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文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或点外卖。但很多人在点外卖时也会有所顾虑,把一日三餐托付给餐饮外卖健康吗?尤其是带娃的家庭,因为孩子小不能摄入过多的盐、油等原因,对饮食要求较高,在外就餐就更加困难了。那么,有没有美味又健康的餐厅呢?
答案是:有!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一批健康餐厅,什么样的餐厅才能称之为健康餐厅,健康餐厅都提供哪些服务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什么是健康餐厅?
具有相关许可资质,设有就餐场所,向社会公众提供健康饮食服务的餐饮企业。
健康餐厅的环境设施如何?
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有可自由取阅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如折页、书籍等;有固定宣传形式,如菜单、张贴画、板报、桌布、餐具包装、订餐卡等。
在适当位置有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展示,如居民膳食宝塔、控油壶、限盐罐、限盐勺、BMI转盘和腰围尺等。
什么样的餐厅可以称作健康餐厅?
1.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半年累计接受2小时以上“减盐减油减糖”烹饪技巧、平衡膳食知识培训。
2.健康餐厅会改进烹饪方式,制作健康菜谱,标识低盐少油菜品,提供更多蒸煮方式制作的食品。
3.为提高厨师烹制健康菜品的技能,餐厅会组织健康菜品烹饪比赛,每年至少1次。
4.服务员在顾客点餐时,会主动介绍菜品的营养特点,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盐少油、荤素搭配的菜品。
5.服务员会向顾客说明:餐厅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减少菜品的盐、油使用量。
6.可以提供适合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的健康菜品、套餐。
7.把新鲜水果、奶类和饮用水作为餐厅供应的一部分。
8.销售小份或半份菜品、经济型套餐等,并提供饭菜打包服务。
9.控制膳食中油盐糖用量,控制每份菜肴的油、盐用量,并逐步减少。
10.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定期更新健康宣传材料,定期开展内部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与指导,每月至少1次。(综合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
来源: 人民网
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肖琪 魏明会
“民以食为天,食以厨为精”,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举世闻名,美食产生的背后,少不了餐饮人的辛苦付出。餐饮给顾客带来美食,却给自身留下“职业病”。
7月7日,川北医学院肿瘤姑息中心临床营养主任、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南充市临床营养学会常务委员、十佳优秀健康管理师,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预防医学、营养学教师张红宾,围绕《健康证办理及职业病防范》进行主题分享,带大家了解餐饮人背后的辛酸。
132种职业病外
别忽视工作有关疾病
为进一步推动南充烹饪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以更好面貌投身南充高质量发展,为南充建设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7月7日,由南充市烹饪协会、民建南充市委直属十二支部主办,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公司支持,“献礼二十大 坚守初心匠心”南充烹饪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交流会举行。烹饪行业专家、医卫专家齐聚,学党史、学政策、学行业标准、学健康知识等活动,以更好面貌投身高质量发展。
“餐饮人员包括管理、生产和服务人员”,张红宾介绍,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列出了10类132种职业病,其中并不包括餐饮行业。所以餐饮人的“职业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疾病,应称之为工作有关疾病。”张红宾表示,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往往是多方面造成,职业性有害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张红宾表示,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下,会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可以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
厨师危险程度名列前三
关注肝病毒感染带来的疾病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及作业环境的影响,都会成为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张红宾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接触的原材料、处理方式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彻底等因素。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湿气重等的恶劣作业环境,都是造成餐饮人职业病的元凶。
“在各类职业病高危人群中,厨师名列第二,仅次于消防员”,张红宾表示,长期处于工作环境的餐饮人会患有一些常见的职业病,比如厨师就容易患油烟病、肥胖症、胃病等工作疾病。
此外,病毒性肝炎也是餐饮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但相较于其他病症,由于病症表现不明显,更难为人所知。因此,做好餐饮行业人员的肝炎筛查、切断传播途径、提前给予疫苗保护等尤为重要。
张红宾呼吁,希望厨师等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以更好的状态投身工作,进一步提升健康意识,树立健康屏障,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class="pgc-img">>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考试前夕,考生的学习压力大,作业多。合理的膳食安排和适当的营养调配对于考生顺利完成考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如何增加孩子的营养,让他们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考出好成绩,是每位家长关注的问题。
由于高考复习及考试期间天气较热,加上学习的劳累、紧张等原因,多数考生的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表现为食欲降低。
此时,家长应参照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爱吃的食物,食物多样,变换花样,使饭菜更加可口。
< class="pgc-img">>早 餐
早餐丰富,可选择含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稀饭、馒头、包子、绿豆粥、牛奶、鸡蛋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不能光吃蛋白质不吃淀粉类的。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所以,适当提高血糖,有利于复习考试。吃好早餐可充足供给大脑必需的能量,对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好的考试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午 餐
午餐是考生一日中主餐,不要凑合、应尽量丰盛。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较高的食品,为午后考试活动做好准备。主食如馒头、芝麻酱花卷、白菜猪肉包子、红豆包、软米饭、面条等;炒菜如炒猪肝、虾皮烧油菜、清蒸鱼、芹菜炒肉丝、白菜烧豆腐、肉片烧豆角、拌绿豆芽、肉末炒鸡蛋等;汤菜有排骨冬瓜汤、虾皮白菜汤、骨头白菜汤、紫菜汤等。饭后可吃一个西红柿(或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
< class="pgc-img">>晚 餐
晚餐不要过于油腻。与休息时间迟早有关,即使是睡眠较迟,也不该吃过多的食物,尤其是不应该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考试。晚餐还不易吃得过饱。科学家研究发现,吃得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会使大脑节奏减慢,效率降低。
加 餐
加餐的量为正餐1/3 ,学生如果晚上学习得比较晚,也有必要加餐,加餐时间最好是睡前一两小时左右,加餐的量只能是正餐的1/3左右,具体可以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比如牛奶、果汁加饼干等等。
一般来说,考生一天的膳食应吃主食(米、面)400—600克,肥瘦适中的猪肉100克,牛奶250克,一个鸡蛋,食油10克,蔬菜500克,水果200克。也就是说,每天需摄入热量2600千卡,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如把餐次安排为一日五餐,五餐的能量分配为早餐20%,课间餐10%,午餐和晚餐各30%,晚点10%。
< class="pgc-img">>充分补水
高考期间,正值夏季,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人们出汗多,不但损耗大量体液,还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如不及时补充,可发生体液失调,代谢紊乱;考生宜补充水份,喝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或桔子汁、橙汁、苹果汁、番茄汁、葡萄汁、菠萝汁等,特别是新鲜的原汁,更富含多种维生素、糖类以及矿物质。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煨、炖的汤类食品,来补充孩子身体的消耗,提高考试效率,也可以熬些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百合银耳汤等,既美味可口,又清热祛暑、解毒。
有些考生希望通过喝咖啡来提神,适量喝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要喝特别浓的咖啡,尤其是晚饭以后,建议不要喝咖啡。由于天热,不要过食冷饮,以免造成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其他如汽水、冰水等,也应少饮,以免影响食欲。
(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