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是餐厅的灵魂,紧抓菜品是餐饮人的核心工作之一。
但很多时候,餐饮人对菜品的研发,都是以消费者的喜好为主,维度过于单一。而且,如今很多餐饮企业研发,要么是“厨师版本”,要么是“配方版本”、“老板型研发”,停留在研发的初级阶段。
那么,餐饮人该如何从科学、企业核心优势等角度来做产品研发呢?以下是餐饮O2O周三直播,原跨国公司餐饮高级研发总监、中团联首席产品研发顾问、京东味觉实验室发起人之一,任祺分享的“餐饮爆品研发”干货内容。
01
不要跟着老板走
产品研发四大秘诀
现在的很多餐饮产品规划都很随意,今天老板看到了这个菜品很不错,就让研发人员去做;明天老板觉得那个菜品很爆,又推给研发人员跟进研究。
老板喜欢什么,就让研发人员去做,研发人员没有质疑老板的权力,研发跟着老板走,老板跟着感觉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是不对的。
产品规划绝不是老板看到什么就研发什么,而要根据企业阶段、品牌IP、企业自身优势以及产品基因来做规划产品。做研发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做产品研发,才是正确的抉择。
1、要根据阶段不同研发产品
产品阶段:核心产品,优势建立
企业从0-100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建立核心产品优势,以差异化、产品特色建立核心优势,进行市场破局;
规模阶段:方向决策、经营客户
企业从100到1000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经营客户,做方向决策,把差异化产品赋予功能,并进行场景深化,让其适应不同的场景消费。
品牌阶段:品牌放大,资源整合
根据企业各种渠道资源,进行不同产品形态规划。同样的炸鸡,在超市渠道、在门店渠道、在网络渠道,每个渠道都做成不同模块,以此放大品牌效应。
2、结合企业IP打造产品IP
餐饮创业者误区,产品多就能吸引客户
然而,产品多并不一定好,容易让客户印象不清晰,客户记不住你的产品是什么?你卖的是什么?你是谁?
要根据企业IP打造产品IP,比如,想到巨无霸就想到麦当劳,想到毛肚火锅就想到巴奴....
最容易让消费者记住的并不是菜单,而是核心产品,这就是产品记忆
产品规划中,一定要形成产品IP
3、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打造产品
企业自身优势条件多少,对产品研发会有一定的限制
所以产品研发之前,每一个企业需要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清楚评估,扬长避短,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需要评估机会成本、安全边际。
比如,当品牌是加盟模式,那产品就要往标准化、傻瓜式操作等简单方向上走。而当品牌选择直营模式时,产品就可以往复杂、体验感强的方向上走。
4、深入产品基因打造产品属性
产品有很多基因,比如产品是否大众化,产品工艺设备是否复杂,产品的原料属性是否受季节限制,产品能否标准化,这一系列基因决定产品特性。
不能为了产品研发而研发,而是要结合市场需求、原料属性、工艺设备、采购、储运条件等变量来研发产品。
如果产品加工复杂,或者产品原料难以储存,那么产品本身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现在餐饮人普遍希望自己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高频、刚需属性,这就需要从产品基因出发进行相关抉择。
02
研发不是目标,目标是研发产品
产品研发的3个要点和4个核心
很多餐饮企业做研发,只知道自己要研发出多少新品,却不知道自己研发新品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原来的菜单销量下降?还是为了与竞品爆品竞争?或者是为了针对不同的客群,比如老人、儿童?
