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福州日报
福州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主要活动轨迹通告
现将48例已落实管控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活动轨迹公布如下。相关人员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
无症状感染者49
10月21日,上午桃园新村,下午熙悦锦城1栋,傍晚熙悦锦城1栋,晚上桃园新村、三县洲桥下、幸运咖啡店、桃园新村后未外出。
10月22日,凌晨万嘉便利店(荷园店)、熙悦锦城1栋、桃园新村、旺比包子(旧阿咪大排档对面)、万嘉便利店、熙悦锦城1栋,下午安平依杰粉干店(瀛洲店)、大利保险(元洪城)、蜜雪冰城(元洪城)、旧阿咪大排档对面菜市场、熙悦锦城1栋,晚上桃园新村、三县洲桥下、幸运咖啡店、熙悦锦城1栋、桃花新村小区、熙悦锦城1栋。
10月23日,凌晨台江万达核酸点采样、熙悦锦城。
10月24日,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0
10月19日至10月23日17:30集中隔离前,生活轨迹相对固定,居住于晋安区紫新路57号,每日外出主要前往麻将馆内和朋友打麻将。牌友相对固定,除外较少接触其他人。
无症状感染者51
10月23日,上午觅海品鲜会酒楼,下午晋安区体育馆核酸采样点,傍晚觅海品鲜会酒楼。
10月24日,8:50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下午汽车北站、沁园路文欣苑采样点,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2
10月22日,凌晨鼓楼区古田路88号、岳前雅居1座,下午紫新社区爱乡园便民采样点,傍晚仓山区国艺广场、附近万嘉便利店,晚上古田路88号旁福安小吃。
10月23日,凌晨古田路88号、钻石会所、东二环泰禾海底捞,晚上沁园路便民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晚上福晟国际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下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3
10月22日,上午10:00—11:00乘319路公交车,象园街道长福路18号、国货东路377-379号,中午瑞幸咖啡世欧公主塔店、六意便利店世欧公主塔店,14:40乘17路公交车,洋下新村、金鸡山公园,16:30从金鸡山公园南门站乘坐61路公交车至鹤林安亭路口、东二环泰禾广场赤臂火锅酒馆,19:30乘327路公交车。
10月23日—25日,东三环路999号,25日下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4
10月23日—25日,除外出核酸采样外均留在住所。
10月26日,晚上晋安区连江中路133号,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5
10月21日,晚上台江万达旁小吃街麻婆豆腐、紫新路1号。
10月22日,凌晨紫新路1号国一大厦。
10月23日,中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6
10月20日,凌晨mk酒吧,上午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下午乘汽车、落地核酸检测,傍晚三明尤溪西城镇文公大酒店旁边的阿飞大排档、晚上尤溪县城关镇东方商业广场、三明尤溪西城镇文公大酒店旁边的小罗烧烤店。
10月21日,凌晨尤溪县水东御尊宫养生馆,上午尤溪县水东大厦的无名小吃店,晚上尤溪县坂面镇欢瑞宾馆对面KTV、欢瑞宾馆。
10月22日,中午闽清县白中镇一个废品仓,晚上鑫国色国际娱乐会所。
10月23日,凌晨鑫国色国际娱乐会所、东二环泰禾剧场mk酒吧、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下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7
10月20日,晚上DNA酒吧。
10月21日,晋安区茶园新苑14栋。
10月22日,下午DNA酒吧,晚上DNA酒吧。
10月23日,凌晨DNA酒吧、牛味道炭火烤肉店(湖前店)就餐。
10月24日,下午海丝核酸采样点、住所楼下晋安区恒源便利店。
10月25日,下午海丝核酸采样点、住所楼下晋安区恒源便利店,晚上东二环泰禾广场星光大道15栋楼107号老佛爷铜炉蛙锅店。
10月26日,福州市东街134号,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8
10月22日,约09:00乘坐108路公交车,转乘87路公交车从动物园站到翠湖山庄175栋,约17:00乘坐108路公交车到斗门站,转乘1号线地铁到葫芦阵站,晚上葫芦阵站附近500米阿锋私房菜、古田路88号,深夜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59
10月19日,凌晨古田路88号、世欧王庄9号楼01店面宝龙海鲜吧,晚上福新中路75号回魏大排档、古田路88号。
10月20日—22日,晚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0
10月21日,傍晚华美夜总会。
10月22日,凌晨华美夜总会。
10月23日,凌晨华美夜总会、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闽乡汇海鲜锅边,傍晚乌山支路69号。
10月25日,傍晚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1
为外地市感染者的密接,抵榕后已及时管控,隔离期间核酸检测阳性,无社会面传播风险。
无症状感染者62
10月23日,凌晨东二环泰禾MK酒吧、省奥体中心核酸采样点、DNA酒吧,晚上龙安路377号。
10月24日,下午博纳理发店。
10月27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3
10月22日,上午晋安区宦溪镇宦溪村旧街16号。
10月23日,上午仓山区朝阳路138号、朝阳路简爱理发店。
10月24日,下午住所(晋安区洋里路23号)临时采样点、住所便利店。
10月25日,中午住所修宁堂粮油店,下午住所4号楼快递驿站,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4
10月17日—21日,每日均往返于自营小店和住所(晋安区岳峰镇岳峰三区)。
10月22日,下午牛岗山公园。
