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许益
一谈到美食,
人们就会不自觉的想起《米其林红色指南》,
毕竟是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份美食指南。
但就浙江没有一家米其林这件事,
浙游君一直是不服气的。
不过在浙江美食届
我们还有隐藏着的第九大菜系。
它或大隐于市,或深藏于小巷街尾,
不够响亮的招牌,不够华丽的装修,
却成了许多市民心目中“白月光”。
日复一日的平淡三餐之间,
全靠着他们炉火纯青的烹饪技术
以及独门配方的美味佳肴,
在舌尖上增添一味乐趣。
图@Shirley
这第九大菜系
正是烟火江湖出身的苍蝇馆子派。
不被时间与地点所束缚,
就着隔壁桌的八卦,幸福的吃上一餐暖胃的美食。
它才是国人心中的“米其林”。
01
超高人气告诉你
/藏于市井的可都是大佬
要知道,中国餐饮界的竞争可是很残酷的,
味道不好的饮食店,就算靠网红营销也只是一时之快。
要想深扎于市民区并且数十年如一日的火爆,
没两把刷子根本立不了足。
/ 德明饭店 /
这家开了几十年的小店,靠着一道大肠圈粉无数。
原本是家做街坊邻居生意的小区饭店,结果老板厨艺太好,
愣是被周围居民们给吃出了圈。
别人家都是花钱请网红营销,他家是网红不请自来蹭流量,
据说马云、华少等不少名人也忍不住诱惑,纷纷来打卡。
老板曾是杭州火柴厂食堂的厨师,经历过大锅饭的考验,
要知道厂区出身的厨师在饭店招聘市场可是“紧俏货”。
浙游君吃过最好吃的大排就是我爸工厂食堂大厨烧的。
再加上老板本身也爱吃、爱琢磨,
经常跑去别人家餐馆尝美味,研究美食。
羊汤饭店、得意楼、望海楼都是他常去的光顾的店
据说现在店里的几样招牌就是从那时候偷偷取经来的。
刚一进门你就会看见冷柜上摆满了码好的菜品,
这是中式餐厅独一份的点菜模式,冷柜相当于菜单,
既可以点店家搭配好的菜,也可以自己发挥搭配,
反正怎么好吃怎么来。
微博@RacheLovEating
德明饭店的大肠已经是出了名的必点,
浙游君就不多介绍,这次浙游君要强推的是
他家的红烧肉,别光顾着吃大肠,
这肥而不腻的五花大肉,拌米饭吃别提有多香了。
地址:杭州虎玉路36号八卦新村3幢西侧
/ 复兴面王 /
小红书@许益
走进这家面店,一进去就能看见锅灶上
蹿起一米多高的龙舌火焰,
隔着透明玻璃都能感觉到那份炙热。
果然高手都在民间。
小红书@许益
这也是浙游君为什么爱来这家店吃面的原因,
瞬间的大火能快速的收汁和锁鲜,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份锅气,中餐的灵魂要素之一。
就阿姨那几下颠勺的姿势估计都要学上数年
才能有这份从容淡定的王者风范。
小红书@许益
面店虽然很小,也就够20人左右吃面的样子,
但是效率极快而且不乱,有条不紊的经营着。
这里的规矩是排队点餐,烧好一碗端走一碗,
这样你也刚刚好有位置吃面,不至于出现
有面无座,有座无面的尴尬情况。
小红书@许益
而且他家我还真挑不出必推单品,
因为每一碗面都好吃,难分上下。
还能免费加油渣
< class="pgc-img">>。
如果荷包管够的,建议多加几个菜码,
腰花、黄鳝和大肠这几样加面里可好吃了。
地址:杭州下城区河东路178号
/ 宁海食府 /
图片@vittoreiccardo
只要你来宁波,肯定会有人向你推荐这间店。
他家不是那种专门对外游客的餐饮店,
而是本地人都会回头再吃的老店,开业30年
无论是味道还是口碑在当地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头牌。
图片@lovesjy_
