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上半年的关键经营指标稳中有升,体现了较强的韧性
8月28日,港股上市公司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锅圈,02517.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锅圈实现收入26.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毛利6.09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22.8%,2023年同期为20.9%;核心经营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4.9%。从数据来看,锅圈上半年的关键经营指标稳中有升,体现了较强的韧性。
此外,锅圈现金储备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36亿元增长6.1%至20.5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3.3%降至3.0%。同时,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在缩短,经营效率稳步提高。
< class="pgc-img">>更稳:现金充裕 负债率低
2024年上半年,消费者对于日常消费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平衡,餐饮零售行业更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在这一大背景下,充裕的现金储备,优秀的资本结构,无疑是企业对抗风险,进行战略调整的最好保障。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锅圈现金储备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36亿元,上浮6.1%至20.5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3.3%降至3.0%。
从多个统计口径来看,国内食品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40%以上。锅圈如此低的资产负债率,不仅意味着他们有极强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也意味着他们在战略调整时会有更大腾挪空间。
除此之外,2023年11月2日,锅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发行价5.98港元/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约为4.49亿港元。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市首次公开募资所得款项的使用率仅为4.4%,意味着锅圈在2027年底之前,有充足款项用于产业链基建和供应链打造。
锅圈董事长杨明超在8月29日下午召开的锅圈2024年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过去半年,消费者的消费变得更谨慎,锅圈的客单价“天然地”降低了6-8元。
在此基础上,锅圈实现收入26.7亿元,同比下滑3.5%,表现可谓平稳。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此基础上,锅圈的毛利、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显示出了很强的增长潜力。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锅圈毛利为6.09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22.8%,同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杨明超在业绩解读会上提到,毛利率的增长,是在上半年主动向消费者让利了2个左右的百分点的前提下取得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锅圈的核心经营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4.9%。同时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都在缩短,经营效率在提高。
< class="pgc-img">>更新:开拓产品及渠道 战略调整已见成效
2024年4月,锅圈发布了“社区中央厨房”的全新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锅圈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开辟新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购物选择,实现广泛的消费者触达。
在线上端,锅圈持续开发多种线上销售网络,包括锅圈APP、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外卖平台以及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半年,锅圈通过多层级的抖音账号对产品进行直播及短视频推广。其中,5月下旬推出的“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仅6月在抖音的销售额已超1.3亿元,是2023年上半年抖音渠道所有产品售卖总额的1.25倍。
在线下端,锅圈持续尝试新店型的开拓和原有店型的优化。据此前媒体报道,锅圈正在测试专注于农贸市场场景、以速烹菜为主打产品的“锅圈肴肴领鲜”农贸店。截至目前,锅圈已在郑州、深圳等地开设了10家农贸店,今年预计将开设200家新农贸店。
新渠道的拓展为锅圈带来了更广泛的人群触达,而持续优化的产品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锅圈共推出248个火锅及烧烤类产品的新SKU。此外,据媒体报道,为促进社区央厨战略的落地,锅圈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包括西餐、冰品、精酿啤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品,并与伊利冰品进行了达成了战略合作。
< class="pgc-img">>更强:产业布局深化 向平台型企业转型
在产业端,锅圈继续垂直整合供应链,基于从工厂到中央仓、再到零售门店的简化高效供应链运营,消除供应链多余的中间环节,从而优化成本控制。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锅圈旗下共拥有四家食材生产厂,专注于牛肉、肉丸、火锅底料和水产品的生产及加工;投资孵化了一家专注于虾滑产品生产的工厂,助力锅圈在核心品类上的产业布局。
在中下游,涵盖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的数字化供应链助力锅圈及时把控采购端到门店端的供需动态,实现整体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在物流环节,锅圈通过遍布全国的17座数字化中央仓库,实现了全国绝大部分门店报货的次日送达。今年7月份,锅圈宣布开放供应链能力,并投资孵化包括“伍学长”在内的四家餐饮品牌,向食品产业平台型企业持续迈进。
对于未来,锅圈在财报中表示,将继续扩大线下门店的渠道,通过提升已覆盖地区的市场渗透率及将门店扩展到新地区,并通过农贸店等更丰富的店型,覆盖中国更多城市;创新多样化的新销售渠道,进一步推动线上及线下门店销售增加,触达更多消费场景;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及上游供应链建设,以拓展业务覆盖面,巩固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整体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品牌形象及加大营销力度,以扩大消费者触达面及增强粘性。
源:市场资讯