10月23日,凌晨岳峰三区4号楼,中午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上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5
10月21日,上午火车站商贸城、商贸城闽聚福餐饮店。
10月22日,晚上壹品鲜牛肉火锅(紫阳国际旁)。
10月23日,凌晨曙光支路核酸检测点。
10月25日,凌晨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6
10月22日,上午大利嘉城、下午新店镇后山村,晚上—次日凌晨鼓楼区柏联时代广场迷威士忌酒廊。
10月23日,12时西园支路85—1店面西园移动营业厅。
10月24日,中午华为授权服务中心(福州茶亭)、大利嘉城,晚上金鸡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晚上后山村110号。
10月26日,中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7
10月23日,晚上琯尾街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下午琯尾街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下午琯尾街核酸采样点。
10月27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8
10月24日,凌晨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晚上新店镇鲁能公馆小区核酸采样点、鲁能公馆万嘉超市。
10月26日,傍晚新店镇鲁能公馆小区核酸采样点。
10月27日,中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69
10月24日,凌晨晋安体育馆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晚上新店镇鲁能公馆小区核酸采样点、鲁能公馆万嘉超市。
10月26日,傍晚新店镇鲁能公馆小区核酸采样点。
10月27日,中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0
10月20日,凌晨仓山区金山街道燎原路136号梦田音乐livehouse酒吧。
10月21日,下午国货东路146—25华祥苑茗茶店,晚上迪摩食堂、超吉日料(恒宇国际店)、岳峰新城3区4号楼1层麻将馆。
10月22日,晚上岳峰新城3区4号楼1层麻将馆。
10月23日,下午鼓山风景区、返回住所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1
10月23日,上午鳌峰市场。
10月24日,上午茶中路20号。
10月25日,小区内生鲜超市,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2
10月24日,战友烧烤店(迷威士忌酒吧附近),傍晚融东社区附近核酸采样点。
10月25日,傍晚融东社区附近核酸采样点、五里亭菜市场。
10月26日,中午邮政广场东面核酸采样点。
10月27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3
10月21日—24日,每日早七八点乘333路公交车往返晋安区东泰禾22座5楼冰雪皇后店与鼓山镇中海金玺公馆,下午四点左右乘333路返回。
10月25日,08:03在地铁五里亭站坐333路公交车到冰雪皇后店,中午楼下蜜雪冰城店,16:29坐70路公交车返回住所,17:53坐333路公交车去晋安体育馆。
10月26日,08:06坐333路公交车去冰雪皇后店上班,下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4
10月22日,晚上建发悦府小区6号楼、世贸璀璨天城9-101。
10月23日,晚上建发悦府小区6号楼、世贸璀璨天城附近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晚上世贸璀璨天城附近核酸采样点、鼓山埠兴村核酸采样点、青口镇青祥宏中路303号欣三丰洗车店。
10月25日,凌晨台江区升龙大厦附近核酸采样点,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5
10月23日,上午鼓楼区古田支路玉融花园,中午福新路26号,下午玉融花园,晚上玉融花园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6
10月21日,晚上鼓楼区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白天鼓楼区金茂府。
10月23日,全天鼓楼区金茂府,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7
10月21日,晚上鼓楼区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白天鼓楼区天创佳缘,晚上古田路88号。
10月23日,凌晨台江万达核酸检测点、台江区老药洲街66号、晋安区福新中路89-2号、鼓楼区天创佳缘。
10月24日,凌晨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8
10月21日,鼓楼区柏联时代广场附近。
10月22日,白天鼓楼区闽发西湖广场附近,晚上台江区广达路108号、闽发西湖广场。
10月23日,上午闽发西湖广场,中午台江区广达路108号、鼓楼区五四路210号,傍晚台江区西二环中路674号、世欧王庄A区,晚上台江区广达路108号、闽发西湖广场、后曹巷核酸检测点。
10月24日,凌晨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79
10月23日,上午鼓楼区五一北路66号中庚财富,下午福飞南路156号,晚上中庚财富。
10月24日,上午中庚财富,中午福飞南路156号,下午中庚财富,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0
10月22日,晚上仓山区花溪南路46号、鼓楼区北二环中路18号。
10月23日,凌晨鼓楼区北二环中路18号,中午湖东路216号、下午紫荆花园。
10月24日,上午湖东路216号,下午紫荆花园。
10月25日,上午紫荆花园,下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1
10月22日,白天仓山区花溪南路,晚上仓山区凯悦酒店宴会厅、鼓楼区北环中路恒力博纳广场南区。
10月23日,凌晨鼓楼区福涧街,晚上乌山防空洞核酸检测点。
10月25日—26日,鼓福涧街附近、衣锦华庭核酸检测点,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2
10月23日,凌晨晋安区鹤林新城,白天文林山核酸检测点、西洪路346号。