研发目标模糊,单纯为了产品研发而研发,成功几率非常小。餐饮人一定要弄清楚研发什么?为什么去研发?只有这样,产品的研发才具有指向性,才真正有意义。
1、明确产品研发2个目标
对外的目标:从产品品类、场景或者消费的目的等出发,去进行产品的开源,增加产品复购率。
对内的目标:一、完善菜单结构,在原有菜单上引入利润型产品或者引流型产品等;
二、进行增效,减少现有产品的制作时间,增加产品制作效率。餐品出餐每减少30s,效能就会增加。
三、节流,以辣子鸡为例,通过优质蛋白,比如说大块鸡架肉代替整鸡来做菜品的原材料,即节省了成本,同时也保持了整个菜品风味和口感。
2、记住产品研发的3个法则
需求做细:明确产品研发的需求,是为了满足商务、满足社交还是为了满足口味需求?满足的需求不同,研发的方向不同。
以外卖店为例,产品只是为了刚需解馋需求,所以产品要以提升效率为先,而不能追求极致口味。
产品做深:不管是怎样的餐饮品牌,都应该有以下三类产品:核心产品、利润产品和效能产品。
餐饮人要做好产品的结构,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做深化。比如说,做面条的品牌,就在面条层面做深化,做各种类型的面条,而不是去增加水饺、凉皮、炒饭等产品。
场景做宽:产品依托场景,研发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产品能否兼顾不同的场景下的功能应用,比如说,产品在堂食场景之外,可能还会加上外卖场景、零售场景。
注意的是:不要一味追求百分百极致,产品研发到了80分以后,餐饮人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顶天立地,把自己的品牌做成城市名片,百年老店,将产品往极致化方向走、做宽场景、宽产品。
要么就铺天盖地,快速复制连锁,产品就必须往标准化方向走,要收缩产品sku,聚焦产品线,做单品爆品,多场景组合。
在当今这个拼认知的时代里,餐饮店的产品应做精不做多。产品上新越多的企业,爆品成功的机率越低。
只有做得足够精,才能让顾客在想吃某个品类时第一时间联想到你。
3、清楚产品研发的3个层级
(1)宏观研发:赛道、品类、定位
老板只要选择赛道、品类、定位,告诉研发人员具体去落地实施。
(2)原型研发:原型产品、风味原型、场景
研发大师、菜品大师,把原型产品、风味原型、场景原形给出解决方案。
(3)数值研发:产品标准化、量化、包装、风味的数值化等等。
大部分餐饮企业将产品配方,直接给代工厂,没有具体规划到数值层面,很容易就造成产品出来不符合预期。
以肯德基的辣汉堡为例,单纯靠辣椒重量多少来衡量辣度,保证产品风味是很难的。只有将辣椒里面的因素比如决定颜色的辣椒红,决定辣度的辣椒油等提取出来,再添加到产品中,才能避免辣椒释放及不均衡的阻碍。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
没有水平高低的研发,只有无目标的创新,只有无方向的老板。只有明确产品研发的目标,才能做出最适合企业的产品。
4、明确产品研发的4个核心:
任何一款产品研发时都是围绕核心原料、核心风味、核心品类、核心设备去做。
核心原料,有优势原料、流行原料、战术原料、抗风险原料。
围绕核心原料打造核心产品,通过战术原料与优势原料的组合来打造爆品。同时,餐饮人一定要留出抗风险的空间。
以鸡肉为例,餐饮可以围绕鸡肉中的鸡架、鸡翅、鸡腿等所有材料进行产品核心创新。那么,品牌在原料采购与供应链层面就有巨大优势,可以有效节省成本。
核心风味,涵盖核心风味、区域风味、流行风味、客人风味。
核心风味要与区域风味进行组合,可以避免“水土不服问题”。同时,加入流行风味,满足消费者的猎奇需求。
核心设备:当你的一个产品要通过两三个大型设备出餐时,那你的产品就不符合连锁需求。
任何大型连锁餐饮品牌,肯定是围绕一个两个大型设备来进行产品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节省设备、房租及人力成本。比如,肯德基的炸炉、汉堡王的碳烤炉等。
03
只管研发不管卖
产品研发的5个坑要记好
在实际研发中,部分企业走过一些弯路,餐饮O2O也整理分享给大家尽量少走坑。
1.供应链无法支持。某个关键食材或配料的供应链容易缺货、涨价,或无法方便运送至全国。
2.降低运营总效率。需要为某个产品增加人手来匹配流程或门店需较大调整动线。
3.门店无法标准化。总部虽然为产品制定了SOP手册,但门店参与环节太多,无法统一标准化。
4.伤害到品牌认知。本来是酸菜鱼专门店,结果跟流行风去研发比萨、小吃等与品牌认知不相关的产品。
5.只管研发不管卖。这是研发最容易发生的通病,研发与市场脱轨,蒙头干活。
总结,富有创意的产品绝非来自偶然,成功的爆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是口味设计、视觉设计、出品设计、运营设计、传播设计的整合,具有高价值、高颜值、高传播、高标准化的特点。
企业需要保持单品突出、多品组合的产品结构。卖得好的产品研发准则:研发口味大众化、表现形式差异化。
下周三晚8点,任祺老师在餐饮O2O视频号直播间精彩继续!如需要直播回听,请私信小编!