自从小海鲜播出之后,宁海食府就更火了,
因为他家的特色就是小海鲜。
由于太火了,本地人都开始和游客抢预定了,
建议去之前打个电话预约一下,不然要等好久。
宁海食府现在在宁波开了好多家分店,
但浙游君还是推荐你去孝闻路的老店,更有味道。
所选食材均以宁波当地源头采购,
就养在鱼缸里任你挑选,绝对的鲜活。
< class="pgc-img">>图片@xiaowenbird
先点食材再想烧法,任何口味都能做。
而且海鲜几乎是时价,性价比不错的。
浙游君每次必点蟹骨酱,
这一口蟹肉仿佛锁住了整个东海的鲜美。
还有炸汤圆、小黄鱼雪菜汤、原味墨鱼等等,
减肥期间的我想把持都把持不住,连干了两碗饭。
地址:宁波孝闻街77号
02
平平无奇做饭小能手
/以家之名喊你来吃饭
有一类餐馆,体量不大,大多是夫妻店或者姐妹店。
入行餐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就是曾经被夸赞做饭好吃。
于是支棱了一家门店,做的都是当地家常味道。
/ 冬根餐厅 /
老板在门口处理配菜 @biubiu
隐藏在常山县城小区底层商铺的夫妻店,
要不是当地人领着,压根就不会知道这家店的存在。
像这种地理位置极差,但能开好多年的店,
一听就知道手艺不会差。
老板娘负责烧菜 @biubiu
< class="pgc-img">>一看就够劲儿的鱼 @biubiu
店面不大,一进门就能看见全貌,
左手厨房,右手配菜间,
食材都是老板每天一大清早去菜市场选购的。
没有专门的菜单,有什么点什么。
图片 @biubiu
如果当天有鱼,必点红烧鱼块或者剁椒鱼头,
全点也行,口味绝佳,完胜大馆子。
鱼肉鲜辣嫩滑,光看着它在锅子里沸腾的样子
就已经忍不住分泌口水了。
这种质朴的下馆子,从不会让人失望。
地址:常山渡口小区31幢
/ 雅惠酒家 /
图@杭州我最懂
日新月异的杭州城里,
要想找到一家烟火气十足的小店却成了件难事。
曾经整条街区的美食店,不知何时就消失了。
在网红带货的时代,这些装修不起眼的小店,
显得有些落寞却也倔强的全靠手艺活了下来。
图@杭州我最懂
< class="pgc-img">>图@杭州我最懂
雅惠就是这么个倔强的主,
别看它的装修普普通通,甚至有点土。
但其实,在一众杭帮菜馆子里,
论辈分叫它一声爷爷都不过分。
从1983年开业至今,已经度过了三个本命年啦。
图@杭州我最懂
< class="pgc-img">>图@杭州我最懂
能开这么久自然是有点本事的,
你可能见过沙包一样大的拳头,
但如拳头般大的狮子头有见过嘛。
图@杭州我最懂
< class="pgc-img">>图@杭州我最懂
这就是雅惠的招牌,
每个狮子头炸好后都要在老汤里炖煮4个小时,
紧实肉质肥而不腻汁水四溢,
叫碗米饭,将肉捣碎拌饭吃,人间绝配!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640-644号
/ 鸿源牛肉馆 /
这家店是浙游君的义乌室友带我入坑的,
她知道我最爱吃牛肉,就把我拐去了牛肉馆。
还打包票的说,这将会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料理。
出了义乌可真就吃不着了。
图片@Miss不一
浙游君至今都记得,说是带我吃牛肉,
结果先上来的是碗白米饭,告诉我是招牌。
她还真没开我玩笑,料都藏在碗底,
需要自己搅拌开来,白米饭浸满了牛油的香气,
小粒牛肉软而不烂,
略微脆口的酸菜即中和了油腻又增添了口感。
真香啊。
我室友必点的三件套,
牛油拌饭配碗牛清汤再加上几串牛肉串,
一顿下来吃饱喝足超爽快。
我还额外点了份熟牛肉,不蘸料吃都好吃,
能尝出来生前是头好牛
< class="pgc-img">>!