10月24日,中午鼓楼区鼓东路102号、西洪路346号。
10月25日,下午鸡角弄核酸检测点、西洪路346号。
10月26日,下午鼓楼区东街134号,晚上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3
10月21日,凌晨福新中路79号、福新路50-4号,白天鼓楼区双子星大厦,晚上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凌晨福新路50-4号,白天双子星大厦,晚上连江北路487号。
10月23日,凌晨古田路88号,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4
10月21日,上午海潮路核酸检测点、古田支路世纪豪门,下午恒力博纳,晚上恒力博纳、古田支路世纪豪门、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凌晨古田路88号,白天古田支路世纪豪门,晚上仓山区高台路8号、古田路88号。
10月23日,凌晨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5
10月20日—21日,白天福新路226号,晚上古田路88号。
10月22日,白天福新路226号,晚上上藤地铁站附近、古田路88号附近。
10月23日,白天福新路226号,晚上晋安体育馆黄码采样点、福新路226号,随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6
10月22日,晚上古田路88号,当晚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7
10月22日,白天鼓楼恒力博纳广场,晚上北环中路30号。
10月23日,凌晨北环中路30号、东二环泰禾广场附近,白天福建省奥体中心核酸检测点、恒力博纳广场。
10月24日,全天恒力博纳广场,晚上恒力博纳南区核酸检测点。
10月25日,全天恒力博纳广场。
10月26日,上午恒力博纳广场,随后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8
10月18日—21日,7:35闽清县梅溪路66号,11:15闽清县云龙乡潭口村,13:30梅溪路66号,16:15潭口村。
10月22日,17:00云龙乡潭口村篮球场,17:30潭口村。
10月23日,上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89
10月23日,9:00、11:00田中村核酸采样点,12:44白中镇189超市路边菜摊,田中村。
10月24日,9:55田中村核酸采样点及附近路边小摊贩,田中村。
10月25日,9:30田中村核酸采样点、189超市路边菜摊,田中村。
10月26日,上午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0
10月22日—25日,长乐区泰禾红誉2期。
10月26日,01:00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1
10月20日,晋安区福飞北路247号、仓山区金山街道金康路156号、仓山区浦上大道276号。
10月21日—22日,鼓楼区六一北路450号、仓山浦上大道417号。
10月23日,晋安区福飞北路247号、仓山浦上大道417号。
10月24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2
10月21日,福州火车南站、北环中路30号、仓山区金山大道金康路150号麒麟苑。
10月22日,高新区上街镇科技东路18号华建大厦、上街榕桥河鲜第一家、麒麟苑。
10月23日,鼓楼区文林路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3
10月22日,迎霞新城、六一北路278号。
10月23日,迎霞新城、六一北路278号、六一北路256号。
10月24日,迎霞新城。
10月25日,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4
10月21日—22日,鼓楼区六一北路450号、仓山浦上大道417号。
10月23日,晋安区福飞北路247号、仓山浦上大道417号。
10月24日,作为密接者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5
10月21日,福州火车南站、北环中路30号、仓山区金山大道金康路150号麒麟苑。
10月22日,高新区上街镇科技东路18号华建大厦、上街榕桥河鲜第一家、仓山区金山大道金康路150号麒麟苑。
10月23日,鼓楼区文林路核酸采样点。
10月24日,作为密接者落实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96
10月22日,仓山区先农路7-8号迎霞新城、鼓楼区六一北路278号。
10月23日,仓山区先农路7-8号迎霞新城、鼓楼区六一北路278号、鼓楼区六一北路256号。
10月24日,仓山区先农路7-8号迎霞新城。
10月25日,作为密接者落实管控。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0月28日
(10月28日起,轨迹信息由市级统一发布)
来源: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锅大王竟是邪教徒
火锅大王不是妖怪里的大王,只是因为很喜欢火锅,所以自己就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名字。
这么说大家可能不熟,说个熟悉的吧,他是《流浪地球》的特效师之一。
别看他现在风光无限,其实17岁之前都是在山达基教(邪教)度过的,即使经常受到虐待,也始终没信邪教。
青春虽毁了,但人家还是自学成才了,还爱上了中国,生活在了中国。
大家一定要远离邪教哦,愿世界和平。
< class="pgc-img">>老佛爷离世
香奈儿艺术总监Karl Lagerfeld(老佛爷)昨天去世了,这好像是开年以来走的第一个大佬。
之前就因为身体原因缺席今年1月的Chanel大秀,也是自1983年进入Chanel以来,老佛爷缺席的第一场时装秀,看来当时就已经不行了。
愿老佛爷在天堂安息,也希望中国能多努力努力,发展出属于我们的香奈儿。
不然红姐买不起啊。
< class="pgc-img">>次惑小仙女遭家暴
次惑小仙女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哭诉自己遭遇家暴,称自己想和父母解除关系。
据网友消息,说是小仙女父母瞒着她收了人家彩礼钱,事后逼婚,自己不同意却遭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爷爷奶奶更是逼她下跪认错。
这都9102年了,还逼婚?做人父母的都不先经过子女同意就收彩礼,这不是坑人嘛,而且收了钱就知道别人好不好了?万一人家不好,这不是把女儿推火坑里嘛?