-END-
单是一家餐厅的菜品目录,更是餐厅的经营战略规划图。菜单如此重要,很多老板却很少换过,最多在菜单上用记号笔改改价格,有时候菜单上有的菜品,餐厅好几年前就不卖了,也没有删减,顾客一问,很多菜都没有。
对比一下,你是这样的餐厅老板吗?
其实餐厅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经营规划,在不同的阶段菜单也会有相应的改动,像前面说到的,很多餐厅一张菜单用上七八年,这样的餐厅能存活这么久,只能说,靠菜品实力活到现在。
靠实力的餐厅很厉害,值得同行们学习。然而一旦市场或者环境有变化,或者想要升级餐厅形象,菜单就是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菜单要与经营策略配套调整,那么餐厅经营都有哪些阶段,菜单又该如何设计呢?
下面大胆就根据餐厅的开业期、经营期1-2年、衰退期、调整期来分析一下菜单的规划设计要点。
1、开业期
开业时的菜单,大多是试验型的菜单,最初根据餐厅老板确定的经营类别进行分类设计。
在开业构思阶段,要设计一个试验性菜单草案,它可帮助管理人员决定餐厅经营的类别,餐厅所处位置的顾客群体如何,是家庭为单位的聚会,还是上班族的工作餐?还是晚上朋友们的聚会偏多?
不同的目标顾客,菜单的设计也是不同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再好的规划设计,都不如顾客用钱投票。
菜单不止是产品目录,还是计划表,菜单中的菜品需要相应的炊具设备,同时也计划出厨房需要多大的空间。
关于厨房的规划设计,要根据菜品来制定,如果厨房太大,大堂太小,就会出现营收比例不平衡。
厨房需要多大空间,具体怎么规划也是由菜品来决定。
菜单不仅决定了该买哪些厨具,还决定了该雇佣什么员工,比如火锅店、快餐店的员工,和中餐店的员工就不一样。
菜单的设计风格要与餐厅的装修风格一致,餐厅装修豪华,而菜单很普通,也会让用户感受不到餐厅的价值。
< class="pgc-img">>2、经营期
渡过了开业期头三个月,顾客对菜品的喜好度,餐厅销售数据都可以统计出来。这个时候可以针对销售数据,对餐厅的菜单进行相应的调整。
市场是变化的,有的人开餐厅不到两个月就转让,有的人可以坚持很多年。但是市场在变,很多餐饮老板的思路并没有什么变化,菜单上更是一成不变。
根据开业前三个月得到的市场反馈,经营阶段,可以将菜单中的菜品分类,留门热销菜,砍掉滞销菜。
有的餐饮老板很疑惑,有些菜品,卖得很好,真不盈利,到底该不该留,或者留下它,要不要涨价。如果你的餐厅有这样的一类菜品,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把这个菜品的信息放大,作为引流菜品,告诉更多人。
如果一款菜品在一个区域点单量巨大,要么是市场价值被低估,要么是符合当地人的口味。无论是哪一种,既然价格前期定好,且有一定的盈利,就可以拿来作为餐厅的引流品,吸引更多的客户。
3、衰退期,重新规划菜单
任何一种生意都避免不了衰退阶段,餐厅的利润下降,菜单的规划设计是关键的环节。
找到衰退的真正原因,并且进行调整。是餐厅的服务、用餐体验出现了问题,还是菜品单一,客户新鲜度不够,所以去了其它餐厅?