地址:义乌镇中南路73号
03
有一种洒脱叫做
/敞篷吃饭露天喝酒
中华美食从不拘泥于场地,
只要有口锅,便是一家门店。
难怪会有外国友人说中国不适合减肥,
从早到晚不间断的美食轰炸。
若你想减肥,选择中国=地狱模式。
/ 菜场 /
图@衢味道
有多少人和浙游君一样,
喜欢接着买菜的名义偷跑去菜市场开小灶的。
在各种生鲜蔬果的铺子里夹缝生存的小摊贩,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衢味道(松园菜场)
我小的时候就住菜场边上,
每天上学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菜场吃个早饭。
几张简陋的桌椅露天一摆能招呼一堆客人,
一碗馄饨一碟煎饺就可以吃的很舒坦。
图@衢味道
鸡贼的浙游君从来不把早饭钱花光,
每天一块两块的攒着,够十块钱了
就瞒着大人跑去买炸串或者番薯片之类的
所谓“垃圾食品”。
老板看我还是个小孩子,给我的串总是比别人大一些,
偷摸着吃零嘴果然是最快乐。
/ 大排档 /
图@食贫道(餐桌众生相)
如果说菜市场是孩子的小吃天堂,
那大排档就是成年人的江湖情怀。
成箱成箱的啤酒摆在桌沿,此起彼伏的猜拳声,
有人豪言壮语的规划未来,有人痛哭流涕的感慨爱情。
当地人的口味和情绪全都摆在了桌面上。
< class="pgc-img">>图@衢究院
重口味的大排档是孩子品尝不了的酸咸苦辣,
却是成年人清除压力的灵丹妙药。
小时候跟着我爸去吃,很是受不了那喧闹的环境,
但成年后也和父亲一样,爱约着朋友到大排挡小聚。
图@杭州我最懂
看着我们长大的老板也时常调侃时间过的真快,
跟着父母蹭吃的小屁孩如今已是大人模样。
“待会尝尝新研制的菜品,很快做好的,
我这个老口味不知道能不能跟上年轻人的潮流。”
说完老板小跑着去到后厨忙活了。
/ 夜市 /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损友,
明明知道你在减肥,非要半夜喊你出去聚一聚。
总是拿友情绑架你,拿美食诱惑你,
我还每次都中招
< class="pgc-img">>夜市可以说是最不讲究用餐环境的,
方格子那么大的路边摊挤一堆,
时间久了,来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夜市。
< class="pgc-img">>图@衢州研究社
塑料桌子塑料椅,一次性筷子与餐盘,
在被诟病不环保的同时也逃不出真香定律。
五花八门的各路美食,总能让你挑花了眼,
在吃与不吃之间做着最后的挣扎。
痛并快乐着大概就是夜市的魅力。
-END-
本文来源:浙里好玩
者:重庆美食榜
说个闹热,搭个飞白
吃货妹今天不想吃撒子高颜值
也不想整撒子“洋歪歪”
只想吃一顿地道的重庆家常菜
下面勒几家馆子
号称是预约、排队、堵车都要去吃!
凤鸣园
大名鼎鼎的凤鸣园,斑驳的门头、店里的装修都给你一种“相约98”的错觉。来吧来吧,相约凤鸣园,为撒子?因为快拆了呀!