红姐在这里提醒大家,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其他的都是耍流氓。
< class="pgc-img">>小妈bot炸号
恭喜恭喜,小妈bot炸啦,红姐想不通这种靠意淫爱豆的人怎么有这么多人喜欢。
意淫就算了,还发出来,发的这么露骨,还美其名曰释放女性的天性,去你大爷的吧,自己恶心就自己恶心,还为了女权呢。
这要换成女孩子早就群起而攻之了吧,男孩纸就能这样堂而皇之的意淫?
到底是开放还是不切实际的性幻想,是非分明自在人心。
< class="pgc-img">>神超被斗鱼起诉
又有主播违约啦,而且这次老东家又是斗鱼(为什么又呢,因为好像他们家出这样的事蛮多的)。
这次违约的是英雄联盟知名选手和超级主播,神超(肖旺),他凭借职业选手的意识、操作,以及自己独特的直播风格吸引了一大波人气。
至于为什么解约红姐不是很清楚。不过也无外乎几种,要么是欠钱不给,要么是人家给的价更高,要么就是有过矛盾。
红姐还是不希望大家跳槽的,好好履行合同,毕竟赔偿金也不少钱呢。
>源:新京报
那味道,无拘无束,没遮没拦,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周围的空气中,公平公正地钻进每一个路过之人的鼻腔里,透入脑髓,潜入心底,搅动得唇舌肠胃一阵荡漾。这厢是新出炉的烧饼,面皮里的油酥掺着椒盐微麻的热气;那边是铁签子串的羊肉,在红里透青的火焰上翻了个身。沙茶面的汤头里,虾贝与鱼丸的鲜甜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咸香;即使是加了油渣的青菜在锅中滑动了一圈,也华丽丽地散发出诱人的菜香与油香。还有那溽暑炎天,烈日下传来的那一声“叮当”声,分明是冰块碰撞着酸梅汤激发出的一阵清凉,将那酸甜的滋味,顺着霜雪般的阵阵白气,直入心房。
炎天暑热让正午的街头人迹罕至,却将夜晚的街头安排得满满当当,从北京街头的烧烤和酸梅汤,到福州的炖罐和红糟,从杭州的片川儿到厦门的土笋冻、酱油水,被烈日灼烤得干巴巴的肠胃,也在清凉夜色弥漫的锅气中浸润得恢复了生气。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但各地风味,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北京与杭州,一南一北,风味自是迥然有异,即使是同在一省的福州与厦门,其滋味也各有不同。你或许能让北京人吃下厦门的土笋冻,却未必能让福州人喝下一晚老北京的豆汁儿。但是,一盏酸梅汤,却能在炎炎夏日一统天下,让从江南到北地的来人去客,都口舌生津,想着念着那清凉的酸甜味儿。
这便是“有味”。或许再没有哪个词能比“有味”用来形容生活那种自微末之处透出的滋味。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虽说吃是日复一日,如此寻常。但哄饱肚皮绝不仅仅是吃的本意,吃,是为了吃出味儿来,哪怕被烦劳的工作禁锢了身体,哪怕被沉重的事务麻痹了心神,但那出自人类最本能、最原始,也是最纯粹的吃,依然能让人尝出苦与甘,辛与酸。
因为那些琐碎的、拉杂的、飘过的、闪动的、转瞬即逝的、无处不在的、时而令人哭泣时而又感到欣幸的,便是生活的滋味。无论是无拘无束,还是有模有样,无论是哭着的、笑着的,泪水淌在碗里,汗水滴在盘中,拿起筷子,挑来拣去,夹起放下,个中滋味,总要自己来尝。
人间有味,岂可不尝?
