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OO MUCH TEAM
最新资讯
Information
今天吃啥
Recommendation
系列专题
Series
海底捞新开2家奶茶铺
网传,还能喝到茶颜悦色?
PART
< class="pgc-img">>海底捞卖「茶颜悦色」了?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这杯不出省的长沙特产奶茶,全国有250家,上海1家都没有。不过,水波蛋发现,在海底捞新开的奶茶铺,能喝到替代版了。
免排队喝「幽兰拿铁」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的招牌奶茶幽兰拿铁,为了喝到它,有人凌晨5点排队、怒等 8 小时、带火了黄牛、甚至炒到150元/杯。海底捞的幽幽观音,除了更甜一点之外,味道真的很像。而且海底捞奶茶铺才刚开,现在还没什么人排队。
PART
< class="pgc-img">>「幽兰拿铁」替代版,好喝吗?
< class="pgc-img">>这杯幽幽观音,很适合喜欢喝奶香味比较浓的,少量的铁观音茶不会稀释掉奶味,只会增加类似兰花的清新香气。
淡奶油+碧根果
< class="pgc-img">>奶油顶一圈圈堆超高,我宣布,这杯就是奶油界的王者。脆脆的碧根果,也增加了风味和咀嚼感。
铁观音茶底+鲜牛奶
< class="pgc-img">>味全的鲜奶几乎占了大半杯,纯纯的奶香一点也不腻人,也感受不到奶腥味。而且搅拌一下,奶油逐渐融化到奶茶里之后,奶味还会更加醇厚。
PART
< class="pgc-img">>海底捞「奶茶铺」
< class="pgc-img">>海底捞奶茶铺,其实最近刚开,全上海仅2家海底捞有。只卖5杯奶茶,除了幽幽观音之外,还有1杯奶茶,3杯果茶可以选。奶茶都是现场制作,配方是海底捞成都总店研发的,未来可能有更多口味。
点单攻略
< class="pgc-img">>推荐①:花椒奶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别被这杯奶茶的名字吓到了,其实其中的麻味是雷声大雨点小。配料和幽幽观音类似,奶味很浓,只是喝完嘴巴能感受到微微的触电感。
推荐②:香水柠檬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柠檬是用手爆锤的,汁水和香气已经被完全锤打出来了。香水柠檬比起酸味,香气更加明显,而且没有柠檬籽,也不会有苦涩味。
推荐③:白日葡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杯一共有3层,第1层是酸甜的葡萄冰沙,第2层是浓郁的酸奶,第3层铺底的都是真实的葡萄果肉和脆波波,超大颗的葡萄是店员现场手剥捣碎的。
PART
< class="pgc-img">>奶茶配火锅,怎么吃?
< class="pgc-img">>1/ 原创·奶茶红枣鸡蛋汤圆
< class="pgc-img">>用牛奶鸡蛋汤圆方法制作的,本来幽幽观音奶味就比较浓,所以吃起来也没有违和感,意外地养生。
配料:2杯幽幽观音+2个鸡蛋+1碗汤圆+1份红枣
Tips:点四宫格锅底之后,空出一格锅底,倒2杯奶茶;等锅开了再下料;打入鸡蛋之后用筷子搅碎。
2/ 原创·豆花奶茶
< class="pgc-img">>超火的豆花奶茶也可以自己DIY了,不过不像奶茶店的豆花,这里的豆花很瓷实,煮的时候奶茶味也会浸入豆腐里。
配料:2杯幽幽观音+捞派豆花
Tips:豆花要用勺子碾碎。
3/ 奶茶锅底
< class="pgc-img">>抖音上火起来的暗黑吃法,我们也斗胆尝试了。奶茶锅底越煮越甜,所以吃到最后像是在吃浓缩寿喜锅一样,我们涮了牛肉,肉被奶茶腌入味后,有点过甜。
配料:2杯幽幽观音+任何小菜
Tips:荤素都可以尝试
4/奶茶配辣锅
< class="pgc-img">>其实海底捞的辣锅还是蛮辣的,一口奶茶下去,被辣锅辣到出走的灵魂就回来了。
配料:n杯奶茶+辣锅
Tips:奶茶果茶都解辣
今天的海底捞送了什么~
■ 海底捞奶茶铺 ■
< class="pgc-img">>北京西路1068号食博汇(北京西路店)
?09:00-次日07:00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四层(打浦路店)
