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成都商报
年轻朋友,少喝点
奶茶虽好 也不要贪杯呀
医生提醒:碳酸饮料、奶茶、果汁已成为导致高尿酸的“新三匹黑马”
■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1466万。基于线上用户调研显示,18~35岁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比近60%。
■ 21岁的李浩、14岁的魏升,便是1.77亿和1466万中的两人。周军医生、谭翠霞医生注意到,这样的年轻患者,门诊里越来越多,甚至突破了既往的医学理论 ……
天天喝奶茶,尿酸600多,到医院了还手捧一杯奶茶
两位医生还清晰地记得,既往的医学教科书上写着,通风一般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在十几年前的临床工作中,他们的确也很难见到年轻的痛风患者。
周军除了在成都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担任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外,还是一个“短视频达人”。在抖音,他发表了46个作品,大部分与高尿酸、痛风的案例、科普相关。12月25日,他发表了一个描述为“小伙尿酸643,痛风发作,来医院手里还拿着杯奶茶,真是不知者无畏”的短视频。这是近期收治的案例,他感叹“痛风越来越年轻化”。
21岁的李浩就是周军医生在视频里描述的那个小伙儿。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天,家人推着轮椅李浩坐在上面,来到医院。在候诊区,他艰难地站起身来,走得一瘸一拐的,但临走还不忘带上他放在一旁的奶茶。
“我天天都喝奶茶。”李浩告诉周军。此时,李浩的右脚大拇指根部附近(跖趾关节)已经“肿得自己都不认识”了,却浑然不知是奶茶惹的祸。周军说:“奶茶可能是‘助推’你痛风的凶手。”
周军让李浩检查了尿酸值,发现已达643,另外还查了关节彩超。“关节彩超提示有双轨征,这是诊断的标准,考虑是痛风性关节炎。”周军介绍,“痛风是尿酸盐以晶体的形式,沉积在关节上,引起急性的炎症反应,造成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
这样的年轻患者层出不穷。不久前,周军还接诊了一个少年痛风患者魏升。14岁的魏升个子很高,喜欢打篮球,突然出现了膝关节痛。经查,发现尿酸值高达600多。一问魏升的妈妈,才得知这个少年打完篮球从不喝白水,只喝碳酸饮料和果汁。
谭翠霞是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她也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今年8、9月份,医院接诊了一大批中考完来体检的少年,“他们带着体检报告来看病,高尿酸的确出现了年轻化。现在门诊每天会接诊两三个年轻的高尿酸患者。”
除了碳酸饮料、奶茶、果汁,长期吃外卖也很危险
据三诺生物联合天猫健康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统计,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基于线上用户调研显示,18~35岁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比近60%。“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检测与管理。”
周军介绍:“高尿酸发展成痛风的,大概能占到10%~20%的样子。”
据介绍,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众多诱因中,遗传因素、年龄构成、性别差异等客观因素对痛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生活饮食习惯来说,喜欢海鲜和肉类等高嘌呤荤食、饮酒、吸烟、肥胖和作息不规律,都容易提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风险。
周军说,经常吃动物内脏、饮酒等,会导致尿酸值升高,从而引起痛风,这个比较常见。但现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酸饮料、奶茶、果汁也会导致高尿酸,其影响甚至“媲美”动物内脏,是导致高尿酸的“新三匹黑马”。对于男性来说,尿酸的临界值是420,女性是360,“所以,600多的尿酸值是非常高的”。
周军表示,“奶”和“茶”只是一种命名,实质上一些奶茶内脂肪(尤其是反式脂肪酸)、果糖、咖啡因很多,一些碳酸饮料内糖分和咖啡因很多,这些,都会对尿酸代谢形成干扰。
谭翠霞也认为,奶茶、碳酸饮料与高尿酸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引起高尿酸的危险因素。她还介绍,果汁含有嘌呤成分,其与导致高尿酸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另外,一些外卖存在高油脂问题,“目前许多年轻人长期吃外卖,也容易高尿酸”。
建议:碳酸饮料、奶茶、果汁一两周喝一两次足矣
周军表示,尿酸值偏高的年轻人,要停止喝碳酸饮料、奶茶、果汁。
周军和谭翠霞同时提醒广大年轻朋友,生活中要注意科学饮食、清淡饮食,少吃高嘌呤食物。对于饮品,要适度饮用,“朋友聚会时,一两周喝一两次,是没有问题的,天天喝肯定不行,要多喝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此外,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多运动。(文中李浩、魏升为化名)
许,你听过
最近走红的“洗衣液奶茶”吗?