《倩女幽魂》中正在啃馒头的张国荣,在风雨中品尝人生况味。
“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么神呐?没人查考过,只是汪曾祺笔下的老北京人对他说的一句话里带出来的神仙:“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要是硬攀寻个出处,清代《笑林广记》中这尊神倒是半遮半掩地露了一面,“五味有神,五脏亦有神,故五脏得五味之美,则神守舍而不出”。五味神和五脏神乃是 一对相辅相成的老哥儿俩。说起这五脏神,可谓由来久远,《太平经》里便提到 “四时五行精神,入为五脏神”,又说这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脏服饰”。这五位人体五脏的小神仙,倘使有朝一日像《广异记》里那样再拜告别,身体也就呜呼哀哉了——如是,岂能不求五味神把这老五位伺候好了,才能延年益寿,长葆遐龄。
五味神在北京,便是说北京五味之美,冠于四方。这话说起来,怕是有许多人会不服气,当下不是有句口号吗?北京乃是“美食荒漠”。荒漠中别说供奉五味神的神庙了,怕是连个摆供品的供桌都寻不来一张。环顾四周,可以说北京排得上名次的美食饭馆,大半是川菜,其余则是湘鲁粤淮扬的天下,要说正经的北京菜,除了所谓的“北京”烤鸭,着实寻不出来几家。但所谓“京师翼翼,四方是凑”,北京历史沉淀深厚,作为六朝古都,五方杂处,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与人群,巧妙地将 满、蒙、汉、回等多种饮食风味相融合,历经岁月的沉淀与磨砺,无处非中。由此,咱们单表几道京味儿小吃,也算饕客舌尖,占得几分京味儿了。
酸梅汤
北京位于暖温带,享有独特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每至夏日,骄阳似火,恨不得把人晒成人肉干儿,这时或是灌上一瓶汽水,或是咬上一根雪糕,或是饮上一扎冰啤,清凉解暑,无比惬意。但若是真正的老北京,必定要喝一碗冰镇酸梅汤,那真是从里凉到外,沁人心脾,暑气顿消。
酸梅汤是中国的传统饮料,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说元顺帝末年,尚未起兵的朱元璋以贩卖乌梅为业,某年襄阳城大疫,朱元璋病倒在一家叫“梅马招商店”的旅店中。虽说生病了,生意也不能落下,朱元璋到库房取乌梅时,闻到了乌梅的酸味, 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病立刻好了一大半,于是用乌梅煮汤,病很快痊愈。朱元璋非常有经商头脑,靠卖酸梅汤治病,发了一大笔财,成为巨富。旅店马姓店主的侄女,也成为了后来的马皇后。
老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小贩,青花瓷大罐用冰块冰着,酸梅汤舀出来盛在小碗儿里。
传说归传说,实则酸梅汤的历史可能还要更早,南宋的《西湖老人繁盛录》和《武林旧事》等古籍中已有“乌梅膏”、“卤梅水”的记载。明清之时,酸梅汤更是成为了北京上至帝王,下至贫民最爱的消夏清凉饮料。每年从端午节到七月十五中元节,清宫御膳房中都会专门调制“御制梅汤”。
我最早喝过的“酸梅汤”和“御制梅汤”相差甚远,甚至并不是真正的酸梅汤,而是小时候父母单位发的酸梅粉,一个简陋的塑料袋里装着和感冒冲剂颜色差不多的粉末。舀上两勺酸梅粉在杯子里,兑上热水,搅一搅,尝一尝,勉强算是“速溶酸梅汤”,味道么,可能和“御制梅汤”差了一万个手冲咖啡的距离。
要喝到真正的酸梅汤,得稍微费点儿周折。虽然不用像花木兰一样“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的满世界去采购,但至少要去一趟中药铺称上数两乌梅(东莞的最佳),再去稻香村买上一瓶糖桂花。
酸梅汤的制法并不复杂,但分为两种不同的派别,仿佛武当和少林门派之分别:一种是浸泡派,据说是来自清宫御制古法,用沸水泡出乌梅的汁水;另一种则是熬煮派,用乌梅加水文火熬煮。取熬好或泡好的酸梅汁,滤去渣滓,取其精华,再兑上白糖或冰糖、桂花或玫瑰,加入适量的白开水调整酸甜度,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就是可以饮用的酸梅汤了。
街头挑担卖酸梅汤的小贩,做得没有青花瓷大罐的好喝,但是也能清凉解暑。
在没有电冰箱的时代,人们用的是天然冰箱,北京冬天温度要比现在低不少,护城河及什刹海等结冰后,“打冰人”凿取冰块存在冰库窖藏,等到夏天取出售卖,各商铺或住家往往会买上一些冰镇水果和饮料。将装满酸梅汤的瓷坛用碎冰埋在桶 中,喝时即取,就是市面上常售的酸梅汤了。
旧时卖酸梅汤的摊贩和店铺往往插一架铜月牙作为幌子,月牙代表朱元璋当和尚 时用的月牙铲,月牙上的“日”字则代表明朝。小贩们一边叮叮当当颇有节奏地打着“冰盏”,一边吆喝着:“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碗尝一尝,酸梅的汤儿来,哎,另一个味儿呀!”冰盏是铜质的两只小碗,传说是朱元璋念经的法器,上下相叠,放在一只手里,颠簸作响,五音六律,戛玉敲冰,非常好听。有些冰盏做得十分精细,分为一公一母,公在上,母在下,如果拿反了,则声音暗哑,无法敲击成音。