?10:00-次日07:00
奶茶人均:18元
1.上海 | 海底捞网红新吃法
2.上海丨最大的火车夜市
3.上海丨KFC新春玩具来了
“微胖是最好的身材”
- The End -
日,海底捞推出DIY奶茶火爆全网!其实,餐与饮的融合,在中国的市场内一直有之。
21世纪初期,仙踪林、一茶一坐的泡沫红茶、台式奶茶与餐饮相结合已然是那个时代的成功者,而在疫情的催生下,“餐+饮”模式再一次迎来革新:
20年12月,老乡鸡首店在深圳CBD卓悦中心开业,加入下午茶、酒吧两个经营时段;
湊湊推出 “火锅+小酒馆”新业态店,从上午11点营业至凌晨,用“火锅+奶茶+酒馆”切全时段餐饮,顾客中午小聚吃火锅,下午闲时喝茶,晚餐火锅,夜宵再来杯小酒。
由此可见,餐+饮的营销模式也许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餐+饮的大玩家各有各的玩法
餐企在饮品的设置上很少会花太多心思,为了省事,大部分餐厅都会直接使用碳酸饮料、酸梅汤、凉茶、果汁等成品型饮品。
这样的形势一直到近几年才有所改变。随着吃喝一体化消费趋势兴起,茶饮热潮如火如荼,再加上餐企整体盈利水平下降,饮品的地位开始被不断放大。
海底捞、湊湊、西贝、肯德基、麦当劳等头部餐企带头钻研起饮品生意,将饮品和菜品组合售卖,推出定制饮品甚至是独立的饮品品牌后,“餐+饮”的风潮顺势而起。
尤其是轻正餐,饮品已成为菜单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精细的餐厅,除了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茶饮之外,还会有自己的特色饮品。
据数据透露,店内新增饮品后,客人点饮品的几率在70%以上,甚至几款饮品的综合利润占餐厅总利润近三成。
"餐+饮”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可以大胆预测,未来“餐+饮”模式的现象会更普遍。
1、市场竞争下的机会空间
餐饮竞争激烈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既然有餐厅把茶饮拿来卖,就说明有市场,别人有你没有,就缺少了几分竞争力。
更何况,茶饮的成本低,利润空间大。批发橙子的成本能有多少?但是在人均一百的餐厅里橙汁都能卖到80元/升左右,毛利率能达到80%。
与卖餐食相比,饮品利润可观,还能减轻厨房的经营压力,餐厅需要这样的盈利支撑。
2、增强消费体验的需要
消费升级的驱动,迫使餐厅不得不重视消费体验。饮品已成为餐厅的必备产品线之一,没有饮品的店会降低顾客的消费体验。
对于客单价较高的餐厅,增加了饮品之后,消费者的就餐时间增多,速度减慢,结果就是降低翻台率。
翻台率低并不一定是坏事,本身就不是拼客流的,客人坐得久说明就餐体验不错,还显得人气高,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店。
对于客单价稍低的餐厅,小份量的轻饮品会有更多的市场空间。毕竟是做正餐的,饮品只是副产品,大份量的喝不完还会减少点菜量。
饮品做的份量小且好喝,引起消费者的回购,可以诱导其再次消费。
3、消费者的健康诉求驱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看重。顾客对饮品的需求不满足于解渴,更看重健康性。
与瓶装饮料和冲调饮品相比,现磨、鲜榨饮品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添加剂和色素是消费者非常忌讳的,这就是餐厅中饮品的机会所在。
▲消费者开始追求健康
看市面上鳞次栉比的茶饮店就知道,消费者需要茶饮,不只是为了就餐,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与满足。
“餐+饮”怎样融合?
“餐+饮”怎样融合?复合经营既然能赚钱,那就在餐加入“饮”就是了。很多老板简单地这样认为。其实不然,如果“餐+饮”不能做到有机融合,反而二者会互损和反伤。怎样在“餐”中科学合理地接入“饮”,结合以下的餐饮品牌案例,给我们指出了几种思路。
1、门店自制
如西贝销售特色的沙棘汁和蓝莓汁等,也只能在自有门店售卖!
