格,装修的话总部提不提供一些扶持、装修图纸,能不能风格稍微变换一下?或者说装一部分。
?最后,就是了解相关的扶持政策。一般来讲,大概5~6万能加盟一个标准店,产品也比较齐全了,剩下的几万块可以进物料、装修等,基本就差不多了。后期有没有人教你带店,有没有定期巡店?宣传活动谁帮你做?雇员工的话谁来培训等等,这些都了解清楚了,基本就差不多了。
加盟奶茶只是第一步,后期还要靠自己的主动性,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的奶茶调茶技术等去把店面搞活。最后提醒一句,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class="pgc-img">>爽洋洋奶茶加盟为您提供六大优势,一站式帮扶:
一:利润保证
供应链体系完善,优选全国优质物料、设备供应商,强力保障品质和售后服务。原材料由仓库统一配送,大大降低了奶茶加盟商的原材料成本。
二:服务优势
专业督导定期巡店辅导,定期跟踪回访店面运营情况,协助加盟商解决日常问题,提升店面营业额。
三:培训优势
不仅培训饮品制作,更注重理论和后期管理培训。
四:口感优势
所有原材料都是按照专业配方找厂商定制,确保了口感的独特性。18年奶茶经验,9年品牌运营累积,千万消费者的选择。
五:装修优势
专业工程设计部会根据您的店面结构尺寸为您设计最合适的店面样式,时尚现代。
六:经验优势
10多年活动策划、开业宣传、店铺运营等实战经验。多种加盟店模式,360度保姆式扶持政策,多种培训策略,全面的店面运营指导,让您的奶茶加盟店迅速开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