老北京酸梅汤最有名的当属九龙斋和信远斋,前门洞的九龙斋出名较早,琉璃厂的信远斋后来居上。据当年喝过的老先生们说,九龙斋的酸梅汤采用熬煮之法,色淡味清,有着浓郁的桂花味。信远斋的酸梅汤则是浸泡派,味道醇厚,回味悠长,深得文人墨客和梨园群伶的喜爱。
我未曾觅得宫中浸泡乌梅的秘笈,只用乌梅熬煮,小小一口砂锅,大火开锅,小火慢熬,稍稍加了那么一点甘草和冰糖。从四十多度的室外回来,往往连空调都来不及开,先打开冰箱倒上一杯酸梅汤喝上几口,感受《故都食物百咏》中所赞不虚:“梅汤冰镇味甜酸,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炎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 铜盏声虽不再闻,酸梅汤还是可以来一碗的。
打冰盏,出自王羽仪绘《旧京风俗百图》。
大白菜与芥末墩儿
大白菜是北方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在中国餐桌的历史悠久,《南齐书》中周颙在被问及“菜食何味最胜”时,回答“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可见秋天的大白菜之美味。过去北京的白菜分为青口菜和白口菜,青口菜叶绿味甜,白口菜更加肥硕。白菜的做法很多,可生吃,可熟食,可炖可炒可涮可拌,可单独充当主角,亦可作为配菜。吃北京烤鸭剩下的鸭架,用来和大白菜同熬,味道鲜腴;涮火锅吃了一肚子肉之后,大白菜下锅一烫,又甜又脆又解腻;爱吃素的,大白菜切丝,猛火爆炒加醋就是一盘醋熘白菜;富贵之家请得起名厨,用得起材料,耗得起功夫,一道“清水白菜”能令老饕大快朵颐。
过去蔬菜大棚不那么普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十上百斤的大白菜囤起来, 以备冬天食用。大白菜再好吃,天天吃,顿顿吃,也会让人吃烦的。我从小吃了不少大白菜,熬煮炖炒,有点“吃伤了”,故而对各种白菜佳肴极为挑剔,只有十分好吃的菜才肯下箸,“芥末墩儿”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每次去吃牛街上的清真牛羊肉馆子,必定要点一个芥末墩儿来吃。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市民抢购冬储大白菜的情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市民抢购冬储大白菜的情景。
“芥末墩儿”,又名芥末白菜,芥末言其味道,墩儿形容菜的形状。这个菜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很少看到,但却是过去老北京家庭的必备年菜之一。过年吃多了大鱼大肉,难免想吃点解腻的东西,芥末墩儿脆而爽口,正好中和一下。而且过去讲究过年不能动刀,芥末墩儿只需提前预备,过年吃最方便不过。作为老北京的老舍先 生,家中最擅长烹制的菜式之一就是“芥末墩儿”。不少文艺界人士慕名去老舍家, 专门为吃芥末墩儿,吃完了还要带走点。就连老饕汪曾祺先生,都忍不住称赞:“老舍先生家的芥末墩儿,是我吃过最好的芥末墩儿!”
北京海碗居的芥末墩,李碧华笔下的芥末墩有一种快意艳丽的港式美感:“桌的“芥末墩”,是凉菜。小小一个白瓷盘子,立着一个大白菜尾段的墩儿,外层老帮都已去掉了,铺上一抹香辣呛鼻的芥末酱汁——那种亮丽鲜黄的序幕,光是色彩,便叫人喜欢。吃进嘴里的大白菜,先由一股微辛的味道牵引,原来还酸、甜,香.爽、脆,这时,辣意忽地浓了,通过咽喉鼻腔上达神经中枢,连脑袋也想掉泪.强烈地疏通.走动、循环,一下子便神清气爽解腻。如同充电”。
据舒乙先生透露母亲胡絜青的芥末墩儿秘方:“将抱心的长得紧的瘦长型大白菜切成八分长的菜墩儿,放在漏勺上,用沸水浇三次,趁热码在瓷盆内;码满一层之后,撒上新鲜的芥末粉、白糖和上等米醋,如此循环、码满一盆为止;最后在盆外包上厚毯保温,在温暖处放置两天,取出可食。”
需要注意的点是,大白菜只能用沸水烫,不能煮或者上笼屉蒸,否则过于糜烂,口感不佳。“脆、爽、呛、酸甜、凉”是衡量芥末墩儿是否合格的五大特点,蒸煮过的大白菜失其脆爽,不能算是合格了。
芥末墩儿还是旧日“大酒缸”的下酒菜。大酒缸是一种卖白酒的酒铺,几口大缸铺上红色的盖子当桌子,柜前摆上若干种小菜。无论是拉洋车的“祥子”们,还是衣冠楚楚的文人墨客,都是大酒缸的顾客。大酒缸卖酒论“个”儿,一个是二两。来上两个酒,一碟芥末墩儿,天南海北扯上一顿,也算是“上能启文雅之士美兴,下能济苦穷人民困危”。
老北京最平民的酒馆“大酒缸”,出自王羽仪绘《旧京风俗百图》。
有些人不爱吃带芥末的菜,怕呛鼻子,所以芥末墩儿、芥末鸭掌之类的菜一概不吃。但吃芥末的乐趣也是在此,吃上一口芥末墩儿,芥末稍稍冲一下鼻子,那个 爽劲儿也是品美食的乐趣之一呢!
