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零售商业世界的微小组成单元,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具化载体。本系列,展示传统品类的应时之变,发现消费洪流中裂变而出的“新”品类。此篇为,餐酒馆。
“微醺经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蹿红。
市井烟火的川渝小酒馆走出小巷、风靡全国,奈雪的茶、喜茶、星巴克等饮品品牌纷纷入局。然后是,湊湊、老乡鸡、和府捞面、喜家德等各路餐企集体跨界卖酒,好不热闹。
剧情之高潮,出现在本土小酒馆连锁品牌“Helen's海伦司”赴港提交IPO招股书。
有“酒吧/酒馆梦”的餐厅越来越多了。过去,“酒”是不起眼的角色,通常出现在餐厅菜单的最后位置;而如今,“酒”已是自带光环的新主角。
对消费者来说,有吃有喝还省了转场打车费,何乐而不为?
一、三种不同路线,玩转“餐+酒”
品牌们跨界卖“酒”的方式各不相同,大体可分成三大类型:
1、门店复合风,独辟西式吧台
在原有门店中开辟吧台区域,酒品以鸡尾酒、啤酒、洋酒为主,具有浪漫、小资情调。
中式快餐领军品牌老乡鸡,今年在深圳卓悦中心开出首个特色主题店,提供早午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设有酒吧休闲区,从早上9点营业至凌晨2点。
该店完全颠覆了消费者对老乡鸡传统印象,装修精美,充满设计感,菜品精致,全时段经营、夜间酒吧服务等,重新定义了中式快餐的经营模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呷哺呷哺旗下火锅品牌湊湊,全国首家“火锅+奶茶+小酒馆”新业态店于2020年底开业,位于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该店总面积为730㎡,营业至凌晨,聚焦全时段餐饮。
小酒馆片区占20㎡,采用了“酒吧”设计结构,每晚有歌手驻唱;酒品以红楼梦为主题,推出杏帘在望、桃花帘外等4种“低度鸡尾酒”,以套餐售卖。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火锅茶憩官方微博
>西餐与酒,是一对天然搭档。但传统西餐太拘束、酒吧太嘈杂、清吧太单调,COMMUNE看中此中的市场空白,首创能让年轻人尽情放松的“自选餐吧”。
COMMUNE将餐吧与超市零售结合在一起,营造全新的休闲社交消费体验场景。拥有“酒水自选区+超级吧台+就餐区”三大板块,提供1000+款酒水SKU,40余款西式餐品,全时段经营市场18小时。自带户外花园和外摆空间,提供美好的环境氛围,充分挖掘“夜经济”红利。目前已开设超50家全国直营门店,年客流量达1500万,2021年底计划开至100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赢商网
>而热衷于各种创新尝试的星巴克,早在2019年4月便推出了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中国首家门店落子上海外滩源,门店标有“Starbucks Reserve”和“Bar Mixato”的字样,提供咖啡酒饮的自由空间。
如今,星巴克酒坊已扩张至多个城市,主要选址标杆mall,如成都远洋太古里、武汉K11、重庆来福士,迅速成为潮人必去打卡地。
Bar Mixato主打特调鸡尾酒,包括调酒师现场调制的咖啡与酒、茶融合的创意鸡尾酒,同时推出微醺小食系列。
茶饮竞争白热化,为进一步覆盖主力客群的消费场景,奈雪的茶于2019年推出BlaBlaBar奈雪酒屋,主打口味独特、酒精度偏低的鸡尾酒,欲占领夜晚社交场景。
BlaBlaBar奈雪酒屋门店首选在有夜生活或酒吧文化的城市,最初设在奈雪的茶旁,或统一在较大的门店内;装饰设计偏向女性审美特性——粉红装潢、柔和灯光;主打的产品是“香水瓶”鸡尾酒系列,取名“邂逅”、“挚爱”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2、中式小酒馆蹿红,江湖复古风撩人
注入中式传统文化场景,如武侠文化,主打中餐、火锅、烧烤等,配以低度果酒、米酒等,满足消费者对“穿越”式体验、复古情怀的追求。
繁醉花亭,创立于2016年,定位于20-40岁女性的鲜酿花果酒品牌。小酒馆店型承担了场景体验和文化输出的功能,主打国风文化氛围,设计了猜灯谜、投壶、飞花令等中国传统小游戏,还会举办各种汉服活动,提供汉服和拍照服务。酒品用中式小酒壶包装,每一款酒都配一首诗,对应不同的场景和心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繁醉花亭