即使一家再标准化的餐厅,顾客也有口味疲劳的一天,顾客喜欢新鲜感,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可以学老乡鸡,月月上新菜,找到顾客反响不错的菜品,保留在菜单上。
还可以在顾客体验上下功夫,引入一些网红打卡,吸引本地网红过来打卡。
衰退阶段,应对的可能不只是菜单上的问题,也要从餐厅的经营中、细节里总结提升。
< class="pgc-img">>4、调整期,多种菜单呈现应对不同需求
衰退期重新规划菜单后,进入了调整期,这个时候时候需要不同类型的菜单,对餐厅的菜品进行规划。
有了几年的餐饮经营的经验,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顾客会有什么样的需求。
比如可以推出工作餐食类,堂食+外卖,提高翻台率。家庭聚餐,增加儿童菜单,大人安心聚餐,孩子也有自己喜爱的食品。朋友聚餐类,可以在包厢里增加玩乐设施,比如包厢里K歌、炫酷的灯光提升氛围。
总之不同的用餐场景,菜单的呈现也会不同。
< class="pgc-img">>餐厅的经营,不是一成不变,菜单也是如此。不断地微调、迭代才是餐厅经营的本质。如果一直抱着老思想、老菜品、老菜单,那么在经营中也会陷入困境。
菜单是餐厅无声的服务员,它向顾客精准地传达菜品的信息以及餐厅的风格。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菜单呈现,关注市场变化,积极应对,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菜单,不止是菜品的堆砌,更不止是菜品的价格呈现,它反映了餐厅战略规划,值得每一位餐饮从业者用心深思。
的菜品值多少钱?
这是个头疼的问题,每个餐饮老板都会遇到的。定价过高,顾客不买账,定价低了,又亏本。
另外餐饮定价乱象丛生,有人在开店之初就想要以低价致胜,而很多并不能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性价比。
真正做到性价比的时候,再想涨价就很难,例如雷军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小米手机尝试走高端路线,也是以失败告终。
也有人想要走高档餐厅路线,但菜品却满足不了定价,最终给客户的感受是"花冤枉钱"。
所以一家餐厅菜品的定价尤为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定价就是定生死!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定价决定了市场选择。菜品定价的高低,决定了产品所对标的客户群体是低消费能力者还是中高档消费人群。
2.定价决定了餐厅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和调性,很难做出改变,例如前段时间海底捞涨价,又火速降价、道歉。
3.定价高低决定了一家餐厅利润。对追求以低价取胜的餐厅来说,利润就会很低。低价菜品只能以量取胜,比如蜜雪冰城,在10元以下的饮品赛道绝对霸主地位。不过这只是少数,因为大部分餐厅"量"跟不上。
本文就以最底层的定价逻辑,教大家如何做好餐饮定价。
一、定价影响因素
影响菜品定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本、地段区域、市场等,可以总结为3个:成本、市场、价值。
1.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很好理解,大家通常的做法就是算出自己菜品成本是多少,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利润,得出定价。
例如实体餐厅一般采取"3倍法":菜品成本乘3倍,再微调一下就可以了。线上外卖平台需要除去活动支出、平台扣点,保证菜品毛利50%。
我们的目的是获取更大利润,所以菜品定价既要降低成本,又需要突显出品质。我总结了以下3个技巧:
(1)聪明地节约成本,寻找低成本代替品。例如同样的牛肉,黄牛肉和水牛肉价格相差很大,但经过烹饪后口感差别不大,我们可以用低价的水牛肉代替黄牛肉。
(2)利用高毛利菜品引流。例如西北菜的商家,大多以高毛利的凉皮做引流产品,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相反如果拿肉夹馍来引流我们利润没法保证。
(3)提高客单价。店内主打的几个菜品可以穿插高毛利的普通菜品,组成套餐,普通菜品价格可以压低,但客单价会提高,相对利润还是提高的。
2.市场因素
餐饮定价也并不是说不断追求成本最低化,因为一味的低成本,必然会导致与"物美质优"相背离。定价另一个参考因素是市场。
例如现在瓶装矿泉水也越来越多,但农夫山泉定价依旧是2元左右,虽说广告打了这么久,也这么多年了。但农夫山泉从来没涨过价格,因为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就在2元左右。
例如上面讲的海底捞涨价事件,性质都是一样的,客户固定认知在这里。一旦涨价,这个市场就拱手让人了。
所以在符合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我们要适当调整价格,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低价格,或者盲目走高端品质,太高价格。
3.价值因素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成本决定价格。
为什么说是误区呢?
