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那些网红老人,其实都是认真生活的“年轻人”。
< class="pgc-img">>64岁颐养天年的想法,被这些网红老人颠覆了。/受访者供图
64岁,在人们的印象中,应当是抱子弄孙、颐养天年的岁数。但对于刘明明而言,却是另一段职场经历的起点。2015年,64岁的她做出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选择:在两家德国企业做了近三十年“头号人物”的她接受一家跨国公司的工作邀请,成为总裁特别助理、全球战略与企业发展部总经理。
这已经不是刘明明第一次做类似的抉择了。上世纪80年代,她在某机关任职,手头的行政工作对她来说是一种束缚,于是,她砸掉“铁饭碗”,当了一名销售。在新环境中,她如鱼得水,别人的工资数以百计时,她已经能拿到近万元的月薪了。
38岁那年,刘明明又不按常理地出了一次牌。这一回,她与丈夫前往德国,就读企业管理专业。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时尚奶奶团”账号上发布的视频讲述了这段经历。当时她是年龄最大的学生,大多数同学对她表示质疑:“她不会真的想干些什么吧?”“都这个年纪了,本本分分当个主妇,不行吗?”
面对不太友好的声音,刘明明选择了“屏蔽”。学成回国后,她任职的第一家中德合资公司,在她加入后很快扭亏为盈;当年云南省的十强企业,她管理的公司位列第三。之后她先后在两家德企做高管。7个人的团队壮大到1000多人,国内高端造纸设备市场占据50%以上的份额。这些成绩,都是刘明明亲手创造的。
“每个奶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这么多年来,刘明明最大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因为在工作之余,她还有很多爱好。不论是唱歌还是走台步、游泳,她都倾注着热爱。她尤其喜欢时装,早些年她会自己画图、亲手制作。她不喜欢买一些所谓时尚单品,在她看来,“一有时兴的东西出现,大家就都穿上了,那就算不得潮流了”。不过,工作的忙碌,使得她不得不选择购买。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到商场逛一圈,买些对自己口味的衣装。
刘明明怀念那些带着旧日质感的美,这也体现在她的衣着上。/受访者供图
“我穿的衣服比较讲究,不一定是大品牌,但质量要好,还要懂得在什么场合穿最适合。”在德国总部开会时,同事们认可她的外形,认为她“作为管理者,一定是严格而有条理的”。由于总是乘坐同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许多空姐也认识她,她们说,“这个航班气质最好的就是您”。
但刘明明怀念那些带着旧日质感的美。有一次,她浏览视频,发现了与自己想法契合的“时尚奶奶团”。团员们与她年龄相仿,她们穿着亮色的旗袍,在欧洲一些景点打卡,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影像,并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之后,她找到奶奶团的联系方式,发了条私信,表示自己也想加入。
工作的繁忙让她很快忘记了这件事,在先生的提醒下,她才记起来。她惊喜地发现,对方回复了她,并且邀请她加入。但首次参加活动,她感觉自己有些融入不了。同团的100多个团员里,有退休工人,有帮子女带孩子的,也有搞模特队的,作为仍在职场沉浮的人,刘明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某次晚宴上,刘明明和几个年轻的创始人聊起这件事。女孩们告诉她,“每个奶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职场上的努力与实干,也能展示这个年龄段最好的风采”。几次接触后,刘明明发觉,虽然大家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但在每个个体身上,追求美好生活的劲头是一致的。一次分享会上,刘明明听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讲解旗袍,“她可以讲得那么精细,那么有文化气质”。那时刘明明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她过往没有关注过的。
她慢慢找到了自信,“我觉得可以用自己的经历给这个团队带来价值”。在她拍摄的第一个“时尚奶奶团”视频里,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起初她并没有太高的预期,但到了工作日,她的同事纷纷拿着视频跟她说:“刘总,这下您成‘网红’了。”
面对不同的反馈,刘明明会在视频评论中耐心回复。/受访者供图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在评论区里,刘明明看到的大多是正面评论,不过也有负面反馈:一类是认为这是商业包装,另一类则表示——“我们年轻人都没工作,70岁的人还在占着位置,我们怎么办?”
