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同仁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
我很受启发,现摘录如下。
一、顾问式营销。
以后卖的不是菜,而是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成为饮食专家或者是营养专家,让顾客高效安全健康的生活。
二、未来的餐厅将是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餐厅的用人将会越来越少,智慧餐厅将会越来越多,由此不难发现手艺人越来越少,但是他们将会越来越值钱。三、餐饮的零售化、零售的餐饮化,餐厅可以是菜场,菜场也会成为餐厅。
尽管有启发,但是我还坚持认为,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方向。
现一一做个分析。
一、顾问式营销。
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臣妾做不到。
大多数餐厅成不了饮食专家或者营养专家。在一个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如何成为方向?
况且提供解决方案不是从今天开始的。
其实餐饮业一直在提供解决方案。
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不是仅限于吃这个层面。
中国的餐饮不单单是吃,而是承载了很多功能。
比如,社交功能,比如,庆典功能(生日宴、升学宴)等。
针对种种需求,业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
所以说,顾问式营销在餐饮业一直大量存在着。
能做顾问营销的只能越做越好,不能做的大多数还是做不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顾问式营销也不会是方向,而只是一种现象。
二、未来的餐厅将是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
长远来说有些餐厅肯定会实现四化,但是时间呢?多久会达到?
四化是个新事物,但也不是方向。
占餐饮大多数的小店们在短期内实现四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他们生存的空间就是特色,如果实现四化了,那么连锁化就会取代这些小店了。
高档餐厅也不会全方位四化,因为去消费吃的不单单是菜。
四化是连锁快餐厅的发展方向,而不是餐饮业的发展方向。
三、餐饮的零售化、零售的餐饮化。
这也只是个别现象。
店的数量不够,规模不够的情况下,餐厅如何与生鲜店、菜市场去竞争?
就方向问题和同仁探讨,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高明。
说老实话,干了20年餐饮,我越干感觉自己不懂的越多。
之所以起名为餐饮百晓生,不是说自己懂得多,而是希望自己懂得越来越多。
之所以,去探讨,希望和同仁一起把一些问题弄明白,使大家不要因为不明白而赔钱。
我历来认为,餐饮的趋势和方向是很难把握的,这是餐饮的复杂性而决定的。
从供方来看。
时空是多样的。
从时间上来看,80年代的餐饮形态还存在着(许多老苍蝇馆几乎没啥变化),甚至更早的业态也存在着。从爷爷辈到孙子辈的店铺都存在着。
有的提供早餐,有的专供晚餐,有的24小时营业。
从空间上来看,各地餐饮也不一样,有的已经走出了本地,有的还在原发地坚守。各区域餐饮也不一样,社区店、商场店、商区店、郊区店,只要有新地方就有与之适应的餐饮。有的是服务左邻右舍,有的是服务整个城市,有的还会吸引异地人专门来吃。
规模是多样的。
从路边摊,到餐饮航母,大小不一。
业态是多样的。
有正餐,有快餐,有中餐,也有万国餐。
有社会酒楼,也有星级酒店餐饮。
品类是多样的。
从国民品类,到地方小吃,数不胜数。
从需方来看。
人群是多样的。
男女老少,东洋西洋。
喜好禁忌是多样的。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众口难调。
有喜欢吃的,必然有不喜欢吃的,还有不能吃的。
消费能力是多样的。
一掷千金和三两块吃一顿同时存在着。
需求是多样的。
饱腹,解馋的,社交的,炫耀的,五花八门,又相互叠加。
我总说,餐饮是分行当的,虽然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不同的更多。
很难把握趋势和方向。
难就不做。
专家学者们愿意分析研究就随他去吧。
我们不用盯方向,也不用跟风。
要有什么装备就打什么仗,你能怎么赢就怎么打。一看顾客需要什么。二在顾客需要中,找出你能提供的。三在你能提供中,找出你能打赢对手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餐饮的老板,我们一定是“看5年,备3年,做1年”,一定是对未来有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提前布局,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当潮水退去时,我们才不至于“裸泳”。
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下,我所观察到的餐饮未来发展4个方向,?把握这4个方向,我们才能越做越省力。
?方向一:?标准化。必须要走的道路?。
这里的标准化,是指菜品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装修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
顾客都在吐槽现在的餐厅,越来越难吃了,感觉商场餐厅的菜,少了一股“劲”;到任何一个城市,只要是品牌,服务流程,菜品式样,都大差不差?。做餐饮的都知道,如果想实现菜品的标准化,一定是要牺牲口味的,一定是要把菜品拆解开来,实现菜品的零售化,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口味一致,虽然不突出,但是绝对不犯错?。
从投资角度看,一家店一个月做30万的交易额,无法实现标准化,不如一个店,一个月做15万,但可以实现标准化?。因为标准化解决了?:
(1)出品统一,不会出现客诉
(2)摆脱了对厨师的依赖
(3)新人入职,培训更加?简单,快速上手
?(4)?供应链效率更高。
未来中国的餐饮会像日本一样,大型的连锁品牌+小而美的单店,处于这中间规模的品牌,将会很难生存?。因为大品牌由于规模效应成本更低,小单店因为专注口味,味道更好,所以挤压了中等规模品牌的生存空间。
< class="pgc-img">1
>方向二:品类更加垂直细分?。
现在的社会进入到了商品过度繁荣的阶段,供大于求。走进任何一家超市,买一盒牙膏你都可以有很多品牌可以选择,顾客在选择时就会犹豫不决。餐饮更是红海中的红海,因为门槛低,很多人没有更好的项目时,就会选择做餐饮。虽然人的口味虽然丰富,但是每个品类都有人在做,我们要想让顾客消费时,优先选择我们,一定是选择一个具体细分的赛道,而不是盲目地追“大而全”?。
为什么要垂直细分??