2、代理售卖
如:正餐品牌旺顺阁代理台湾珍珠奶茶品牌“嚮茶
餐饮企业售卖现制饮品需要复杂的许可证明:如操作人员健康证、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等多项证明。
而与品牌代理合作则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独立经营
如呷哺呷哺推出茶饮品牌“茶米茶”,小龙坎开出”龙小茶”,太平洋咖啡推出“太茶”等等。
4、DIY自助奶茶模式
海底捞的全自助奶茶巧妙的点就在于不仅是形式好玩,更是改变了传统奶茶店的成本模式。
在成本上更是存在天然优势:面积不需要太大,甚至不需要单独开辟一家店,一个档口或者只需要可供操作的空间即可;基本没有多余的装修费用,毕竟一杯只卖9.9,消费者也不会对文化那些感兴趣,只会沉浸在制茶的过程中。
绝对的节省人工物力,消费者全自助,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最多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指引,如果到后面普及全面后,完全可以实现“无人奶茶”的效果。
餐+饮模式新的突破
餐+饮已经是行业内都在做的一件事情,但根据餐饮人和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很多餐饮企业在“饮”方面,开开停停,进展缓慢,也一直火不起来,虽然餐+饮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热点,而餐企想要做出成功的餐饮势头,势必就要做出差异化。
海底捞自助DIY奶茶,从模式上看,还比较新颖,解决了行业内餐+饮主要的3大痛点问题:
1. 如何简化流程,节省人工。
2. 出品标准化。
3. 如何与茶饮店做区隔。
海底捞自助奶茶利用机器化的自助加料和奶茶半成品制作,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又满足了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的需求,让消费者参与到研发、制作中来,带来了就餐的乐趣和惊喜。
自助DIY奶茶或将成为2021年餐+饮的新风潮!
这次海底捞开的第一家“奶茶店”为众多餐厅打开了思路,因为以往很多餐厅都想加入茶饮板块,既能拉高毛利,又能讨好年轻人,但是最多就是在餐厅做一个“水吧”,但是往往因成本过高导致赔钱。
而海底捞用自助的形式,借助奶茶机器把成本降到最低,还用DIY奶茶又给自己原本的客群提供了新的“到店理由”,用一己之力呈现了一个“餐+饮”的全新模型。
相信不久的将来,茶饮的竞争将出现更多外来者,迎来更多的变化!
记者|杨立赟
继湊湊火锅和小龙坎之后,海底捞也开始卖奶茶了。
界面新闻了解到,海底捞近期推出了茶饮产品,包括奶茶和果茶。海底捞方面回复界面新闻查询时表示,茶饮从北京开始试点,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32个城市的部分门店。
据消费者在微博晒出的图片显示,奶茶采用的是暖饮纸杯,杯身是海底捞主色调的红色包装。而果茶以百香果为主要原料,采用的是透明塑料杯,可以看到杯子里的水果。
这并非海底捞首次推出自有品牌的饮品。去年夏天,海底捞推出了一款名为“鲜小菌”的自有品牌乳酸菌饮料,定位为“火锅伴饮”,有原味和草莓味两种口味,每瓶售价7.9元,保质期为21天。
当时,“鲜小菌”采用的是广口玻璃瓶包装。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玻璃瓶在运输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今年年初对这款产品的包装材质、视觉上做了更新。现在这款乳酸菌饮料采用塑料瓶包装,视觉设计上突出了“海底捞”品牌,以及“冲淡辣感”的功能标签,看来起从过去的“儿童饮料”升级成了“成人饮料”。
火锅店兼售自有品牌的饮料,海底捞不是第一家,湊湊火锅、小龙坎都已经有所行动。
2016年上市之初,湊湊就因为“火锅+茶憩”的独特业态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湊湊市场副总裁徐毅文在一次演讲中分享,在创立湊湊之初在考察市场的过程中它们发现,市面上火锅店的火锅做的不错,但在饮料上却只能提供瓶装饮料啤酒。主要成员来自台湾的湊湊团队联想到台湾人习惯于在吃火锅时配一杯手摇茶,因此决定将台式手摇茶作为创新点引入火锅店。
这种业态背后,除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对奶茶的热衷,更重要的是提高坪效。湊湊火锅在非用餐时期,推出下午茶点,不仅丰富了产品组合,也充分利用了两次正餐之间的剩余价值,对外营造人流不止、人气不断的热闹景象。
湊湊CEO张振纬曾经透露,在湊湊门店中,茶饮销售占整个门店营收的20%,外带又占其中一半。
2017年,呷哺呷哺旗下中高端品牌湊湊宣布推出独立的茶饮品牌,最初在湊湊、呷哺呷哺门店销售。从2018年开始,湊湊又推出单独的茶餐厅品牌“茶米茶”,主推茶饮+甜点小吃,采用堂食加外卖的运营模式。
去年8月,小龙坎的母公司——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轻饮品牌“龙小茶”,包括奶茶、乳酸菌、鲜果茶、酸梅汤等。首家龙小茶开在四川成都的春熙路商圈,是一家独立于小龙坎的小型门店。
关于未来是否会跟随湊湊和小龙坎的脚步独立运营茶饮业务,做火锅的团队如何跨界做好茶饮,海底捞现在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