刘明明在评论区实名回复。面对第一类负面反馈,她说:“媒体的确会有些虚假的概念,但是我这个是装不出来的,我能做的始终是实事求是。”刘明明觉得,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褒奖,“正是因为生命历程的不可思议,他们才会那样说”。
对于第二类负面反馈,刘明明则耐心解释,她希望达成的是,给年轻人更多的鼓励与帮助。“老人的助力不一定是在家里带孩子,能在职场上帮助晚辈少走弯路,也是一种方式。我并不需要跟你竞争同一个职位,我也不会参与办公室政治或者排挤同僚,我反而会让年轻人更好发展。”
刘明明很关注刚刚发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她注意到,国内60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近20%。她认为这对社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她希望有更多老年人像“时尚奶奶团”一样,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对美、对生活有一定的追求;另外,最好也能为社会创造一些新的价值。
但对于家庭,刘明明还是有一些遗憾。女儿在德国生产时,想让刘明明过去照顾,她权衡再三,考虑到职业身份以及对企业的那份责任,她拒绝了女儿。除了情感上的亏欠,她觉得自己的时间也很紧张。
对生活节奏的把控和自我约束使得刘明明可以保持积极的状态。/Unsplash
起床后,刘明明会先做一小时瑜伽,休整片刻,前往公司。在去公司的路上,她在车里完成了吃早饭、化妆、查收邮件等日常事务。到了公司,她签字、批文,跟员工谈话,做项目。她6点下班,晚上不吃主食。饭后她会散步,每天保持步数五六千步是她的运动下限。散步后,她会打坐半小时,然后争取在10点30分和11点之间上床。
今年,刘明明踏入古稀之年,她说自己“正当年”。
“我不是老年人,而是一个认真生活的年轻人”
与刘明明一样,杨北海对穿搭也有自己的品位。在他发布的视频里,能看到他对着装的偏好:西服、领带与马甲,构成了他儒雅绅士生活的“三件套”。他的账号名叫“北海爷爷”,经常与他一同出镜的是儿子“末那大叔”,两人既是父子,也是很好的朋友。
杨北海早年是青岛车辆厂的热处理工,“在那个年代,工人阶级是比较体面的”。工作之余,他喜欢弹吉他,也爱读书,尤其钟情于哲学和莎士比亚。在外人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还有一个固定习惯——每年与儿子杨末那拍生日照。杨北海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记录孩子的成长。
2018年,杨末那萌生了一个想法:将父亲变老的历程留在影像中。他把跟父亲的合照放到短视频平台上,令他们意外的是,第一个视频就有3000多万次观看,点赞数达140多万个。当时七十出头的杨北海觉得这很神奇,“我从小到大都没被这么多人夸过”。
“将父亲变老的历程留在影像中”,是杨末那最初的想法。//受访者供图
自那之后,杨北海做饭、旅游、晨练,都会拍成视频发布。杨北海觉得,那些内容不仅传递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为社会做了贡献”。很多人给他留言,“希望自己老年时也能有这样的心态”:“爷爷都过得这么精致、有仪式感,我们为什么不认真生活呢?”很多心情糟糕的人看到他的视频,表示自己得到了疗愈。每当杨北海看到那些反馈,他就觉得自己这么做是有意义的。
如今“北海爷爷”有近50万名粉丝,面对自己“网红”的新身份,杨北海的心态还算平静,他依旧如常5点起床去早市买菜,然后精心准备一日三餐。
空余的时间,他会浏览新闻,“我想知道年轻人现在正在关注什么”。下午,他有时练练吉他,有时出去和老友们聚会。他们在一起聊往事,也聊国内外新闻,偶尔还会因为观点不一致进行辩论。杨末那说:“我感觉父亲身上还是有年轻人的那股劲。”杨北海自己也说:“我不是老年人,而是一个认真生活的年轻人。”
儿子能察觉到,父亲是真心喜欢拍短视频的。有时候杨末那工作忙,无暇顾及父亲这边:“要是一星期左右没给他拍视频,他就会主动问我,怎么不发了呢?”但在短视频平台上,生活向内容往往容易同质化,从而造成一定的审美疲劳。一旦没有新鲜感,用户很快就会取消关注。这也是杨末那感到困扰的一点。但和父亲交流过后,他们一致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流量而作出妥协,“咱们的初衷就是分享生活”。
现在,“北海爷爷”账号的更新周期是5—10天,内容依旧是那些简单的日常。杨北海研究美食,改造废物,在杨末那看来,比起“堆砌出来的仪式感,他更在乎生活本身”。父亲的状态是令人羡慕的,杨末那觉得,那或许是更多人未来应该追求的一种老年生活。
“早睡早起,漫不经心”
喻奶奶在做的事情,和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受访者供图
身处成都的喻奶奶与杨北海走红的经历相似。孙女蔡昀恩将奶奶喝可乐的视频发到网上,谁也没料到,一个老年人竟然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蔡昀恩意识到,奶奶身上好像有很多不太一样的老年生活方式,吃火锅、汉堡、串串,喝奶茶,这些年轻人爱做的,奶奶也都喜欢。
喻奶奶今年101岁,她的账号有近680万人关注。但她本人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于她而言,网络像另外一个世界,热闹与喧嚣与她无关,她在意的只是每天她想完成的那些事。
喻奶奶每天准点起床洗漱,之后会泡脚。上午,她在阅读报纸中度过,边读边吃一些零食、喝点儿小酒。下午,她看电视、玩魔方、聊天、散步,之后早早睡下。孙女用八个字形容她的生活——“早睡早起,漫不经心”。
八九十岁的时候,喻奶奶还经常给人“义诊”。对喻奶奶来说,这份职业让她颇为荣耀。她19岁离开老家自贡跟随公公学医。学成后,她在成都一家公立医院任职,做了一辈子医生。救死扶伤,也成了她人生价值感的来源。
在事业上,喻奶奶极为要强,想成为最出色的医生,但对于名望与金钱,她始终喜欢不起来。退休后,喻奶奶每个月能收到3000元退休金、200元老年补助,她觉得,那简直是一笔巨款。
对待生活,喻奶奶有“漫不经心”的态度,但又是乐观而积极的。/受访者供图