(1)专注品类,?抢占客户心智。在一个点上去深挖,让自己品牌成为品类的代名词。就像太二酸菜鱼,专注做酸菜鱼品类,超过4个人不接待,他们所有的宣传都是围绕酸菜鱼来做,这样随着品牌的发展,很多人在选择酸菜的时候,就会说“走,去吃太二去”,就说明此品牌在该品类这块,已做得很成功。
(2)资源更加聚焦?。无论是市场广告资源,还是门店整体VI效果,都围绕你的品类来做,创造“视觉锤”,强化品牌在顾客心中的印象?。
(3)供应链成本更低?。专注垂直细分品类,让我们的翻台率,品效更高,这样我们对上游的供货商,就有了更强的溢价能力,降低供应链成本,?增加利润。
喜家德虾仁水饺,阿五黄河大鲤鱼,西贝莜面村等等?。
< class="pgc-img">2
>?方向三:口味更加融合。
人类的饮食从某种程度上记录着人类的迁徙轨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活动半径变大,广州与北京更是朝发夕至,伴随着人口的流动,人们的口味也变得更加融合?。川湘菜火遍全国,牛肉火锅,椰子鸡等地方性火锅,也在全国发展得非常好?,现在的北京也不再是美食荒漠。
口味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选择多元化。任何一个城市,即便是四五线的小城市,也有着和大城市一样多的选择。
(2)?味道更加融合复杂。水果用于做菜品,甜辣口味,咸甜口味,奶茶加饼干等等,人们也乐于尝试?。
(3)麻辣鲜香永远是第一选择。餐饮选择“重口味”永远不会错,因为只有重口味才有记忆,顾客才愿意尝鲜,?年轻人永远是消费的主力。
< class="pgc-img">3
>?方向四:小吃小喝,场景更丰富。
“一切行业都将变为娱乐业”,现在消费没有那么严肃,没有一个固定的环境,固定的流程,大家变得更随意,更放松,人们追求尝试更多,体验更多,?有就可以不需要多。我们尝试把之前一大份的菜品,改成小份化,然后多组合,看上去更丰富?。
场景更丰富,火锅+奶茶,凑凑火锅?;白天餐吧,晚上酒吧?;菜市场里开餐饮店?等等模式,通过创新就餐环境,创造更多场景,提供更多顾客消费的可能,提升营业额?。
< class="pgc-img">4
>可投资的品牌=大的品类+可标准化+团队靠谱
餐饮未来发展还有哪些方向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
?让一部分爱学习的餐饮人先富起来!
三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行业都迎来了划时代拐点。我做餐饮7年,开了几百家店,发现有几个重要的变化已经悄然来临。
< class="pgc-img">40平米小而美成碗热干面店
>1、顾客需求。我们调研过很多顾客,现在顾客的需求是“好看,好吃,好性价比”。所有的消费,都始于颜值,特别是美食。当然,好吃才有回头客。大环境如此,消费降级已是事实,更高的性价比才能对顾客形成更强的吸引力。
2、产品的标准化和烟火气。标准化可以提升效率保障品质降低成本,烟火气可以提升顾客体验。因此,一半标准化一半烟火气才能既满足老板又满足顾客。
3、门店小而美。大店投资高,抗风险能力弱。小而美的店,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餐饮店小型化、精品化、品牌化是个趋势。
踩着风口好赚钱,这几个变革你在拥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