豌豆黄儿
北京的小吃种类很多,驴打滚儿、艾窝窝、甑糕、年糕……有一阵子工作的地方在牛街附近,中午吃完饭偶尔去溜达一圈儿,买上一点儿回去当下午茶。这些美味 有的是纯粹小吃,不能上席面,有些则既是小吃,又可作席面上的菜。记得某次去一家饭馆吃饭,服务员上来一道甜菜,一溜儿莹润澄澈的黄玉所制麻将牌码在素白的盘子里,大家纷纷猜测是什么。筷子夹起来放在嘴里,清甜滑腻,才知道是精工细作的“豌豆黄儿”。
仿膳的师傅在熬煮豌豆黄,出自央视纪录片《中华老字号·仿膳》。
早年的豌豆黄儿分两种,一种是粗豌豆黄儿,《故都食物百咏》里提到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便是小摊贩卖的粗豌豆黄儿。做法是把干豌豆用砂锅熬至八成熟,连皮碾碎,嵌上煮过的沧州金丝小枣,凝结在一起,斜着切成一块一块,便是粗豌豆黄儿。粗豌豆黄一般在春天上市,小贩们推着车子吆喝:“豌豆黄儿,大块儿咧。”五月至七月粗豌豆黄儿则不多见,因为它们需要歇夏——夏天温度太高,容易变质不能存放。粗豌豆黄不加糖,全靠枣儿的那点儿甜味。
另一种是细豌豆黄儿,四时皆备,除了可以在大饽饽(点心)铺中买到,旧式筵 席中的四干、四鲜、四冷荤、四蜜饯里,大多也有“细豌豆黄儿”。过去北京办丧事讲究伴宿晚席,寿日有做寿晚席,这两种席面喜欢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果席”,细豌豆黄儿就是其中一道菜。作为甜菜的豌豆黄儿,就要有些讲究了,吃的时候必须添加瓜子仁、青红丝、梭子葡萄等果料,如果席面上未加装饰,食客就可以即席挑眼,表示不满。
细豌豆黄的制法也是用干豌豆煮烂,和粗豌豆黄儿不同的一点就是要去皮,去皮后还要过一遍箩,箩下的细沙加入适量的水和糖,上笼蒸熟,然后定型切块而成。加水去皮过箩这一道工序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如果加水过多,有流溢走沙之虞;如果水太少,则豆沙太干燥,不易过箩,定型后表面常常有裂纹,不能平滑光润、如缎似玉了。豌豆黄儿的颜色也很重要,首先要挑选质量上好的干豌豆,如果豌豆质量不佳,豆沙的色泽暗淡,没有鲜黄之色,还要在加水时适当用黄栀子水加色,然后定型冷冻。
豌豆黄成品,出自央视纪录片《中华老字号·仿膳》,现在的豌豆黄基本都加了琼脂之类的东西,质地近似果冻,但放在冰箱里吃也很有风味。
京剧大师梅兰芳寓居上海之时,十分思念北京的特色美食。弟子白玉薇就从北京的大饽饽铺打包了十五匣豌豆黄,准备到上海孝敬老师,可见豌豆黄儿之味美。
据民俗大家金受申先生说,大概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牛街曾经有位姓刘的师傅,春天的时候用新鲜的豌豆做“豌豆黄儿”,虽说做出来是绿色的,但还是叫豌豆“黄”儿。新鲜的食材做出来的“豌豆绿”娇嫩清香,比干豌豆做出来的更好吃。现在保鲜技术比一百年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冬天人们都能吃上鲜豌豆了,为什么没有人试着做 “豌豆绿”呢?