招牌菜霸王鸡,名字听起黑“日白”,味道却和名字有点反差,不是想象中那种大辣冲麻,土鸡肉鸡皮弹滑,肉嫩多汁。多种香料入味而且不会感到油腻。
姜爆鸭子也是一道必点菜,微辣不刺激,搭配仔姜的清香相得益彰。鸭肉的火候把控黑到位,不然勒个鸭子肉炒老了要“卡牙巴”。
参考人均:49元
琼瑶食店
勒个琼瑶不是一天写那些“哭稀了”的小说那个哈。典型的重庆“苍蝇馆子”,对环境不要有撒子期望,但是菜品不会让你失望,吃完脑壳莫发旷。
经典菜肝腰合炒讲究的就是个火候,炒久了食材不嫩了,炒得不够腥味重。而这家的肝腰合炒恰到好处,嫩滑入味,还有一丝“你懂的”味道。
参考人均:45元
小何鸡汤
店里面只有两三张桌子,门口过道还有些座位。老板有点“歪”,连块招牌都不挂,找得到你就吃,找不到就该背时。对了,特色土鸡汤每天是限量的,预定晚了的话是真的吃不到。
特色土鸡汤,每一盅都是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隔水蒸”才问世,装鸡汤的老盅盅端上来,汤头金黄透亮,鸡肉细腻紧致。鲜!真的鲜得遭不住啊!
参考人均:44元
厚德香
古语: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香这个名字,应该也体现了老板对于做餐饮的良心和信心,开了十几年还颇受欢迎就是最好的答案。
邛海醉虾选的是长寿湖里头的生态虾,新鲜到端上桌虾子都还在“扳命”。松鼠鱼用麦穗花刀切得很别致,外酥里嫩,酸甜适口。
参考人均:68元
临华饭庄
年代感满满的馆子,墙上有老板亲自用书法写的菜单,而且还是随季节更新的。店中央的毛主席画像更是让人感觉“穿越”。
回锅肉是用烧椒来炒的,厚豆干、蒜苗、大刀五花肉在锅里一起爆炒,各式调料一起附和着上下翻腾,刚端上来就要先“入侵”你的嗅觉。
参考人均:50元
喜洋洋
坐落在重庆最美街道中山四路,店里风格黑朴素,其实没得撒子装饰,但是收拾得比较干净,也是十几年的老店了。
小米蒸排骨,就像新婚的小两口一样,小米把排骨抱得那叫一个紧哦,蒸得到位、咸淡适中、又糯又香。
参考人均:53元
何姐餐馆
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何姐餐馆面前,有些馆子都算不上环境一般了。但是话说转来,勒种的环境似乎对菜品味道有BUFF加成,吃起都要“扎劲儿”些。
干蒸蹄髈实打实的要蒸四个小时,整个过程中一滴水都没加,弄出来的蹄髈入味软糯、皮子还有点Q弹。
参考人均:35元
51BA餐馆
开到街边边的普通餐馆,名字倒有点“洋盘”,518谐音我要发嘛,结果8还不好生写,整成了拼音,店头还有一只乖伤伤的大花猫。
招牌菜水煮腰片可以说是黑“妖不到台“了。腰片切得大而薄,汆得之嫩、煮得之入味,鲜香麻辣都黑到位,满满一盘红油上再铺一层蒜泥,下饭到我国人都害怕。
参考人均:39元
狗子们还有撒子值得一试的馆子?