8月28日,港股上市公司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锅圈,02517.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关键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增长,战略调整已见成效。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锅圈实现收入26.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毛利6.09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22.8%,2023年同期为20.9%;核心经营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4.9%。财报表示,经营数据稳步增长主要是由于规模优势带来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自产比例提升以及新产品开发和原有产品升级所带来的额外毛利。
财报同时显示,锅圈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锅圈现金储备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36亿元增长6.1%至20.5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3.3%降至3.0%。
此外,财报显示锅圈在新销售渠道的开辟上取得良好进展,新推出的毛肚自由火锅套餐仅6月一个月,便于抖音渠道售出超过1.3亿元。
新销售渠道开辟促进稳健增长
2024年上半年,消费者对于日常消费变得更加理智和谨慎,在购买决策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平衡。财报显示,锅圈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购物选择,实现广泛的消费者触达。
在线上端,锅圈持续开发多种线上销售网络,包括锅圈APP、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外卖平台以及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半年,锅圈通过多层级的抖音账号对产品进行直播及短视频推广。其中,5月下旬推出的“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财报显示,该套餐仅6月在抖音的销售额已超1.3亿元,是2023年上半年抖音渠道所有产品售卖总额的1.25倍。另据此前媒体报道,该套餐上线以来连续两月成抖音餐饮单品销售冠军,截至8月24日,全网累计销售单量已经突破400万单,销售额超过4亿元。
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锅圈与消费者建立了更频繁的互动。截至2024年6月30日,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30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4.3亿元,同比上升57.8%。
在线下端,锅圈持续尝试新店型的开拓和原有店型的优化。据此前媒体报道,锅圈正在测试专注于农贸市场场景、以速烹菜为主打产品的“锅圈肴肴领鲜”农贸店。截至目前,锅圈已在郑州、深圳等地开设了10家农贸店,今年预计将开设200家新农贸店。此外,锅圈也在对原有的乡村店进行优化,调整门店的产品结构和门店陈列,以更好的满足乡镇地区消费者需求。
战略调整已见成效
2024年4月,锅圈发布了“社区中央厨房”的全新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锅圈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不断深化产业布局,持续向食品产业平台型企业转型。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锅圈共推出248个火锅及烧烤类产品的新SKU。此外,据媒体报道,为促进社区央厨战略的落地,锅圈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包括西餐、冰品、精酿啤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品,并与伊利冰品进行了达成了战略合作。
在产业端,锅圈继续垂直整合供应链,基于从工厂到中央仓、再到零售门店的简化高效供应链运营,消除供应链多余的中间环节,从而优化成本控制。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锅圈旗下共拥有四家食材生产厂,专注于牛肉、肉丸、火锅底料和水产品的生产及加工;投资孵化了一家专注于虾滑产品生产的工厂,助力锅圈在核心品类上的产业布局。
在中下游,涵盖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的数字化供应链助力锅圈及时把控采购端到门店端的供需动态,实现整体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在物流环节,锅圈通过遍布全国的17座数字化中央仓库,实现了全国绝大部分门店报货的次日送达。
今年7月份,锅圈宣布开放供应链能力,并投资孵化包括“伍学长”在内的四家餐饮品牌,向食品产业平台型企业持续迈进。
对于未来,锅圈在财报中表示,将继续扩大线下门店的渠道,通过提升已覆盖地区的市场渗透率及将门店扩展到新地区,并通过农贸店等更丰富的店型,覆盖中国更多城市;创新多样化的新销售渠道,进一步推动线上及线下门店销售增加,触达更多消费场景;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及上游供应链建设,以拓展业务覆盖面,巩固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整体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品牌形象及加大营销力度,以扩大消费者触达面及增强粘性。
实习记者|陈振芳
日前,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递交年度成绩单。2021年总营收41.4亿元,同比上涨13.5%;纯利润3.02亿元,同比上涨17.3%。
2021财年,新培训人次及新注册人数约15.43万人,同比增长6%。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集团旗下学校及中心达到231个,同比增长25%。
中国东方教育旗下有七大职教品牌,分别为新东方烹饪教育、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美味学院、新华电脑教育、智原DT人才培训基地、万通汽车教育、时尚美业教育欧曼谛。
新东方烹饪教育是该集团的第一大支柱业务。2021年营收20.82亿元,同比增长6%,占比50%。去年注册人数6.2247万人,下滑9.2%。
新华电脑教育、万通汽车教育上年营收分别为7.91亿元、6.35亿元,同比增长5.5%、23.87%;后者主要提供汽车维修技能以及汽车商务的实践知识培训。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美味学院去年营收分别为4.31亿元、7426.1万元,同比增长24.53%、24.85%,前者主要提供烘焙、甜点、西餐、调酒及咖啡师培训等课程。后者主要以小班形式或一对一提供短期烹饪技能培训。
华信智原DT人才培训基地上年营收5133万元,同比降低5%。该业务主要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寻求实践技能的专科及本科学生提供短期课程。
支出方面,2021年销售费用9.88亿元,同比增长16%。行政费用5.41亿元,同比降低5%。研发费用3079.7万元,同比降低29.65%。财务支出1.61亿元,同比增长9%。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东方教育定期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约43.5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5.2%。
中国东方教育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6.68亿元,计划将45%的资金用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西安建设五大区域中心,目前仍有结余约8.76亿元,计划在未来5年内用完。
其中15%的资金用于精选市场建立学校,开辟新兴行业设立新专业及创新课程方面,将在3年内用完。25%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升级学校设施,购买教学设备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上。
中国东方教育称,未来该公司业务版图将覆盖中国所有省会及城市,并将在人口超500万的城市开展业务,还将拓展人工智能及医疗保健等课程。
截至3月25日15时,中国东方教育报4.32港元/股,总市值94.17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