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谁是赢家?78家螺蛳粉加盟店成被告,“爱民”商标侵权纠纷案终审判决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爱民螺蛳粉”注册商标侵权纠纷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黄爱民的上诉,维持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原判:广西

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爱民螺蛳粉”注册商标侵权纠纷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黄爱民的上诉,维持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原判:广西爱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柳州市爱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何某、梁某等被告不构成侵权。

78家加盟店成被告

去年3月20日上午,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爱民图形”螺蛳粉注册商标侵权案公开开庭审理。该注册商标的创始人和所有权人黄爱民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将其侄子何某、何某的岳母梁某、广西爱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爱民公司)、柳州市爱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爱民公司),以及这两家公司发展的78家连锁加盟店告上法庭。

黄爱民起诉称,何某在明知没有商标授权的情况下,与其岳母梁某一起成立柳州爱民公司和广西爱民公司,不但自己开店,还发展了“爱民螺蛳粉”连锁加盟店。成为被告的78家“爱民螺蛳粉”加盟店除了柳州市之外,还分布在南宁、玉林、钦州、贵港、崇左、梧州、来宾、贺州、百色等区内多个城市。

原南宁市民受螺蛳粉店(以下简称原民受螺蛳粉店),就是被告的78家连锁加盟店之一。黄爱民向柳州中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广西爱民公司、柳州爱民公司、何某、梁某、原民受螺蛳粉店立即停止侵犯黄爱民第4131529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判令上述五方共同赔偿黄爱民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5万元,并共同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一审法院认定不侵权

柳州中院审理认为,黄爱民系第4131529号注册商标的权利人,该注册商标目前仍处于有效期内,其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受法律保护,黄爱民依法具备本案原告的主体资格,可以提起本案诉讼。

关于广西爱民公司、柳州爱民公司、何某、梁某、原民受螺蛳粉店是否实施了侵害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问题,一审法院认为,原民受螺蛳粉店在其门头招牌、“美团”网页宣传上使用被控侵权标识“爱民螺蛳粉”的行为,并未构成对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因此,对黄爱民要求广西爱民公司、柳州爱民公司、何某、梁某在本案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诉请也不予支持。

2019年8月24日,柳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黄爱民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50元由黄爱民负担。

自治区高院维持原判

一审宣判后,黄爱民向自治区高院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五被上诉人立即停止侵犯上诉人第4131529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判决五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2万元,并承担一、二审诉讼费用。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从整体比对来看,被诉侵权标识“爱民螺蛳粉”以文字的形式表现,而涉案注册商标“爱民”是类似印章造型的图形,二者在整体视觉上有很大的差别。从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来看,涉案注册商标“爱民”的主要识别部分为“爱民”文字及图形的组合,被诉侵权标识“爱民螺蛳粉”中“螺蛳粉”三字是广西柳州地方特色小吃的名称,不具有识别服务提供者的作用,其主要部分是“爱民”二字。通过对主要部分的比对,虽然两者“爱民”读音相同,但是字形不同,前者“爱民”二字还与图形组合使用,两者不构成相同或相近似。

从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来看,“爱民”二字本身具有关爱百姓之意,属于普通词汇,显著性较弱,上诉人黄爱民未能提交证据证明通过其长期使用和广告宣传之后,涉案注册商标已经成为知名商标或驰名商标,在广西或者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原民受螺蛳粉店使用“爱民螺蛳粉”文字的行为造成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

综上,原民受螺蛳粉店使用的“爱民螺蛳粉”文字标识与涉案注册商标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并不容易造成相关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原民受螺蛳粉店行为并不构成商标侵权,黄爱民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

因原民受螺蛳粉店“爱民螺蛳粉”文字标识的行为并没有侵害黄爱民对涉案第4131529号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故法院对黄爱民请求判令广西爱民公司、柳州爱民公司、何某、梁某等被上诉人立即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的诉请不予支持。