举个例子,为什么同样一杯,水在便利店只需要2元钱,而在西餐厅要20元?
那决定价格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用户如何定义这个产品的价值。
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的价值呢?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产品对客户来说有什么价值,是吃得饱?服务好?还是满足客户精神需求?
其次建立"价格锚点",寻找竞争对手,与之比较,自己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依照对手的定价,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定价。
例如,可口可乐只能卖到3块,红牛就可以卖到6块。因为红牛在消费者的认知里是功能饮料,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这就是红牛的优势。
再例如,同样一杯咖啡,在肯德基和星巴克价格就是天壤之别,这就是品牌附加价值所带来的价格差距。
二、如何给菜品正确定价?
定价不单单是赋予了产品一个价值,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在营销层面来说有以下3个优点:
(1)定价是最低成本的营销手段。因为在价格上面调整,对我们来说没有损失,只有利润多少的区别。但如果从渠道、产品、传播方面来调整的话,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
(2)定价可以提高客户的粘性。例如肯德基推出的早餐时段的套餐组合只需6元,就是为了提高客户的粘性,培养客户消费习惯。
(3)定价可以提升品牌溢价力。例如星巴克和瑞幸两个品牌咖啡味道相差不大,但价格相差巨大。有人选择高价的星巴克,是因为其背后所标榜的品牌故事和文化。所以高定价就是为了提升品牌溢价力。
那要如何正确定价呢?
1.根据餐厅情况选择定价
定价前,先要明白我们餐厅当前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是要销量,还是要效率。
举个例子,同一个汉堡,有3个价格分别是15元、20元、25元,成本是5元。
A、B、C三人分别去买这三种价格的汉堡,那么利润是45元。但现实中价格只有一个,如果定价25元,A和B可能因为贵就不买了;如果定价20元,A因为贵不买,利润是30元;如果定价是15元,3人都买,利润也是30元。
所以你会选择哪种定价?排除25元,15元和20元,对我们来说利润是一样的,但15元定价销量高,20元定价效率高。
2.折扣定价
我们定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客户,同时获得利润,所以折扣定价是我们大家常用的方法。在原价的基础上,进行降价促销。
这种方法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降价就像"吸鸦片",用久了会上瘾。
因为降价一方面利润变少了,另一方面顾客会潜意识觉得产品不畅销。并且会有一个可怕的后遗症,下次折扣力度要更大,才能吸引到客户。
折扣定价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保证不亏本情况下,做出折扣就可以了,这里不过多讲述。
3.差异化定价
差异化定价相比折扣定价的高明之处,是让消费者有一个相信产品畅销的理由。
比如说麦当劳和肯德基,同一个套餐在平时卖29元,但在午餐时间卖19元。有人说这是商家故意为之的降价行为,增加销量。表面确实如此,但这种方式的高明之处是规定时间,有29元的价格做对照,客户就会觉得产品原本价值不止19元。
那么买29元的套餐卖得出去吗?
也真的有人买,有人会说这人不正常。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买29元的套餐不用忍受排队的痛苦。
相反差异化定价也可以提升产品价格,例如汉堡王推出的"定制汉堡",只需要花费25元就可以购买一个包装带有自己头像的汉堡。如果不需要,可以选择原价20元的汉堡。这也正好证明了,产品的价格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价值决定的。
三、最后总结
餐厅菜品定价,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营销手段。
定价需要考虑成本、市场、价值这3个因素,所有定价方式都离不开这3个因素的支撑。
本文讲了3种定价方式,但方法不止于此,我希望把这种基础原理交给大家,基于这种原理结合自身创新出更多办法。
关注阿楠,一起进修更多餐饮运营干货!
我是阿楠
好食材配上好方法
让你"楠"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