老北京文美斋饽饽铺,以满洲饽饽闻名。饽饽即点心。文美斋是老北京最大的饽饽铺之一,能做逢年过节上供的“饽饽桌子”。
全猪席与烧燎白煮
提起北京菜,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北京烤鸭,涮羊肉,说起烧燎白煮,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传统中式筵席,除了昂贵的“燕翅席”“海参席”“鱼唇席”等官席,还有 “烧燎白煮”“京市大果席”这样相对亲民的便席。
烧燎白煮全用猪来做菜,来源于满洲的祭肉习俗,郑稚辛(郑孝胥之弟)《孝柽》 有诗云:“花猪肥美谢珍馐,风尚原来自满洲。”所言不假。《天咫偶闻》中记载:“坤宁宫为神板所在,每日祭神用双猪。祭毕,辄传内廷及诸侍卫赐食。食者先向神板一叩,随席地而坐,自以刀割肉食之,每人一方。”不只是皇宫,过去满人的贵族之家,也用整猪上祭,祭祀典礼之后,亲戚朋友席地而坐吃水煮的白肉。祭祀的主人不能说请,吃肉的人不能说谢,即便是宫中的皇帝,也不能对臣下说赐,因为这是“神余”,不能代神赐。白肉不放盐,大家各自用随身的解手刀割下白肉之后直接吃,因为毫无味道难以下咽,有人垫在用酱油浸过的高丽纸上,这样能稍微有点咸味儿,但此种吃法不符仪制,如果被皇帝发现,是要获罪的。
由于祭肉实在太多吃不完,就有人做起了倒卖祭肉的生意,有些府第或大宅门的仆役,将“神余”卖给商户,由此发展出以猪为原料的更多的菜肴种类,最终成为“烧燎白煮”这一极具特色的北京筵席。北京人说话吞音,经常把“烧燎白煮”说成烧啦白煮,让人以为是烧过之后再煮,实际上是烧、燎、白煮三种做法的统称。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冯记爆肚”摊子,名号虽在,已是今非昔比。
最早出现的自然是“白煮”,袁枚《随园食单》载:须自养之猪,宰后入锅,煮到八分熟,泡在汤中,一个时辰取起。将猪身上行动之处,薄片上桌,不冷不热,以温为度。最早的“白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不太吸引人。
“燎”是用火烧,将猪肉带皮在火上燎到起小泡,经温水浸泡,刮去外层煳了的猪皮,放入锅中再煮。
最吸引人的是“烧”——烧碟,内行称为“小烧”,实则为“炸”,这是烧燎白煮的重头戏。据说最早的小烧只有八个:炸排骨、炸里脊、炸腰花、炸脂油卷、炸肝尖、炸肥肠、烧紫盖、烧脸子。
在这八种基础之上,人们进一步探索出更为繁复的变化,从十六至二十四,再从二十四到四十八,乃至四十八到六十四,最终演变成为专供慈禧太后御筵上的一百零八道珍馐。
烧碟一般用五寸小碟装,冷、热、甜、咸均有,种类繁多 。最常见的有“凤眼肝”“炸鹿尾”“卷肝”“烧肺”“烧肥肠”“烧面码”“烧紫盖”“卷里几”……无不烹调精美,别饶风味。据说慈禧最喜欢吃的就是炸猪肝和烧肥肠。
烧碟中最难做的是蜜质甜味的“小烧”——各种“枣儿”“签儿”“红果”“杏干”等,一方面必须炼尽脂肪,否则甜腻荤腥,难于入口;另一方面还要做成和红枣、山楂等水果的样子和口味,香嫩脆甜,以假乱真。如“炒红果”,将肥瘦相间的肉剁碎,加入酱油和料酒拌匀,填入小肠内,用细麻绳结扎,每段距离约二三厘米。结扎时,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圆,形似“大山里红”。下锅加入红曲煮熟,待凉后去掉麻绳,用刀逐段切开,摆放一旁。另起干锅,加入适量白糖炒至糖色变黄,稍加水,再放入与真正“炒红果”相似的香肠,炒匀即可盛盘。形状与北京秋末冬初市场上的“冰糖葫芦”极为相似,既美观又可口。
过去“口子上”的厨师都可以做烧燎白煮,但最出名的白肉铺还是“砂锅居”。砂锅居正名和顺居,因为用砂锅煮肉,所以大家都称其为“砂锅居”,正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砂锅居的砂锅十分有特色,分为上下两截,上截是个圆柱型的盖子,下面的砂锅是京西门头沟特产,材质与众不同,敲起来铮铮似铁,据说已经祖传了几百年。砂锅居每天只卖一头猪,有时外加几挂下水,早上挂出幌子开门,中午就把幌子收起来谢客了,老北京的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即源自于此。“满城风雨存单句,半日经营只一家”,砂锅居只做上午生意的习俗,一直到日据时期才发生改变。
在砂锅居点菜可以零吃,也可以点半桌、一桌或全桌。半桌是十件,一桌为二十件,全桌则为二十八件。白肉席上菜有一定的规矩:先上烧碟,客人吃了差不多一半即上肉片,旧例肉片可以增添,直到卷里脊一上,便为尾声。其他中式席面往往以汤为结尾,但白肉席是肉汤齐上,不能以汤为最后一道。
如果觉得全桌的菜量太大,只想四五个朋友小聚,可以点上半桌“烧燎白煮”席 ——二冷碟、四烧碟、七寸碟糊肉一、七寸碟白肉一、鸳鸯血肠一、下水汤一,也足够人大快朵颐。
砂锅居还有一种专配烧燎白煮的“老米”。清代漕运发达,从南方运来的稻米存在京仓,给旗人发“钱粮”,这种经多年存储的米色黄质硬,煮熟后呈紫色,俗呼“老米”,颇受旗人青睐。辛亥革命之后,“老米”逐渐绝迹,砂锅居则以普通白米仿制“老米”吸引顾客。有些旗人好的就是“白肉加老米”这一口,虽然“仿老米”的滋味差强人意,但聊胜于无,可以安慰一下无处安放的大清情怀。若您要问慈禧老佛爷吃 一百二十八道烧燎白煮席的时候配不配老米?那她还是对御田里新收的“香稻米”情有独钟。
老北京的夜市,伊丽莎白·基斯绘。
作者/赵客
编辑/李阳,王菡
校对/薛京宁,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