编辑丨陈程

源:法制日报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家装平台异军突起,其价格低廉、短期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是,在互联网家装公司兴起的同时,消费者的投诉也日益增多,质量不过关、工期严重拖延、公司集体跑路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名消费者遭遇装修骗局

“交了装修首期工程款,还未动工,家装公司的老板就携款跑路了。”家住广西玉林的王丽是一家装修网站的受害业主之一。

面对众多的互联网家装平台,王丽在最初挑选时并非没有顾虑。

“当初我还怕遇到骗子,特意在一家大型电商平台旗舰店咨询过客服,客服称这家互联网平台在当地的店是总部授权的。”王丽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后来客户经理总是催我们交钱,称交钱后才可以动工。我们催促他们动工,他们不是说手艺好的师傅还没做完手头上的工,就是说总部还没送来必要的材料。我记得交3万元定金的时候就让他们动工,他们又要我们交首笔工程款,交了之后,又找别的理由搪塞。”

家装公司一拖再拖,工程始终没有开始。令王丽没有想到的是,她还没等来装修公司动工,她所接触的这家装修网站分店就已经关门,负责人不知去向。

另一位受害业主告诉记者:“我们家装修的一套房子,在2018年1月30日和这家网站签订了装修定金合同,当即交付30000元装修定金给网站。此后又于2018年7月14日签订《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并交付32219.45元装修款,合计已交62219.45元施工费。约定在收到第一笔装修款起90天内完工,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动工的迹象。”

得知负责人跑路后的第二天,材料商和业主便聚集到这家装修网站在当地的实体店。

“实体店现在也已经人去楼空了。”一位受害业主说,“网站欠了不少人的钱,包括员工的工资、材料商的材料钱、业主交的工程款,还有20多万元的房租,被骗金额有400多万元,受害业主、员工、材料商加起来人数不少。”

类似的跑路事件并非偶然。记者了解到,此前,其他互联网家装公司也曾出现过装修质量不佳、客服推脱责任、企业集体失联等情况。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家装修网站的受害者牛锦,他于今年4月底与一家装修网站签订意向合同,并交纳两万八千元定金。就在实体店跑路的前一天,客服还催促牛先生交满施工合同65%的金额,约两万九千元。

平台推脱责任消费者维权难

家装网站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也比较困难。

“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结果。打电话、发信息给这家装修网站总部,总部也推卸责任,删除了客户评价。几个月过去,到现在没有任何答复。”王丽无奈地说。

据了解,王丽所接触的家装网站创建于2010年,通过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方式,提供家装产品与服务,遍布全国近500多个城市,线上服务超8.8万业主。截至目前,这家家装网站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记者联系到这家家装网站总部的客服人员,对方称:“凡符合我司《关于向合格用户提供‘完工保障’的告示》规定条件的用户,作为我司‘完工保障’对象,在出现相关问题时将获得相应的保障。”

当记者继续追问王丽等人遭遇的情况时,客服人员却表示“请继续等待”。

“员工去劳动仲裁申诉,有的业主商量着找律师起诉。”王丽和其他受害业主只能选择等待,“现在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只能等着新进展”。

在了解到全国多地发生互联网家装公司跑路、消费者遭遇装修骗局后,牛锦决定维权。

牛锦建立了互联网家装受害业主维权微信群,结果却不乐观。

“投诉这么久,达成好的修改方案,结果又是偷工减料。”一位业主向牛锦反映了这样的问题。

“好不容易买了房子,辛辛苦苦赚点钱装修,还被骗。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家装公司都是打擦边球。我把合同拿去给律师看过,都是霸王条款,只对他们自己有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告诉记者。

互联网家装路在何方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家装的崛起背景比较复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足为奇。

互联网家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家装用户提供包含信息、设计、建材、施工、家具、家电、家居软装等在内的家装服务。早在2005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居建材网购兴起,传统家装行业逐渐被“互联网+”平台替代。2014年,互联网家装进入整装套餐时代。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互联网家装用户洞察报告》,2019年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级别。