近年来,不少产品流行起了
“跨界”设计的营销方式
这款“洗衣粉奶茶”也不例外
这款产品最早由南京一家泰式餐饮店推出,随后珠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出现类似产品,有人觉得“跨界”包装新奇有趣,也有人质疑,如此包装是否会对儿童产生迷惑性,最终导致误食事件的发生。
近日南京该品牌三家门店表示,洗衣液奶茶商品均已全部下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是总公司方面要求全面下架该包装的产品,“以后也不会再卖了”。
网友发声——“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少网友表示,不能够理解这样包装的创新点,只是觉得十分迷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同时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八条也规定,不得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
就在今年1月,一位家长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网红清洁剂,因包装上写的日文家里的老人不认识,瓶身的也是透明塑料包装,橙色的液体加上浓厚的橙汁香气,就将这款“橙汁“倒给了孩子喝。最终导致了误食事件的发生。
产品包装的误导性强,就算是成年人,不一定具备完全的识别能力。日常生活中稍不留意就会“中招”!
孩子究竟能不能喝?
现如今,奶茶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但孩子究竟能不能喝奶茶?这是一个许多家长没有关注过的问题。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曾做了一场“珍珠奶茶比较试验”,选取了喜茶、奈雪の茶、台盖、YO!Tea有茶、COCO都可、一点点、KOI、维星、大卡司、米芝莲十个品牌奶茶作为样品。
比较试验结果发现:10款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根据加拿大卫生部建议,12岁以下儿童每天摄入的咖啡因最多不应超过2.5毫克/千克体重。根据儿童的平均体重,再按照十款调查奶茶平均咖啡因含量258mg来计算的话,这意味着:
4—6岁儿童的每日最高咖啡因限量是45毫克,约为1/6杯;
7—9岁儿童的每日最高咖啡因限量是62.5毫克,约为1/4杯;
10—12岁儿童的每日最高咖啡因限量是85毫克,约1/3杯。
而至于咖啡因摄入的具体下限,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儿童健康中心Dr Melinda White医生的建议,需要到青春期结束(19岁)才建议规律饮用咖啡因饮料。
所以,在外面售出的许多奶茶其实并不太适合青少年饮用。
最近一个广西小伙因过量喝奶茶把自己喝进ICU的新闻上了热搜,专家提醒,奶茶中有糖、咖啡因、反式脂肪酸和果葡糖浆等“健康杀手”,反式脂肪酸进入体内不容易被消化吸收或降解,长期大量食用可导致肥胖、血脂升高、糖尿病,还会损伤记忆力。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不孕不育。
所以,与其纠结牌子与成分
不如自制健康的奶茶!
外面做的奶茶不一定不健康
但一定没有自己做的安心~
如果孩子实在嘴馋
不如跟着南都健闻
来一起做一杯家庭奶茶吧!
准备物品:
白开水、茶叶、咖啡、纯牛奶、蜂蜜或白砂糖、杯子、小料(如珍珠、果冻、芋圆等)
煮茶步骤:
1、把茶叶和白砂糖放入锅中翻炒至冒泡。
2、加入白开水煮沸。
3、倒入牛奶。
4、滤出茶叶,搅拌均匀即可。
5、根据自己口感加入适当蜂蜜
6、也可加入布丁、珍珠等配料
南都健闻(nanduijk)报道
部分资料来源: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知贝健康、红星新闻
策划 文案:揭琪 实习生 张雨婷
为一家奶茶店的投资者,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风险,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投资的风险因素:
1. 市场竞争:奶茶店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竞争对手,包括大型连锁店和小型独立店。如果你的奶茶店无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吸引顾客,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
2. 成本控制:奶茶店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租金等。如果成本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3. 人才管理:奶茶店的员工是店铺的重要资产,如果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可能会影响顾客体验,进而影响店铺的口碑和销售额。
4. 健康风险:奶茶店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店铺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流失,甚至被相关部门处罚。
5. 经营风险:奶茶店的经营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季节性销售变化等。如果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
6. 法律风险:奶茶店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劳动法等。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罚款、停业等风险。
7. 品牌风险:奶茶店的品牌形象是店铺的重要资产,如果品牌形象受损,可能会影响店铺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在投资奶茶店之前,投资者需要对以上风险因素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员工素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等。只有做好风险管理,才能确保奶茶店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