>舌战烧烤酒馆,以战国文化为基调,营造古色古香的沉浸式烧烤主题酒馆,已有多家门店铺设于广西市场。酒品为古风造型,有十里桃花、金玉菠萝、西瓜太郎、奇异果酒等多款低度小酒,口感香甜、高颜值,微醺恰到好处。
先启半步颠小酒馆,创立于2018年,已在全国拥有30多家门店,登上多个城市川菜热门榜、必吃榜TOP1,年营业额4亿元+。门店的木椅、折扇、酒坛、牛皮纸菜单等,充满江湖客栈风,仿佛一秒魂穿武林外传现场;菜品名称同样充满武侠江湖特色,如少林一阳指排骨;酒品以米酒、取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果酒为主打。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先启半步颠公众号
>拥有数百家店的连锁面馆和府捞面,在今年推出了新品牌:和府小面小酒。文案走心,如“一个人的小面,一群人的小酒”,“吃面喝酒,越喝越有”。
全国首家“和府小面小酒”在上海浦东九六广场开业,门店设计透出古典韵味。午市主打面食、炒饭、小食;针对下班后的晚、夜餐饮场景,涵盖烤、炸、卤味、下酒菜系列产品,以及奶酒、气泡酒、啤酒等等酒饮,承接“一人食”、日常社交聚餐需求。
氛围、菜品、桌椅设计等,与日式居酒屋异曲同工。据悉,2021年和府小面小酒将在综合体项目、社区项目以及二三线下沉市场布局50家门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和府捞面官方微博
>3、霓虹舞曲不可少,炫酷夜店风嗨起
遍布霓虹灯、斗酒、音乐等元素,如夜店般的餐厅,勾起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欲望。
桂满陇旗下的咬金·唐风酒馆,门店设计为炫酷前卫的国潮唐风,视觉冲击力强,结合现代波谱艺术和赛博朋克,推崇及时行乐、洒脱随性的“混世哲学”。酒品主打“一城一杯”的十二道特色中式花果酒,菜品融合卤味、烧烤、创意菜、火锅等;新店内,在特定的时间,还有《长安十二时辰》原班团队带来鼓秀。
来虎肉食者·烤肉酒馆,以“嘻哈”特色霸屏上海、南京烤肉热门榜。装修风格是工业风+霓虹灯,提供30+种肉类烧烤、“啤酒+真露”炸弹杯组合,店员连打招呼都是“What`s up!”,配合店里的hiphop音乐,Freestyle即兴表演,充满摇滚气息,刷新烤肉体验。
二、各路玩家扎堆“餐+酒”,原因何在?
1、抓住“酒”,等于抓住年轻人
古有曹操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有年轻人叹:“生活有点苦,唯有酒很甜。”
数据显示,90后人群中10%有每日饮酒的习惯;轻饮酒是当代年轻人钟爱的饮酒状态,其中超过59%的人喜欢朦胧、慵懒的微醺状态。
“美食佐餐”、“周末社交聚会”是年轻人最爱喝点小酒的两个场景。
巨大的市场潜力、消费群体的习惯变化,促使餐企们纷纷入局,加码“微醺经济”,以年轻人偏好的低度、味道清甜的花果酒为主。
“微醺小酒馆”之于年轻打工人的意义,类似于日本的居酒屋,既可以是逃离平淡生活、慰藉空虚心灵的温情角落,也可以是得意、欢聚时刻的纵情之地。未来,这类小酒馆很可能会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消费场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一溪月小酒馆
>2、“酒”利润可观,可进行全时段经营
品牌们与“酒”结合,最终目的是带来新的增长点。
“酒”毛利率普遍高于“餐”,加入酒品可提升客单价、提高餐厅整体利润。一般来说,餐饮毛利率在20%~50%左右,而据酒吧运营人士透露,鸡尾酒的毛利高达80%,精酿则为40%至60%。
以海伦司为例,其所有瓶装啤酒的售价均在10元以内,客单价在50元左右,没有开桌费和最低消费。尽管售价低于同行,海伦司仍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高毛利率。具体来看,2020年海伦司自有产品收入占比69.8%,自有酒饮对应的毛利率为78.4%,此期间第三方酒饮毛利率也有51.5%。
< class="pgc-img">>“酒”可延伸餐厅功能,发力“夜经济”、全时段经营。正餐、快餐、火锅、烧烤等,加入酒品后,可增添类似于酒吧的休闲娱乐属性,满足更多元的社交聚会需求,带来消费人群增量空间。
3、“酒”玩法多元,有助于品牌精致化、年轻化
“酒”具有强大延伸性,口感、颜色、造型千变万化,是品牌们借以发挥营销创意、引爆社交传播的极佳选择。
在传统餐饮赛道,品牌们在环境、菜品上难出彩,但酒品却是很好的营销道具,能提升餐厅的格调和档次,有助于品牌走精致、小资路线,还可与live演唱、斗酒游戏等联动,为相对静态的餐厅带来活跃气氛,提升社交属性。
此外,烧烤+酒馆、创意菜+酒馆等在业内尚属新鲜事物,自带流量,新兴餐饮以此为噱头,也可赚得第一波用户关注。
三、冷思考:“餐+酒”这门生意,真的那么美?