生活里,喻奶奶仿佛对什么事儿都不放在心上。蔡昀恩说:“很难看到奶奶因为某件事情的压力而失眠。”在家人看来,喻奶奶对待生活一直是乐观而积极的,“烦恼不过夜,是她长寿的一个秘诀”。
这些在视频里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别人问喻奶奶想要什么,她回答:“明天我们出去嗨嘛。”有一回,演员王耀庆问她:“要是有人找你拍电影,怕不怕?”她很果决地说:“去嘛!怕啥子,反正大家臊皮(丢脸)嘛!”说完,她唱起歌,展示自己的才艺。不久前,她和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吃饭,她自信而流利地背出各个穴位,之后补上一句:“我啥子都会!”
要好运气?关注我就是你的幸运符!点个关注点赞,财富好运来!
谁说岁月只能留下痕迹?谁说白发只能代表衰老?在生活的舞台上,总有一些人,他们用一颗颗年轻的心,演绎着别样的精彩,他们或许已经步入了人生的秋天,却依然充满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见过80多岁的奶奶抱着手机刷视频,笑得前仰后合吗?你见过70多岁的爷爷偷偷藏零食,被老伴发现后像个孩子一样狡辩吗?你见过90多岁的太奶奶跟着电视学唱流行歌曲还拉着家人一起表演吗?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画面,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家中最慈祥的长辈,也是一群“老顽童”,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一颗年轻的心,才是保持活力的秘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小太阳”分享了自家奶奶的趣事,奶奶已经97岁高龄,却依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太阳给了奶奶一根辣条尝鲜,没想到奶奶从此爱上了这种“神奇的零食”,现在,每次小太阳去看望奶奶,都要带上满满一袋辣条,奶奶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说比吃什么补品都开心
“网友‘风轻云淡则讲述了自家老丈人的“心机”故事,老丈人平时不苟言笑,却对手机短视频情有独钟,为了能安心刷视频,老丈人经常假装在看新闻,实际上却偷偷切换到搞笑视频,每次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有一次,老丈人看得太投入,竟然忘记了掩饰,被妻子抓了个正着,面对妻子的“审问”,老丈人却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快乐小鱼家的外婆对酸奶情有独钟,却误以为酸奶是过期牛奶,小鱼每次买酸奶都要特意告诉外婆:“这是最新鲜的酸奶,特意买给您老人家尝尝鲜的,”外婆听了,总是乐呵呵地接过酸奶,一边喝一边夸赞小鱼孝顺
这些生活中的小故事
,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房,他们让我们看到,老一辈人并非我们想象中那般严肃刻板,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渴望被理解,被关爱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月色朦胧”的留言,则让人心头一暖,她回忆起已故的奶奶,每年夏天,奶奶都会亲手给她做一种叫作“凉糕”的甜品,奶奶做的凉糕,清凉爽口,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五年,但每到夏天,她都会想起奶奶做的凉糕,想起奶奶慈祥的笑容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或许是人生最大的遗憾,网友“清风徐来”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的爷爷生前最爱喝奶茶,但他却总觉得奶茶是“小孩子喝的东西”,每次都拒绝爷爷的要求,直到爷爷生病住院,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多少陪伴爷爷的机会,如今,他每次路过奶茶店,都会忍不住买一杯,却再也无人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故事,或温暖,或心酸,都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们让我们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要及时说出口
网友“彩虹糖”的评论
,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她说:“我外婆85岁了,身体还很硬朗,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一次动物园,看看她最喜欢的猴子,今年我终于实现了外婆的愿望,带着她去了动物园,看着外婆开心的像个孩子,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啊,有时候,老人的愿望很简单,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份陪伴,一份理解,一份尊重,网友“蓝天白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的姥姥是一位“手机控”,每天都要刷几个小时的短视频,一开始,他很不理解,觉得姥姥这是在浪费时间,后来,他发现,姥姥刷视频并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为了和年轻人有共同话题,从那以后,他开始主动陪姥姥一起看视频,和姥姥讨论视频里的内容,祖孙俩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在这些网友的故事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老人们用他们的乐观、善良、童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教会我们珍惜当下,珍惜亲情,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星辰大海”的故事
