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在朋友圈刷屏
还带火了MV里的奶茶店
9月26日中午,该奶茶店
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二路12号开业
一大早,现场已经大排长队
据说前天夜里十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了
一大清早的外滩是这样的
这家奶茶店是快闪店
中午12点才开业
由于一天限量200杯,一人只能买一杯
也只能卖给200个人
有网友称,现场很多排队的人都是黄牛
还有网友和排队的大哥们聊了一下
说是
“今天群里会有300人左右来”
“工资50元日结”
黄牛炒到300元一杯
有网友爆料:
黄牛甚至提出
现场出租一杯奶茶用来拍照的话
50元一次!
再看看队伍中
真正的周杰伦粉丝似乎不多
门口立起了抵制黄牛的牌子
上海黄浦警方出击了
12时30分,部分排队顾客得知限量200杯后,放弃离开,但是大批队伍仍在排队。有安保人员来到队伍中提醒,不要再排队,排到也没有名额。
记者在现场发现,有多位民警在维持秩序,提醒店门口围观人群,不要停留,往前行走。
店门口广播一直循环播放“今日限量供应,售完为止”。
据澎湃新闻,一位在队伍外围的女士说,11点时,排在队伍前面的黄牛告诉她,一杯100元,临近开店时,涨到300元一杯。一位拿着招牌奶酪奶茶的男士站在路边询价,他告诉记者,300元一杯。
在民警协调下,商家采取了只提供堂喝的方式,不提供打包服务,向顾客提供饮品时立即插管开封。
据黄浦警方介绍,该举措有效限制了黄牛的行为,不少黄牛已经离开,而“不幸”刚排上队的黄牛只能自己喝了“胖三斤”。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月18日,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在南京开业,一大早还没开门店铺外就排起长队。开业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因人流量过大造成拥堵,不得不暂停营业。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江宁公安在线 于11时许发布警方提示:目前江宁区景枫商场新开业饮品店排队人员仍然较多,目前人员排队已至商场外。江宁警方已抽调警力协助商场维护秩序。户外炎热,排队人多,警方诚挚建议广大市民今日不要再来排队。排队喝的水可以买很多杯饮品了。
然而更离谱的是,在部分交易平台上,可以看到该奶茶代购代排服务,代购一杯奶茶的价格最高达200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天上午8点30分左右,南京茶颜悦色新街口IFCX负一楼店已将几个入口关闭,门口有安保人员把守。离茶颜悦色9点正式开店前5分钟,各入口处开始张贴售罄通知,此后现场开始有黄牛售卖售卖奶茶。一名黄牛现场告诉记者,贴出售罄后没排上队的就买不到了,他这里200一杯可以即拿即走。记者注意到,短短半个小时时间,现场多名黄牛就卖出了不下10杯。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回应,黄牛代购属违法行为,如遇可拨110报警。
茶颜悦色就南京店铺开业风波致歉
8月19日早间,茶颜悦色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文称,因为一杯奶茶,引起大家太多不必要的讨论,叨扰了大家的视线,也给南京带来了一场风波。对此,公司深感抱歉。
对于雇人排队、请代购炒作等话题,茶颜悦色方面表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队=营销炒作”仿佛是个不可逆的命题。尊重理解这些过往印象,尽全力输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品牌少数能去做的。猜测也属常情,不求大家完全相信我们的清白,毕竟时间才是让互相了解和理解的良方。
茶颜悦色还强调,会有限购的动作来抵制“代购和倒卖行为”。
茶颜悦色官网显示,茶颜悦色是湖南长沙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5年3月,总部设在有星城之称的长沙最繁华地段的黄兴步行街。茶颜悦色以茶饮和甜品为主打,是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茶饮品牌。
综合:澎湃新闻、扬子晚报
来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重/文
< class="pgc-img">>这两天,消费圈上了热搜的两条新闻挺有意思。
一条,是炒鞋。炒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之前是炒洋品牌,现在是炒国货,比如一双标价1000多元的李宁牌球鞋炒到了48000多元。
一条,是排队买奶茶,深圳一家奶茶店开业,排号买奶茶的人排到了6万多号,据说为了买一杯几十元的奶茶,要在炎炎烈日下排队八九个小时,甚至有人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找黄牛代买一杯奶茶。
搞不懂。
反正郑重这个年龄是搞不懂的。
不过,或许有企业炒作的成分,但确实不是托,确实是存在的。
读初中的儿子,一直对鞋是情有独钟的,这两年没见过他要钱买什么品牌的衣服,但经常会提出要求买鞋,当然是价格不菲的网红鞋。当然,他不是为了炒,似乎只是为了让同学们看到他有一双网红鞋。现在想想,上学的孩子平时穿校服,能显示不同的,似乎就是穿的鞋。
在美国读高中的大女儿,因为疫情一直在国内,平时对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倒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不过,她经常做的事情是,买奶茶,到商场基本上是要排队去买一杯奶茶的,在家呆着的时候也经常要叫个外卖,叫的也是奶茶。不过,她对品牌似乎没啥要求,当然,也就那几个品牌,比如喜茶、星巴克。问她,奶茶与冰箱里的可乐、果汁啥的有啥区别啊,她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就一句,年轻人都在喝呢。
当然,靠如同我儿子那样的观念,鞋是炒不起来的。炒鞋的主力,是那些为了通过炒鞋赚钱的企业或者个人。比如,这波上热搜的新闻,不少新闻说“有人通过炒国产鞋几天赚了一辆车”。真假不知道,郑重知道的是,此前炒洋品牌的鞋,有不少人因为炒鞋诈骗几百万、上千万进了牢房,在这波棉花事件中,还有不少囤货的炒鞋商积压了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的洋品牌球鞋,亏得体无完肤。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为什么炒鞋?一开始是品牌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品牌的企业做的噱头,限量生产,推高价格,提升品牌影响力。后来有一些平台以及个人把这个噱头进一步放大,当成了赚钱的工具,然后,就把炒鞋做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包括一些金融的手段都参与了进来,于是炒成了一个鞋圈,炒成了一个杀猪盘。一批奔着一夜暴富的借钱或者加杠杆参与炒鞋,结果已经知道了,一批人血本无归。
突然间发生的棉花事件,让这些炒家又找到了炒作的由头……
最终赚钱的,只有品牌企业、平台,参与炒鞋的,恐怕大部分被割了韭菜。
炒鞋成了投机,炒奶茶呢?看上去奶茶不会成为消费者投机的工具,只是企业利用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做的“成功营销”。
不过,奶茶热背后其实还是资本的角力,一批大资本投入巨资到这个行业,鼓动着一批个人加盟或者投资到这个行业里来,赚钱的又有几个呢?行业内公开的数据是,至少数十万家奶茶店中,不亏钱的不到2%。而那些品牌店,也都在资本的推动下奔着上市去了,招股书显示的数据,还都是亏损的。
炒鞋与炒奶茶,玩法不一样,不过,收的其实都是智商税,只是对象不一样而已。
这似乎不是商业的本质。
从这一点上说,都走不远。
你觉得呢?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