不要藏到掖到的哈
好东西要分享给吃货妹哟
本文转载自 吃喝玩乐在重庆
商务合作请联系:139-0837-8387
江晚报·小时新闻 潘骏 文/摄
鼓楼一带,黛瓦白墙,一墙一瓦都是老底子气韵。这里有着一家名气响亮的餐馆——兰边碗,它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传承着杭州味道。
2012年,它开在十五奎巷里面,当时店内只有5张桌子,1个小包厢。门口放着层层叠叠的蒸笼,里面是一盘盘老式蓝边碗盛着的蒸菜,琳琅满目。
2019年,它从小巷子里搬了出来,落户到中山南路。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兰边碗就转眼变成三栋两层小楼,六百多平方米,足可容纳170人同时就餐。
变得是就餐环境,不变的是那杭州味道。
“杭州独一味,别人模仿不来的”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苏东坡《春菜》
眼下正是春菜上市时,去兰边碗吃上老于的隐藏春菜,那可是值得发朋友圈炫耀的一件事情。
荠菜作为春菜的主打,登场姿态也很撩人,肉食爱好者两眼放光。
手打猪肉丸的油脂平顺了野菜的野味,一口口咬下,都是春天的心意。
鳜鱼和荠菜还可以做成老杭州爱吃的清汤鱼圆,这鱼圆一定要手捏。
吃过的人都说比传统的包头鱼鱼圆鲜出好几个级别。
这道有点酷似油冬儿的小吃,把里面的萝卜丝,换成了荠菜。
5年的走地鸡,炖了一下午。在众人殷切期盼下开盖,只有汤和鸡,亮澄澄透着鲜,无它。
它最终的宿命肯定是汤喝光,肉可以剩下。
比一般个头稍大的白虾加了猪油炒。
腌笃鲜
两年的云南宣腿各种吃法都轮了一遍。
肥油炸了一份油渣,仿佛是提前知道场面上需要一份下酒菜。
拆烩鱼头
拆烩鱼头也是老于的拿手菜,这种做法是众多鱼头菜中的另类,以吃鱼不见骨而得名,不但考验耐性还需要十分细致的手法,属于典型的“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足以让初学者崩溃。
两面黄
杭州面千千万,却极少店能吃到两面黄,很多新杭州人更是听都没听过,毕竟快餐时代,这种做起来非常费工夫的面,一般面馆很少供应。
两面黄
老于自己也说如果要吃上这碗面,6点钟点完菜,起码8点钟才能给你上来。一份好的两面黄,必须是两面金黄酥脆,翻开后是软软的面条,和浇头的汁水裹在一起。最勾魂的就是咬下去那一瞬间的“咔吱”声!
当然还有下面这些只靠原材料,就很顶的硬菜。
膏蟹
膏蟹
膏蟹
鲳鱼年糕
鲳鱼年糕
所以每次去兰边碗,发完朋友圈,很多人都会问我,是不是他们的打开方式不对,我跟他们去吃的都不一样。
所以,下面这些菜是兰边碗正常在店里卖的。
白卤大肠
白卤大肠就不用说了,全杭州独一份。
水晶虾仁
一大盘虾没有任何摆盘,直接赤条条地盛在碗里上桌。
水晶虾仁
一整盘的虾仁全部都是手剥的,只是为了能大程度地保留住正宗河虾的原味鲜美。举起调羹抄虾仁,鲜咸适口,脆嫩爽滑。
反骨鳝
也算是全杭州独一份。这道菜就是因为鳝鱼拍扁以后,会自然反卷起来,放入油锅炸后就可出锅,因此得名。炸到香脆的反骨鳝,鱼即使炸完后仍带着本身的鲜,而酱汁的甜更是渗透进了每一寸鳝鱼的纹理中。
松仁酱丁
这道菜最能下酒下饭,放了松子的酱丁没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就是不停的可以让自己下筷,吃到最后索性用了调羹,一勺一勺的放进饭里拌着吃。
老于是兰边碗的主厨,上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杭州人,1985年学厨,1990年就踏上江湖,在杭州的六一大酒店、阳光大酒店、今日世界等十几家二十年前很是红火的餐饮店做过厨师,也在外地当过大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是走遍了浙江,走过了半个中国,尝遍的不止食物的酸甜苦辣更有人生百味。平时一般坐镇厨房,指挥厨师们操作,把控味道。而二楼的包厢一旦有预定,那他就精神抖擞的亲自上灶了。
所以么,来兰边碗正确的打开方式时,订上一一个包厢,让老于给你排上一桌菜,也更容易吃上这隐藏菜单。