,则充满了欢乐,他的外公是一位“酸奶爱好者”,但每次买酸奶都要特意叮嘱店员:“给我拿那种酸酸的牛奶!”原来,外公一直以为酸奶就是“酸了的牛奶”,每次听到外公一本正经地说“酸牛奶”,全家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网友‘七彩泡泡的分享,则让人忍俊不禁,她的婆婆是一位“零食大盗”,每次去超市都要买一大堆零食,然后偷偷藏起来,自己一个人偷偷享用,有一次,婆婆的“秘密基地”被孙子发现,祖孙俩“谈判”了半天,最终达成协议:孙子帮婆婆保守秘密,婆婆分给孙子一半零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老人们可爱的一面,他们或许有些“小迷糊”,或许有些“小任性”,但正是这些“小缺点”,让他们更加真实,更加可爱
网友“暖暖阳光”的评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她说:“看到这些故事,我突然很想念我的爷爷奶奶了,他们已经离开我很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得他们慈祥的笑容,记得他们温暖的怀抱,希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啊,时间是最无情的,它带走了我们的青春,也带走了我们最爱的亲人,但爱,却可以跨越时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时光,用爱和陪伴,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网友“一路向阳”的留言
,充满了正能量,他说:“我父母都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学习新的知识,他们是我的榜样,也让我相信,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就能永远充满活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啊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让我们向这些“老顽童”学习,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活出精彩的自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和家里的老人之间发生的趣事,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来自亲情的温暖和感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传播正能量,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请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给您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文|阿伟说事
编辑|阿伟说事
大学生在家陪伴老人能有多炸裂?一个比一个离谱,简直笑不活了!
1. 演艺吧变时光机,外婆85岁重返青春夜!
< class="pgc-img">>2. 父亲的生活,由快递和女儿的礼物填满。
< class="pgc-img">>3. 爷爷的秘密酒藏,老少皆宜的隐藏游戏。
< class="pgc-img">>4. 外孙假期,奶奶的快餐日记。
< class="pgc-img">>5. 我妈,一生节俭,永远难以享受。
< class="pgc-img">>6. 奶奶对红牛情有独钟,回忆里留有她的欢声。
< class="pgc-img">>7. 姥姥的最后日子,尽享天伦之乐。
< class="pgc-img">>8. 公公从老人机升级到抖音达人,科技改变生活。
< class="pgc-img">>9. 97岁外婆的美食日记,家中吃货担当。
< class="pgc-img">>10. 外婆的逆向思维,过期酸奶变美味。
< class="pgc-img">>11. 老丈人的夜间快乐源泉,手机笑声不断。
< class="pgc-img">>12. 爷爷的奶茶代驾,高成本的幸福。
< class="pgc-img">>13. 父母的抗拒,我尝试的无奈。
< class="pgc-img">>14. 外婆的甜蜜回忆,曾为我摘枇杷的老人。
< class="pgc-img">>15. 奶奶的洋快餐爱好,代沟中的桥梁。
< class="pgc-img">>16. 爷爷的误会,酸奶让他担心浪费。
< class="pgc-img">>17. 外公的酸奶偏好,他的口味我最懂。
< class="pgc-img">>18. 婆婆的零食友谊,家门口的小确幸。
< class="pgc-img">>19. 雇佣阿姨的健康执念,与我们的口味不合。
< class="pgc-img">>20. 婆婆的新口味探险,我的引导之旅。
< class="pgc-img">>21. 如果姥姥还在,我会尽力满足她的每一个小愿望。
< class="pgc-img">>22. 孙子和奶奶的零食战,童年的小独裁者。
< class="pgc-img">>23. 姥姥的奶茶情结,对杯装优乐美的坚持。
< class="pgc-img">>24. 外婆的高海拔挑战,年纪大胆心不老。
< class="pgc-img">>25. 孙子为奶奶带来的食欲,暑假的奇迹。
< class="pgc-img">>26. 一个柚子的故事,连同记忆一起被扔掉。
< class="pgc-img">>27. 外孙的病房服务,让姥爷的胃口大开。
< class="pgc-img">>小编有话说
你还知道哪些奇闻趣事?
看了以上网友的分享,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