记者还了解到,现阶段互联网家装的主要模式包括一站式整装平台、家装建材O2O平台、依靠线上“家庭套餐”推广和宣传的互联网家装公司、为装修公司导流的综合电商家装频道。尽管互联网家装面临诸多挑战,但仍然保持着较高增速的发展。

互联网家装行业若想摆脱目前尴尬的处境,必须突破整体装修行业的痛点,直接解决家装市场的诸多难题。

洪忱是一名资深室内设计师,因为工作的缘故,常与装修行业打交道。

“装修行业有很多问题,比如装修公司没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工人技术不过关、设计师能力良莠不齐、设计费被装修公司大量克扣等。现在,90%以上的业主对装修材料没有甄别能力。”洪忱说,“一些互联网平台下的装饰公司并没有固定设计师及服务人员,注册门槛低,平台监管形同虚设,公司容易跑路。”

一位正规装修公司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现在互联网家装公司是非常混乱的,许多都是租一间办公室,只有十几个人。一些小公司的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遇到维权的消费者只能选择跑路”。

“以‘平台+加盟商’为主要模式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同时带来了隐患。”一位互联网家装平台的管理者建议,消费者应当尽量选择全国连锁的大型装修公司,虽然价格稍高一些,但工程质量是有保障的。(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记者杜晓 实习生付紫璇)

入2023年以来,此前受疫情影响扩张放缓的新茶饮品牌再度提升开店速度,开始跑马圈地,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纷纷提出冲击万店规模的目标。

目前新茶饮行业仅有蜜雪冰城一家突破万家门店,这也意味着,今年可能出现新的万店品牌。业内人士指出,突破万店是企业新的里程碑,对供应链、协调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受困于店面规模的新品牌想要冲出来,难度不小。

多品牌剑指万店规模

日前,沪上阿姨召开全国合作伙伴大会,创始人单卫钧在会上透露,“2023年,沪上阿姨计划新增门店3000家;年底营业门店数预计将会突破8000家,签约门店超过1万家。”

如何突破万店?单卫钧提及,今年拓店的重点区域包括长江以北市场继续加大开店密度,同时重点渗透长江以南,目前在华南门店已有超过千家门店,江浙地区的签约门店也超过500家。

此前,古茗在2月9日公布2023年战略目标:计划新增门店超3000家,总门店数突破1万家。

古茗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打法:重点拓展山东、广西、贵州、安徽4个省份。定下万店目标后,古茗也对供应链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精细化升级,并推出一系列利好加盟商的举措。截至今年2月,古茗在广西营业门店21家,签约门店超100家,今年门店会相继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广西9个地级市铺开。

对于为何选择在今年加速拓店,古茗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随着疫情结束,消费快速复苏。在全国众多城市,部分新茶饮品牌销售火爆。环比春节前,春节期间古茗全国门店单店日均销量增长达到近30%,很多门店的销量增长超过200%,部分门店增长率更是超过500%。二是古茗基于旺盛的加盟商投资意向,调整自身发展节奏,2023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增设门店,逐步开放新一轮区域加盟。

除了上述两个品牌,益禾堂与甜啦啦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破万店的计划。益禾堂表示,截至目前,其签约门店已经达到6000多家,破万店是必然趋势,但可能不是今年。甜啦啦方面称,目前全国签约门店超6000家,破万家已不遥远。“当前新式茶饮发展增速放缓,甜啦啦结合市场发展情况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计划2023年底突破8000家,明年开春破万家。今年5月—6月启动甜啦啦出海计划。”

在新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的拓店速度一骑绝尘,截至今年4月23日,门店数量为23966家。除蜜雪冰城外,行业仍然没有第二个突破万店的品牌:古茗6980家、茶百道6594家、书亦烧仙草6672家、沪上阿姨5953家。

破万店对新茶饮企业意味着竞争与机遇并存。古茗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品牌突破一万家门店,意味着新茶饮市场发展持续向好,同时行业竞争也会愈加激烈。益禾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破万店是消费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产物,也是得益于连锁加盟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它有利于餐饮行业发展的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这些都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也必将催生出可比肩世界知名连锁品牌的中国新消费品牌。

