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心目中,所谓“法租界”是上海滩的一块既幽雅又浪漫的地域。这里的建筑物洋溢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它们并不以摩天大楼的刚劲豪迈来炫耀财富;也不用本世纪前期颇为时髦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作装饰;它们追求的仿佛是“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这样,在上海的西南区,空气中弥漫着煮咖啡和烤面包的醉人香味;僻静的马路上阒【注:qù】无一人,惟有小轿车悄然驶过;掩映在梧桐绿荫中的住宅,钢琴声从乳白色百叶窗的缝隙中泻出,弹奏的往往是“致爱丽丝”……于是,“法租界”的风貌就如此定格在老上海的脑海里了。
< class="pgc-img">老上海“法租界”的外籍巡警,照片出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自1849年,上海道台麟桂迫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压力,以公告的形式同意法租界成立,其面积为986亩以后,法国人并不就此罢休,他们巧取豪夺、不断扩张领地。至1914年,袁世凯政府为缉拿藏匿租界的革命党人,不惜派员与法国领事甘世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关于法租界界外马路划分警权协定》,将法租界面积扩大为13001亩,地域为东至麋鹿路【今为方浜西路】、肇周路至斜桥,南从斜桥徐家汇路沿河至徐家汇桥,西起徐家汇路【今华山路】,北抵长浜路【今延安中路】。所谓“法租界”至此定局。
< class="pgc-img">20世纪1910年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照片出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当代,赫赫有名的上海锦江饭店,就由原先座落“法租界”的住宅公寓组成。
< class="pgc-img">20世纪的1929年竣工的华懋公寓,照片出处【锦江国际集团】。
>1929年,英商新沙逊洋行华懋地产公司在蒲石路、迈尔西路【今长乐路、茂名南路】口,投资建造了一幢标高57米、建筑面积21315平方米、十四层楼的钢框架大楼,专供旅沪英国人居住。因该楼的主楼外表仅十三层,且为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物,遂以“十三层楼”闻名上海滩,其本名“华懋公寓”反而不彰。由于设计时对地基要求估计不足,已经沉降2米多,原来的底层早已成为半地下室了。该楼的建筑风格为传统的哥特式,棕色墙砖贴面,立面钢窗排列整齐,窗樘外口用斩假石勾勒,显得既典雅又富丽。
< class="pgc-img">上海锦江集团最早的广告,照片出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为了接待工作的需要,于1951年4月2日将华懋公寓更名为锦江饭店,并于同年6月9日正式开业,这便成了今天锦江饭店的北楼。1959年1月,原茂名公寓、高纳公寓归属锦江饭店,成为锦江中楼与西楼。同年,锦江小礼堂建成,1964年锦江饭店新南楼建成。这样,今天的锦江饭店规模形成。
< class="pgc-img">20世纪50年代的锦江小礼堂旧址,照片出处【锦江国际集团】。
>仅仅三十来年以前,上海的城市风貌犹以原“法租界”地区,最为美丽迷人,锦江饭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成了她的宝贵财富之一。她既位于上海的市中心,又以32320平方米占地面积的优势,而拥有绿化面积达9700平方米的四季常青的花园草坪、名贵树木,可谓“闹中取静、环境幽雅”。
< class="pgc-img">绿树环抱中的上海锦江饭店北楼(左)、中楼(右)、炮台公寓(近)、新锦江大酒店(中),照片出处《儒商任百尊》。
>近六十年来,锦江饭店以优越的环境与出色的服务,迎来无数海内外嘉宾,先后成功接待了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三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国宾馆”。我国的领导人也对锦江饭店情有独钟。1959年4月,中共中央八届七次会议在锦江小礼堂召开,会后,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全国学锦江”的号召。
当年,锦江饭店被评为全国服务行业的一面红旗。由于锦江人出色的服务能力,他们多次参加党中央在北京、庐山、北戴河等地召开重要会议的服务接待工作,受到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2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在锦江小礼堂签署;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关于加强边境军事信任的协定在上海签署,锦江饭店同时接待其中两国元首,出色完成了任务。
< class="pgc-img">上海锦江大饭店贵宾楼,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近年来,锦江饭店经过多次改建,饭店的环境设施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主要建筑均以近代优秀建筑,而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饭店的客房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宾楼、锦北楼、锦南楼与峻岭楼。
< class="pgc-img">上海锦江饭店——世界政要的行宫,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贵宾楼,原为高纳公寓。建筑面积22967平方米、标高78米、18层楼,1935年落成。该楼以装饰艺术为特色,外墙贴以棕色面砖,造型华丽大方。贵宾楼的内部分为东、西、中三条,互不相连,各有专用电梯上下,中条拥有2套总统套房和24套标准套房。整个十五层楼为西式总统套房,内有会客区、书房【有毛泽东主席使用过的桌椅】、餐厅兼会议室、客用洗手间、保镖房、随从房、总统卧房、夫人房等,采用欧美风格的家具;整个十六层楼为中式总统套房,单元设置与西式总统套房相同,采用红木为主的中国古典式家具,特别是会客区内的明末清初的红木贝雕【举世仅存两套,另一套珍藏在北京故宫】,和餐厅的福建漆器桌椅,堪称稀世之珍。
< class="pgc-img">上海锦江饭店——世界政要的行宫,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贵宾楼内的标准套房每层仅设2套,分布于二至十四楼,宽敞舒适、安静隐秘,总体布置精心设计,具有很高的品位。贵宾楼的东西两条每层2套,分布于一至十二楼,共计72套,皆为一室二厅的公寓式设计,欧式内装修,典雅气派。其余锦北楼拥有标准客房160间、套间33间,由于层高达3.3米,入住的客人感到特别高敞明亮;锦南楼设有标准间与套房120间、峻岭楼有113间【套】。由此可见,锦江饭店的确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豪华大酒店。