1、消费频次低,未形成刚需
餐饮大牌的高调入场、跨界开店,消费者对“微醺”的关注度提升,并不意味着“餐+酒”的模式和市场已经成熟。
目前来看,这股风潮并未广泛铺开,大众消费者缺乏认知、对酒的品鉴能力不足,“下班之后喝杯小酒”没有形成刚需。品牌是否押对了宝,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毕竟,每一个新兴品类的出现,都需要经历一段市场培育期。业内人士称,“目前,低度酒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一段时间的培育。理性来看,这个行业还有5至10年的发展期。”
2、翻台率低,坪效有待提升
餐厅加入酒品固然可增加营收,但也存在用餐时间延长、翻台率低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酒主要存在于夜晚聚餐场景,其余时间段消费可能性低,单独开辟的酒吧区域在白天就是浪费的空间,降低了坪效;晚间喝酒,更多是一种“慢生活”,顾客一坐下来就可能到店铺打烊,直接影响翻台率。在营业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通过酒品获得高毛利的同时,提升翻台率,是个难题。
3、餐酒比例难拿捏,辨识度低
复合业态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业务不聚焦、定位模糊,无法形成统一的记忆点。
目前许多餐厅的酒品以鸡尾酒、自调花果酒为主打,实际上器具、口感差别不大,产品辨识度较低。
与酒相关的细节,如音乐呈现、灯光切换、桌椅摆设等,对初入者来说较难拿捏;而如果在“酒”上过于突出,有可能会弱化本身的餐品特色。因此,合理把握餐酒之间的比例与组合方式,保持对餐品品质的把控,是“餐+酒”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要义。
四、结语
就当下现实而言,餐饮品牌集体盯上了“卖酒”这门生意,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极少数真正将其视为业务重点去打造。要想长期生存下去,经营的重点仍应该放在菜品身上,酒只是辅助。如果本身的主打产品不出彩,期望借助蹭“酒”的热点扭转颓势,则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但不可否认,餐酒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未来仍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生活方式。毕竟,对于工作生活压力巨大、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的年轻人来说,需要一处精神消费的场所,饱腹和小酌都不可或缺,1+1未必不能>2。
< class="pgc-img">>伦斯小酒馆,你听说过没有,一个小酒馆的连锁品牌,已经悄悄开出来五百多家门店,面积一百多平米,餐位比较紧凑,主要用户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主打平价小啤酒、平价鸡尾酒,20几款简餐,中午可以吃饭,晚上主要卖酒。
1
这类餐饮和小酒结合的商业模式,满足了年轻人社交的需求,释放压力,追求微醺的需求,追求点小环境小资情调的需求,其的核心逻辑还是性价比
现在的年轻人,独生子女居多,上面两个老人,下面两个孩子,肩上的担子不小,购房还贷款的压力不小,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感也不小,白天工作一天,晚上需要喝点小酒释放一下。
路边烧烤摊是70、80后们的战场,年轻人显然不喜欢,高档酒吧,消费太高,显然也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需要一个场所,有点环境氛围,酒水价格还能接受,可以约个朋友,闺蜜,爱人,沉浸一下,洗刷调一天的疲劳,聊聊诗和远方,享受一下微醺的感觉。
< class="pgc-img">>2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加上现在餐饮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单靠食品盈利越来越难,普遍毛利能达到50~60%就不错了,加上房租、人工越来越高,客流量增长越来越难,这就倒逼餐饮行业,寻找出路,突破低利润困境
酒水是个高毛利的产品,普遍都在80%以上,鸡尾酒的毛利就更高了,一大杯西瓜汁,加一点点的酒,度数低点没关系,正好满足年轻人微醺的需求。