年轮战略创始人段北海对新京报记者分析指出,绝大多数头部品牌在市场中走的都是“总成本领先战略”,这个战略成立的前提,就是总规模领先,它们必然需要持续扩张。至于万店目标,“破万就是里程碑,是强大的证明。”

扩张面临多维度考验

随着新茶饮行业不断扩容,规模化企业优势凸显。新茶饮跑马圈地加快布局只是第一步,在破万店的路上,真正的难点在于提速的同时,标准化、供应链、选址如何跟上脚步。

多家新茶饮企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破万店面临的难题是多维度的。古茗方面称,新茶饮品牌突破一万家门店,意味着企业在研发团队、原材料采购、物流供应链、门店培训与监督,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都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一个环节。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甜啦啦方面认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在确保降本增效、门店复利运营与跑马圈地并驾齐驱,这对品牌势能、内部能力要求会更强,比如研发的创新、产品的迭代、运营的效率、供应链的优势等,新茶饮品牌破万店的难点是多维度的。

从所有品牌最关注的供应链来讲,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为品牌发展带来保障。已破万店的蜜雪冰城打造的是“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三位一体”产业链,从开始的自建中央工厂,到建立独自的物流中心,加大成本管控。

益禾堂方面认为,破万店意味着每天有巨大的吞吐量,考验品牌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沪上阿姨方面也表示,供应链是门店扩张的动能。据了解,沪上阿姨正逐步完成全球原产地优质鲜果直采、产地可追踪溯源、全国冷链覆盖率接近100%。目前沪上阿姨有八大全国中心仓库,其中包括6个行业领先的三温仓库,22个冷链前置仓,全国仓储网络布局超10万平方米,专属配送车辆近千台。

除了供应链,门店的选址也是一大问题。一位计划加盟新茶饮的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经过多年发展,核心商区的门店均已被“瓜分”,即便有门店出让,也要付一笔不小的转让费。新开门店想在热门商区开店,难上加难,但在冷门的位置开店,订单量就无法保证。

段北海认为,对新茶饮品牌而言,供应链和选址面临的困难是同样的,如果非要选一个更具难度的,就是选址。“供应链的困难还能主动克服,选址只能看市场情况。现在好位置都是奶茶店,人家合同没到期,还赚钱,其他品牌怎么扩张?”

新品牌恐难出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2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一直超过20%。2023年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50亿元。

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俨然成为新茶饮行业第一梯队品牌,放开加盟后的喜茶也有冲劲。但对新兴品牌而言,面对行业龙头的挤压,生存空间愈发收窄。

从奈雪的茶控股乐乐茶来看,新茶饮行业的兼并收购已经开始。上述报告称,根据以往研究数据中对各类城市的多维度综合分析,新茶饮2022年处于行业发展成熟期的上半段。整体上看,目标客群的渗透率超四成;门店数和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供应链已经初具规模;三四线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市场趋于成熟,仍有进一步下沉空间;从人均店数和人均咖啡因摄入量来看,新茶饮仍处于市场形成阶段。

段北海称,未来的格局,是几条“巨龙”加众多“地头蛇”。“几家头部品牌基本江山已定,除非社会环境大改变,基本不会出现新的头部品牌。各个省份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品牌,符合当地口味、打差异化。现在门店还没有破百的品牌,三年内破千基本没有可能。”

新茶饮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何?甜啦啦方面称,在经历行业快速发展、疫情磨砺后,未来新茶饮行业是百花竞放的局面。国内大型连锁品牌的头部效应将愈发凸显,区域品牌则凭借在当地优势各自精彩。

古茗方面认为,未来最大的机遇是消费者对新茶饮的看法已经不同,各品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谁有能力带领下一代的茶饮变革,将会收获更多的红利。未来,茶饮行业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阶段,比拼的是影响下一代消费者的综合能力。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