< class="pgc-img">上海锦江饭店——锦福会特色菜肴,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在海内外,锦江饭店广为人知的还有她内设的商街。在这里,特色商店精雅迷人,你可以采购到世界闻名的品牌商品;还有“世界风味美食街”,设有MARICHI墨西哥餐厅、HIKING餐厅、 BOMBAYTANDOOR印度餐厅和 LATINA餐厅等,让你饱尝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当然,锦江饭店的大小几十家餐厅中,中国各帮派的菜系占了大部分。其中,尤以肇始于三十年代的川、粤名菜最为脍炙人口。
< class="pgc-img">一代名厨——萧良初先生,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一代名厨萧良初【注:萧良初,(1906年——1985年),广东顺德杏坛高赞人,我国名厨之一。1951年调入有上海“第一国宾”之称的锦江饭店任厨师长。他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1985年12月4日病逝于上海,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汪道涵先生送了花圈。根据“锦江”的原始档案记录,1951年——1984年间,萧良初曾为一百多个国家的国王、总统、首相、总理等政要精心安排菜式,掌厨烹调。】的赫赫盛名,曾令锦江饭店大为增色。如今,他遍布天下的弟子,正在各大酒店掌勺献艺呢。锦江饭店的厨师队伍艺冠群雄,经常应邀赴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展示绝活,为宏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贡献多多。
< class="pgc-img">粤菜名厨——萧良初先生,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1984年,上海的多家宾馆联合成立了锦江集团。从此,锦江饭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90年,锦江饭店成为全国首家国营四星级饭店。1999年,锦江饭店全面完成了硬件设施的改造,日前升级为五星级饭店。目前的锦江饭店,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她的环境具有“老上海”特有的浪漫气息;她的设施融历史风貌于现实生活之中;她的员工善解人意,一言一行无可挑剔……她还特设有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厕所和残疾人客房,可称无微不至。
< class="pgc-img">“银丝干贝”——锦江一绝,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的管理决策层认为,饭店所有的硬件设施,必须通过饭店员工自身的优秀素质和优质服务,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SERVICE】才是饭店提供的真正产品,才是客人选择锦江饭店,或者另投别处的决定因素。有鉴于此,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信条:锦江饭店是为客人提供真正的体贴与舒适的场所,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使客人完全满意是最高宗旨,要保证提供给顾客最好的个人服务和设施,使他们始终享受在一个温馨、松弛、精致的居所里。
< class="pgc-img">金叶级绿色饭店——上海锦江饭店,照片出处《上海锦江饭店》。
>声明:本文文献资料参考《今日上海》、《上海锦江饭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文章中影像照片都标明有出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美设计
中西美学的中餐厅设计公司
中餐文化源远流长,中西美学的中餐厅设计公司致力于将传统中式餐饮文化与现代西方设计理念相融合,为顾客打造一个空间优雅、氛围舒适的用餐环境。中餐厅设计不仅关乎室内装饰和家具摆设,还需要考虑到民间餐饮文化的表现和传达。这家设计公司深谙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汲取西方美学的精华,致力于打造适合当代人审美的中餐厅空间。
首先,中西美学的中餐厅设计公司注重中式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融合。他们善于运用民间传统的色彩、图案和工艺,将汉唐文化中的景泰蓝、丝绸、紫砂壶等传统元素融入到餐厅装饰当中。通过巧妙的设计,营造出质朴典雅的风格,使顾客在进入餐厅即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式文化氛围。
其次,设计公司还注重在中餐厅空间中融入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他们注重采用当代西方的设计手法和材料,结合简约大气的线条,充分利用空间,运用现代艺术元素进行装饰,打造出富有时尚感和艺术气息的空间。这种设计理念既突出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为顾客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设计公司平衡传统与现代,力求让顾客在用餐的过程中,既能尊重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时尚与潮流。他们通过细腻的空间布局、流畅的线条设计、现代的灯光和装饰,打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中餐厅,吸引了许多对中餐文化感兴趣的顾客。
此外,设计公司还注重细节与服务。他们不仅注重餐厅整体空间设计,还从顾客的用餐体验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从进门迎宾、餐桌椅的摆设、到餐具、装饰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了顾客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使顾客在用餐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综上所述,中西美学的中餐厅设计公司通过将传统中式餐饮文化与现代西方设计理念相结合,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餐厅空间,给顾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和味觉享受。他们的设计理念引领着中餐厅行业朝着更加现代、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为中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