商家也能多赚点,啤酒卖的价格低一些,性价比出来了,客流量上来了,综合毛利也不低,餐食少赚,酒水多赚,餐饮的低利润困局就打破了。
< class="pgc-img">>3
这些小酒馆的主战场,避开繁华的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三四线城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租的问题,一二线城市房租普遍比较高,一晚上下来,看着人不少,可是客单价都不太高,翻台率也不太高,如果房租太高,那就是白忙活。
三四线房租普遍较低,一个一百平米左右的小酒馆,餐位布置的紧凑着,能同时多容纳些顾客,翻台差一些,也能跑赢成本,单店投资回报的周期就会相对较短,成活率高,口碑就能做出来,这就是海伦斯成功的原因。
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想法,也弄个小酒馆试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月半
具有烟火气的“平价餐饮”
几乎成为赛道“唯一亮点”
2024年上半年已然结束,餐饮行业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回顾总结这跌宕的半年。
一方面,“平价高质”成为餐饮和消费的主流。多个品牌正高喊此口号,努力实现变革,比如和府捞面6月公开降价32%,提出“平价高质”;必胜客开了一间“萨莉亚”,副牌走平价路线,出品保持必胜客的调性;西贝推出“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新品牌,这是贾国龙洞察市场后的又一新改变,进一步提高质价比。
同时,具有烟火气的餐饮,特别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烧烤品类,成为近一年来的赛道亮点。过去一年,“淄博烧烤热”带动全国烧烤热潮涌动,全国掀起烧烤开店高潮。辰智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烧烤门店约48.8万家,同比增长11.4%,开店率超过关店率。而到了2024年,“进淄复烤”的火爆景象又一次刷新记录。
数据还显示,烧烤消费的高峰主要集中在夜间市场,更聚焦朋友/同学聚会、家庭聚会、情侣约会等2人及以上社交场景,这体现出烧烤产品强大的社交属性,由此可见,营造聚会环境氛围及围绕社交属性打造品牌,是烧烤企业经营者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夏日炎炎,烧烤又将成为顶流品类。
再拉长时间轴来看,近年来,烧烤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无论是到家、到店还是夜宵消费需求,烧烤品类都在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助力餐饮赛道不断升级发展。
7月初,智慧餐饮Talk联合青梅酒头部品牌梅见举办的“中国烧烤烤肉产业大会”在上海举办,汇聚了九村烤脑花、何师烧烤、九田家等烧烤烤肉头部品牌。会上,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心得,共话行业未来。大家普遍认为餐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维度,不仅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且大家都在朝着明确的“高质平价”目标在内卷。这个时候,极度考验大家的供应链能力、创新力、研发力。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产品、体验的微创新,才能让顾客买单。
从何师烧烤的突围
看“佐餐”的新增长机遇
何师烧烤,英文名he's BBQ,品牌成立30年,至今已在成都和重庆拥有超过50家直营门店,是川渝地区赫赫有名的“老牌烧烤王”。五花肉年销量1000W+,鸡中翅年销售500W+,成为消费者口口相传的“西南地区烧烤名片”。
经历了30年的品牌成长周期、穿越了不同阶段的餐饮变迁,何师烧烤逐步构建了独特的品牌与市场地位。提及如今的市场,何师烧烤创始人碗均坦言,现在大家都在讲“情绪价值”,为情绪买单。这一点,从如今大众对演唱会的热情追逐程度也能够感受到,放在餐饮消费中,以前就是吃个饭,而现在不仅仅是吃饭,大家需要因为一些理由相聚,同时在一顿饭中,彼此的情绪价值也需要得以释放。
在“聚会”的氛围下,佐餐成了一个增收的机会。对于餐厅来说,合理搭配小吃或饮品,或根据目标客群推荐适合他们的组合,顾客在就餐的体验中满意度会更高。
烧烤配酒,越吃越有。酒,在中国人的餐桌中似乎是一个社交必备品,欢乐氛围的“助燃剂”。但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于酒饮,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喜好,“大醉不如微醺”是很多人的饮酒信条。“特别是吃烧烤,喝梅酒既酸甜开胃,又愉悦心情,这也是消费者点击率高的理由。”一位烧烤店主评价道。
今年4月,何师烧烤在直播中,将梅见和畅销的爆款产品做了组合搭配,推出了“烤鱼撸串套餐”和“星聚会4人餐”。专门瞄准小型聚会——也就是何师烧烤的主力消费人群。碗均表示,“在套餐中加入分杯装的单杯梅见,大受欢迎,是我们当次直播中售卖单量最高的套餐内容。”
“其实,我们引入梅见到店已经很多年了,消费者普遍反馈,梅见搭配烧烤,青梅酒的清香是独一无二的,给热辣滚烫的川渝烧烤,增加一点酸甜可口的口感。我们也是逐渐发现,在夏季,很多点梅见的顾客都会单独要一杯冰,他们说夏天一定要喝冰梅见配烧烤。”碗均坦言,看到了消费者对梅见的喜爱,今年直接推出套餐,一时间格外畅销。
定义“新酒饮”
梅见创造高质量“餐酒一味”
何师烧烤的“新增长”,或许对于处在迷茫期的餐饮同行来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毕竟,2024年,餐饮消费呈现出前所有为的“理性”特征,一方面顾客希望从“极致性价比”中受益,捂紧钱包,理性消费;另一方面,顾客对于用餐体验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与其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需求升级。
在烧烤产业大会上,梅见相关负责人总结了2023年餐饮市场情况,研判2024年发展趋势:总体艰难,局部灿烂。“总体很艰难,餐饮行业竞争加剧,高增长率、高淘汰率、高倒闭率的困境会持续。但去精致逼格、去小资情调的、小店的、平价的、具有年轻感网感的烟火类餐饮,是唯一的亮点。我们预感,餐饮业未来十年最大的趋势是高质量平价餐饮。”
这种背景下,既是行业大转型,同时也是中式佐餐酒的机会:以酒入菜,餐酒一味,通过餐酒搭配带来更好的就餐饮酒体验,从而提高消费满意度。据悉,不少餐厅开始摒弃传统的大众酒单形式,而是根据菜品特色和餐厅定位,主动推出更适合自己的餐酒搭配组合。
事实上,新生代消费者一直对于“佐餐酒”有需求,理由很简单——传统的餐桌上,一直都是“白酒、啤酒唯二论”,但相比白酒的辣口、啤酒的涨肚,以梅见为代表的青梅酒(低度酒),在多样性、丰富性和佐餐属性几个维度,都更具有“CP感”。
一位社交达人坦言,青梅酒度数低、且口感酸甜,“现在聚会都是以麻辣类型的餐饮为主,烧烤、小龙虾、火锅之类的,在饮品的挑选上,我们更青睐梅酒,对于麻辣和油腻的口感特别适合,尤其是夏天,一杯冰的、带有酸甜味的酒饮十分适宜。”
上班族Wendy则认为,即便喝酒也不喜欢传统白酒的大醉场景,“而是更喜欢有调性的、有氛围的微醺”。因为现在大众的社交,讨厌奉承、讨好,更喜欢“悦己”。“工作完成一个阶段需要小庆祝的时候、闺蜜难得一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微醺。青梅酒低度不上头,喝起来十分轻松,这和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契合。”
据机构里斯战略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消费者更偏爱低酒精度、适口性强的且口味多元的酒类品类,这是他们对“好酒”的口味定义。而梅见自身的优势,正与这些特色吻合。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年着手研发青梅酒,到2019年正式推出产品,再到如今成长为10亿级品牌,梅见正在与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探索出高质量增长的合作共创模式。
今年6月,梅见联合珮姐火锅推出梅见嗨棒趣味喝法,相关产品上架半个多月,销量突破1000套;此外,梅见和茶百道共同研发的“真梅醉”茶饮,去年全国七千家门店45天售出100万单,今年6月底应双方消费者的“呼唤”,联名产品强势回归。
小结
烟火气,点燃餐饮复苏的新机会。
在佐餐酒饮这条赛道上,梅见与烧烤搭子们从味道、场景、文化等不同角度,创造高质量的餐酒一味,提升餐饮场景高质量餐酒体验,也为餐饮行业提供了一组新的增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